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過年受熱捧,和春節習俗有關,被譽為果品「吉祥物」

2020-12-22 農家講堂

石榴,西域引進之果,花紅,果多籽,味酸甜,在民間被譽為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果,現農村庭院中,栽一兩棵矮化的石榴樹已成為一種流行,即可觀賞,又可食用,還有美好的寓意,真可謂一舉多得、幸福美滿。

朱自清贊石榴為夏天的靈魂、夏天的心臟,說她美麗、堅貞不屈,敢和炎炎烈日爭鬥,樂觀向上。唐詩人李商隱所作《石榴》: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短短四句便將石榴樹的美,石榴籽的鮮,石榴的紮根大眾,為農家小院帶來無限美和歡樂的情景,表寫得全面細膩,每每讀及,總能給人無限遐想。

石榴不但果實形似鼓囊囊的錢袋,且肚內多籽,除多子多福之外,還被寓意為「拾財」之果(外來之財、意外之財,意為不付出努力就能得財之意),當地農村的老人們,至今還保持著這樣的傳統習慣,在春節前備年貨時,都是要購買些石榴,買回家的石榴,那也是極有講究的,首先進門前要把石榴悄悄放在大門外,等進家後,把年貨放下,洗乾淨了手,這才出來把外面的石榴拾回去,意為拾到錢財,在新的一年裡圖個吉利。小時候,調皮的夥伴專門盯住趕集回來的大人,看誰在門外放石榴,便偷偷地揀走,找個僻靜的地方,孩子們美美地大嚼一通,任丟石榴的人站在大門口破口大罵,也是顧不上理會的。

除了挑揀個大的留作供品之外,買回來的石榴,要先給老年人品嘗,由於冬天較冷,石榴較涼,給長輩吃時,要先在開水裡燙一下,以示對長輩的尊敬和關懷,既然石榴象徵著多子多福,那麼用石榴孝敬老人,自然也是十分恰當的,寓意著兒孫們全在老人家的庇護下,緊密團結,和和美美過上幸福生活。

有人說,提及石榴,成熟的秋季倒不稀罕,只是這大冬天的,還能有賣石榴的嗎?還別說,在亳州市十八裡鎮的鄉村集市上,就有一個賣石榴的攤位,老闆是位30露頭的年輕人,姓楊,據他介紹,其實他們夫妻倆主業是賣小吃的,有親戚在外地搞石榴種植,每到春節,他都拉回十噸左右來集市上賣,主要就是借春節這個特大消費日,藉助石榴來大賺一筆。

今天是農曆臘月十五,離過年還有半個月時間,說實話,我擺攤有些早了,就像這幾家賣春聯的老闆,今天就開始擺攤賣年貨了,既然是鬧新春嘛,大家提前熱熱身,為過兩天的火爆生意做好準備。

小楊邊說邊剝開石榴,熱情地招呼著趕集的行人前來品嘗,那紅水晶般的石榴籽,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透明,讓人有種忍不住扔進嘴裡大嚼特嚼的衝動。

小楊還說,十噸左右的石榴,用不了一個月就搞定了,特別是春節前幾天,每天賣1000多斤很正常,一是大家有需求,二是我採取的是薄利多銷的策略,趕緊把進的石榴賣完,賺到手裡的就是錢,一個春節下來,賺個過年的費用是絕對沒問題的。

石榴今後的銷量會越來越大,現如今咱農村人,過春節走親戚也習慣拿水果了,像普通的橘子蘋果顯得太普通,帶草莓價格又太貴,帶石榴又顯高檔價格又不貴,不但好吃,關鍵還寓意吉祥,所以逐漸成為人們過春節走親戚購買禮物的主要選擇,這兩年我特意進了一批禮品盒,有包裝更好賣。

都說春節期間做生意賺錢比較容易,畢竟是消費能力最為強大的節日(沒有之一),在這期間銷售年貨,只要有好的創意,有一定的購買潛力,就能藉機輕鬆賺大錢,畢竟春節是個歡樂的大假期,大家辛辛苦苦一整年,都想給自己放個假,享受一下花錢買快樂的感覺,所以,在這期間依然堅持做生意賺錢的人,賺的也都是辛苦錢,與其說賺錢有秘密,而放棄和家人團圓、依然堅持在掙錢一線,這就是最大的秘密。

小楊老闆手中的石榴,雖是寒冬,離採摘季節也有一段時日了,但看起來絲毫沒有乾癟之感,不但籽粒不受影響,果皮看起來也是十分新鮮,其實,石榴是可以儲存的,只要方法得當,存放三五個月是沒有問題的,以往農村人種植石榴,儲存採取的辦法主要有:掛藏法——用繩子將石榴串起(系莖口凹處),外包裹油紙或塑料,掛在通風處即可;堆藏法——採用稻草或麥秸,在地上鋪一層秸稈,放一層石榴,如此疊加;罐藏法——罐底放些許溼沙,中間用稻草通氣,四周放石榴,罐口用溼沙封口;

以上農村土辦法,存放少許石榴還行,但若大規模儲存,就要將石榴裝箱進冷庫儲存了,小楊所售的石榴,就是冷庫儲存的。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嘗到鮮美的果實,在人們感嘆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讓這個略顯單調的冬季,變得不止只有寒冷,還有酸甜可口的美味。

小科普:石榴,據記載為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從西域帶回(伊朗、阿富汗一帶),在我國種植悠久,其間,繁育出許多優質石榴品種。

石榴大體可分為觀賞石榴和食用石榴,觀賞石榴以看花為主(也有將石榴矮化製作成盆景),特點是花大且豔,主要色彩有大紅和粉紅為主,結的果實較小,品質較差。食用石榴花的顏色較為豐富,有紅、白、粉、黃四種,但以紅色居多,民間不是說榴花似火嗎,為此,石榴花還被封為「六月花神」。

