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初次寫情書被拒,陳毅勸他乾脆換一個,他:我已把她掛心上了

2020-12-23 小小小鬼王說歷史

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的平民門聯上,曾這樣寫過:「毛主席當家旺,粟司令打勝仗。」身為我們軍隊中有名的戰神,粟裕在戰場上的揮斥方遒,至今被老一輩奉為楷模,不過說到他的愛情,粟裕卻有些屢屢失寵。

粟裕,揚州人,生於1923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出於一種愛國之心,來到新四軍駐紮的地方想參軍,不久就被編入教導總隊。

一九三九年初,粟裕來到教導隊,任教導隊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準備選幾個德才兼備的學員到教導隊工作,教導隊主任梁國斌向他推薦了一位江南女子,叫詹永珠,初次見面,詹永珠對粟裕說,她想上前線當一個偵察員。

粟裕哭笑不得,但她也被這位16歲小女孩的一腔熱血感動了,兩人聊了很久,為了避免家庭遭受敵人的迫害,粟裕建議她改個名字,後來粟裕在紙上寫了二十個姓,讓她挑,詹永珠挑到了楚,粟裕就給她起了一個新名字,叫楚青,挑完名字,粟裕開玩笑地說:「小詹啊,你上當了,我的家鄉湖南屬楚國,你是我們家鄉的人。」

粟裕似乎愛上楚青了,一個月後,他給楚青寫了一封情書:「詹永珠同志,我們已有一個多月沒有見面了。自上一次長談以來,你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聽你這麼一說,我心裡很喜歡你,不是因為別人的強迫,也不是因為自大,而是因為一個新四軍的指揮員對一名真正的女戰士忠心耿耿……」接到這封信後,楚青沒有答應粟裕,她心裡很不平靜,作為新四軍的首長,他怎麼會突然對自己有了好感呢?過了一會兒,楚青沒有回信,江南指揮部二支隊政委王集成來到軍部辦事,粟裕請他把自己的第二封信交給楚青。

王集成笑著說:「你要請我吃點糖啊,給你帶點好吃來吧!」這時,楚青連看都沒看,直接把信給撕了,粟裕自己也沒想到,楚青會這麼做,他並沒有責備楚青,只是平靜地說:「我不能怪她,因為她有選擇的自由。」很快楚青就被上級安排到粟裕所在的江南指揮處工作,當時楚青心中還以為真的冤家路窄,粟裕並不是個強求的人,在工作中,他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楚青對他的印象也逐漸改變,不久粟裕又一次向楚青表白。

這一次,楚青明目張胆地拒絕了,她說:「長官,我心裡很羨慕你的人品和指揮才能。可是我現在年紀還小,對戀愛沒興趣,我常想,自從日本侵略者入侵以來,許多父老鄉親都死在日本鬼子的刀槍下,活著的人,都應該牢記他們的追求和痛苦,不能先把生活中的小事想一想,要時時刻刻不忘為他們報仇!粟裕再次遭到拒絕,他的老搭檔陳毅在聽到這件事後,勸他:乾脆換一件。

粟裕非常執著,他說:「不行,我已經把她放在心上了。」陳毅也不再勸告:「你們啊,愛情觀和指揮作戰一樣,明確了目標就不再變。」後來,粟裕和楚青又是一種普通的工作關係,漸漸地在日子的流逝中,楚青慢慢地對這位能夠徵善戰的將軍產生了愛慕之情,一天晚上,粟裕約楚青出來,兩人聊了很久,最後,他又說:「詹永珠同志,我會尊重你的意見,尊重你的個性,你就放心吧。如今,我又鄭重向你求愛了!」

這時,楚青遲疑了一下,粟裕見她沒有說話,便繼續說:「我只希望你知道,我是真心地愛你,如果你暫時不能接受我的愛,我可以等一、二、三年,」楚青俏皮地問:「那麼,三年後我會不會答應你?」聽到這個消息,楚青終於明白粟裕的意思,她害羞地說:「那麼,如果我現在答應你呢?」戰爭中揮霍無度的粟大將軍,最終成為愛情的贏家。

一九四一年末,兩人舉行了婚禮,從那時起,他們就攜手走過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相關焦點

