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綿陽消失的那些老地標。超強超全,綿陽人必讀

2021-01-18 樂享音樂MY

綿陽城的變遷

隋唐以後,綿陽城由於「大江縱而驛路橫」,交通發達,沿江可直達重慶、上海。「舟車輻輳,商賈雲集」,因而成為川西北重要商貿城市。經濟的發達帶來文化繁榮,唐代、宋代、明代的著名文人墨客皆赴綿或流寓、或暫居、或求學。唐代的趙蕤、王勃、楊炯、盧照鄰、李白、杜甫、樊宗師、嚴武、岑參,宋代蘇軾、歐陽修、陸遊、魏了翁以及明清的高簡、楊慎、果親王、李調元等皆在綿留下了他們的活動遺蹟。

唐代後期城市向南發展,而在開元場的城東北部逐漸萎縮。宋初,淳化五年(994),一位姓石的刺史再次興建綿陽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歐陽觀(歐陽修之父)任綿州推官時也築有土城,從宋代魏了翁所作《綿州新城記》,有嘉定初刺史程德降大興城垣的記載:「城成袤一千三百丈,崇二丈,而堞五尺不與……」大致可推斷城市面積1.31平方公裡,城牆高1.88丈(宋代1尺約折今31.21cm)。其後各代均在此基礎上加固或擴縮,到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其城市面積達1.5平方公裡。

清初,因張獻忠的農民戰爭,州城被毀,康熙二十年後重建。重建後的綿州城位於涪江故河道東岸,其北門在涪江北河渡(今鐵牛廣場外涪河道處),東門在涪江靠遊仙江岸(鐵牛廣場對岸),西門在今大西街一帶,南門在今南街一帶。康熙三十一年(1692),洪水暴漲,江水不歸故道,而由北向南直衝州城東,北二門,即東方紅大橋以下江段。衝毀東、北二城門,綿州城僅存西、南二門。其後幾年連發大水,洪水都從新河道下洩,江水從此不歸故道,故而形成東方紅大橋以下新河道。綿陽城從康熙三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692-1771)間,一直只有西南二門,半壁河山,其間多次修復東、北二城垣,但都被其後的洪水多次衝毀。面對只有半邊綿垣的綿州城,官員們無可奈何,「惟有訓練壯丁,謹嚴戍守,從保固邊疆,庶幾眾志成城遺志焉」。(乾隆《綿州志》)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四川總督阿爾泰上奏清王朝,請將綿州州治遷至其轄縣羅江縣。而原設在城南豐谷井(今涪城區豐谷鎮)的州判(分管政法的副職)移駐城內原州治舊所,專門負責督捕稽查「一切盜逃匪類及賭博打降等事」。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批准,綿州州衙是年遷駐羅江,於是綿陽城幾乎荒蕪,東北二門不再復存,而西南半城「僅存樊圃」(田園菜地)。城內另設有驛站——金山驛,作為從綿州州治羅江出發向北去的一個驛站。這是自漢代建縣以來綿陽城最悽涼的時段。其後涪江水全從新河道下流,而舊河道逐漸淤塞填平。

清嘉慶五年(1800),農民起義軍白蓮教攻至綿州。知州劉印全全力抵抗義軍,力主倡導修復綿州城。全城官紳民眾共捐銀數萬兩,晝夜興工,僅用40天,綿州城在老城區和已填平的故河道上修建而成。於是綿陽城就從原涪江東岸變位在涪江新河道西岸。「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這句民間諺語本來是形容人生坎坷與多變,事態炎涼與逆轉,可是它卻成了綿陽城市變遷的真實寫照。新建的綿州城面積約0.73平方公裡,城上修有雕樓4座、炮臺5座、堆房5間。綿州州衙遷駐羅江30年後,經清嘉慶批准遷回綿陽城區,綿陽城又再次興旺起來。

民國以後,城垣作用不大,加之防日軍空襲的需要,逐漸拆毀,臨解放時,城區面積達兩平方公裡。

新中國成立後,舊城改造工程於1959年正式啟動,拆除城牆,新建居民小區。1978年,城市面積達15平方公裡,形成城廂、城北、工區、開元場4個片區組成。建市後,興建臨園幹道,長虹大道,城市向西部發展。1990—1995年,隨著高新區建立,加之遊仙新城區的建設,城市交通一環等道路的修建,2000年城市面積達46平方公裡,人口50餘萬人。近年各園區建設,二環路的修建,連接各縣的高等級公路完成,災後重建中,各科研院所遷建市區,加之城南新區的建設,截至2008年統計,綿陽城區面積已達80平方公裡,人口80萬人。

而近幾十年前的老綿陽城是啥樣?老綿陽人的生活工作狀況是怎樣的?

