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子雄狼》預告片
劇情簡介:幕府時代,公儀介錯人(為剖腹者斬首的劊子手)拜一刀(若山富三郎 飾)執行上層命令,為年幼的地方領主斬首。歸來後夢見妻女被人所殺,心生不祥預感。柳生手下拜訪拜一刀,看見堂中為斷頭者擺放的靈位,遂以謀反罪名誣陷。
得悉陰謀的拜一刀手刃來使,帶著獨子大五郎(富川晶宏 飾)殺出重圍。從此浪跡江湖,以賞金殺手為生,人稱「帶子雄狼」。
文 | 許多年
作者簡介:許多年,本站站長。邪典研究者,人類靈魂爆破師。
劍戟片是以搏鬥斬殺(俗稱「殺陣」)為看點,展現官能刺激,較為通俗的娛樂戲碼。此類型片始於日本。二十年代關東大地震後,東京一帶化為廢墟,電影片廠大舉西遷,古都京都那古色古香的地利優勢,為劍戟片崛起提供了土壤。最初仿照好萊塢西部片模式,以武士、浪人作為主角,追求逼真得讓觀眾心驚膽戰的冷兵器肉搏。一改傳統能劇及歌舞伎劇目中舞蹈化的程式化搏鬥,因而深受好評。更被稱作堪於西部片媲美的通俗娛樂劇。
日本電影史上的著名劍戟片經典,大致有這幾部:山中貞雄《丹下左膳》、稻垣浩《宮本武藏》、黑澤明《椿三十郎》、三隅研次《座頭市物語》。而在七十年代,一位砍人無數的殺戮天使踏出地獄之門,粉墨登場——他就是帶子雄狼拜一刀。
1972年,勝新太郎與大導演三隅研次聯手將漫畫《帶子雄狼》搬上銀幕,原作者小池一夫也答應為電影改寫劇本。影片中飾演拜一刀的,正是勝新太郎的大哥若山富三郎。由於影片賣座,很快又拍攝續集,整個七十年代共拍攝了六部。
男主帶子雄狼拜一刀,被稱作日本最名副其實的殺戮天使。此人絕非維護正義打抱不平的俠士,復仇才是他大開殺戒的最終目的,也是他多次九死一生,從地獄歸來的精神支柱。以他的話來講就是「見神滅神,見佛殺佛。」拜一刀曾是幕府時代的公儀介錯人,劊子手,專為領主做介錯人。這造就了他對武士道精神的理性認識。作為曾經的上層武士,他時刻以武士的仁義要來要求自己,私生活極為檢點。並且基於對武士階層的敬意,不殺真正的武士。
然而,拜一刀也背棄了傳統武士道的愚忠。識破柳生家族的陰謀後,並未遵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禮教。其實,他的特殊身份反而更展現了江湖俠義精神。他一生中罕有對手,惟一一次戰敗記錄是輸給柳生軍兵衛,不過後來還是復仇成功,斬斷了軍兵衛的胳膊。因與柳生家存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拜一刀每次大開殺戒時,都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卻陰差陽錯,得以大難不死。堪稱擁有「不死之身」的超級暴力男。為三隅研次的劍戟片藝術「劈開」了一條腥風血雨的修羅道。
影片以小池一夫漫畫為原型,因此並無傳統日本電影的沉悶基調,反而具備漫畫式的流暢節奏,通俗易懂,觀賞性極強。
劍戟之上,血流漂杵。基於Movie Body Counts網站的數據,若山富三郎以在作品中殺掉226人入選「銀幕殺手榜」前五。《帶子雄狼》系列的血腥風格從最初的流血到「噴血」道「大噴血」再到開膛破肚,最後到把人削成碎塊,可謂愈演愈烈。最終蛻變成如假包換的Cult片。其後的大量劍戟片也受其嗜血影響,日本七十年代的劍戟片,在血腥程度這一層面,較之六十年代提升了好幾個量級。
《帶子雄狼》專美於前,其後很多電影都深受「荼毒」,九十年代港產武俠片如王家衛《東邪西毒》、王晶《洪熙官》,均有《帶子雄狼》的影子;深作欣二《必殺Ⅳ:雪恨》中,同樣借用了武藝高強的「父子檔」浪人形象;薩姆·門德斯執導,湯姆·漢克斯、裘德·洛主演《毀滅之路》的創意也來自本片;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經典之作《罪惡之城》的原漫畫作者弗蘭克·米勒,也曾公開宣稱自身作品借鑑《帶子雄狼》。
《帶子雄狼》系列電影無論從氣氛渲染、鏡頭處理、動作效果,乃至對亂世中「刀口舔血」生活的闡述,都可稱一代上佳之作。觀影時頗有讀古龍小說的感覺。聊聊數語間,勝負已判。沒有華麗的過程,只有乾脆的手起刀落。畫面風格極具西部片味道,特寫、遠景、行走,河流山川,一招制敵。路中無數敵手隱藏,和尚、尼姑、美女、忍者層出不窮。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殺盡仇人,卻永遠無法平息心中的仇恨。
殺人者,在不斷殺戮中只會更空虛。但這刀鋒在四十多年之後,依然寒氣十足!☑
延伸閱讀
切腹
人斬
御法度
極道之妻
修羅雪姬
昭和殘俠傳
緋牡丹博徒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電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