  • 粟裕初次寫情書被拒,陳毅:乾脆換一個,他:我已經把她掛心上了
    1939年初,時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的粟裕來到教導總隊,準備挑選幾位德才兼備的學員到機關去工作,教導總隊負責人梁國斌向他推薦了一名江南女子,她就是詹永珠,初次見面,詹永珠告訴粟裕,她想要去前線去,當偵察員。
  • 她是戰神粟裕的初戀,連名字都是粟裕起的,談了三年終於修成正果
    梁國斌原為二支隊的偵察科長,去年還在二支隊,在狸頭橋和粟裕呆過一段日子,今年才調到軍部的。他是福建長汀人,說話帶著那一方土地上所固有的濃濃的鄉音。初進教導總隊,粟裕發現一名女學員,正在教室裡靜靜屏氣地寫毛筆字。梁國斌介紹說:「她叫詹永珠,是教導總隊第八隊的。各方面表現都很好,不久前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勸你找她談談。」
  • 陳毅稱讚粟裕,相反譚震林卻寫信批評他:你是天才但缺乏遠見
    6月底,陳毅和粟裕順應總部計劃,指定7月分兵作戰計劃,葉飛上將和陶勇中將率領兩個縱隊趕赴魯南,陳唐兵團向魯西挺進,而粟裕自己獨領四個主力縱隊坐鎮沂水運動作戰。南麻戰役後,華野主力軍損失慘重,本該回軍休整以觀後效,但敵軍師長李彌卻又帶領一個整編師悄悄佔領臨朐,阻隔了我華野大軍的後撤之路,嚴重威脅山東根據地的安全。24日,剛剛撤出南麻的疲兵,不得已繼續投入到決戰臨朐的戰鬥中去,李彌沒有胡璉那種快速構築防禦工事的能力,但臨朐境內卻有朐山和彌河兩張天然護城屏障。
  • 她15歲參加新四軍,撕了求愛信,卻嫁於求愛人,愛人與親家均顯赫
    楚青清楚的記得,當時一個美國牧師來接她們,牧師走在前面,她們緊跟其後,日本士兵竟對美國牧師很客氣地敬禮。這一幕在楚青腦海裡留下深深的烙印,她又一次深深地感覺到沒有國就沒有家。 1938年11月,已讀到高二的楚青再也沒有心思念書了,她滿腦子裝的是「救國」兩個字。1938年秋冬的一天,楚青跟著一位同學的朋友一起投奔新四軍。那年楚青只有15歲。
  • 陳毅和粟裕被稱超級組合
    但是中央要調離陳毅的時候,粟裕不止一次請求陳毅留下。1947年中,中央命令粟裕到山東西南部作戰,粟裕見要和陳毅分開,請求陳毅與他一同前往。1948年,劉伯承和鄧小平請示中央,想調陳毅到中原局和中原軍區任職。毛主席找到粟裕,讓他準備挑起華野的重擔,但粟裕堅持陳毅繼續當華野司令和政委。會有人發問:粟裕為什麼不願意和陳毅分開呢?
  • 粟裕以反突破對付強敵突破,講了四點原因,陳毅聽完拍手叫好
    粟裕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裡,茶不思飯不想,手裡拿著各種電報文件,在作戰圖前走來走去,沉思著,時而拿著鉛筆畫一畫,作戰圖上寫滿了粟裕留下的痕跡。身邊的工作人員很擔心粟裕的身體,但是不敢勸告,怕會打亂粟裕的想法。在此之前,陳毅司令員就有明確的規定:「粟副司令員在殲敵地圖前構思作戰計劃時,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 中國十大將軍之首粟裕:他的坎坷愛情經歷,令我等後輩感慨萬千
    可惜的是,即便到了軍部醫院,粟裕右臂的子彈仍沒有取出,所以只能在梁國斌的帶領下,看看有沒有好的苗子。在閒逛過程中,粟裕被一位凝神寫毛筆字的女孩給深深吸引住了,他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勾了起來,一旁的梁國斌看到老首長的神情,立馬就補充道:「她叫詹永珠,是總隊第八隊的學員,平時各種學習表現都很好,前不久還入了黨,要找人,我看粟司令你可以找她談談。」
  • 日寇斬首新四軍總部,陳毅命懸一線,粟裕「轉蘑菇大法」玩哭敵寇
    南部襄吉將陳中柱將軍的人頭交給了王志芳後,說道:「我們是兩個國家,陳司令為他的國家,我是為我的國家。但我們敬佩他的英勇,要學習他的精神。」當王志芳將裝有陳中柱將軍頭顱的木匣,緊緊地捧至胸前,嚎啕大哭地走出日本軍營時,南部襄吉神情肅穆地突然「啪」的一聲,向她行了一個軍禮,餘眾的日寇士兵也齊刷刷地向王志芳行禮。
  • 他21歲當軍團長,帶出粟裕和楊得志,粟裕部分骨灰葬在他墓邊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青年將領,曾是粟裕和楊得志的領路人,同時也是年齡最小的紅軍軍團長,他上任的時候比林彪還要小4歲,而他的年齡要比林彪小5歲,林彪25擔任軍團長。1933年12月,21歲的尋淮洲任紅7軍團軍團長,成為紅軍裡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於1912年出生在湖南地區的一個貧困家庭,雖然條件一般,但父母還是努力種地,把他送到了學堂。
  • 陳毅、粟裕後人來到上海,紀念70年前偉大時刻,共繡國旗
    文 | 海上客 近日,陳毅長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昊蘇、粟裕長子粟戎生中將來到上海,共同紀念70年前的偉大時刻。70年前的早春,陳毅任司令員、粟裕任副司令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
  • 在粟裕身邊的日子:他身穿海藍色軍禮服,肩戴大將肩章,真是帥極了
