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 | 羅大佑:華語樂壇永遠不朽的時代標杆

2021-02-09 DJ戴傑


每晚九點十分,他的聲音伴你入眠

送演唱會門票6張

送羅大佑演唱會門票6張

獲票方式見文末


01

當你在聽到《鹿港小鎮》這首歌時,是否會引起你深深的共鳴,孤獨的你,獨自一人在異鄉漂泊打拼,想努力的融入這個城市卻不得時,是否會讓你焦慮或迷茫?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焦慮,功名利祿的「賽場」,每個人都在較勁,與他人或自己。

壓力迷茫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特屬,1954年出生的老大哥羅大佑也曾這樣過。年輕時代的羅大佑,還是一個醫學生,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混跡於各個音樂沙龍,與當時眾多的音樂人產生了聯繫。

在工作學習之餘,摸著吉他,哼唱著一些旋律,過一段時間之後,羅大佑寫出來幾首歌,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哪一條道路,是該老老實實完成自己的學業,按部就班的做一名醫生,還是走向一條不太明朗的音樂之路。

在猶豫彷徨之際,他想博一把,試一試,決定錄製一張專輯,看一看到底有沒有人喜歡自己的東西。

因為完全是一個新人,羅大佑當時也沒有籤約任何的唱片公司,他的音樂專輯只能自費出版。

剛大學本科畢業的羅大佑只好向家人求助,他的爸爸借給他一部分錢支持他去做音樂專輯。但是,音樂專輯的製作非常燒錢,羅大佑的音樂專輯剛製作了一半,資金就用光了,他不可能再去向家裡開口要錢了。


02

輾轉幾圈之後,羅大佑接觸到了剛成立的一家唱片公司,決定接下羅大佑的這張音樂專輯的製作。

於是,在1982年,羅大佑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橫空出世,羅大佑以叛逆不羈的姿勢橫掃樂壇,用歌詞揭露社會現象,用音樂傳遞批判精神。

他把時代挑在身上,自己負重狂奔,給予人們曙光,就像魯迅一樣: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張專輯徹底改變流行音樂的走向,世間從此有了批判和省思風潮,頑強固化的人們才知道音樂原來可以這樣,或者音樂本該這樣。

在這張專輯裡,他寫出了與世面上的音樂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像校園民歌那麼舒緩清新,不像鄧麗君那麼纏綿悱惻,不像臺灣本土民謠那麼悲情迷失,而是帶出了搖滾般的質問。

有迷失都市的漂泊人情懷《鹿港小鎮》,懷疑現世人文情懷《之乎者也》,民謠與詩歌的融合《鄉愁四韻》、《錯誤》,孩童真實心理描寫《童年》,少年聊發老夫狂《光陰的故事》,文人性情抒懷《將近酒》、《蒲公英》,個人愛情心路的變遷《戀曲1980》,簡短又不落俗套的希望《搖籃曲》。

《之乎者也》裡羅大佑的歌曲超越了流行音樂的藩籬,承載了很多思想內涵和文化使命,對20世紀80年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

1985年,當紅的羅大佑又做出一個叛逆的選擇——離家。對於成名,他有些惶恐,為了不被狂熱的時代裹挾,羅大佑毅然背起行囊,離開臺北,前往紐約,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出走。

這段時期,他輾轉紐約和香港,在紐約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在香港創辦「音樂工廠」,創作出《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等跨越時代的歌曲。

2000年,羅大佑來到內地,在上海舉辦自己的首個內地演唱會。數以萬計的歌迷坐著綠皮火車湧向了上海, 在開往上海的北京火車裡,到處可見穿著印有羅大佑頭像文化衫的年輕人,他們高唱著羅大佑的歌,徹夜未眠。

那群年輕人裡,有高曉松、崔健、許知遠、老狼……那場演唱會「仿佛是一場理想主義的輓歌」,在節目中談起,高曉松依舊難掩激動:「當時,我旁邊坐的是老狼和老狼的媳婦,後邊是央視五套那些足球解說員,都是跟我差不多年齡的,演唱會到高潮的時候全場哭作一團。」

2009年,羅大佑與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一起組成縱貫線樂隊,開始世界巡演。臺北、紐約、香港、內地……那些年,他四處遊歷,見證中國八十年代以來的滄桑劇變,在兩岸三地留下足跡,用音樂記錄時代變遷。

2014年,搬過19次家的羅大佑決定回到臺北安居,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終於歸來。

 2017年專輯《家III》的宣傳畫面上,他和太太、女兒一起走在鄉間小路上。

三十年後羅大佑回了家,也更了解到家的意義,家給予的養分,以及家的生命延續的價值。家,給了大哥一個溫暖的夢鄉,並且讓他把這樣的夢想帶到外面的世界去實現。

03 

或許此時此刻,看著這篇文章的你也曾經歷過:

畢業之後背井離鄉去大城市學習、打拼,整天奔走在求職大軍中,擠著地鐵挨著人群攥著一張薄薄的簡歷,人來人往的時候被推著走;

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有時加班忙的連飯都忘了吃,又有多少人遭受打擊依然繼續向前走?明明很失望依然不放棄?

