今天,你買數位音樂專輯了嗎?

2021-02-14 言之有範


李宇春、林宥嘉、周杰倫、張韶涵、五月天……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手都選擇在這個夏天推出自己的最新專輯。不難發現的是,他們都選擇以發行數位音樂專輯的方式推出自己的新作品,其宣傳的重點也放到了數位音樂平臺之中。這種現象的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探究竟。


發行數位音樂專輯在國外不是什麼新鮮事,iTunes就是作為數位音樂發行的平臺而獲得成功的。而以Spotify為代表的流媒體的迅速發展更是讓數字專輯的銷量成為衡量一個歌手是否成功的標準。以最新一期的Billboard榜單為例,Drake的專輯《Views》實體銷量只排名全美第七,但是憑藉數位音樂市場的火熱,它依舊佔據的榜單的首位。


然而在中國,實體唱片是長久以來大眾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相較於歐美發達國家而言,數位音樂產業的發展程度較低。然而在進入2016年之後,中國數位音樂專輯銷量飛速飆升,QQ音樂的專輯總銷售額破億,《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在發布不到36個小時之內就突破了100萬銷量,這幾乎可以和2004年實體唱片工業崩潰之前的銷量相媲美。同時,越來越多的數位音樂專輯銷量達到了「鑽石級」的評價標準。這一系列的現象都說明,藉助於數位音樂專輯的強勢,中國音樂產業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復興之路。而數位音樂專輯的強勢發展,則是技術、觀念、版權環境和產業發展等綜合因素導致的。

新技術的發展不斷提升著數位音樂的用戶體驗,也為用戶購買數位音樂專輯提供了技術保障。一方面,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4G通信技術的發展和Wifi的普及,讓人們隨時隨地欣賞數位音樂成為了可能。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不斷升級換代,成為了數位音樂播放的新載體。智慧型手機作為移動終端代替了Mp3,越來越強的計算能力和多媒體功能讓移動數位音樂成為了數位音樂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在新技術的推動之下,人們通過手機收聽高音質的音樂成為了生活方式的一種,這自然而然地帶動了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



對於消費者來說,數位音樂專輯本身就具有低廉、便捷的特點。對比傳統的實體專輯,數位音樂專輯減少了刻錄、包裝、運輸、分銷、零售、存儲等一系列環節,自然也就降低了專輯價格的成。同樣以《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為例,它在音樂平臺上的數字專輯銷售價格為20元,而在電商平臺上普通版實體專輯的售價則為了60元左右。這就讓大量的不聽CD、不需要收藏專輯的普通歌迷選擇了購買數位音樂專輯,而實體專輯則越來越成為粉絲的收藏品。另一方面,數位音樂專輯即刻支付、即刻獲得的消費方式更為便捷,它只要通過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手機,就可以完成從購買到欣賞的全過程,也滿足了人們想要第一時間聽到歌曲的好奇心,人們不需要等待電商的快遞,也不再需要去唱片店了。因此,價格低廉、購買方式更為便捷的數位音樂專輯成為音樂消費的潮流,也就不足為奇。

數位音樂正版化的推進,則是從服務商的角度為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打下了基礎。2015年7月8號,政府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就是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確立了數位音樂的正版化。《通知》的頒布讓免費下載成為了過去式,用戶盜版下載的途徑被封鎖了,購買數位音樂專輯自然成為了欣賞音樂的必然選擇。版權環境的改善讓唱片公司和數位音樂服務商具有了合作的基礎,唱片公司需要賣出更多的唱片,而數位音樂服務商則急需將流量變現,聯手出售數位音樂專輯就成為了最佳的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正版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就達到了維護版權和獲得利潤的雙重目的。


隨著正版化的不斷推進,我國數位音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在不斷改變,這也是數位音樂專輯風靡市場的原因所在。一方面,這表現在人們對於數位音樂專輯的付費意願的不斷提高,根據新音樂產業觀察的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消費者表示自己願意為數位音樂下載付費。另一方面,網絡購物在近年來成為了中國人們的消費方式,人們習慣於網絡支付、網絡獲取,也習慣了虛擬商品和服務的購買。這就為數位音樂平臺的用戶轉化為數位音樂專輯的消費者成為了可能,不僅僅是歌手的粉絲,一般用戶也開始形成了購買數位音樂專輯的習慣。同時,隨著社交網絡的日漸火熱,人們開始通過「曬專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觀點。購買周杰倫、五月天這些承載了一代人青春的歌手的數位音樂專輯成為了滿足人們「情懷」的一種方式,社交需求的滲透同樣構築了人們音樂消費的新方式。

數位音樂專輯銷售火熱對於整個中國音樂產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常年被盜版困擾的音樂市場有了新的增長點。它同樣改變了傳統唱片業中唱片公司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它以更低廉的價格、更便捷的方式讓用戶重新燃起了購買專輯的熱情。有人擔憂,音樂專輯的數位化是不是消解了人們購買專輯這一行為的儀式感和內涵,它是不是讓音樂變成了快銷品而不再是藝術品。確實,這種現象是很難完全規避的,在數位音樂專輯的傳播、消費過程中也勢必會出現噪聲吞沒信息的場景。


然而在新媒體重構人們生活方式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類文化產業能夠脫離網際網路單獨生存,音樂產業也一樣。在數位音樂專輯銷售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音樂人如何做好音樂、如何讓更多的人聽到好音樂才是問題的關鍵。音樂沒有被磁帶毀滅、沒有被CD毀滅、沒有被MP3毀滅,自然也不會毀滅在數位化的潮流之中。音樂產業的從業者需要做的不是過分擔憂數位音樂的未來,而是去問問消費者:今天,你買數位音樂專輯了嗎?

