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新中國的成立是革命先輩用血肉之軀築成的

2020-12-22 高陽基金保險說

這是我第三次刷《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三次看還是有很多情節依然讓我熱淚盈眶,在最後一集結局的時候還是沒繃住,淚水模糊了眼睛。

從結局說起吧,60年後,和平年代,他是一個司機、一個舞蹈愛好者、一個醫生、一個保安、一個環衛工人、一個小商販、一個個體工商戶、一個廚師、一個公司的職員、一個文藝工作者……著就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我們做著自己的工作,想著老婆孩子、想著父親母親、想著工作、想著下一餐吃什麼,想著自己的夢想……

是啊,這就是生活,先輩們夢寐以求的生活,仗打完了回家過日子,過著有一份工作、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這日子裡是沒有槍聲、炮聲、爆炸聲的

我們現在過著這種生活,可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70、80年前、100年前我們先輩曾經歷的苦難、國破家亡的苦難、亡國滅種的苦難,忘記了我們的過去。

是的,那些事情好像過去了太久,那應該是70後、80後、90後、90後父輩、爺爺輩乃至太爺爺輩的經歷。這一波老人已經慢慢的離開我們了,他們和他們的故事一起,慢慢的離我們而去,最終會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裡,時間會把中國的苦難史變成冰冷的數字,抗日戰爭:起於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止於1945年8月15日,共14年抗戰,中國傷亡3500萬以上。

我們現在的人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畢竟歷史還沒有被淹沒,100年,我們的爺爺還是那場災難的親歷者。

我們曾經是那麼的貧弱,而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又是那麼的美、那麼的富饒。以至於我們都不能保衛自己的家國,只有任人宰割,西方列強、鄰國日本都想把它佔為己有。

在一次次的保家衛國戰爭中我們輸了一場又一場,我們多少先輩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曾經是那麼年輕那麼勇敢那麼無畏,兒子父親齊上陣,女兒母親做後方支援,父親戰死沙場長大的兒子前僕後繼。打仗要人要糧食、要槍枝彈藥、要醫藥物資……前線的人拼死戰鬥,後方的人努力種田耕地生產物資,覆巢之下無完卵,戰爭是國家、民族的浩劫

一場亡國滅種的戰爭持續14年,大半山河支離破碎。工業落後的先輩們曾經用大刀、長矛與日軍的步槍戰鬥,頂著機關槍衝鋒,用槍、大刀砍坦克,龜縮在陣地上迎接日軍的炮彈卻沒有同等武器還擊。沒有大炮,機關槍怎麼打掉?武器攻擊距離沒有敵人的長,只有先被別人攻擊,被人打一波,再用人、用血肉衝鋒,用身軀擋子彈……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先輩的血和汗。

非洲土壤顏色是紅色的,非洲人說那是先輩戰鬥中流的血把土壤染紅了。中華民族有的土壤是黑色的,也許是紅得發黑,這片土地上5000年來浸染了多少鮮血。

在戰爭中有的人失去了手臂,有的人失去了腿腳,有的人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前僕後繼的先輩為了什麼?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又有幾個人能捨命血戰?為了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為了遠方的家、為了魂牽夢繞的故鄉,為了身旁的袍澤弟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每一個戰場倖存下來的人都是別人替他們挨了槍子彈,從此以後你不再是你,你背負了別人的生命,你的身上有了別人的希望,你的身上多了很多擔子,從此以後將不再安寧。

在彈坑裡、泥土裡,混合著血與水、泥土與塵埃,子彈划過耳畔,炮彈在身邊隆隆炸響、熱浪翻滾、混合著濃霧的毒氣,頂著槍炮衝鋒,只為接近有效攻擊距離、搏殺,這一刻所有人沒有生與死、唯一的念頭就是衝上去,要麼殺死敵人、要麼流幹血液。

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妻兒、有家、有故鄉,和你我一樣。戰爭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為了保家、為了衛國,獻出生命的先輩不應該也不能被忘記!他們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功臣。我們的現在是他們用命換來的、用血和肉換來的。他們的事跡不能被忘記,更不能被侮辱。我們享受這先輩用血與肉拼出來的生活,怎麼能忘、怎麼敢忘?

現在的我們不應該去關心日本人去不去參拜靖國神社。我們要關心的是我們自己的革命先輩,了解他們的抗戰事跡,參拜我們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

我們自己的歷史,悲慘、悲壯的抗爭史,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我們要讓日本人知道,讓世界人知道,我們中國人沒有忘記那場戰爭,我們沒有忘記鴉片戰爭、沒有忘記八國聯軍侵華、沒有忘記中法戰爭、沒有忘記中日甲午海戰、沒有忘記14年的抗日戰爭、沒有忘記韓戰、沒有忘記中越戰爭、南海撞擊事件、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事件。這一切,我們都記著的。