每當夜幕降臨,是否有想過放棄一切,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只想一夜暴富 

只想回到那個沒有霓虹燈的家鄉 

家鄉的天空是那麼純淨,每顆星星的位置都沒有變,還能像小時候一樣,用手指把它們連成熟悉的圖案。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羅大佑在他的《鹿港小鎮》裡這樣唱著。

再看看大城市的五光十色的光鮮外表… 總想著,會不會有一天, 

也會像歌詞裡的那樣唱著:大城市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即便是如此,我們還是會看到不斷有人湧入這座城市,不甘於做那一葉扁舟。

但是,如果你問:你要放棄嗎?回答一定是不要。

大城市也許給不了安全感, 但卻能讓人們看到希望。

每一個懷揣夢想之人都渴望在大城市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為了家人,為了自己,為了有朝一日落葉歸根,

口袋不再囊中羞澀,不管再苦,再累,也值得。

這個年紀雖然看似一無所有,但也擁有一切——夢想。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現在大部分都不在年輕。他們經歷過漂泊與離別,也經歷過華麗與哀愁,歸鄉的聚首,體會過重逢的喜悅,雖然曾拼搏過的青春飽含了委屈和汗水,但一切都無悔。

多年後再聊起當年的事情,一幕幕,一幅幅,恍如昨日。

 04 

當下社會,我們被太多的欲望裹挾,左右著自己的選擇,在繁華世界中迷失著自我。這一份堅持與執著,正是浮躁社會下的一代青年所缺乏的。相信這麼一場「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青春無悔追夢版」不僅僅讓你感受到一個赤子的羅大佑,同時也能找回自己的初心。

華語樂壇的經典、所有音樂人心中崇拜的前輩、陪伴幾代人青春的音樂教父----羅大佑!他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是我們心目中偶像的偶像!

周杰倫說「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陶喆說「羅大佑對聽眾有一種莫可名狀的震撼力」 

高曉松盛讚「你是我心中神一樣的存在」 

《鹿港小鎮》、《童年》、《愛的箴言》、《光陰的故事》等一首首經典歌曲足以喚起我們無數人的回憶!他的音樂是陪伴無數人度過青春歲月的不老傳奇,是每個愛音樂的人都不能錯過的經典演唱會。

64歲,羅大佑依舊飽含著對於音樂的熱愛與執著,帶著對音樂的崇敬、對搖滾的熱愛、對青春的無悔,這一次再度開唱北京,只為了與你共享他的音樂故事。

經典即將重現,這一次,希望「當年那個離家的年輕人」和「現在離家正在外漂泊的年輕人」用音樂和耳朵一起配合,也讓我們帶著回憶、帶著愛、也帶著對未來的期盼,走進歲月的輪迴,不再錯過。

2019年6月8日北京「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青春無悔追夢版」巡迴演唱會已經正式開啟預售通道。

福利分割線

送票福利:6張演唱會門票(北京場)

具體規則,請看評論區喲

歌迷朋友們可登陸永樂票務官網

或下載永樂票務APP進行購票。

2019羅大佑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青春無悔追夢版」

巡迴演唱會

北京搖滾旗艦場

時間:2019年06月08日 19:00

地點:北京工人體育場

票價:內場(1600/1200/800) 

