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月,為什麼用月餅?這裡面的故事很長

2020-12-26 騰訊網

古人對自然充滿敬畏,生成了對時令的崇拜。中秋祭月則是源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古人非常注意時令,四時穿衣顏色各不相同,更喜歡節令的食物,月餅就是其中之一。

四季各有不同,有桃花餅、梅花餅、菊花餅等依照季節製作的小餅。小餅是月餅的一個別名,蘇軾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月餅因形如滿月,逐漸成為祭月的主要貢品。

在中秋節,闔家團圓,在月下擺設香案,以月餅和時令水果作為貢品,家人拜祭月亮,然後分食月餅,賞月吟詩。經過元明兩代,月餅寄予團圓的意思,因而中秋吃月餅、饋贈月餅的風俗日盛。

明代《帝京風物景略》中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可見現在中秋佳節饋贈月餅的習慣,在明清時節已經成為定俗,小編的家鄉,還有每到中秋節夫婦給妻子的娘家「送節禮」的習俗。各地的習俗不同,正如月餅有廣式、潮式、晉式、蘇式、滇式等。小編一直吃的都是果味的甜月餅,近來聽說有肉餡的,正準備嘗嘗。

馬上要過中秋節了,你知道哪種好吃的月餅告訴小編,小編去嘗嘗。

這裡是山東高德數控,一家製造鋸床、鑽床、銑床、車床等產品的高新技術型生產研發企業,正在不斷的探索工具機發展和準備中秋做月餅,歡迎來品嘗。

相關焦點

  • 中秋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吃月餅的來歷簡介,希望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節。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
  • 2020庚子年中秋祭月活動暨紹興攤簧傳承演出今晚在安昌古鎮舉行
    為傳承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紹興中秋習俗」,弘揚優秀民俗文化,歡慶國慶中秋,今晚,由紹興市柯橋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柯橋區非遺保護中心(區非遺館)、安昌古鎮管委會承辦,愛依漢婚工作室協辦的柯橋區2020漢服傳統古禮中秋祭月大典在安昌古鎮勝利橋上舉行。小橋流水,烏篷搖曳,參加祭月的十幾位身著明制漢服的姑娘們坐著烏篷船涉水而來,花燈搖曳,人頭湧動。
  • 中秋佳節「月餅」帶給你的是什麼?你真的了解月餅嗎?
    月餅(拼音:yuè bǐng),又稱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所以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現如今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各地的美食製作者和愛好者發展出了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重新定義了月餅,使得有著口味豐富的月餅,讓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 【2020年網絡中國節·中秋】柚子配月餅,北海人中秋是這麼過的!
    中秋祭月 發展至今,各地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祭月,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燃燈,猜燈謎等習俗。 柚子祭月 柚子,用北海話說叫「凸樸」,在北海人的中秋習俗中,它是必不可少的。
  • 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正是由於民間信仰與歲時節日的這些特點,使得中秋節俗成為月崇拜信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載體,中秋節俗文化在各個方面作用於月崇拜信仰,它們以習俗的形式潛藏在人們思維的深處,又通過各種習俗活動體現出來,不斷得到傳承與發展。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中秋節俗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 解惑: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說起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大家都會首先想到了象徵美好團圓的月餅。中秋節在我國還有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團圓節。俗話說的好「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秋佳節這天全家人其樂融融的聚集在一起,賞月亮、吃月餅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那麼提起中秋節吃月餅這麼個習俗,你會不會覺得有些好奇呢?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就跟隨第一星座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在臺灣怎麼過中秋?吃月餅、拜土地公…還有一樣你絕對猜不到
    月光紙與兔兒爺,一般認為中秋節的起源,是來自古代帝王在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在民間,後來也漸漸有了這種風氣。在明清時代,祭月的供品中,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供兒童祭月用的「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以泥土塑造成兔首人身,坐著的姿勢如人狀。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成兒童中秋節的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批戰袍的、也有扮成商販,或是剃頭師父、縫鞋、賣餛飩茶湯的等各種造型。
  • 中秋不能少了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哪裡的月餅最好吃呢?