▲ 曾經的油坊街和大西門,油坊街形成於清朝後期,從當時的綿州城西門(今市中心醫院旁)一直延伸到安昌河岸邊碼頭,在10多年前的舊城改造中,涪城路至市中心醫院一段油坊街大多被佔,殘存的一段劃入西大街,油坊街只剩下涪城路小學至飲馬大橋一段,不足300米了。

▲如今解放街80年代的模樣,(宋代文豪歐陽修出生於此,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機關駐紮於此,解放街由此而得名)。

▲鐵牛街片區,遠處的橋為1967年7月完工的東方紅大橋,改寫了川陝公路路過綿陽需要渡船跨江的歷史。

▲鐵牛街,「清康熙年間,涪江發大水,導致古綿州被淹,當時的政府修建了江堤並且澆築鐵牛以鎮壓水患,同時修建鎮水王爺廟——泗王廟庇佑綿陽,鐵牛街由此得名。鐵牛街上以小雜貨鋪、小飯店居多。附近居民最愛在這裡活動,「花錢不多,吃得熱和」。喝碗茶可坐一天,聽金錢板、蓮花落、評書、川劇清唱等,閒談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家長裡短,無拘無束,好不自在。鐵牛街有棵黃角樹(後來被砍掉了),鐵牛街與水觀音巷交叉口,還有口古井,附近的人從此井挑水吃直到上世紀70年代。

▲那時候的東方紅大橋,總寬度只有12.6米,後面是高度為138米的新益大廈,屋頂可起降直升機,在當時是相當氣派的!

▲左邊為現存的「皮鞋大樓」,右邊劍南公寓,現在叫樊華商業城。

▲說起「皮鞋大樓」,不得不說當年在皮鞋大樓下的這位大哥。這款型如今叫土豪,當年叫老闆,看他那眼神。

▲手拿大哥大,走哪都不怕,老闆,您又被拍到啦!不一樣的場景,一樣的眼神。

▲在當年,除擁有一步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徵外,若是有一輛桑塔納轎車也絕對的是土豪。(當年在中心醫院外的小汽車)。

▲要是遇上這樣的車主,那絕對是豪門了,看那漆面賊亮。(當年在紅星樓附近的小汽車)

▲當時買車是不用考慮城市擁堵問題的,1986年的綿陽,路寬,車少,敞跑。

▲不過要是遇見節慶活動,交通也就癱瘓了。可能當初還沒有交管部門。

▲若逢商超開業,車就別想開了,當年「百貨大樓」開業盛況。

▲隨著城市的擴展,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大量建造,當初涪江三橋的建設現場。

▲這是綿陽以前的小浮橋,(現在的飲馬橋),幾個人還有印象?

▲仙人橋與索橋,索橋架於南山下的安昌江上,人在上面行走,吊橋會不停晃動。據綿陽城建資料記載,這座吊橋於1984年7月竣工。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座人行吊橋被拆除,原址重建了一座雙向四車道的大橋。

▲金柱園建設現場,幾位熱心好奇的市民正在圍觀建設者查看施工圖,不知今日金柱園的景象有沒有超出他們當時的想像。

▲綿陽火車客站也於1989年6月28日動工開工建設。

▲火車客站的站前廣場還是一片農田,當時,臨園幹道只修到現在的七星樓附近,車站周圍除附屬建築外,都是農田菜地,位置顯得很偏僻。而如今左邊是王子酒店,以及萬達廣場等建築群落。右邊則通往高新區。

▲火車客站就是從這片農田上拔地而起的。

▲1990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正式投入運營的火車站,雖然偏僻,在當時的那個區域顯得特別醒目,很讓綿陽人長臉。最吸引人的還是車站的站前廣場和噴泉廣場兩側各有一條林蔭道,中心花園有大片綠地,綠地中心有大型菊花色集群噴水管,276盞水下橘色發射輝映燈,分11種基本噴泉類,34組泉式,是西南地區為數不多的氣派廣場,廣場每天都有上千群眾,他們多數都是去看噴泉的。