看臺(600/400/200)元

識別二維碼即可購票

▼點擊閱讀原文購票,和羅大佑一起追憶似水年華~

相關焦點

  • 這些歌詞代表了華語樂壇的最高水平——羅大佑篇(五)
    詞曲俱佳,絲毫不遜色於我們耳熟能詳的羅大佑的其他歌。這首《伴侶》創作於非典時期,但是歌中的感悟又不止局限於這個事件。羅大佑的歌總是心系整個人類社會,那句「迷失的春天告別要堅強,難得和命運彼此捉個迷藏」仿佛在告慰那些經歷了災難的人們:面對厄運我們一定要堅強豁達,難得命運捉個迷藏。
  • 羅大佑憑什麼是整個華語樂壇的「教父」
    在為數不多的幾個「教父」中,李宗盛常常被冠以情歌的前綴,崔健同樣在「教父」之前,離不開搖滾這個相伴始終的標籤,而陶喆則因為推廣R&B音樂有功,被稱為華語R&B「教父」。這其中,唯有羅大佑的「教父」稱謂是最純粹的,他就是華語樂壇「教父」,沒有任何的前綴和補充說明。
  • 時代永遠的戀歌——羅大佑
    儘管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標誌和印記,然而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時代,如果說當時的音樂成就猶如群峰聳立,那麼其中有一座大山卻是萬峰景仰,這座群峰之巔就是羅大佑,甚至直到今天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峰。作為時代的創造者,羅大佑連續用自己的歌曲為每個年代做了深情的記錄。
  • 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4位音樂人,劉歡羅大佑均上榜
    而在華語樂壇中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人並不多,今天就讓小光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是為音樂領域的教父。(排名不說明一切)1.崔健崔健老師,1961年生人,他的身份很多,歌手、音樂人、電影人,他的音樂風格多樣,但是多以搖滾為主,更是有著內地「搖滾之王」的美稱。而他在搖滾領域的成就,至今都沒人能趕上,可以說崔健老師就是華語搖滾樂的裡程碑人物,堪稱「搖滾教父」。
  • 左宏元:譜寫華語樂壇不朽經典
    臺灣流行音樂早期創作人、華語樂壇頂級音樂製作人、著名作曲家左宏元被譽為「流行歌壇的標杆舵手」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臺灣流行音樂絕對是不可不提的濃重一筆。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如果要列舉可以稱作重量級的人物,人們一定忘不了臺灣流行音樂的早期創作人、著名作曲家左宏元。
  • 多少年過去了,羅大佑的歌依然是最好的華語電影歌曲
    我們都已經漸漸長大,一個時代正在悄悄地離我們,有些人我們不應該忘記,也不敢忘記,這其中就有羅大佑。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聊到了那首歌是華語電影中配的最好的電影歌曲。我第一時間想到得是賈科長在《山河故人》裡配得葉倩文的那首《珍重》。不過,立馬遭到了朋友的反駁。他說,配得最好的還是《阿郎的故事》裡的那幾首羅大佑。
  • 華語樂壇最重要的5個歌手是……
    (2011年日本TBS評選) 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1986年《TIME》評選) 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樂家之一(2010年CNN評選)華語樂壇永遠的第一人。對比同樣創作頂尖但唱功寒磣的羅大佑,足以體現周杰倫強大的綜合實力。用「一個時代」概括周杰倫的影響力最準確,沒有任何一個歌手能像他一樣稱霸華語樂壇15年。雖然信息爆炸的時代使周杰倫超長的統治期看起來有時勢造英雄的意味,但英雄也造時勢:他不僅輸出大量優質作品,推廣了R&B,更極大提高了唱作人的地位。
  • 華語樂壇最優秀的歌詞精選——林夕篇(一)
    1988年,羅大佑在出版了專輯《愛人同志》後,在香港與滾石合資成立了「音樂工廠」,並邀請了林夕和義大利作曲家花比傲加入。正是在音樂工廠時期,林夕受到羅大佑的點撥,寫詞功力提升迅速,真正成為知名詞人,逐步走上成為一代「詞帝」之路。
  • 華語樂壇十位標誌性人物,每一位都代表著一個時代
    對於華語樂壇的貢獻,除了創作的音樂本身以外,還發掘提攜了周華健、張信哲、光良、五月天、梁靜茹等知名歌手。9、周杰倫準確點說,臺灣華語樂壇分為兩個時代,羅大佑時代和周杰倫時代。周杰倫對華語樂壇的影響,除了獨特的音樂風格以外,還對華語流行樂壇發出了一聲吶喊——創作力!這點對於華語樂壇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在華語樂壇,影響和傳播最廣的是粵語歌,但了解音樂史的都清楚,很多知名的粵語歌都是翻唱的外國歌曲,尤以日語歌最多。所以,網上就流傳這麼一句話:「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香港樂壇,玉置浩二養活了另一半。」
  • 華語樂壇
    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臺灣一方面從校園發展出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的校園民歌創作熱潮,如蔡琴、齊豫、潘越雲、李建復、施孝榮、黃大城 、陳明韶、王夢麟、趙樹海、葉佳修、李壽全、李泰祥、蘇來、靳鐵章 、梁弘志等人開始投入樂壇,另一方面以玩西洋音樂樂團(BAND)起家的音樂人,也開始回歸國語唱片參與製作及演唱如黃鶯鶯、蘇芮、羅大佑、譚健常、陳志遠、翁孝良等人,彼此激發火花樂壇風格更趨多元成熟
