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骨拉麵是日式拉麵中的一種基本款,豚骨拉麵選用豬大骨和多種蔬菜、水果,長時間熬製出來的精華湯底,湯味濃鬱。再配上臥蛋和豬肉,真是想想就要流口水!
說到日本拉麵的起源,其實最初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也就是烏龍麵,蕎麥麵,拉麵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是日本的傳統美食,而在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也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型。
豚骨拉麵的湯頭分為兩種:一種是白湯,另一種則是九州豚骨拉麵最為傳統的清湯。而說起來現在非常流行的白湯,這其實還起源自一個美麗的誤會。福岡一位原本一直以做清湯豚骨拉麵作為招牌的店家,在製作湯頭的時候沒有控制好火力,結果熬出來的湯是特別濃稠,眾人一嘗:「嗯!不錯!」意外的獲得了好評。
一鍋好的豬骨湯是豚骨拉麵的靈魂。
懂的人都說,喝完一碗湯能看見褐色的骨渣才算是這碗湯的合格。文火熬製的醇濃豬骨湯底,是整碗面的靈魂。基本主料是豬大骨及豬的各部位骨頭。將豬棒骨去血絲後進行打碎。與秘制的配料一起慢火細熬個24小時以上。無任何化學成分的添加,全憑豬骨熬出來的白色和香氣,這其中富含的營養就不必說了,尤其是膠原蛋白含量是相當高。
配菜是豚骨拉麵的精髓之一。
對於配料的選用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根據每個地區的特點及不同店主自己的想法,都是不盡相同的。一般比較常見的有叉燒肉、筍乾、青蔥、海苔和溏心蛋等等。
叉燒又是一碗好的日式拉麵中必不可少的配菜。在日本,製作叉燒會選用無筋,肥瘦相間如同梅花一樣的豬臀尖肉,也就是豬梅肉,及五花肉。金黃色的肉被燉煮的軟糯。看似肥膩,入口卻並沒有油膩的感覺,又飽含湯汁的滋味,吃到嘴裡都會讓人眼前一亮,為之驚豔。
溏心蛋可以說是拉麵的絕配好搭檔了。一隻完美的溏心蛋,蛋白鮮嫩,蛋黃呈琥珀蜜蠟狀,粘稠卻有不是固態,柔軟而又剔透,看著就覺得胃口大開,食慾大增。吃到嘴裡都是綿密的奶油口感,別提多美了。
筍乾,在日語中的發音是「面麻」。可見它是日式拉麵不可或缺的原料。筍乾原料來源於中國,經過加工後,筍乾的口感清脆,鮮香微酸,搭配拉麵食用自然是極好的。
海苔在日式拉麵中是很常見的配菜,其主要作用是緩解豬骨湯的油膩感。一般情況下,當你吃麵喝湯感覺有些膩了的時候,就可以夾一筷子泡軟的海苔來改善改善口味。
蔥是豚骨拉麵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關東地區的拉麵不多是用蔥白切成細絲做配菜,而關西地區則是多用青蔥。
拉麵一直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不止是因為它是較為平民的大眾化食物,還因為和它本身的食材料和食味道有很大關係。有機會不妨去嘗一嘗這配菜料足、湯頭濃厚的豚骨拉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