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邦:駐守邊疆事法援不計得失惠民生

2021-01-18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洋 董凡超

  「律師搞法律援助要不計得失。」這是雲南援邊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騰衝市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彭旭邦常說的一句話。

  從事律師職業十多年來,彭旭邦駐守邊疆、紮根基層,積極投身法律援助事業,無償服務邊疆困難群體。至今,已辦結法律援助案件700多件,帶領團隊提供法律諮詢2.6萬餘人次,每年辦結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務案件不低於1500件;法援代書7000多份,免收律師費2800多萬元,為邊疆困難群體挽回經濟損失1.6億元,成為「中彩金」法律援助項目助力邊疆治理、惠及民生的典型。

拓展法援受益面

  2018年,施甸縣「大本事」食用菌種植園雲南大本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被捕入獄,拖欠100多名職工共計200多萬元的工資,同時公司還有一些工程欠款、民間借貸等其他債務,根據資產評估,公司已經資不抵債無法完全清償債務。

  知曉此事後,彭旭邦帶領團隊,扛著電腦、印表機、帶著公章、委託書等材料親自到被欠薪職工家裡一一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從一審、二審到執行,彭旭邦帶領團隊成員近10次往返施甸、保山,通過他們不斷協調和努力,為農民工爭取到100多萬元工資款。

  「很多老百姓雖然需要專業律師幫助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但限於個人條件請不起律師。這時,法律援助工作就顯現出作用。」彭旭邦說,他的團隊始終秉承「努力服務民生,盡力幫助困難當事人請得起律師」的理念,努力為每一個需要幫助的當事人服務,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

  為了讓更多特殊群體享受到法律援助,2012年,彭旭邦籌資50萬元成立雲南唯一專門辦理法律援助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騰衝縣法律援助工作站,並在鄉鎮及政務服務中心設立6個法律援助便民窗口,在相鄰的兩個縣成立兩家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單位。

  此後,他帶領團隊堅持全面深入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形成以騰衝縣法律援助工作站為中心、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為補充的法律服務網絡,實現法律援助工作無縫對接。雲南省司法廳也將雲南省滇西邊境貧困群體公益法律服務中心和雲南省律師協會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保山工作站設在他所在的律所,將「中彩金」法律援助項目主動輻射到保山、德宏、怒江、臨滄等滇西10多個縣市州,擴大法律援助項目對邊疆地區社會治理的影響力和法律援助的受益面。

架起政群溝通橋梁

  2019年8月22日,騰衝市220名計程車司機因通達公司、亞泰公司、旅遊服務中心將無償收回其T牌使用經營權一事到騰衝市信訪局、騰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等部門集體上訪。

  了解情況後,彭旭邦及時趕到現場安撫涉事車主情緒,接受他們的委託,分別向3家公司發出關於《城市出租汽車經營服務協議》有關事項的律師函。

  在彭旭邦及其團隊的努力下,220名計程車司機重新和3家公司籤訂計程車經營服務協議並繼續行使T牌使用經營權。一起大規模群體性上訪事件因此得以化解。

  工作中,彭旭邦及其團隊緊緊圍繞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法律援助,被100多家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聘請擔任法律顧問,成為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彭旭邦主動申請參加司法部組織的「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司法局進行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

  一年中,彭旭邦共受理辦結法律援助案件57件,接待群眾法律諮詢767人次,代寫法律文書106份,為受援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51萬餘元,開展法治宣傳、業務培訓等11次,為玉樹州黨委和政府的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13次,辦理行政複議案件兩件,化解社會矛盾6起,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參與社會治理創新

  2015年至2018年,在騰衝市一項棚戶區改造工程中,彭旭邦及其團隊成立棚戶區改造工作服務小組及移民工作領導服務小組,協助處理棚戶區改造及移民過程中發生的非訴訟糾紛及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法律事務,規範完善相關流程及徵收程序工作。同時,對一些被徵收戶進行法律宣講,處理信訪問題,及時解決糾紛,加快了棚戶區改造和移民搬遷的整體進程。

  彭旭邦帶領團隊聯合當地殘聯、婦聯、工會、民政、團委、老齡委等部門單位在其律所設立法律援助窗口,結合援助律師到看守所、法院、檢察院值班制度,開通援助無障礙通道,推出「部門到援助站」「一站式」受理、辦結的高效便民措施;在信訪部門設立援助窗口,讓法律援助積極協同配合信訪部門參與信訪問題化解工作,實現人民調解與信訪工作的有效銜接,推動信訪問題在更大程度、更廣範圍、更多渠道調解化解……

  在十幾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中,彭旭邦匯聚個人和集體智慧,屢屢突破傳統手段,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更好地維護了法律的公平正義。

