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骷髏師的逆天之戰:對戰一百五十萬蘇軍,最終卻逃出生天

2021-02-13 歷史大爆炸了

包圍圈裡,有的士兵被炸斷手腕依然持續反抗,而打光了子彈的士兵甚至在撕咬對方士兵,他們用殘損的牙齒和流血的軀體做著最後的衝擊。不少德軍士兵用刺刀發狂得戳著早已死去的敵人,這個瞬間他們已經處在了最癲狂的狀態,沒有人能聽到四周的呼喊,也沒有人能停下手中的廝殺,在這場「絞肉機」戰役中,唯有獻血是他們唯一的語言。

這就是二戰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役——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

四個月的時間,德軍用四十輛坦克的代價換得蘇軍一百六十輛坦克,希特勒的所有黨衛軍悉數加入戰鬥。赫赫有名的第三黨衛軍骷髏師在此次戰役中損失近半數參戰人員。自此骷髏師便成為蘇軍最為忌憚的軍隊,甚至有傳聞說,出徵前線的蘇軍士兵每每聽到迎戰的是骷髏師便會提前寫好遺書,做好善後準備。

戰役在1942年的蘇德戰場緩緩拉開序幕,當時蘇軍集合三千輛坦克、兩千五百架作戰飛機和由一百五十萬紅軍,於列寧格勒附近展開作戰陣型,矛頭直指列寧格勒北方的三個德國集團軍。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巨大損失,使希特勒葬送好局,在本次戰役開始前,德軍已經從之前的優勢方轉變為防守方。在蘇聯集結了如此重兵之後,以骷髏師為代表的一個步兵師和兩個集團軍被圍困在列寧格勒以北。

三天時間,蘇聯紅軍徹底將德軍的兩個集團軍的二十五萬零三千名士兵圍困在德米揚斯克口袋中。按照計劃,蘇軍將會打通這一關鍵樞紐,使列寧格勒以南的工業區實現貫通。這樣,德軍的整條戰線將顯現出巨大缺口,以此徹底擊碎德軍在二戰戰場上的優勢地位。

此時希特勒才剛剛放棄攻陷莫斯科的夢幻想法,將大部分精銳支援到被包圍的部隊。這其中就包括第五黨衛軍維京師和帝國裝甲師在內的核心部隊。

但以骷髏師為代表的被包圍中的德軍依然鬥志昂揚,甚至連續四次頂住蘇軍裝甲師的攻擊,咬掉了其三分之二的兵力。憑藉骷髏師超人的戰鬥力,德軍最終為自己贏得了喘息之機。

1943年春季,十七萬德軍突圍成功,裝甲武器幾乎損失殆盡。蘇軍方面也付出了四百五十餘輛坦克和八十架飛機的沉痛代價。損失過半的骷髏師也成為納粹的英雄,希特勒為此發放了無數一、二級鐵十字勳章。

