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時間如流水,匆匆而過。儘管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標誌和印記,然而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時代,如果說當時的音樂成就猶如群峰聳立,那麼其中有一座大山卻是萬峰景仰,這座群峰之巔就是羅大佑,甚至直到今天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峰。作為時代的創造者,羅大佑連續用自己的歌曲為每個年代做了深情的記錄。
1979年,羅大佑已經在華語樂壇初露鋒芒,此時的羅大佑,才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憧憬又有些懵懂的年代,心中總覺得對即將到來的一個新年代有些難以述說的情懷,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一首獻給新的時代的歌誕生了,那就是《戀曲1980》。「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永恆的回憶」,但面對過去和未來,心情總是複雜與矛盾的交集,歌中表達了年輕人對經歷過的一些事物的心情,什麼都可以拋棄,但是卻不能忘記。也許經歷過,也許還不曾經歷,多少風雨中的承諾都隨風而逝,擁有是幸,失去是命,此時年輕的心對於愛情和過往還比較風輕雲淡,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時代歌者羅大佑為我們留下了第一首以年代作為主題的歌曲。
如果說1980年代初期的羅大佑還只是樂壇初露鋒芒的年輕人,那麼進入80年代中期後,羅大佑在整個華語樂壇則是如日中天,光芒四射,此時的羅大佑激情全面迸發,音樂事業進入了全盛期,音樂作品一首接一首的不斷產出,且每一首都是引領歌壇,欣起一陣陣的狂潮。《戀曲1990》則是在這個時期誕生了,可以說《戀曲1990》這首歌是羅大佑最有影響的音樂作品之一,它的誕生代表了此時的羅大佑在歌曲的創作上更加成熟,音樂的表達方式更加的多元化。這首歌儘管表達的還是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但是音樂的元素更加豐富,歌曲兼有搖滾的元素,使得在演唱中更能將人的那種對逝去的不舍宣洩得淋漓盡致,歌中就這麼不經意的一句「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麼溜走……」觸動了多少人心靈深處那根敏感的弦,聽著聽著你的眼淚就禁不住掉下來。
連續了開創了兩個年代的戀曲之後,時光來到了21世紀,此時的羅大佑在華語樂壇已是坐穩一哥,地位無人能及,歌曲《戀曲2000》的誕生,可以說是延續了羅氏時代戀曲的脈絡,也是一個時代更替的詠嘆調。然而這首歌卻一改前兩首戀曲的愛情題材,也許是對於新世紀到來的感概,亦或也是對自己的音樂生涯的回顧與唏噓,羅大佑將視角投入了更為廣闊的千年時空題材。歌中融入了自己的身影,以自述的方式切入時光隧道:我從高遠峻冷的喜馬拉雅,遙望孤獨之源西伯利亞,俯瞰藍色洶湧的波濤,儘管時空在不停地更替,然而心靈深處一直在探尋的故鄉原風景在哪裡?
羅大佑用每一部的時代戀歌,為我們唱出了心中的憧憬與眷戀,三部時代的戀曲,橫跨三個十年,為曾經最輝煌的華語樂壇做了最深情難忘的記錄。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匆匆的過客,如駒過隙,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不斷的漂流四方,逐浪天涯,然而遠方的故鄉才是我們心靈深處最終的嚮往與歸屬。
羅大佑,戀曲不是終點,而是延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