  據了解,彭旭邦先後被評為「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十佳傑出律師」,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勞動模範」,他的團隊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被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確定為「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貢獻突出實施單位」;獲評2016中國首屆律師界公益榜「最佳公益行動獎」。

  「法律援助工作就是一種奉獻,要做好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煩、不計較個人得失。」彭旭邦說。

相關焦點

  • 《認知覺醒》:真正的聰明人,無非是不計得失的「傻瓜」
    隨著現代節奏的日益加快,我們貌似總在被推著往前走,好像一不留神就會被丟在後面,所以很多人拼命努力,希望能讓自己走在人群的前面,焦慮自不必說,然而這樣的努力貌似並沒有多大作用,怎麼說呢?我們表面上好像是在做著很多事,但實際上相比過去的人們,我們卻很難專心做成一件事。
  • 一支孤軍駐守邊疆50年,派兵匯報:祖國四鎮猶在,在場人號啕大哭
    唐朝從李隆基開始,到安西守軍全部陣亡,期間有近半個世紀的風雲,此時大唐經歷了風雨飄搖,經歷了很多苦難,仍然屹立不倒,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這是為什麼? 在忠魂為國的故事中,有一支「西域老兵」的事跡很感人,他們從很年輕時就為祖國駐守邊疆,一守就是大半輩子,一直到戰死始終無怨無悔。
  • 馬原:對話西藏邊防戰士 感受駐守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這近半個月的採訪期間,我親眼看到在高原陽光的猛烈照射下,駐守在「世界屋脊的屋脊」最前哨的西藏阿里軍分區某部二連進行野外實戰演習訓練的情景;我親自登上海拔4300米的阿里某邊防哨所和戰士們面對面,體會他們的守望孤獨;我採訪了一個又一個扎身邊疆近20年的邊防戰士,也充分地感受到了他們火熱的、樂觀的心以及他們駐守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本次採訪活動,我得到了來自林芝和阿里軍分區
  • 平輿縣司法局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法治宣傳活動_駐馬店...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劉藝冉)為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職能作用,進一步保障復工復產、決戰脫貧攻堅,將法律援助關愛和幫助貧困群眾的工作做細、做實,6月11日,平輿縣司法局組織普法志願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前往玉皇廟鄉唐莊村委編藤廠開展「法援惠民生
  • 為何古代守衛邊疆的將軍,手握兵權不敢謀反?將軍:沒那個必要
    在盛世之中,朝廷為了避免外敵入侵,都會派心腹大將前去駐守邊疆。當年秦始皇派蒙恬修築長城,並掌握三十萬大軍,同時也是為了抵抗匈奴入侵。遠離京城甚遠的邊疆,可謂是「山高皇帝遠」,手握重權的將軍,便是「最高指揮官」。既然如此,為何他們都不願意起兵謀反呢?
  • 駐守在祖國北部邊疆大興安嶺深山裡的塔上人家
    在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紅毛柳發芽抽枝,到處氤氳著生命的氣息,一派春意回歸的景象,迎來了中國最北部邊疆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期。鄭和勁、尹志華夫婦是阿木爾林業局青松管護區職工,他們駐守的「六二五」防火瞭望塔,位於阿木爾林業局與呼中林業局交界處,在距離局址40多公裡,海拔625米的山峰上。爬上24米高的瞭望塔,只見約2米見方的哨卡室內的北側,有一張簡易木床,東面牆壁上掛著對講機和望遠鏡,小木桌上擺放著暖壺、飯盒等生活用品。
  • 【建德事】養子不知養育之恩,對養母拳腳相向,法援的做法亮了!
    2020年,年初的一日,建德法援中心來了一位老婦,進了信訪超市後,仔細端祥了一番,說「自己要找法律幫助。」當年條件都很差,鍾某15歲後,與家人不告而別,一直沒有消息,與家裡失去聯繫。近3年左右,被江西豐城派出所收拘且發出告知書後,家中才得悉情況。因老倆口家中條件拮拘,未前去探望或保釋,從此鍾某因此事對養父母一直記恨在心。
  • 知道將心比心,這些星座不計小得失,堅持以寬容待人
    生活中,我們很討厭那些小肚子雞腸的人,因為他們總會帶給我們不舒服的感覺。反之,我們很喜歡那些對自己寬容的人。容忍不是一种放縱,而是我們在某些無意識的錯誤面前給予的寬恕。大家都有犯錯的時候,如果互相緊握著對方的小辮子,只會讓我們的處境也很艱難。常言道,放過別人,也就是放過自己。
  • 千難萬難 問計於民就不難
    活動以「民考官」的方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無疑架起了一座政民之間的「連心橋」,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謀發展,探索構建新形勢下公眾評價政府工作的新機制,這將對創新施政理念、改進工作方式、提高服務效能等產生深刻影響。「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政治乃眾人之事,徵詢于田野,問計於百姓,才能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 永遠的駐守 深情的凝望
    「我的那心上人勇敢與善良 他騎著戰馬去了遠方 遠方的夜晚有明媚的月光 卻沒有我陪在他身旁 回想起舊日與你相處的時光 思念像江河水流淌 流向你日夜守望的邊疆
  • 勞榮枝家屬指責法援律師不稱職:最可笑的便是外行指點內行