相關焦點

  • 二戰骷髏師有多牛?被一百五十萬蘇軍包圍,硬是殺出一條血路
    這就是二戰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役——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四個月的時間,德軍用四十輛坦克的代價換得蘇軍一百六十輛坦克,希特勒的所有黨衛軍悉數加入戰鬥。赫赫有名的第三黨衛軍骷髏師在此次戰役中損失近半數參戰人員。自此骷髏師便成為蘇軍最為忌憚的軍隊,甚至有傳聞說,出徵前線的蘇軍士兵每每聽到迎戰的是骷髏師便會提前寫好遺書,做好善後準備。
  • 二戰德國「骷髏師」到底有多可怕?從150萬蘇軍包圍中撕開突破口
    骷髏師在此次的突圍中一戰成名,慘烈程度讓後來蘇軍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蘇聯的坦克開上來也不知道害怕,彎著腰就直接衝上去,在必經之路上安放地雷,再用機槍側面壓制後方步兵,不讓他們有改道的機會。憑著這種完全不要命的打法,骷髏師硬是撕開了一個口子,突入到蘇聯後方,發現了火箭炮集群,一番激戰後摧毀了大部分火箭炮,骷髏師殿後,掩護陸軍從這個小口子撤退。但是很快被蘇軍合圍上來,骷髏師駕駛著11輛坦克,正面迎上了蘇軍趕來支援的200輛坦克。
  • 德軍骷髏師成名之戰,再遇此軍,蘇軍必以5倍兵力對付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憑藉著其強大的戰鬥力可謂是橫掃歐洲多國。在西線,德軍幾乎是沒有對手,而在東線戰場上耶是與之相反,陷入了與蘇聯的戰爭泥潭當中。當時的德軍除了其國防部隊之外還有一支生力軍,那就是德國的黨衛軍。
  • 二戰亡靈軍團,德國黨衛軍骷髏師
    骷髏師首任師長是納粹德國黨衛隊上將西奧多·艾克,艾克是一個殘酷的納粹主義的狂熱份子,他手段強硬兇狠。在他的領導下,骷髏師在二戰中一度被蘇軍稱為死神之師,地獄之師!骷髏師參加的戰役主要有蘇德哈爾科夫戰役、庫爾斯克會戰、柏林戰役等,骷髏師在東線戰場可以說是「救火英雄」般的存在,他們常常被用來阻擋蘇軍的突破,並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一戰成名,成為蘇軍的「死神」。
  • 二戰時,德國的骷髏師有多猛?硬生生從150萬的蘇軍中殺出重圍
    因為之前德軍首領希特勒判斷失誤,導致部隊都進了敵人的口袋,第3「骷髏」師也沒例外,進了蘇軍的口袋。如果當時沒有第3「骷髏」師一再突圍拖住敵人並且撕開口子,德軍大部隊最終根本不會順利走出蘇軍的口袋。021941年9月25日,第3「骷髏」師派遣先頭部隊先行突圍,並且探探敵人火力部署情況,最終算是勉強撕開了一個小口子。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和正義世界為敵,甚至軍隊執行種族屠殺政策,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
  • 二戰德國是否真的存在「地獄部隊」?那些被打了藥的生化戰士
    (影視劇中的喪屍) 喪屍經常會和德國納粹聯繫在一起,許多的電影作品,比如《前哨》《死亡之雪》等都是以德國納粹變成了喪屍為主題,在一些大型遊戲裡也是
  • 二戰中,日軍為何偏偏不敢和美軍、蘇軍拼刺刀?
    白刃戰與其說是靠技術,不如說是靠氣勢,在這種刺刀見紅的時候,素質士氣更低的一方,會迅速崩潰,而被武士道精神從小培訓的二戰日本軍隊,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白刃戰對於軍隊的勇氣與士氣的要求更大,就好比甲午之戰,日軍形容當時的清軍就是只敢於在遠處放槍,因為白刃戰的心理壓力就更大。
  • 二戰胡貝口袋戰,蘇軍數倍於德軍,朱可夫與曼施坦因的鬥智鬥勇
    二戰胡貝口袋戰也叫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是蘇德戰爭1944年3月到4月間的一次重要戰役,由於這場戰役涉及到幾個關鍵因素,蘇軍由朱可夫指揮,德軍由曼施坦因指揮,而蘇軍又有10倍於德軍的優勢兵力,最終卻讓20萬德軍從蘇軍包圍圈中撤退了出去。對這樣的結果,人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向來能掐會算的朱可夫,怎麼在這場戰役中沒有鬥過曼施坦因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雖然在此之前,蘇軍已經取得了莫斯科會戰的勝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場主動權的問題。而1942年7月7日展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徹底扭轉了蘇軍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從而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也就是從這場戰役開始,蘇軍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和反攻準備,最終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敗德軍裝甲部隊,並開始展開大反攻作戰。