    長期的高度緊張,使粟裕的老毛病美尼爾氏症候群又發作了(上次發作是孟良崮戰役期間),頭暈目眩,滿臉通紅,太陽穴青筋凸起,血壓高達180至200毫米汞柱。醫生給他製作了一個簡陋的鋁製「健腦器」,頭部發燙疼痛時就戴在頭上幫助散熱,但收效甚微,只能一次次用冷水澆頭,有時乾脆用冷水浸溼毛巾扎在頭上。
  • 陳雪江回憶:陳毅讓兩周完成任務,粟裕說只給三天時間,果然成功
    此時在這個小會議室裡,一個重要的會議正在召開,坐最上面的當然就是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他用濃重的四川口音說道:「剛才周總理給我打了電話,指示我們迅速組織力量,要在三個月內打通長江口航道,掃蕩蘇浙沿海殘匪,時間很緊呀。」陳毅頓了一頓:「劉處長,你把匪情介紹一下。」
  • 粟裕說他,擅作主張導致三面受敵,反而成了堵住張靈甫的一支奇兵
    1947年,陳毅粟裕指揮的孟良崮戰役,全殲了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名氣天下。其實,孟良崮戰役最早的戰略意圖,不是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而是先打掉在泰安的國民黨軍第72師,然後伺機消滅胡璉率領的第11師。
  • 戰將粟裕:戎馬一生,3塊彈片殘留在他的頭部54年
    那是一個沉痛的日子。35年前的今天——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將走完了戎馬倥傯的一生。10天後,粟裕遺體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在篩選骨灰中,工作人員和粟裕大將的長子粟戎生在頭顱骨灰中發現一塊直徑約有黃豆大小和兩塊綠豆粒大小烏黑色薄片小東西——竟是三塊殘碎的彈片。
  • 出兵朝鮮首選是粟裕,其次是林彪,為什麼最終毛主席敲定彭德懷?
    七月十四日,粟裕再次發病,來到山東青島。中央將這樣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粟裕,他自己也很想接手,但因為身體不適怕誤事,希望中央能夠另擇人選。毛主席還是很希望粟裕答應,還讓陳毅傳達了中央的意思,也就是非他不可。粟裕回應:「中央如果非要我去,那我就去。」
  •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
    這種高風亮節,換一位將領不一定能做到,據說粟排兵布陣,看得懂的除了得勝就是陳了。得勝對陳粟的關係洞若觀火,所以授陳元帥、授粟第一大將。為什麼呢?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單位,一個公司,其實都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才。戰爭年代,和平年代都如此。論功行賞,過去行不通,現在行不通,將來也行不通。一線,二線,三線,工農商學兵是一線,管理人員二線,領導者是開會的,做思想工作的,實際指揮的。
  • 魯南戰役方案未定,陳唐擅自向中央發電,陳毅大怒、粟裕沉默無言
    於是,他將此槍送於軍團長林彪,林彪看了,非常高興,也覺得這把槍是不錯的東西,他又將這把槍轉送給毛主席,以為毛主席也會非常喜歡。沒想到的是,毛主席拿著這把槍看了一下,隨即就將槍扔在了地上,旁邊的人都不解,在他們看來,這把槍確實製作精良,又便於攜帶,非常難得,可是毛主席說:"等我用它的時候,紅軍就完了。"一語點醒夢中人。
  • 廉政家風故事|陳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這幾句詩一針見血,振聾發聵,既是他的自警,也是他嚴以治家的鐵律。 陳毅教導子女不向黨和人民伸手,要求子女學會謙遜低調,任何時候都不準搞特殊化。建國初期,陳毅將大兒子陳昊蘇和二兒子陳丹淮送到南京市漢口路小學讀書並交代他們:「當別人詢問父親姓名時,只準說化名「陳雪清』。」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論職務粟裕將軍是大軍區級,他的評定必須要由最高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來考慮。當時,有哪些領導人參與呢?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鄧小平、聶榮臻、徐向前、葉劍英。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毛澤東說:「蔣介石搞了個黃河戰略,一個拳頭打山東,一個拳頭打陝北,想迫使我們在華北與他決戰。可他沒想到,自己的兩個拳頭這麼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呢,給他來個針鋒相對,也還他一個黃河戰略:緊緊拖住他這兩個拳頭,然後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澤東將解放戰爭直接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的宏大的戰略決策要出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