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aola
「墨遇到水之前,他只是墨,是混,是無窮無盡的灰暗,當他遇到水,先是開出一朵花,再是遇到烏雲,後成天地、山水,是世間萬物,是一切的可能性,若是沒有人攪動它們的話,水永遠都是水,墨也只能是墨,只要你在我身邊,我就會創造出一切不可能的可能。」這便是《水墨人生》的故事。
《水墨人生》講述的是茶商程景墨(馮荔軍飾)與採茶女阮秋水(呂小雨飾)在共同弘揚茶文化下的愛情故事。作為一部純網劇,《水墨人生》起初瞄準的便是網生一代,但以茶文化為背景,山水畫式的風格,《水墨人生》走的是帶有一定底蘊的國風言情,而這似乎能難對胃Z時代。但令人意外的是,《水墨人生》自上線以來,便收穫了不錯的收視與評價。
一反覆雜的家仇國恨,各角色之間算計反轉的劇情設計,以單純鮮活的人物,精緻的畫面來訴說,顯然《水墨人生》不是劇集市場上的那類烈酒作品,它就像故事中始終離不開的茶一樣,在淡淡的沉靜之下講述愛情與家國情懷。這或許便是《水墨人生》的成功所在。
談到國風化的影視劇,嚴肅、紀實等標誌詞便立刻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中,若在加上茶文化,則更加重了觀眾在剛看到這部劇時,儀式感大於故事性的印象判斷。而《水墨人生》似乎把國風、茶文化、影視劇三者的關係把握的剛剛好。「每一個畫面都很有美感,中國的茶文化真好,喜歡這段民國唯美愛戀故事,」這些是出現在《水墨人生》中最多的評價。作為視覺的藝術,影視劇畫面美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從《花落宮廷錯流年》到《等到煙暖雨收》,麥田的美學風格一直都沒讓觀眾失望過,此次在《水墨人生》中,麥田也似乎更用力,試圖展現一個真實的民國儒雅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水墨人生》的服飾。山水墨染、花鳥刺繡,配以月白、靛青、黛藍、胭脂等中國獨特的傳統配色,在《水墨人生》中,男女主人公每一次出場,其服飾都讓觀眾置身於這滿屏的國風之中。而人物的髮簪、首飾,擺放的印章、文契、帳冊等,也都十分細緻。當鏡頭切換到茶園等大景時,藍天之下,山巒之間,綠色的茶葉散滿高低錯落的山坡,身穿紅色、白色的採茶女便成為了那萬綠叢中的精美點綴,不少觀眾評價道「真的好美」。作為一部展現民國時期的影視化作品,《水墨人生》整體色調素雅,再配以2.66:1的超寬畫幅,試圖打造電影般的質感。如今看來,打造結果也是令人滿意的,《水墨人生》憑藉具有年代感的電影視覺觀感體驗圈粉了一波受眾。男主程景墨身上自帶江南男子特有的柔美,但在遭遇父親離世後,從紈絝子弟一夜成長為一家之主,面對家族茶行困難立刻伸手相助,效仿父親走茶拓展銷路,憑藉自己的力量與「洋」茶抗爭,弘揚中國茶文化,程景墨不乏夾雜在柔美之外的陽剛之氣。而女主阮秋水則是攪動整個水墨人生的重磅人物。作為女子,她柔情似水,願意頂著「寡婦」的名字守在程景墨身邊,但她卻非白月光,出身貧寒卻十分堅毅,把水墨茶行的生意經營的風風火火,將制茶這一古老工藝傳承弘揚,她不願依賴任何人,一心只想靠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如果說主角人物一般都帶有一定的光環,那麼《水墨人生》中的其他人物,也是單純而美好,簡單卻豐滿。深愛張子庸的軍閥之女馬宛如,沒有因為張子庸對阮秋水的感情而對其懷恨在心,而是簡單的說了一句「阮秋水,按道理來說我應該討厭你才對,但見到你,我竟然有點討厭不起來,我喜歡子庸哥,但我更希望他能夠跟你在一起」。而查理這位一路助力程景墨將中國茶文化在上海站穩腳跟,並不斷開拓中國茶市場的生意人,面對心愛的硯淸嫁給程景墨也只是幾聲質問。在《水墨人生》中,雖然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但他們卻始終堅守著「喜歡一個人並不是佔有」,並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將茶文化向前緩緩推進。對於看慣了太多「愛而不得」的觀眾來說,《水墨人生》可謂一股清流。愛而不得的感情往往容易產生曲折故事,也容易讓人一時昏了頭腦開始算計,因此愛恨情仇、黑化等便成了無數劇中的重要著力點,但在《水墨人生》中,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是單純而美好,不會因外界的種種而放棄自己的一方堅守,這或許是《水墨人生》人物所獨有的氣質——茶文化薰陶下每個人都單純而美好。而回歸現實,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其實並沒有像影視作品那樣,有繁多的矛盾衝突,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那麼複雜,而是大多都如《水墨人生》這般簡單而純粹。在單純而美好的人物之下所鋪開的劇情往往也都是有溫度的。因此即便是在商場如戰場的「鬥茶」場面,也沒有過多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在水墨茶行與東洋茶行進行比拼時,正當觀眾以為東洋茶行會採取一些小手段來奪得勝利時,劇情卻出人意料,大家都選擇遵守規則,未採取任何小動作,堅持靠茶本身取勝,也便是因此,觀眾在其中體會到了制茶人的匠人匠心。而主人公程景墨,用水墨畫勾勒茶農耕作圖,還原吳縣人世代制茶全過程,既好看又好喝,最終獲得了茶王的稱號,也重振國人對自己物產的自信。《水墨人生》這樣的敘事雖然平和但卻帶有溫度。在溫度敘事之中讓觀眾感受到了那份屬於傳統文化的高雅。與此同時,溫度敘事下的另一個高度——家國情懷也鋪展開來。「以前看不順眼,現在都是過命的交情,只怕會看對眼。」程景墨的死對頭劉紹坤說道。「從今以後,只要你劉紹坤一句話,要人要錢,我程景墨一定支持。」這是程景墨對劉紹坤的承諾。如果是未了解過之前故事的觀眾肯定以為這是一對肝膽相照的好兄弟,殊不知,在之前他們是吳縣茶商界的兩大死對頭,而早前程景墨更是故意與劉紹坤輪番競價,最終劉紹坤以3倍的價格拍下虎丘山這塊燙手山芋,一時成為家族笑柄。兩人積怨也愈來愈深。如今兩人卻因「小刀會」,這個為了剷除軍閥而臨時成立的組織,迅速化幹戈為玉帛,並成為了異父異母的親兄弟,這或許便是愛國情懷的力量,也由此可見,在家國情懷之下,任何不可調和的私人恩怨都微不足道。或許這也是《水墨人生》想更深一步傳遞的國風底蘊。《水墨人生》它就像劇名一樣,展現了一種淡淡的堅毅。在軍閥混戰的民國大背景下,《水墨人生》描繪了一幅男女主人公打破舊思想,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從吳縣弘揚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愛情水墨畫,並將國人的愛國精神、茶文化下的匠人精神,用溫度敘事一 一鋪展開來。當然《水墨人生》也有不足,對於傳統文化與劇情的交融還可以做得更加細膩,但總之,它已經在言情劇上做出了差異化的探索嘗試,剩下的便是在時間的打磨下不斷深化完善。—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