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川菜》雜誌社微信號:CDCCZZ-028
中國成都川菜雜誌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微信平臺。定期推送大西南文化,四川特色烹飪菜餚技術轉讓,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愛心捐助等優質內容歡迎訂閱!
《中國川菜》雜誌社總編輯 中式烹飪特一級廚師汪世容安徽衛視講座傳統川菜
四川傳統川菜典型菜式系列一(2018年1月刊中部)
文圖編輯/汪世容
菜名:清湯魚圓
烹製方法:煮
味型:鹹鮮味
主料:淨魚肉150克,特製清湯1500克。
輔料:雞蛋3個,凍化豬油75克,豌豆尖適量。
調料:鹽4克,料酒25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水澱粉15克,薑汁適量。
加工切配:
1、魚肉去皮去筋,去細刺,捶成魚茸;
2、豌豆苞尖摘去老葉。
烹製程序:
1、將魚茸用適量清水解散,加料酒、薑汁、蛋清、肥膘肉茸、水澱粉、鹽、味精、胡椒粉一起攪拌成魚糝;
2、鍋內放入清湯煮沸,端離火口,將魚糝用手擠出做成直徑2釐米的魚圓入鍋,用小火浸煮熟透撈出;
3、鍋內清湯燒開,去掉浮沫,入魚圓略煮後裝入有豌豆尖的大湯碗內即成。
成菜特點:湯清明亮略帶淺茶色,魚圓色白細嫩,鹹鮮味美。
注意事項:掌握魚糝的製作方法,不幹不稀,利於成型,魚圓成型後,採用浸煮方法為好,切不可沸水急煮,(魚糝是川菜精加工的半成品,原料用途廣泛,可製作五福魚圓,炸熘魚圓等,如主料用雞則為雞糝,成品就叫「清湯雞圓」等)。
菜名:脆皮鮮魚
烹製方法:炸、掛汁
味型:糖醋味
主料:鮮活鯉魚(或草魚一尾),重約750克。
輔料:大蔥50克,泡辣椒兩根,香菜10克,水澱粉400克。
調料,姜10克,蒜10克,白糖75克,鹽4克,醬油20克,醋5克,香油2克,料酒5克。
加工切配:
1、將魚剖腹去鰓洗淨,用刀將魚身兩面各剡5-6刀,刀深至魚刺為度,距離相等,且與魚成90度平行狀;
2、蔥白切絲,泡辣椒去蒂去籽切細絲,香菜洗淨,再用部分蔥切蔥花,姜蒜切米。
烹製程序:
1、魚用料酒和鹽醃碼,然後用水澱粉在魚身粘裹均勻,放入7成熱的油鍋中急炸,定型撈出,再放入6成油溫油鍋中炸至皮酥色黃時撈出,放入大條盤內;
2、碗內放白糖鹽、醬油、水澱粉、二湯兌成糖醋滋汁,鍋內放油少許,把蔥、蒜米、蔥花倒入略炒,立即烹入兌好的糖醋滋汁,收成濃二流芡狀,淋於盤中魚身上,再將蔥絲、泡辣椒絲撒在魚身上,周圍放上香菜即可。
成菜特點:色澤棕黃,外酥裡嫩,糖醋味濃。
注意事項:魚挑選肥一點的,掌握正確的剡魚方法,刀數正確對稱,水澱粉宜幹不易稀,以均勻的粘裹住魚身為度,視醋色澤深淺添加醬油以免色深,水澱粉的汁幹稀要適度以粘裹魚身後不脫不跨為度,按此法可做家常脆皮魚,五柳脆皮魚。
菜名:龍眼甜燒白
烹製方法:蒸
味型:甜香味
主料:豬連皮五花肉一方,(約750克)
輔料:糯米200克,蜜櫻桃24顆,洗沙250克,糖汁適度,化豬油25克。
調料:白糖150克,紅糖50克。
加工切配:
1、豬肉刮洗乾淨,煮透至剛熟,撈出,擦乾表皮水分,趁熱抹上糖汁,稍冷後切成長約12釐米、厚0.2釐米、寬4釐米的片共24片;
2、糯米洗淨,泡脹,入籠蒸熟,倒入紅糖、化豬油拌勻。
烹調程序:
