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古神話開始,文學敘事就與「英雄」主題結緣。自此以後,「英雄」敘事綿延不絕。當然,受時代思想氛圍的影響,不同時代的「英雄」敘事在形象塑造、敘事方式等方面又存在差異。當今的網絡小說也不例外,在續寫「英雄」傳奇的同時,也呈現出有別於此前文學作品的敘事風貌。
由弱變強升華為英雄
將英雄「強者化」是網絡小說「英雄」敘事的突出特徵,這在以男性為主的網絡小說中表現得較為明顯。多數以男性為主的網絡小說的主人公首先不是渴望成為英雄,而是渴望成為強者。在小說中,他們一路「打怪升級」,由弱變強。促使他們不斷變強的原因,未必是特別神聖的目標,而是試圖自我保護進而守護自己親近的人。因為小說一開始總是將他們設定為「弱者」,並因為弱而飽受欺凌,所以他們極度渴望變強。
推動大多數以男性為主的網絡小說敘事發展的基本矛盾,是越來越強的敵對勢力與不斷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間的衝突。在這一過程中,主人公一般不會像此前文學敘事中的「英雄」那樣,基於世人認可的道義、使命而自覺奉獻、犧牲,促使主人公行動的是自我保護意識。他們每一次出手還擊,都是因為有人傷害了他們自己、他們親近的人,或者他們所屬一方的利益。因此,在網絡小說的大部分敘事時間裡,主人公只能說是「強者」而非「英雄」。
不過,在《詭秘之主》《巫神紀》《武動乾坤》等作品中,主人公與自己關切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或者依附於他的人越來越多,無形中他的責任變大了,要守護的人變多了。這些小說的結局一般是主人公成為可以徵服星辰大海的最強者,但這往往也是他們面臨最深切危機的時候,如有強大的異位面的生物入侵,有最強大的敵人意欲毀滅整個世界,等等。而這個時候,因為要守護親近之人,他們自願肩負起責任,去抗爭、去拼殺,甚至不惜犧牲自我以贏得最後的勝利。當然,結局往往是主人公曆盡艱辛,守護了整個星球,乃至宇宙。至此,可以說,在這些作品中,主人公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強者」,而是升華成了「英雄」,或者說「強者」與「英雄」在網絡小說敘事的終點重疊,統一於主人公形象之中。
新時期以來,文學中的英雄形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人們認可的「英雄」不再是「完人」,而是像一個「人」:像一個真實的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個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家寧可將「英雄」塑造成有缺點的人。如果說之前文學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是不斷增強英雄人物的「聖性」的話,那麼,新時期以來文學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則是試圖在「聖性」之外,重新讓英雄人物恢復「凡性」。當今的網絡小說則更進一步,讓英雄人物的「凡性」中還保留一點「平庸性」。例如,有些作品會塑造無意成為英雄的英雄、甚至逃避成為英雄的英雄,《冒牌大英雄》就是如此。主人公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物,但卻因為超強的求生欲和求生能力而一次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拯救自己、拯救親人、拯救國家,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英雄」。
其實,網絡小說「英雄」敘事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擁有了「金手指」的普通人,甚或小市民。擁有「金手指」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卻沒有改變他們世俗化的、市民性的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或者說,因為擁有了「金手指」,他們更方便地滿足了自己的這些願望。所以,網絡小說中的主人公對於追求凡俗欲望的態度更為直接。到小說的結尾,他們可以因守護他人而流血犧牲,但卻不會完全放棄這些世俗化、市民性的追求。可以說,大多數網絡小說中的「英雄」,是憑藉「金手指」而成就了英雄業績的普通人。
賦予英雄凡人化特徵
網絡小說「英雄」敘事出現變化不是偶然的。首先,網絡小說終究是「爽文」,是讓喜歡流連於網絡的普通大眾產生「爽感」閱讀體驗的創意寫作。「爽感」產生的重要心理基礎是讀者閱讀有代入感,即讀者與小說中的人物建構起「他很像我」「我很像他」的身份認同感。小說的主人公一開始被設定為弱者,就是為了符合普通大眾的社會體驗,讓他們能夠代入人物。代入之後,主人公一路「打怪升級」變強,一路將欺壓弱者的人打倒甚至消滅,讀者的「爽感」因此不斷延續和提升。也因為曾是弱者,所以「主人公/讀者」既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自然同情弱者,由此萌發守護他們的意識。因變得更強而守護的責任變得更大,因自覺守護弱者而由強者變成英雄,其中蘊含著樸素而自然的情感邏輯。無疑,這樣的情感邏輯是網絡小說讀者、進而言之也是普通大眾願意相信和接受的。
