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母乳的女性不容易得糖尿病?研究提示哺乳改變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

2020-12-21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母乳餵養對母嬰雙方都有著深遠的健康影響。比如,流行病學研究觀察到,對於親餵的女性而言,即便在斷奶數十年後,2型糖尿病風險也仍然更低。但這種潛在保護性益處是如何產生的,我們並不清楚。

近日,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帶來了新洞見: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身體為了確保有充分的葡萄糖和脂肪來產生乳汁,會改變相關器官的胰島素敏感性,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利用方式。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旗下期刊Diabetes。

截圖來源:Diabetes

此前有代謝研究表明,懷孕會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分泌乳汁又會讓胰島素敏感性恢復到孕前水平。為了得到更深入的信息,研究團隊對18名近期分娩的女性進行了研究。這18名女性臨床特徵非常相似,包括胎次、身體組分、肝內脂質等指標。其中12名女性處於哺乳期,或純母乳餵養,或者每天配方奶少於6盎司;其餘6名女性只採用配方奶餵養。

在產後6周時,這些女性在醫學中心接受了高胰島素-正糖鉗夾試驗來檢測全身胰島素敏感性;與此同時,還通過同位素-示蹤劑專門檢測了肝臟、脂肪的胰島素敏感性,因為這些特定器官或組織原本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就更高

胰島產生的胰島素水平會隨著進餐狀態變化。胰島素可以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圖片來源:123RF)

簡單來說,研究人員觀察到,隨著飲食與胰島素水平變化,體內缺營養時,多釋放一點,體內營養充足時,多存一點,這個現象在哺乳期女性體內要更為明顯。看起來,胰島素的生物學效應被放大了。

具體來看,無論這些女性在產後採用了哪種餵養方式,產後體內胰島素水平都偏低。但是,在禁食12小時後(胰島素水平也相應在低位),哺乳期女性脂肪組織中所產生的葡萄糖和釋放的脂肪酸(即脂肪分解過程)分別為非親餵女性的2.6倍和2.3倍。

而當研究人員通過鉗夾遞送胰島素來模擬人體「進食狀態」時,兩組女性的葡萄糖生成和脂肪分解過程都被抑制了。但在哺乳期女性中,更高的催乳素水平會進一步抑制脂肪分解。也就是說,在胰島素水平小幅上升的情況下,哺乳期女性能夠保存更多的脂肪。

圖片來源:pexels

結合禁食(胰島素低水平)和進食(胰島素高水平)這兩種狀態下的現象,研究人員認為,對於原本就屬於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器官,母乳餵養似乎進一步增加了其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從食物或體內儲存成分中穩定地為母乳提供營養。對這一過程的理解可以幫助因母乳不足而困擾的女性,通過刺激對胰島素敏感的組織以提供更多營養,或保存更多營養,或許能促進乳汁分泌。當然,同時,這可能也解釋了母乳餵養的女性在數十年後也更少出現胰島素抵抗的現象。

研究第一作者,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Maria A. Ramos-Roman博士表示,「哺乳有著久遠的歷史,但關於哺乳我們還有很多未知。更好地了解哺乳的生物過程,有助於幫助我們改善女性和兒童的健康。

參考資料(可上下滑動查看)

[1] Maria A. Ramos-Roman, et al., (2020). Lactation Versus Formula Feeding: Insulin, Glucose,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Diabetes, https://doi.org/10.2337/db19-1226

[2] Breastfeeding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Retrieved August 26,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breastfeeding-diabetes.html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點「在看」,分享醫學新知