1、將洗沙(或蓮蓉餡),拌入適量白糖,將肉片鋪開,一端放上適量的洗沙,再將肉片捲成圓筒狀,在有皮的一端放一粒櫻桃,照此方法,共做24個;
2、擺入蒸碗內皮朝下,放適量的紅糖,再將拌好的糯米,放入碗內的肉上入籠蒸熟,翻入大圓盤內,周圍撒上白糖即可。
成菜特點:成型美觀,形如龍眼,軟糯香甜,肥而不膩。
注意事項:豬肉不可煮,以防脫皮,切時厚薄一致,訂碗時糯米要裝成凹型,如掛冰糖汁則稱為「水晶龍眼甜燒白」,如撒上胭脂白糖色澤更美。
菜名:八寶釀梨
烹製方法:蒸
味型:香甜味
主料:金川雪梨4個,(淨重約750克)。
輔料:蜜餞四種,蓮米50克,百合15克,苡仁10克,糯米50克,明礬2克。
調料:冰糖250克,白糖50克。
加工切配:
1、將梨削皮兒,在蒂部約1.5釐米處切開做「蓋子」,去掉梨核,將梨掏成容器裝,放入明礬水中浸泡;
2、糯米蒸斷生後,透過涼水待用;
3、百合、苡仁和去皮掏心的蓮米入籠蒸軟取出,連同蜜餞一道切成綠豆大小的粒。
烹製程序:
1、梨用清水衝洗後,裝入用糯米、蓮米、苡仁、百合、蜜餞、白糖拌好的餡,蓋上梨蓋,上籠,蒸軟後取出;
2、去掉梨蒂不用,翻入圓盤中,梨臍上放上一顆蜜櫻桃,淋上用冰糖水熬成的水晶糖汁,即可入席。
成菜特點:色澤美觀,甜潤軟,成型不爛。
注意事項:梨要大小均勻,挖核後內壁要厚薄均勻,切忌挖穿挖爛,釀的原料不宜過多,以防蒸時爆裂,梨要蒸,但不能蒸塌蒸爛,梨臍內的皮一定要挖去後才能安放櫻桃,採用此法,還可還可做「釀蘋果」等甜菜。
菜名:水晶八寶飯
烹製方法:蒸
味型:香甜味
主料:糯米200克,瓜片20克,橘餅20克,紅棗20克,蓮米20克,苡仁25克,百合20克,蜜櫻桃50克,桂圓肉25克。
輔料:化豬油150克
調料,白糖200克
加工切配:
糯米洗淨泡脹蒸熟,蓮米去皮捅心,與百合、苡仁一起上籠蒸熟,瓜片(蜜餞的一種又名冬瓜糖)等各料,均切成1釐米大小的丁顆。
烹調程序:
1、將一部分蜜櫻桃放碗底定型,再放入用各料及白糖化豬油一起拌勻的糯米,定碗上籠蒸至糯,取出翻盤中;
2、淋上用用清水和冰糖熬成的水晶糖汁即成。
成菜特點:色澤清亮,甜香糯。
注意事項:糯米要蒸熟過心才能拌糖,裝碗時不要壓得太緊,蒸碗內壁要抹上化豬油以便翻盤。
註:此菜傳統是用豬網油墊底,再加配料上蒸籠蒸熟。
菜名:肝膏湯
烹製方法:蒸
味型:鹹鮮味
主料,豬肝150克,特製清湯1000克。
輔料:雞蛋1個,紗布約30釐米見方。
調料:鹽5克,胡椒粉3克,姜25克,蔥25克,料酒25克,味精3克。
切工加工:
豬肝用刀背捶成肝茸泥,姜(拍破)。
烹製程序:
1、豬肝茸泥用適量清水稀釋,放入姜、料酒、胡椒粉碼味避腥,用紗布過濾,去掉殘渣,再加入雞蛋鹽味精和清湯,攪勻後,倒入抹有豬油的碗內,上籠蒸熟透,取出;
2、用竹籤,沿碗邊劃透,然後將肝膏傾斜倒入盛有清湯的湯碗內上席。
成菜特點:湯清味美,肝膏細膩,成型不爛,富於營養。
注意事項:豬肝選用黃沙細豬肝為佳,避腥原料要加夠,蒸時封口或加蓋,以保持成型不爛,此菜尤其受老幼喜愛,如加入竹蓀,名稱為「竹蓀肝膏湯」,加入鴿蛋,名稱為「鴿蛋肝膏湯」,加入口蘑,名稱又稱為「口蘑肝膏湯」,以此類推,此菜為傳統老式川菜之中的經典菜式,與「仔雞豆花」、「開水白菜」齊名。
點擊圖片有驚喜哦!!
2018年川菜雜誌紙質版380元,電子版120元預訂接單中。。。
過往資訊:
點擊連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