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是枝裕和電影的永恆主題,只是,在《步履不停》這部影片裡,又加入了「死亡」。
1
老舊的房子,年邁的父母,不爭氣的兒子和一個特別的日子。
橫山一家生活在一個海邊小鎮,父親是小鎮診所的醫生,因為年邁,已經退休。母親是家庭主婦。
橫山家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女兒,小兒子。大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也是一位醫生,卻在多年前因為救人而溺水身亡。
小兒子亮不願順從父親讓他當醫生的意願,離家在外地工作。他四十多歲,與一個單親媽媽剛剛組建了家庭。剛剛失業。
又是大哥的祭日,女兒帶著老公和兒女,小兒子帶著妻子和繼子,回到父母的老屋,這是一家人難得的團聚。
母親一大早就在廚房裡忙碌,她準備著各種食材,又絮絮叨叨的和姐姐聊著家常。父親時不時在房間裡走過,他嚴肅又沉默。
亮的妻子和繼子是第一次跟他回老家,她們帶著對這個家的探詢,客氣又小心翼翼。許久不回家的良多,對著熱情的母親,和沉默的父親,熟悉、糾結、緊張又疏離。他故意避開工作的話題,在父母面前維護著自己的自尊心。
老屋的家具與陳設還是原來的樣子,空間被各種舊物佔據著。浴室的瓷磚都脫落了,牆上多了一個欄杆,那是為防止父母摔倒而加上去的。
亮、妻子、繼子和母親,走過一段很長的山路去給哥哥掃墓,母親說:沒有比在兒子墓前祈禱更難受的了!回來的路上,他們看到一隻黃色的蝴蝶。
2
親人死了,但他卻沒有離開。
大兒子純平雖然去世了,但他在這個家裡卻無處不在。
他是父親引以為傲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他的突然離世讓父親傷心、內疚、也讓他憤憤不平。為了救治病人,兒子去世時他都沒能趕到,而大兒子救活的小孩兒長大後竟那麼平庸……這些讓他終生無法釋懷。
母親還原樣保留著大兒子的房間,她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提起他,時不時的就要講起他的生前軼事,她最後悔的就是那天沒有叫住要去海灘走走的兒子。每年兒子的忌日,她都會邀請兒子救活的那個男孩來家裡,即使她完全看得出來那個孩子內心的不安和煩躁……
大哥去世了,姐姐成了家裡的老大,弟弟生活困頓,照顧父母的責任她自然就承擔了更多。弟弟和父親關係緊張,她就成了調和家庭關係的那個人。她知道父母再懷念哥哥,哥哥的靈魂也無法照拂他們了……
對於亮來說,大哥很優秀,父母曾把最多的關注與驕傲都給了他。他去世了,父母又經年停留在對他的懷念裡。同樣是兒子,他的內心應該很失落。後來,父母把對哥哥的期望放到了他的身上,但他是無法接受成為哥哥的影子的。所以,他不僅沒有順從父親的意願去當醫生,還選擇了離家出走;父親把他的出走視作對家庭的背叛。而他,也賭氣般的固執於自己的選擇。雖然混得落魄,卻依舊在故意父母面前炫耀自己的工作……
一家人都活在失去親人的創傷裡,這個創傷是那麼長久和深刻。雖然每個人都故作輕鬆、小心翼翼,卻掩飾不了內心的憂傷和失意,他們都沒有和去世的親人真正的告別。
3
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一次又一次望著彼此的背影,卻講不出再見
亮一家在老家住了一晚,一家人一起吃晚飯,聊天,聽音樂。氣氛好像有一些改變。
家裡的電話突然響了,原來是鄰居的家人犯病,他們向父親求救。父親已經無能為力,他只能指導著別人叫救護車。亮看著父親的背影,他住著拐杖,還在焦急的詢問急救員病人的病情。父親老了……
夜裡,突然有一隻黃色的蝴蝶飛到他們的房間。平靜的母親突然激動起來,她不讓亮把它趕走。她追著蝴蝶,一直喊大兒子的名字。亮知道,母親內心的悲傷依然那麼多。
第二天,亮和父親帶著繼子去海灘散步,在那個必經的長長的臺階上向下走時,亮故意裝作打電話,實際卻是為了走在父親後面,以便照看他。在海灘邊,他們談父親喜歡的球賽,還約好要打一場比賽……
亮帶著妻子和繼子走了,父母來送他們。回去的路上,父親和母親說:他們新年還會回來!但,三年後,父親去世了,不久母親也隨他而去。母親沒有坐上亮買的車,他父親約定的比賽也沒有實現……
亮帶著妻子、繼子和女兒去掃墓,他重複著母親當年給大哥掃墓時的動作。回來的路上,他們看到了黃色的蝴蝶,亮對女兒講了母親曾經對他講過的傳說:蝴蝶如果在冬天的時候沒有死去,會變成蛹,來年春天就會變成黃色的蝴蝶……
結語
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我們匆匆趕路,步履不停。面對失去,我們只能接受,但也應該學著在還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在失去以後好好告別。
說明:
1.本文為作者夏夏原創,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2.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