    12月25日,勞榮枝家屬寫信隔空喊話法援律師,歷數其不稱職。這則消息一經報導便再次上了熱搜。相信很多網友看了這則新聞之後和我的感受一樣,勞榮枝一家人都熱衷於表達。當然,其實我更像另外一個詞。在接受採訪時,勞榮枝二姐表示,妹妹根本不知道她的律師是法律援助。他們指責法援律師不與家屬溝通,沒為勞榮枝爭取權利,希望勞榮枝能夠獨立委託律師進行辯護。當然,勞榮枝家屬有權表達自己的訴求。即便是作為犯罪嫌疑人的勞榮枝也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廣州490多名法援律師全天在線,助未成年人維權
    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市法律援助處了解到,今年前 5 個月,全市法援機構共承辦未成年人法援案件近 500 件。2016 年以來,全市法援機構共承辦未成年人法援案件 6000 餘件。暢通未成年人法援維權渠道圍繞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建立 12 家法援機構、368 個法援工作站和 2083 個法援聯絡點,提供援助諮詢、案件初審等服務。
  • 福州法援中心裡的「新雷鋒故事」
    他們的職責是幫助弱勢群體,用法律之光照亮維權之路;他們的崗位始終踐行著雷鋒精神,時時處處扶危濟困;崗位之外,他們依然傳承著雷鋒的信念和使命,用志願者的身份履行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莊嚴承諾……他們是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法援人」。  成立20多年來,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一直演繹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 【以案釋法】法援律師「妙手討薪」,民工夫婦「眉開眼笑」!
    【以案釋法】法援律師「妙手討薪」,民工夫婦「眉開眼笑」!今年7月28日,南京市棲霞區法律援助中心張魁律師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當事人王某與其丈夫張某是南京某公司員工,外派在外地工作,兩人已被迫提出離職,雙方的勞動爭議現處於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審理階段,因為雙方都是農民工,請求該區法援中心提供援助
  •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員「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2月3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張蓓、梁玉瑛、梁嵐向甘肅援鄂醫療隊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面對鮮紅黨旗,他們一字一句許下錚錚誓言。自疫情爆發一來,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積極應戰,1月28日,蘭大二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們以國之名,馳援武漢。
  • 「共同聯合起來固我邊疆」——抗日戰爭中的哈尼族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分布在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歷史上,哈尼族先民素有抵禦外敵入侵的傳統,多次參與徵戍交趾的軍事活動。法國佔領越南後,哈尼族民眾數次擊退法國殖民者對西南邊疆的入侵。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西南是抗戰的大後方。日本佔領越南、寮國和緬甸之後,西南由抗戰大後方變成抗日最前線。
  • 曾為國駐守高原邊疆 北京評選出30名優秀在校退役大學生士兵
    據了解,被表彰的30名優秀退役大學生,有的為國戍邊駐守在雪域高原、大漠邊疆;有的應急處突戰鬥在熱帶叢林、抗洪一線;有的為國爭光奉獻於儀仗司禮、閱兵任務。但無論來自哪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獻身國防義無反顧,復學返校品學兼優,無愧於軍營的歷練,無愧於軍人的身份。
  • 江西南昌新建區啟用「集成式」法援服務
    該區司法局一是在區綜治中心設立一個區法律援助中心,並在一樓大廳設立兩個前臺窗口:法律諮詢(律師服務窗口),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法律援助窗口),開通法律援助服務熱線電話83750145,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時人提供「集成式」法援服務,2020年共接待諮詢720餘人次,受理各類法援案件580件;二是在18個鄉鎮、1個開發園區各設立1個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並初審法律援助案件申請,符合條件的報送區法律援助中心審批
  • 口頭起訴解民憂,高效調解惠民生
    口頭起訴解民憂,高效調解惠民生 2020-12-24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巡禮 ▏法潤紅城惠民生 砥礪前行再出發——內蒙古烏蘭浩特市...
    法潤紅城惠民生砥礪前行再出發——內蒙古烏蘭浩特市推進「七五」普法工作紀實按下陣地建設快進鍵烏蘭浩特市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培育法治文化,強化陣地建設,強力打造「法治文化無處不在」的新亮點,全力營造法治文化氛圍。建設法治文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