    傳說中秋源自周朝的祭月禮制,發展到唐太宗時期「八月十五中秋節」才正式成為了民間節日,不過在華夏大地盛行開來已經是宋朝時期的事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現如今逢中秋便避不開的月餅。在食物匱乏的上世紀7、80年代,這糖餅可是中秋節不可多得的美味。那時的糖餅不但是我心目中最好吃的月餅,還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歷史故事,父母和老師都曾提起過這段傳說,也曾寫進了我小學時候的作文裡,至今記憶猶新……傳說蒙元統治中國的時候異常殘暴,那時漢族作為最低等階層的人備受壓迫。
  • 這個中秋送什麼?元祖雪月餅是首選!
    在外遠行的遊子不約而同地表示:「當然是合家團圓的中秋了!」中秋佳節,「遊子歸鄉,家人團聚」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早已刻入中國人的骨髓。然而中秋回家,給親朋好友帶些什麼呢?元祖雪月餅適時出現,前來解救選擇困難症的你。
  • 中秋只有賞月和吃月餅?趕緊看看閩南人怎麼過中秋的!
    農家用粿和月餅祭祀土地神,並用竹片夾壽金插在田埂邊,稱「土地公拐」,祈年景豐收。城鎮裡用酒肉、月餅在后土祠祭祀,並演戲娛神。此俗僅在一些農村中尚有保留。 舊時俗,於是日卜「土地公卦」,由瞎子抱琴,蕩一下卦籤,唱一曲,再按曲卜吉兇。婦女卜問土地公後,按土地公之處的方向在街頭巷尾竊聽人語,取其語意以卜一年行運。
  • 月餅的來歷和傳說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來臨.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月餅的來歷說起。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 Vol.751【中秋節】|中秋月餅大放送
    八月十五中秋夜,在這月圓之時,你是否也開始想念家鄉。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有一種說法,說月餅原叫胡餅,是從西域傳進中原的,是漢朝張騫出塞時帶回來的,當地人們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
  • 中秋將至,健康食月餅大法獻上!
    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一、如何吃月餅更健康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月餅往往也是「高油、高脂、高糖」的代名詞。所以,中秋時節吃月餅要適可而止,應個景就好。想要健康吃月餅,不妨搭配著吃。甜膩的豆沙、棗泥、水果等餡料的月餅,亦或是鹹口的月餅,可選擇綠茶,清淡的綠茶不僅促進糖和脂的代謝,也可化解偏鹹的口味。而對於抹茶等稍微清淡餡兒的月餅,可試試用紅茶搭配。對於較油膩的鮮肉月餅等,適合普洱茶、烏龍茶等,可去除口感上的油膩。吃月餅後,喝杯熱普洱茶,會便於消化。
  • 收藏月餅模傳承中秋文化
    做月餅模的材料多以木頭為主,以梨木、桃木、棗木為好,因為這些木料木紋纖細、板面光滑、便於雕琢且不易開裂,不僅便於保存,而且經久耐用,一般選擇好材料,就要將其切割成二十釐米左右的月餅模胚子,這是製作月餅模的初步輪廓;然後,根據事先計劃好的月餅造型,用刻刀刻出初步輪廓,即俗稱的「開方」工序;「打邊牙」是對月餅模進行精雕細刻的第一步,即在月餅模四周刻制出排列整齊的花紋的一道工序,這道工序不僅可以增強月餅的裝飾性
  • 中秋臨近,月餅飄香,你吃過山西鄉寧空心月餅嗎?
    傳承數千年的中秋佳節自古以來備受人們的喜愛,不論是祭月、賞月,還是觀潮、燃燈、猜謎,多種多樣的歡慶方式都代表著人們在這一天的喜悅。團圓,是為了陪伴,陪伴那日日夜夜牽掛著我們的父母。只是坐在一起聊聊天,這樣的中秋便充滿了令人不舍的溫情。
  • 中秋月餅裡面的「蛋黃」,是人造的還是真正的?看完後,漲知識了
    中秋月餅裡面的「蛋黃」,是人造的還是真正的?看完後,漲知識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馬上就快要到來了,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到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買一些月餅來吃來紀念中秋,這邊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甜品,他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每一個地方的月餅也都是有所不同的,可以根據這個喜好來進行選擇,月餅除了它的長相有所不同之外,它裡面的餡料也都是有所不同的,這一個比較經典的也就是五仁縣的月餅了,也叫流產了很長的時間了,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的人比較的喜歡吃
  • 中秋佳節,孫楠為住院康復的肢殘青少年送月餅
    中秋佳節,在西安濟仁醫院住院的29位小患者,收到了孫楠及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團隊送來的月餅禮盒,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已有千餘年歷史。專項基金志願者蘆文舉「老蘆」給大家送月餅中秋的起源與古人祭月
  • 中秋烤肉,不得不說臺灣人民太會玩!
    對於華夏子民來說,中秋可是一年中很重大的節日,甚至可以說是一年中僅次於新年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過去,帝王會在秋分的時候,選擇祭月,但是隨著帝王階層的禮儀民俗化後,秋天祭月才移到了離秋分最接近的滿月——中秋。
  • 中秋飲食習俗知多少
    哪些習俗是北京地區的專屬中秋記憶……中秋前夕,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一起穿越古今,共話中秋節的飲食文化。秋分曾是中秋節歡聚同食慶豐收民間故事中,關於中秋流傳最廣的就是嫦娥奔月,許多人認為中秋節就是源自這個上古神話傳說。的確,中秋節的習俗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起源卻比神話更早——源自古代人民日常對天象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