 

責任編輯:劉皓然

校對:王若晞

相關焦點

  • 數位音樂潛規則:你所買的每一張「專輯」都有「保質期」
    實體唱片已死的大背景下,在中國音樂產業觸底反彈的重要時期,數位音樂專輯,作為帶有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音樂產品,它的出現給了產業一些希望。現在看來,以數字專輯為代表的數位音樂消費模式似乎已經成為了最主要的音樂消費方式。有人還說,這是中國音樂產業與全球音樂產業接軌的重要嘗試。可是有沒有發現,你買的數位音樂專輯,現在不用付費也能聽了?
  • 如果無損音樂可以免費下載了,那麼你還會買實體專輯(CD)嗎?
    我想,這與個人追求和個人要求有著直接的關係,有的人就喜歡用傳統設備播放(比如黑膠唱機),那樣顯得更有工業品位,也更加真實。某種程度與「Kindle」和「紙質書」、「電鋼琴」和「鋼琴」有類似的共性,當然啦,它們彼此是不可完全替代的。CD消退的背後是數位音樂的復活,過去的盜版害慘了周杰倫林俊傑這樣的音樂人,自己創作的音樂,竟然可以在百度MP3免費下載傳播。
  • 酷狗音樂2020年上半年數位音樂專輯盤點,上線近60萬數字專輯!
    2020上半年數位音樂專輯的銷量情況如何,大家的購買意願、習慣是怎麼樣的,有哪些數位音樂專輯表現亮眼?近日,酷狗音樂發布《數位音樂硬核盤點》(以下簡稱「盤點」),以大數據報告的形式全面梳理2020年上半年數位音樂脈絡,給大家帶去了詳實、可靠的答案。
  • 環球音樂發數字專輯 90%以上的用戶都選擇在這家平臺買
    環球音樂旗下新籤藝人陳立農發布的首張個人全新數字專輯《格格不入》最近火了一把。這張專輯上線一分鐘就賣了500萬,而且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
  • 調查|購買數位音樂專輯,你遭遇過哪些尷尬?
    國內首創此發行模式的QQ音樂於前段時間宣布,其數字專輯銷售額已經突破一個億;阿里音樂自今年五月推出付費專輯業務以來,銷售額也突破了2000萬元;同時,網易雲音樂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付費數字專輯用戶半年增長超過了350%。
  • 購買音樂數字專輯一定要謹慎
    專輯熱門評論看來和我有一樣感受的人還真不少,而最熱的頭條評論竟然是要求退貨的,不知李志本人看到這些熱門評論時會作何感想?但是,這並不等同於我就要盲目的搞個人崇拜;相反,如果他的音樂做的爛,我們有理由拒絕甚至批評他,這樣才能讓音樂人和歌迷共同進步和成長,正確的邏輯關係我想就應該是這樣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數位音樂屬於文化產物,它不像我們在淘寶上買衣服,不喜歡就可以要求退貨。
  • 數位音樂,盛夏已至
    你還記得上一次買偶像的實體專輯是什麼時候嗎?你還記得點開光碟機,小心翼翼地分辨光碟的正反面的感覺嗎?走在街頭巷尾,還能找到一家專門的唱片行嗎?如今,數字專輯、線上演唱會、網絡打榜已成為音樂產業的常態。除了少數收藏愛好者,絕大多數音樂受眾早已將目光投向了更為「永久」的數位音樂。
  • 今天你聽Tayor Swift新專輯《Lover》了嗎?
    9月22日,美國創作型歌手、流行天后"黴黴"全新數字專輯《Lover》在網易雲銷量突破50萬張,銷售額超1000萬元。登頂網易雲音樂數字專輯2019年榜第一位。而網易雲平臺也成為了Taylor Swift新專輯《lover》在中國音樂平臺中銷量最高的在線音樂平臺。
  • Q3財報發布,一文讀懂騰訊音樂數字專輯的增長邏輯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騰訊音樂旗下三大音樂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付費數字專輯業務已經全面積累出無可撼動的領先優勢,成為具有前瞻性和生態化戰略意義的"明星產品"——其在商業化上的成功為平臺構建多元化的音樂娛樂生態提供了助力,數字專輯模式的日漸成熟也為國內音樂產業帶來了重要的商業推動作用,而如今,數字專輯已經成為全行業音樂平臺的"標配",並向全球市場展現出中國音樂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
  • 一線藝人發歌「卡了」,音樂平臺的數字專輯究竟有多賺錢?
    由於QQ音樂是騰訊音樂發售數字專輯最主要的平臺,36氪根據QQ音樂官方公布的排名前20的專輯收入數據,估算了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從數字專輯板塊獲得的收入,為4.36億元左右,約佔TME在線音樂業務收入的21%,佔集團整體收入的7%。
  • 肖戰粉絲賣二手電子專輯,對於各音樂APP的收費方式你能接受嗎