▲19年來,火車客站年客運量由建成初期的幾十萬人次上升至現在的600餘萬人次,2009年8月4日上午,在一陣機械的轟鳴聲中,建成於1990年的綿陽火車客站候車樓消失在綿陽人的視線中。

▲1987年,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在躍進路成立,上世紀80年代初,綿陽還是一個小縣城,躍進路的4個工廠就有職工萬餘人,都有各自的工廠代號,305是長虹,203是九洲,204是華豐,407是涪江有線電廠。

▲人民廣場……那時候的廣場是一個運動場,場地中央有個看臺,是用來表演節目和開運動大會的主席臺……背後的紀念塔現存於人民公園內。

▲七十年代初綿陽市精神病院(現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在人民廣場開展醫療義診活動的場景。廣場靠紀念塔處是一排平房,是當時的廣場主席臺(又稱檢閱臺),也是廣場的中心。主席臺上,有兩張桌球臺;主席臺下,是當時綿陽唯一的足球場,足球場外圍繞著是田徑運動的跑道,跑道外靠近國門方向設有幾處籃球場。桌球臺、足球場和籃球場都供市民無償使用。,每當有重大節日活動或集會都在廣場進行,尤其在文革中經常在那裡集會,聆聽有關領導的講話或傳達「最高指示」。有時對犯罪份子的公捕公判,會在公園召開群眾大會,將犯罪份子揪上主席臺戴上高帽子公開示眾。

▲七十年代初的綿陽人民醫院,在50年底末期,曾叫綿陽縣聯合醫院。隨著綿陽縣改市,縣醫院逐更名為綿陽市人民醫院。

▲綿陽大觀園,從事商業活動的地方。非常熱鬧,仿古修建。

▲那時,商品不像現在種類繁多,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窩窩店和山西麵館。山西麵館的鍋貼餃子還有窩窩店的包子蔥花湯的是垂涎三尺的美味。

▲街邊理髮攤子,老便宜。還有鐵匠鋪。

▲80年代末的商品展會。當時的秋交會,已儼然流行起美女促銷。

▲1986年的南山中學,現在依然延續著當年的宣傳語「百年名校,南山中學」。

▲那時的學生家長會是全校學生家長到場的。

▲小朋友看小人書在當年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1988年綿陽街頭,賣冰糕的箱子。老冰糕是不化的童年記憶。

▲這種訂牛奶的狀況現在仍然還有,90年代初這無疑是奢侈的。

▲綿陽人當初在街頭吃米粉的情景。這倆娃現在不知道在幹啥,還好嗎?

▲而照片上的大多數人,如今可能都已步入晚年。

結束語:時代的變遷實在是快,回首再看這些老照片,不禁產生許多感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腰包也鼓起來了。按照這種發展速度,再過20多年,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

