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有一個特點,往往某人在大敗之後身邊就只有數十騎跟隨,而之前號稱的幾十萬大軍早已不見蹤影。
劉備敗徐州是這樣,
曹操敗赤壁也是這樣,
到了關羽走麥城時同樣也只有了數十騎跟隨
……
那數萬士兵都去哪了?是跑了?還是都戰死了?
今天我們就來借關羽走麥城來說說士兵都跑去哪了。
公元219年7月,受到劉備在漢中勝利的鼓舞,關羽也在荊州發兵北上攻打曹操的樊城。起初,關羽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一時之間威震華夏,令曹操都有了遷都以避其鋒芒的想法。而之後,孫權派出陸遜呂蒙白衣渡江瓦解了關羽的烽火臺預警系統,偷襲了關羽的後方荊州。
同時,曹操命鎮守南陽的徐晃率軍南下救援樊城。有一點要注意,此時曹軍的兵力總數已然超過了關羽的兵力。徐晃率十二路軍向關羽發動猛攻。蜀漢大將傅方、胡修等人被殺。與此同事,樊城內曹仁軍也率軍出擊。
蜀軍兩面受敵,首尾難顧,關羽只得放棄樊城之圍,準備退往江陵。就在此時,公安守將傅士仁,江陵守將糜芳投降東吳的消息傳來。關羽此時發現根基已失,荊州是再也回不去了。
此時拿下江陵的陸遜早已料到了關羽必向西行,於是率軍一路向西,連破宜城,房陵,南鄉,秭歸四城!陸遜前後斬殺、俘虜、招降了數萬人,大獲全勝,然後駐紮在夷陵。以斷關羽回西川之路。
同時,吳軍也從江陵發兵,追擊關羽軍。並派人向關羽軍散播荊州將士家人安然無恙的消息,很快關羽軍中士卒便無心戀戰,全無鬥志了。
關羽在一路遭遇吳軍追擊之後,退入麥城,派人向西川求援。吳軍包圍麥城派人勸降,關羽率軍撤離。期間,關羽的部隊發生譁變,身邊只剩下了十幾名親兵。最終,潘璋的部將馬忠在漳鄉俘虜關羽,豪傑落幕……
關羽走麥城的經過說完了,下面就要來說說關羽身邊的士兵都去哪了?
其一:與徐晃之戰已損一批
徐晃與關羽的那場交鋒,勝利者是徐晃,同時曹仁也從城內衝出撈了一把人頭。蜀軍人數本就劣勢,再加上被兩軍夾擊,其損失必然不小。在此陣時,關羽軍已有了相當數量的損失,但並不影響大局。
其二:呂蒙用計哄走大批
蒙進入江陵,嚴令士兵不得侵犯百姓,全軍將士路不拾遺。同時向關羽軍中散播善意信息。家眷本就在江陵城中的將士此時心知若要見家小,那只能離開蜀軍。相信在這一階段,蜀軍人數的減少一定非常之巨,一夜醒來營帳全空也不無可能。
其三:尚路追擊傷亡大半
關羽從樊城一路到麥城,曹操軍雖未追擊,但仍然受到了來自江陵方向大量東吳軍隊的追擊。蜀軍的士氣此時已經跌到了谷底。自然是打一仗少一堆人。關羽到麥城時想必兵士已無多少了。
其四:麥城譁變盡數離去
或許是因為對入川不滿,或許是因為糧草不繼,總之蜀軍在逃離麥城的時候譁變了。而且是大規模的譁變,因為最終跟隨關羽到達漳鄉的人數僅剩下幾十人了。
關羽散兵的四步曲:
戰敗 - 動搖軍心 - 再次連敗 - 軍心潰散
似乎我們看到《三國演義》中的大敗而歸者皆有這樣的過程。那這些兵士是真的全都陣亡了嗎?沒有,或許有不少兵士亡於疆場,但更多的則是在潰敗的過程中成為了逃兵,或逃入山野,或奔歸鄉裡。他們有的再也沒有編入戶耤,有的在回鄉之後被再次徵兵加入了另外一方。
不是有個老兵油子,牛氣到不行!
先從名儒盧植
再隨校尉鄒靖
接著與毌丘毅同行
然後投奔公孫瓚
後得陶謙賞識
呂布帳下認過慫
曹操也要跟一回
替劉表守過疆
在江東呆過一陣
……
沒錯,這個老兵油子叫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