    今天微博上突然看到肖戰又上了熱搜,不過原因還蠻有意思的。內容是說已經有人在二手平臺上賣肖戰的二手數字專輯了,從圖片上的內容來看,原價是3元,而大家賣的價格高低都有,高的有2.5元,低的有的0.3元的。咱就不去討論這二手專輯銷路如何,小編注意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歌曲都要收費了。
  • 英國傳奇搖滾樂隊披頭四8張經典數字專輯上線蝦米音樂
    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名甲殼蟲樂隊),史上最暢銷的英國搖滾樂隊,被廣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樂隊,其28張音樂專輯作品今天(3月22日)正式登陸中國。  「蝦米大半夜搞事情,真的我都要激動得哭了。我的披頭四終於回歸了,雖然每首歌我都有,還是想一張一張地買下來。」有用戶留言。
  • 今天的幸運數字是「7」!
    今天發行的單曲中,「7」這個數字很受歡迎,7會是你這個周末的幸運數字嗎?
  • 你是如何看待數位音樂付費?
    據媒體分析,我國數位音樂行業的用戶規模達到7.4億,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2013年到2018年,我國音樂付費人數從242萬增長到3876.5萬,但48%的人每月花費在10元內。遇到自己喜歡的數位音樂,你會花錢去買嗎?你是如何看待數位音樂付費的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音樂付費的行為是絕對沒有錯誤的。
  • 網易雲音樂發布2018上半年數字專輯銷量排行榜
    ­  2018年7月初,網易雲音樂發布2018年上半年數字專輯銷量排行榜,盤點過去的上半年中最受歡迎的數字專輯和EP/單曲。­  多元化的聽歌風格­  分眾時代,不同音樂類型都擁有各自的受眾群體,人們對各類音樂風格的欣賞、接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在2018年上半年數字專輯銷量排行榜上,網易雲音樂統計了不同語種數字專輯的銷量。在華語音樂方面,毛不易最新專輯《平凡的一天》以超過500萬首的銷量,力拔頭籌,成為銷量最高的華語數字專輯。
  • 一線藝人發歌「卡了」,音樂平臺的數字專輯究竟有多賺錢?
    截至6月29日18點,該專輯在騰訊音樂平臺上的銷量共計630萬張,按照每張3元的單價計,這張專輯已經創造了1891萬元的銷售收入。騰訊音樂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TME數字專輯的整體銷售額超過3.1億元,數字專輯(單曲)正隨時間展現出越來越大的商業價值。
  • 張藝興再出新專輯,20倍打破數字記錄,粉絲卻買不到實體專!
    同樣的第二張專輯在國內發行在發行一個月以後,由出版社發出公告,宣告該專輯突破26萬的銷量。這麼高的專輯銷量在國內來說是極其少見的,而這一次,張藝興到第三張專輯發行之後,我們發現這一次粉絲終於不再將目光專注於實體榜單了,而轉向了數字榜單。
  • 為偶像刷量買專輯?到底是誰在獲利?看看現在畸形的平臺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追星的那些事!追星無非就是自己的愛豆好看,唱歌好聽,跳舞酷炫,還有演技,綜藝感也好,說忠於人品的,首先是還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偶像的一張美圖可以讓你一天都有活力,偶像的一個眼神可以讓你覺得現實生活的事算什麼,發張專輯就能讓你吃一個星期的土,這值得嗎?
  • 預售熱買100萬張!華晨宇《新世界》再度打破網易雲音樂數字專輯...
    4月11日,繼銷量82萬登頂網易雲音樂數字專輯暢銷榜後,華晨宇全新創作專輯《新世界NEW WORLD》再度刷新網易雲音樂銷售紀錄:上線3天,銷量突破100萬張,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且持續攀升中。幾天時間,在網易雲音樂首發預售的《新世界NEW WORLD》屢創佳績:上線1分鐘銷量破20萬,3分鐘銷量破30萬;10分鐘銷量突破42萬,20分鐘銷量破50萬,銷售額突破1000萬,8小時銷量破82萬,登頂網易雲音樂數字專輯暢銷榜。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也創下了數字專輯銷售額最快突破1000萬的紀錄。
  • 【重要】關於數字專輯購買的問題
    1、數字專輯等級認證體系說明(重要)QQ音樂數字專輯登記認證體系分為三個母等級,每個母等級下分三個子等級,共九個登等級。詳細等級認證如下↓(等級認證以數字專輯當前所獲得銷售額為準),目前已經有雙鑽石認證的唱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