食用石榴主要品種有十多種,比較常見的有白石榴、黃裡石榴、瑪瑙石榴、懷遠石榴、臨潼石榴、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等,特別是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可以連籽一塊吃的。食用石榴輪口感又分為甜石榴和酸石榴,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通常都是甜石榴,酸石榴由於口感問題,鮮有種植。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都和妖魔鬼怪有關?這四大習俗背後隱藏著四種妖怪
    眾所周知,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歷史十分悠久。中國人講究傳統,不管怎麼樣,都要好好過年。過年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放鞭炮、貼春聯、給孩子壓歲錢等等,全國地區大同小異,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麼過的。
  • 過年回老家"認親戚" 親戚關係圖網上受熱捧
    過年回老家,你能搞清七大姑八大姨們的關係嗎?  有網友支招說,可以多讀讀紅樓夢  走親訪友是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家庭人口結構的簡單,對一些城裡的年輕人來說,過年回老家,遇見遠房的親戚和七大姑八大姨們,理清這些關係很頭疼。
  • 韓國什麼時候過年 中國和韓國春節習俗不同之處
    韓國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預備許多糯米打糕,分贈鄰人和親朋。從這種風俗中發生了"吃打糕過年"的說法。聽說米糕含有懇切、愛心和孝心之意,意味新的一年團聚美妙。春節最緊張的運動是祭奠先人,以惦記祖宗之德,承襲祖先之志。其祭祖順序嚴厲,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慄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制。祭祖終了後晚輩要向晚輩賀年。
  • 值得你注意的春節拜年習俗禮儀與禁忌,別到時又鬧笑話了
    春節拜年是一種傳統民俗,人們通過拜年辭舊歲、迎新春等方式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的願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辭舊迎新的拜年方式隨之而改變,但一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和禁忌還是需要我們記清楚,不然可能會因此而鬧出笑話。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臺灣過年習俗
    ,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
  • 過年啦~春節的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 春節有哪些習俗正在消失?又有什麼習俗在出現?來領略春節的變化
    春節的傳統習俗在中國過年歷史悠久傳承,在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 春節的吉祥物——餃子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春節吃餃子象徵著什麼?
  • 新年祝福躍然指尖:上遊新聞吉祥物春節主題微信表情包上線
    1月20日,上遊新聞吉祥物魚小遊的春節主題微信表情包也上線了。捧元寶撒紅包 春節元素年味足金色與紅色勾勒出新春的氣息,春聯與燈籠烘託出濃濃的年味。紅色的小魚兒拿著煙火棒、捧著金元寶,帶著許多新春元素的裝飾也做好了過新年的準備。
  • 新興過年習俗&新興美食
    距離傳統的春節也沒幾天了,對於這個猴年,小編我最想吐槽的就是那個新鮮出爐的春晚吉祥物「康康」了。記得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它的時候,小編我正在喝奶茶,差點噴了滿屏。 (下面是鎮樓圖)好吧,走題了。其實呢,今天小編我是想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新興的一些過年習俗和美食。
  • 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那麼春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又不可以做什麼?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春節習俗1、倒貼福倒貼福,中國傳統年俗。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許多人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過年不回家,這也使年夜飯成為了空談。4、吃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 這些春節旺運旺財,納福開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究竟要怎麼過年,才能順心又如意呢?你是否知道春節習俗有哪些呢?古人如何過春節你又是否了解過呢?據說流年交替之時,正是納福開運的關鍵時候。下面這些民間的旺運習俗,你知道多少?今天,道長就為你介紹過年開運法,一起看看吧!已掙錢的晚輩孝敬長輩或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可以拿出一部分放在枕頭裡面,儘量長放,據說這樣可以增加來年財運。民間大年三十有貼過門錢的習俗。
  • 「春節民俗日曆」:「破五」的由來和習俗!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推出「春節民俗日曆」,和您一起歡喜過年。「破五」的由來1「破五」的由來,時至今日仍眾口不一。據《封神榜》所載,姜子牙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
  • 韓國和中國:一樣的春節,不同的習俗
    韓國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近鄰和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的友邦,也有著過春節的傳統。本文旨在從多方面入手探究中韓兩國的春節習俗並對其進行對比研究。
  • 我們應該怎樣過年——除夕到十五的習俗!
    大習俗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活動,被逐漸的異化,人們大都忘記了幾千年來遵循的傳統習俗。幾十年來,不惜重金強化「春晚」及其教化作用,極力淡化傳統文化因素,到今天,甚至許多人認為過年最大的活動就是看「春晚」。其實,過年最重要的活動是敬天、敬神,祈求來年吉祥好運,即對神佛的信仰和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 客家文化|客家過年習俗有哪些?
    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客家人過年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  隔年飯  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農家多數家門口有小魚壙,到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後全部魚壙放水捉魚,一方面要用壙魚製作菜餚,另一方面方便春節後挖取壙坭做肥料肥田。與此同時,開始陸續殺豬。一般人家過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過年一戶殺一頭大豬,主要用途是:一、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戶親戚要饋贈二至三斤豬肉,特別是嶽父家饋贈的肉就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目更為可觀,否則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
  • 春節「年味」漸失及對春節習俗傳承與保護
    一、春節的定義和傳統節俗風貌   春節指農曆的元旦。在古代,最早是指春天的節序,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的一年播種和收穫的季節又要開始,於是人們便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延續至今已有三四千年,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春節期間的種種民俗活動多如繁星,喜慶表達又各具特色,體現了人們消災祈福、追求平安幸福的共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