  • 都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德國國防軍為何非常看不上黨衛軍?
    二戰德國軍隊內部最為有趣的現象,其來源於國防軍那深入到骨子裡面的身份優越感。二者之差別,就如同國防軍是「親娘養的」,而黨衛軍是「後娘養的」。 因為德國國防軍向來都是德國正兒八經的武裝力量,在二戰時期的德國國防軍擁有海陸空三個軍種,說到底他們對於德國人民來說,可以說是一支非常有「正義感」的部隊。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雖然德國在5月8日宣布投降,但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卻不是這天結束的。
  • 紅色的盛裝,二戰蘇軍軍服為什麼經典
    蘇軍在法國被擊敗退出戰爭,英國被重創逃離歐洲大陸,美軍尚未完成整編和訓練,遲遲無法在歐陸主要戰場登陸的情況下,幾乎是獨立抗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德軍長達3年之久。二戰勝利後的閱兵式上,蘇軍倒持所繳獲德國軍旗的經典照片1944年美英聯軍登陸反攻時,蘇軍已經取得了對德軍的絕對優勢,美軍登陸只是大大加快了德軍失敗的進程。
  • 《獵殺T34》:二戰蘇德主力坦克巔峰對決,展現戰鬥民族硬核對戰
    坦克大戰的遊戲大家小時候一定都玩過,比起遊戲裡的機械化操作,《獵殺T34》則更真實、更刺激,直接把真的坦克搬上了熒幕,讓無數軍事迷為之瘋狂。作為一部以二戰傳奇坦克T-34為主角的3D電影,《獵殺T34》講述了一組俄羅斯坦克兵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試圖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
  • 二戰第聶伯河戰役,蘇軍2比1兵力強渡成功,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在前蘇聯二戰電影《解放》裡,專門用了較大篇幅講解《第聶伯河防線》的突破過程。發生於1943年8月到11月份的蘇德戰爭第聶伯河會戰,算得上是東線戰場上場面宏大和戰鬥激烈的戰役之一。之所以稱其為會戰,在整個蘇德戰爭中也就那麼兩次,一次是庫爾斯克坦克會戰,一次就是第聶伯河會戰。那麼,第聶伯河會戰是如何發生的?它對後續東線戰場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在明斯克戰役首戰失利,雞蛋裝在了一個籃子裡
    發生於1941年6月22日到7月9日的明斯克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蘇軍防禦德軍閃電進攻的首次大規模作戰。但這場戰鬥蘇軍並沒打好,不僅西方面軍30多萬主力被吃掉,還使莫斯科西面門戶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陷落。那麼,作為戰前史達林和蘇軍抱以重望的西方重兵集團,為何短短的8天時間內,近50萬人慘遭圍殲呢?
  • 【暢聊電影】《獵殺T34》:二戰蘇德主力坦克巔峰對決,展現戰鬥民族硬核對戰
    作為一部以二戰傳奇坦克T-34為主角的3D電影,《獵殺T34》講述了一組俄羅斯坦克兵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試圖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真實還原的二戰戰場、熱血沸騰的坦克大戰、天才對決的血色浪漫、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等讓它在俄羅斯上映後反響強烈,一舉奪下戰爭片影史票房冠軍寶座。
  • 戰鬥民族教你咋放火:二戰蘇軍火焰噴射器的應用
    直到1939年,在經歷了多年對T型噴火器的改進後,終於成功研究出了POKC-1噴火器,但是POKC-1仍存在點火不完善,減壓閥作用力小,射擊協調性差,問題不少,所以蘇軍決定進一步改進,並最終生產出了POKC-2噴火器,而這款噴火器最終也成為了二戰蘇軍的主要裝備。
  • 二戰明斯克戰役,蘇軍把防守打成進攻,築壘地區梯次防禦成為擺設
    二戰蘇德戰爭中,明斯克戰役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閃擊蘇聯,中央集團軍群兩支裝甲大軍包圍蘇軍4個集團軍,並於27日佔領明斯克;第二次是1944年6月29日,蘇軍發動明斯克反擊戰,三個方面軍圍殲德軍第4集團軍,並於7月3日收復明斯克。同樣是進攻戰鬥,但蘇軍在第一次明斯克戰役中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就是把防禦戰打成了進攻戰鬥。
  • 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300人突圍
    有理不在聲高  無理怎敢胡言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