  • 華語音樂教父詮釋靈魂鄉愁 羅大佑《臺東調2020》酷我音樂獨家首發
    8月18日零點,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新作《臺東調2020》酷我音樂獨家溫情首發,以臺灣最具地方特色的恆春民謠「臺東調」重譜新詞,詮釋羅大佑心中獨一無二的鄉愁。「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一說起羅大佑,很多人立刻會想起《童年》,也有人會想到因「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而聞名的《戀曲1990》,還有人會吟唱經典懷舊的《光陰的故事》,《東方之珠》,《明天會更好》......而上述所有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有一個共同作者:羅大佑。羅大佑是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無與倫比。
  • 放眼整個華語樂壇誰能穩壓周杰倫?網友:除了鄧麗君,再無他人
    眾所周知,華語樂壇過去的王者非周杰倫莫屬。當年周董的橫空出世,打破港臺長期翻唱國外歌曲的尷尬局面,真正把華語樂壇引向了流行方向,從此掌控了華語樂壇近20年。也被公認為是21世紀以來,音樂性與商業性結合得最好的歌手。不敢說華晨宇20年後能否達到周杰倫的高度,單說以前的樂壇人物,我們來看看有幾位能在音樂綜合方面能夠接近或者穩壓周杰倫的。
  • 他是華語樂壇奇才,羅大佑的接班人,45歲娶21歲嫩妻整容回春
    他是華語樂壇奇才,羅大佑的接班人,45歲娶90後嫩妻公開整容文/一床情書這位蜀黍想必很多朋友都認識,他叫黃舒駿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鄧麗君的影響力,放眼整個華語樂壇,都是無人能出其右的。 3、羅大佑 說到臺灣樂壇,就不得不提羅大佑,他是臺灣樂壇的「音樂教父
  • 鄧麗君與羅大佑的第三次攜手,卻成為樂壇史上最遺憾的約定
    鄧麗君,全世界影響最廣的華人歌后;羅大佑,華語樂壇影響深遠的音樂教父。在網上各種華語歌手和音樂人的排行榜,鄧麗君和羅大佑通常都是佔據著榜首,可見他們在大眾歌迷心中的地位。那麼,這兩位偉大的音樂之子,你可知道他們之間曾經有怎樣的交集嗎?(一)鄧麗君與羅大佑都來自中國臺灣,他們是同齡人,羅大佑生於1954年,鄧麗君僅比羅大佑大一歲。
  • 網友評華語樂壇歷史成就最高的五位歌手,張學友墊底?
    (1986年《TIME》評選)  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樂家之一(2010年CNN評選)  華語樂壇永遠的第一人。對比同樣創作頂尖但唱功寒磣的羅大佑,足以體現周杰倫強大的綜合實力。  用「一個時代」概括周杰倫的影響力最準確,沒有任何一個歌手能像他一樣稱霸華語樂壇15年。雖然信息爆炸的時代使周杰倫超長的統治期看起來有時勢造英雄的意味,但英雄也造時勢:他不僅輸出大量優質作品,推廣了R&B,更極大提高了唱作人的地位。
  • 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真正的教父:臺灣的羅大佑,大陸的崔健!
    和鄧麗君一樣,臺灣還有一位重量級的創作型歌手也開始風靡內地,他就是羅大佑,尤其是一首《童年》,是代表所有70後、80後、90後童年的歌曲。1982年,羅大佑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 ,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不止民謠風格的音樂。
  • 滾石唱片:經歷輝煌,熬過創傷,仍是支撐華語樂壇的希望
    在華語流行樂壇傳承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湧現出諸多的教父宗師、天王天后與實力唱將,共同締造出歌壇的輝煌盛世。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歌手們背後的唱片廠牌。有識者會有「華語流行看臺灣的共識」,臺灣歌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行業標杆與旗艦的存在。臺灣歌壇的繁盛,本土唱片公司扮演的角色可謂居功至偉。
  • 華語流行樂教父,棄醫走進樂壇,羅大佑:經典是光陰的陳釀
    33歲的臺北仁愛醫院的職業醫師,羅大佑,突然辭職,留給父母一句話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羅大佑,華語樂壇教父,幾代人青春的記憶,至今無人超越。他出生在醫學世家,父母親和哥哥姐姐都是醫生,他也畢業於醫科大學,是一名外科醫生,他從小被寄予厚望,如果沒有轉換賽道,羅大佑很有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有名望的醫生。他在臺北仁愛醫院從實習生做到職業醫師,工作了七年,也掙扎了七年,終於對父親說:「再逼我回來做醫師,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父母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如此「自甘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