相關焦點

  • 胸部縮水下垂,不是餵母乳該背的鍋
    然而經常會有準媽媽們對產後的哺乳問題產生疑慮,疑慮最多的問題就是:傳說哺乳會改變乳房形態,會使乳房縮小和下垂,這是許多女性無法接受也不能忍受的。一直以來,「餵母乳後胸部會下垂」和「餵母乳後胸部和孕前比會縮小」這兩種說法被媽媽們普遍認可,事實也的確有不少媽媽們表示,生完寶寶並母乳餵養後,乳房發生了「下垂」與「縮小」的情況。難道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 哺乳期懷孕了,還能餵母乳嗎?
    關於懷孕期間是否能繼續母乳,以及出生之後是否能同時哺乳兩個寶寶的問題,美國兒科協會給出的答案都是:Yes,但同時也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況、自身病史、大寶的反應以及母乳分泌的情況。 會不會導致流產或早產?對於懷孕期間保持母乳的最大擔憂,是這會不會導致流產或者早產,但相關研究表明,這只是個誤解。哺乳對孕期前6個月沒有不良影響,對於6個月後繼續哺乳,醫生和研究人員們的個人意見稍有不同。西爾斯(Sears)醫生認為,24周之後哺乳會刺激分泌催產素,所以有早產風險。但更多的研究人員反對這種論點,因為他們的研究顯示,哺乳媽媽的催產素分泌提高的時間是在37周之後。
  • 別再爭執公共場合餵母乳了!呵護美好的哺乳隱私,你只需要一個餵奶巾
    日前,在北京地鐵上,一名給孩子哺乳的媽媽被人拍下照片,並上傳到微博,博主稱之為「要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菲律賓:母乳餵養受到歡迎,因此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情況很常見。馬來西亞:媽媽們在有遮擋的情況下當眾哺乳,有人見到媽媽哺乳的話,會報以微笑並繞道走開。澳大利亞:儘管很多公共場所有明顯的「允許哺乳」的提示,但是還是很少有媽媽當眾哺乳。
  • 別讓「親餵母乳」逼死寶媽!她餵孩子到2歲,道出種種錯誤觀念如何將生育變成惡夢!
    這位母親3次不同的哺乳經驗,說明了月子中心的協助母乳措施,能夠影響女性哺乳的方式與感受。許多媽媽認為護理師或醫師對母乳的概念一定是正確的,會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然而,他們不一定接受過母乳的相關知識與訓練,不適當的哺乳建議,導致「餵奶的辛苦」被「擠奶的辛苦」所取代。
  • 跟著國際哺乳顧問學習最正確的母乳餵養知識!
    母乳是寶寶最適應最理想的天然營養食品,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和母親產後康復都有重要的作用,母乳餵養的好處任何代乳品都不能替代。母乳餵養不僅關係到孩子剛出生時的營養問題,還涉及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培養。有醫學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增進親子交流,可以減少孤獨症的發生機率。「產婦和親屬缺乏母乳餵養知識」、「缺乏母乳餵養諮詢機構指導」是造成中國母乳餵養比例較低現狀的原因。
  • 餵母乳像動物,餵奶粉就自私?關你屁事!
    要實現「哺乳自由」,前提是讓新手媽媽充分了解不同餵養方式的優缺點。這也是七太太這幾年來堅持寫母乳科普的原因。然後,在掌握正確知識之後,媽媽才有可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餵養方式的選擇並不是天平的兩端,不是非此即彼,更不是鄙視鏈的上下遊。鼓吹奶粉解放女性自由的女權派,固然是胡說八道。
  • 母乳餵養日|母親「餵」愛的告白
    母乳餵養不僅對兒童有益,可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牙齒咬合不正的發生,提高兒童的智力,而且對母親起到預防乳腺癌,延長生育間隔,預防糖尿病、超重和卵巢癌的發生等多種益處。母乳餵養有諸多之優點那麼母乳餵養獲得成功的秘訣有哪些呢從孕期就為哺乳做準備孕期注意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從孕後期開始,建議準媽媽們每天進行適當的乳房按摩,存在乳頭內陷的,用兩手拇指從不同的角度按乳頭兩側並向周圍牽拉,每天堅持3~5次。
  • 如果身體出現了胰島素抵抗,那是不是就容易長胖或者瘦不下來?
    胰島素,一個在肥胖領域被談及最多的激素。許多人認為,如果胰島素出了問題,那麼就容易長胖或者瘦不下來。因此,想要管理好身體成分,那就要管理好胰島素水平。然而,有關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的話題沒有許多人想的這麼簡單,網上仍然存在許多誤區。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胰島素的話題,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身體成分的。
  • 餵母乳無罪!官恩娜更衣室哺乳遭歧視
    由bébé G出世至今,Ella都堅持餵母乳,把最好的營養給仔仔。但15日Ella在Instagram上傳了,一張抱著仔仔餵母乳的照片並留言,痛訴自己在酒店更衣室餵母乳時,遭到一名中年女人大聲侮辱。「那天在香港某五星級酒店的女更衣室(因為我所在的兩層樓都找不到育嬰室,也有問準更衣室職員)餵母乳,被一個中年女人侮辱!其實我已經故意坐在一邊避免阻礙到人,她故意走過來bébé G的頭上和我的臉旁,大聲敲打電話、大聲罵有人在這裡餵人奶!再超級大聲的打電話給酒店各部門投訴,質問對方知不知道女更衣室發生什麼事!bébé G都被她嚇到哭了出來,我都當場被她嚇得呆了。
