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母乳餵養對母嬰雙方都有著深遠的健康影響。比如,流行病學研究觀察到,對於親餵的女性而言,即便在斷奶數十年後,2型糖尿病風險也仍然更低。但這種潛在保護性益處是如何產生的,我們並不清楚。
近日,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帶來了新洞見: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身體為了確保有充分的葡萄糖和脂肪來產生乳汁,會改變相關器官的胰島素敏感性,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利用方式。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旗下期刊Diabetes。
截圖來源:Diabetes
此前有代謝研究表明,懷孕會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分泌乳汁又會讓胰島素敏感性恢復到孕前水平。為了得到更深入的信息,研究團隊對18名近期分娩的女性進行了研究。這18名女性臨床特徵非常相似,包括胎次、身體組分、肝內脂質等指標。其中12名女性處於哺乳期,或純母乳餵養,或者每天配方奶少於6盎司;其餘6名女性只採用配方奶餵養。
在產後6周時,這些女性在醫學中心接受了高胰島素-正糖鉗夾試驗來檢測全身胰島素敏感性;與此同時,還通過同位素-示蹤劑專門檢測了肝臟、脂肪的胰島素敏感性,因為這些特定器官或組織原本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就更高。
▲胰島產生的胰島素水平會隨著進餐狀態變化。胰島素可以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圖片來源:123RF)
簡單來說,研究人員觀察到,隨著飲食與胰島素水平變化,體內缺營養時,多釋放一點,體內營養充足時,多存一點,這個現象在哺乳期女性體內要更為明顯。看起來,胰島素的生物學效應被放大了。
具體來看,無論這些女性在產後採用了哪種餵養方式,產後體內胰島素水平都偏低。但是,在禁食12小時後(胰島素水平也相應在低位),哺乳期女性脂肪組織中所產生的葡萄糖和釋放的脂肪酸(即脂肪分解過程)分別為非親餵女性的2.6倍和2.3倍。
而當研究人員通過鉗夾遞送胰島素來模擬人體「進食狀態」時,兩組女性的葡萄糖生成和脂肪分解過程都被抑制了。但在哺乳期女性中,更高的催乳素水平會進一步抑制脂肪分解。也就是說,在胰島素水平小幅上升的情況下,哺乳期女性能夠保存更多的脂肪。
圖片來源:pexels
結合禁食(胰島素低水平)和進食(胰島素高水平)這兩種狀態下的現象,研究人員認為,對於原本就屬於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器官,母乳餵養似乎進一步增加了其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從食物或體內儲存成分中穩定地為母乳提供營養。對這一過程的理解可以幫助因母乳不足而困擾的女性,通過刺激對胰島素敏感的組織以提供更多營養,或保存更多營養,或許能促進乳汁分泌。當然,同時,這可能也解釋了母乳餵養的女性在數十年後也更少出現胰島素抵抗的現象。
研究第一作者,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Maria A. Ramos-Roman博士表示,「哺乳有著久遠的歷史,但關於哺乳我們還有很多未知。更好地了解哺乳的生物過程,有助於幫助我們改善女性和兒童的健康。」
參考資料(可上下滑動查看)
[1] Maria A. Ramos-Roman, et al., (2020). Lactation Versus Formula Feeding: Insulin, Glucose,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Diabetes, https://doi.org/10.2337/db19-1226
[2] Breastfeeding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Retrieved August 26,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breastfeeding-diabetes.html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點「在看」,分享醫學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