相關焦點

  • 【幸福美麗綿陽】美食綿陽
    同樣為了表達對冬天的尊重,小編將推出幾個綿陽美食,大家只有吃飽喝足了,才有力氣去對抗嚴寒!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之一,分為紅湯、清湯、對澆三大類。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相傳三國時,蜀主劉璋與剛入川的劉備相會於涪城(今四川綿陽)東山,劉備早就聽說四川人擅長烹飪,就提出品嘗當地美食。劉璋就說:「聞此山中一人家,其婦善烹飪,祖傳以大米磨漿,製成絲,輔以雞魚肉等自製佐料,開水燙熟即食,湯鮮味美,百裡名盛。」於是,劉璋命令手下將這名主婦叫上山來做了這道奇妙的菜。還沒上桌,劉備及眾將就聞到一股香辣的味道。上桌後,大家一會兒工夫就吃了個精光。
  • @綿陽人,要下館子的注意了,綿陽200多家餐飲企業推廣新制……
    半島地圖綿陽安州川香園波爾卡酒店綿陽安州脆鮮肥腸飯店草廬玖廚餐飲綿陽安州東院休閒山莊城市馬幫餐飲綿陽安州黃土王佳大院川西壩子彭家大院綿陽安州焦小妹餐飲綿陽北川會館蔣記餐飲公司綿陽北川佳星酒店今天府餐飲綿陽北川魔蕎食品金地酒樓綿陽北川羌王竹海餐飲金峰春梅飯店綿陽北川蜀香源酒樓聚豐源餐廳
  • 水墨寄情 留住那些記憶中的小幸福——綿陽畫家鮮小雲與他的民俗...
    比如那幅《小酒館》,是鮮小雲2018年在三臺縣城採風時看到的,老闆正在酒館裡夾豬毛,門口兩位食客正在喝酒,一個抽旱菸,一個旁邊是蜂窩煤爐子,「環境實在是有點差,但畫中的人都很滿足。」鮮小雲說,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很多人開始不滿足了,而畫中的老人們的幸福感是「有點小酒喝就知足了。」其實這就是幸福,「越簡單越幸福」。
  • 心綿陽 舌尖上的綿陽~帶你領略屬於綿陽的味道!—【心中藝裝飾028期】
    看《舌尖上的中國》,蘭州人的一天是從拉麵開始的,而在綿陽,一碗米粉,蘊藏著太多太多的綿陽人一天的希望……這也許是離家在外的綿陽孩子們,最想念的味道~吃貨第一站——米粉在綿陽,有一家包子店不得不提,那就是窩窩店包子。窩窩店包子是綿陽特色老字號小吃之一,承載了千千萬綿陽人的童年記憶。在綿陽有句老話:要吃包子窩窩店,要看婆娘西山觀! 窩窩店的包子雖然外形上看起來有那麼一絲絲的醜陋,但是只要好吃也就不需要在意這些細節啦!包子好不好吃,主要是看餡兒。他們家的包子吃起來鮮香味美,油而不膩,不曉得俘虜了多少綿陽人的嘴巴。
  • 中電光谷與綿陽高新區籤約 投資50億打造綿陽科技城智能製造產業園
    11月27日下午,綿陽高新區與中電光谷籤署合作協議,中電光谷將投資50億元,在綿陽建設中電光谷綿陽科技城智能製造產業園,推動綿陽市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及集群發展。綿陽市委書記劉超,市委副書記、市長元方,中電光谷董事長、總裁黃立平出席並見證籤約。
  • 第五屆綿陽市道德模範、疫情防控「感動綿陽人物」「最美綿陽人物...
    綿陽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於表揚第五屆綿陽市道德模範、疫情防控「感動綿陽人物」「最美綿陽人物」的通報各縣(市、區)、園區、科學城辦事處文明委,市級各部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綿陽文旅推介會今日在重慶舉行 自駕2小時到綿陽玩轉3條旅遊線
    伴隨著北碚攜手綿陽今日共同亮相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下午(2020年10月15日)綿陽文旅推介會在重慶舉辦,並在現場發布了三條綿陽秋季文旅線路推介。推介會上,綿陽通過播放旅遊宣傳片、旅遊資源講解等方式,向重慶市民詳盡展示了綿陽獨特的城市風貌、深厚的文化底蘊、名人故裡,親子休閒度假等旅遊資源。同時,金牌導遊還重點介紹了綿陽三條秋季文旅線路,真誠邀請重慶遊客來綿體驗特色旅遊。綿陽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唐彪在現場發表了講話,北川縣,江油市,梓潼縣,平武縣,安州文旅,三臺縣分別做了文旅資源的推廣。最後,現場還設置了有獎互動抽獎。
  • 影像志┃綿陽的過去和現在
    有著良好戰略縱深的綿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和交通基礎,被中央確定為「三線建設」重點區域,先後布點了電子、機械、冶金、航空、核工業等四十多個重點建設項目,綿陽堅實的軍工基礎由此奠定,包括長虹、九洲等一連串名字從此與綿陽結緣。1985年,正式建立地級市綿陽市,此後綿陽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突飛猛進。
  • 在綿陽生活的第三年,那些從前未來得及探訪的美食老店