當下很受歡迎的《詭秘之主》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穿越後的周明瑞變成了魔法世界的小市民克萊恩,一開始他只能為了生計苦苦掙扎,此後逐漸成為低序列的非凡者,並加入維護城市秩序的值夜者行列。值夜者小隊長鄧恩的奉獻與犧牲,讓克萊恩領悟到值夜者作為守護者的意義,那一句「我們是一群時刻對抗著危險和瘋狂的可憐蟲,但我們更是守護者」成為全書的名言,也讓無數讀者在發表評論的「本章說」裡留下「淚流滿面」的感言。此後,克萊恩的能力逐步變強,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守護普通人的責任,也從守護城市到守護國家,最終守護世界,走到了與惡魔對抗的前沿陣地。而且小說還有一個重要設定,那就是主人公隨著魔力變強而沒有變瘋狂的關鍵,就在於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人,是一個與眾多普通人有著血肉聯繫的人。這樣的設定和敘事為人物品質和責任意識的提升奠定了豐厚的情感基礎,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同時也使克萊恩、鄧恩等人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其次,從讀者需求角度來看,網絡小說的「英雄」敘事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讀者對「英雄」的呼喚和渴望。當下,部分文學作品不再著力描寫英雄,或轉而對英雄形象進行凡人化處理。網絡小說的「英雄」敘事在心理和性格上將「英雄」凡人化,也受到了這一寫作傾向的影響。但是,從通俗文藝自身的發展來看、從大眾的期待視野來看,普通民眾一直是需要「英雄」、呼喚「英雄」的。在這方面,中外的神話、傳奇故事、戲劇和通俗小說中有不勝枚舉的例子,網絡小說的「英雄」敘事不過延續和發展了這一敘事傳統。而這一延續和發展,雖然沒有大幅度推進作品敘事和思想的深度,卻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英雄」內含的崇高感。當然,網絡小說塑造的「英雄」形象也表明:在網絡時代,人們渴望的「英雄」既要守護我們,也要像我們。例如,《鬥破蒼穹》的主人公是失去了天才光環的蕭炎,《莽荒紀》的主人公是身體資質一般的紀寧,其他很多網絡小說的主人公也是各式各樣的普通人,但他們最終都成為維護世界及宇宙和平的大英雄。而且,儘管他們成了大英雄,讀者也還是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促進新時代文藝創作
網絡小說延續和發展「英雄」敘事,對於網絡文學發展乃至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網絡文學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引領。眾所周知,已有的優秀作品對當下及未來的文學創作具有直接影響。現在,如果網絡小說的「英雄」敘事中能夠湧現比較成功的作品,那麼這些作品就會以更直接的方式影響此後的網絡文學創作。其內含的正確價值觀(如「守護意識」)就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其他網絡文學作品的價值觀傳達,同時,也會潤物無聲地幫助讀者建構正確的價值觀。而在網絡空間這片虛擬的、也是新型的社會空間中,網絡行為亟須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因此,網絡小說延續和發展「英雄」敘事,對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其次,新時代的文藝創作也呼喚英雄。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英雄」時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結合新時期以來文藝創作中英雄塑造的狀況,我們可看到,塑造英雄應成為新時代文藝創作的使命擔當,整個文藝界在這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當下,網絡小說塑造英雄形象,就是在自覺地承擔新時代文藝創作的這一重要使命。此外,網絡文學的創作條件、環境,也有利於作家創造出新的、符合新時代需要的英雄形象。因此,網絡小說中的「英雄」敘事有助於我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同時也可促進新時代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網絡小說讀者群體研究」(16ZWX00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文法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興傑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