  • 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是什麼關係?
    遠在確診II型糖尿病之前,人的身體內部就已經發生一系列變化了。這既是一個壞消息,也是一個好消息。說它壞是因為我們不能第一時間判定它就是糖尿病的開始,做到防微杜漸;說它好則是因為一旦我們發現了這些變化後,還有一定的時間可以阻止或者延緩患糖尿病的進程。
  • 尿頻又疲勞,還容易口渴,身體出現6種症狀,是糖尿病前兆
    根據醫學研究測量,當一個人在空腹的時候血糖水平達到126mg/dl以上,或者飯後兩個小時血糖達到200mg/dl以上,或者是你的血紅蛋白A1C達到6.5以上,那就是糖尿病。但是普通人如果在沒有得糖尿病的情況下,是不會在意並去檢查這些數據的,那麼還是得從日常的生活狀況中判斷出糖尿病的發作前兆。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在告訴你:母乳質量低,餵再多其實也沒啥營養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追蹤調查發現,若媽媽母乳營養偏低,餵出的孩子體重只有正常寶寶的70%。而且母乳質量越高,這些活性物質就愈發活躍,孩子攝入之後,身體能更快更好消化吸收,體重也就增長得快一些。所以,如果你家娃在餵奶量正常的情況下,體重增幅明顯跟不上同齡孩子的進度,就需要警惕,可能是在暗示你的母乳質量不達標。
  • 母乳餵養確實最好,但帶娃出門在外的哺乳環境就真的一言難盡…
    新手媽媽非常的不容易,這點毋庸置疑。但到底有多不易?撇開別的,本期就說最最簡單基礎的外出哺乳問題! 不誇張的說,至少得提前三天做準備。小到擦PP的溼紙巾,中到防曬霜、水杯、紙尿褲,大到推車等等,大包小包,難易程度不亞於一次搬家。 最最要命的是,找不到能用好用的哺乳室!!這不,前短時間藝人李晟才吐槽過!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2020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梳理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doi:10.1073/pnas.2010908117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胰島素或許已經開始遇到了進化上的「死胡同」,這或許會限制其適應肥胖的能力,從而就是使得大多數人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 單側哺乳,我照樣全母乳毫無障礙
    訪談的時候,豆豆媽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是單側哺乳的媽媽,我的另一側乳頭凹陷,在產後多次嘗試親餵以至於皸裂嚴重,寶寶抗拒後就徹底放棄這一側親餵了,並且我也沒有嘗試移出乳汁,就這麼慢慢的讓它自己回奶了。」
  • 狗狗餵狗崽喝奶,自創了獨特的哺乳姿勢,鏟屎官卻覺得哪裡不對
    眾所周知,狗的產仔方式與人類不同,通常會一次生產幾隻小狗,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母乳餵養,幼犬必須竭盡全力才能喝到母乳。獸醫小明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自製的狗狗哺乳姿勢,狗的主人養了一隻狗,前段時間的狗生了幾隻小狗,因為有些瘦弱的狗得不到食物,主人每天都要為狗的餵食發愁。然而,我沒想到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有一天,她的主人透過窗戶看到她的狗筆直地站著不動,她莫名其妙地走到院子裡看了看。
  • 不知道胰島素抵抗的幾個表現?那你可能患上糖尿病
    胰島素在整個糖尿病的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共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我們上期說的胰島素紊亂階段。不健康的高升糖食物造成血糖水平的增高,是導致動脈血管內皮發生炎症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說胰島素紊亂階段。經常反覆的高血糖,引發高胰島素分泌,高胰高血糖素,這樣反覆的刺激,會對動脈血管內皮包括毛細血管的那一批刺激,然後刺激他去發生一些炎症反應,也會讓這些動脈收縮發生問題,動脈壁增厚。這些炎症最終導致細胞的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抵抗。這個理論你也許聽不懂,但是你要知道胰島素紊亂的症狀和體徵是什麼。
  • 【母乳看世界】由辣媽泰瑞莎帕瑪當街哺乳說開去
    澳洲性感尤物泰瑞莎帕瑪(Teresa Palmer)不受好萊塢豔照門風波影響,帶著老公和小孩照常出席多倫多電影節宣傳新片《Kill Me Three Times》,忙到連小寶寶都肚子餓了,泰瑞莎直接寬衣解帶當街餵母乳。
  • 新生兒多久餵一次母乳?如何判斷是否吃飽?迷茫的新手媽媽看過來
    研究表明,按需哺乳、勤餵奶能促使母乳分泌旺盛,哺乳媽媽每天餵6次奶,乳汁分泌平均為520毫升,如餵12次,每天平均分泌乳汁會增加25毫升。而且,及時排空媽媽的乳房,還能減少哺乳媽媽罹患乳腺炎的機會。另外對早產兒,少食多餐可以讓寶寶吃到更多的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