    綿陽綿陽,它的包容性也很強(雙押),你看這大武漢一來就是風雨不倒多少年!提起它家,自然會想到鴨脖子,現在也才6塊錢,良心價。不過分分鐘給你辣哭,信不信,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呀。說起這包容性,喏,請看這家,那是因為綿陽呀,除了被眾人熟知的米粉,最常買的就是餅子了,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他們家拿手餅應該就是梅乾菜,handmade,現吃現烤,又薄又脆,吃過以後竟然還能感覺到舌床上的一息溫存與香氣
  • 第四屆中國詩歌節花開綿陽
    原標題:第四屆中國詩歌節花開綿陽  「談論詩歌,就是談論世上最美麗的事。」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用這樣的評論來展現詩歌的魅力。   7月15日,第四屆中國詩歌節在四川綿陽市開幕。作為國務院批准的文化活動,中國詩歌節自2005年舉辦以來第一次來到李白的故鄉綿陽。
  • @綿陽人,10路公交站點的這些事兒,你知道嗎?
    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過濃鬱的市井煙火氣息一下子湧上心頭紅塵紛擾如煙似霧地環繞在人們身邊花園批發市場內的花店擺放雖然沒有很整潔但足夠充盈的貨品已經牢牢吸引住買家的視線了雖離過年還有兩個月但花園市場已經早早的開賣年貨了一層一層批發下去到我們面前時,年也就到了不少人總覺得花園批發市場雜亂
  • 盤點四川綿陽最好的6所初級中學
    就綜合實力而言,綿陽在四川省是僅次於成都的,在高等教育資源方面,綿陽坐擁西南科技大學這樣的優質高校,其基礎教育也是可圈可點,下面,劉老師為大家盤點一下綿陽最好的6所初中。學校佔地近200畝,在校小學、初中生6000餘人,教職工近400人。
  • 中心醫院旁邊藏了兩條美食街,都是老綿陽人的回憶!
    >文章 *說起綿陽市中心的吃貨聚集地,普通人會想到馬家巷、小吃街、通安巷...不過自從上次來這裡吃了牛肉之後,我決定正式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秘密基地」,嗯.當然不是清真寺。從這個清真寺修建起後,后街的清真餐廳慢慢多了起來。要說這一帶是「清真餐廳」的天下,沒人敢否認。前兩年這門口還有個賣饢餅、羊肉串的攤,後來為了維護城市形象,那家人就沒再開了。但是,他家的羊肉串卻一直留在了綿陽人的心裡。
  • 綿陽人美好的一天,是從清晨SUO的第一口米粉開始的
    本期福利:由「今日頭餐」提供的30份現造粗米粉(4個口味任選)參與方式
  • 回顧綿陽民辦小學、初中怎麼招生?招多少人?收費標準
    綿陽幾所民辦學校招生消息供學生家長參考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綿陽外國語學校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綿陽中學英才學校綿陽中學育才學校綿陽富樂國際學校綿陽東辰國際學校招生計劃一小一年級8個班(含學前年級直升5個班),計384人,外招144人;二小一年級8個班(含學前年級直升5個班),計384人,外招144人;初一年級48個班(含校內直升20個班),共計2400人,外招1400人。
  • 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綿陽,很多人不知道,它還是我國的核工業基地
    李白出生地——綿陽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是經批准建設的唯一科技城,綿陽朋友告訴我因為當時我國的核工業基地,大三線的遷入使得綿陽成為了科技城,值得一提的是綿陽九院是國家計劃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
  • 42.6萬綿陽人8天花1545萬元看電影
    在10月1日至2日,電影《姜子牙》率先發力,連續兩天佔據綿陽轄區的票房冠軍。根據綿陽市電影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電影行業從7月20日恢復營業後,表現出明顯的復甦態勢,7月20日到9月20日的兩個月時間裡,綿陽轄區電影市場產出票房1908.07萬元,到9月30日這一數據達到2118.2萬元,觀影人數達到67.8萬人次。國慶曆來都是電影市場的黃金檔期,進入假期後綿陽電影市場的消費潛力再次被激發出來,但在數據變化上則表現出明顯的梯次下滑模式。
  • 四川綿陽市長曾萬明會見臺灣IT企業高層
    四川綿陽市長曾萬明會見臺灣IT企業高層   中國臺灣網3月25日綿陽消息 日前,綿陽市長曾萬明在臺灣分別會見積豪科技董事長廖致豪、超眾科技董事長吳宗、宜特科技董事長文茂平,並就邀請臺灣IT企業到綿陽投資,共同打造綿陽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進行了商談。
  • 綿陽親子螢光夜跑報名ing...
    綿陽螢光夜跑是參賽者利用螢光裝備隨性裝扮自己,進行無排名之分,無速度之爭,充滿正能量的夜跑運動。
  • 紅嘴巨鷗首次在綿陽出現
    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是每年冬天都會來的常客,已經成為綿陽人的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