中國的和平不是跪洋大人跪出來的,是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來的。

和平來得有多麼的不容易!多少革命先輩、多少國防科員人員、多少共產黨員、多少人民解放軍在為之奮鬥。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明白落後就要挨打。談判桌上是要看實力的,沒有實力只有被宰割,跪拜洋大人,仰人鼻息,委曲求全從來都是得不到全,只會被蠶食,一步一步丟失自己的尊嚴底線,直至死亡消失。先輩拼命掙得一切都會被丟失,是罪人。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我的團長我的團》&《八佰》
    無論是經典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是二零二零年上映的電影《八佰》對觀影人而言都是兩部經典抗日之作。
  • 民族精神的脊梁 血肉之軀譜寫的一部愛國主義讚歌
    這是一群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父母妻兒,在抵禦日寇入侵之時,義無反顧的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部壯麗的愛國主義讚歌。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是由管虎執導的一部勵志電影。時任師長的孫元良答:「我不同意。」理由是新兵多。但最後還是奉命留下一個團,死守閘北。其實就是一個營的軍力,由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死守樓高牆厚的四行倉庫。進駐倉庫當夜,曾有英國巡邏兵隔著蘇州河詢問駐兵有多少人,謝晉元回答稱800人。
  • {我的團長我的團}
    不誇張的說,它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國產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I 2009豆瓣:9.4直到他真的帶著炮灰團,活著回到了中國,真的成了團長......02,不可能的戰役《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第一部以中國遠徵軍為背景的電視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炮灰團為什麼是川軍團?
    該團名為川軍團,成立之後卻沒有一個川娃子。用孟煩了的話說,真正的川軍團已經打光了。電視劇中的川軍團,是川軍一個團;歷史上的川軍團,是四川男兒組成的抗日軍團。抗日戰爭打了14年,政客們動不動就說四萬萬同胞全民皆兵,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少,皆在守土抗戰。這樣正確的廢話,聽起來提氣,說起來慷慨。
  • 《我的團長我的團》:出現罕見瑞士造輕機槍,迷龍換槍管堪稱經典
    「我團長我的團」虞嘯卿做軍火展示時,出現了一支ZB26輕機槍,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在國產抗日劇中的必備道具,也是我軍的骨幹力量。在所有抗戰和軍事歷史電影電視劇中,這種輕機槍都很普遍,毫不誇張地說,它就是一種國家用紅機槍。
  • 《我的團長我的團》十年了,欠這部劇一個劇評
    我嘗試擺脫這種厚重感,知乎上有題主言如何走出《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以我現在的心智與思維水平,我只能回答,走不出,想去騰衝,單膝長跪在遠徵軍國殤園中,深吸一口遠徵軍先輩們曾經呼吸過的空氣。可走不出又何妨?雖然這份厚重感壓在人心頭,令人不舒服,但我開始享受思考它帶來的,對心智的反覆折磨與考驗。
  •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與《亮劍》的華山論劍
    《我的團長我的團》與《亮劍》都是展現抗日戰爭時期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挽救中華民族的大無畏精神。播出以來,兩部劇都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時至今日,豆瓣平分都在9分以上,可見其受歡迎程度,以至於談到到此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兩部劇被提及最多,常常將二者拿來比較,孰優孰劣,爭議不斷。《亮劍》2005年播出,首播即引起轟動,反覆重播熱度依舊不減。
  • 沒有之一《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團長我的團》是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戰爭題材電視劇,由康洪雷執導,段奕宏
  • 臺盟先輩林正亨的家書故事
    編者按:2019年9月15日下午,由臺盟海南省委會婦委會、臺盟海口市委會聯合舉辦的臺盟「中秋雅集——感受文化之美,傳承先輩之魂」活動在海口成功舉辦
  • 承繼好先輩 留下的「紅色遺產」
    承繼好先輩 留下的「紅色遺產」 2019-03-28 10:05:35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谷夢溪
  • 《我的團長我的團》僅談藝術性
    八佰讓我重溫了國劇之光:我的團長我的團。比起不顧戰爭邏輯、歷史史實的「歷史大片」,團長的真實和踏實、思想立意更值得讚揚和銘記。我的團長我的團堪稱國產戰爭歷史片的扛鼎之作。團長說清楚為什麼前期我們會被日本欺負成那樣,也說清楚了即使被欺負成那樣中華民族也沒有屈服,既告訴世人怎麼敗的和怎樣反敗為勝的,又啟迪了後人如何避免歷史重演。從電影藝術性來說,團長不論是敘述還是拍攝畫面更或是演員演技都達到國產戰爭片的至高水平。
  • 《我的團長我的團》之煩啦
    《我的團長我的團 他還是個極度悲觀消極的人,他不但自己極度悲觀消極,他還希望其他人也跟他一樣,他覺得那是在戰亂下最明智的自保之法他也找回了自己的尊嚴,也捍衛了民族國家的尊嚴,但我不確定他是否真正找回了他的魂兒? 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他,或許我也沒那個資格,在整個《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他,但我仍然還是鬥膽要給他一個評價:身懷悲私病,血染忠義心,有血有肉真豪情。
  • 我的團長我的團之豆餅
    上次看見豆餅是他還是小兵張嘎的時候,再次在團長這部劇中看到這個熟悉的輪廓,才發現時間已經過了這麼多年。隨著時間改變的還有我們對那段遙遠歲月的思考,簡單無腦的抗日劇層出不窮,同時具有深度的戰爭作品也開始顯現。
  • 2017年度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2017年才剛開始,我就用年度電視劇這個詞了,放心,絕對不會被打臉,今年絕對不可能出現一部比這部劇還好看的劇,如果有,隨便打吧,反正有好劇看,愛怎麼打怎麼打,我的臉又不值錢。《我的團長我的團》是部老劇了,2009年出來的,一直沒有看,雨妹前段時間說她在重看《士兵突擊》,而《士》我看了書又看了電視,實在不想再看一遍,便想到了原班人馬主演的《團》。
  • 我的團長我的團 | 又一春藝術團
    團隊故事六合大廠街道又一春藝術團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 201年在紅舞聯盟首屆有氧健身操友誼賽榮獲優秀獎〓 大廠街道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合唱比賽榮獲三等獎閆俊英是又一春藝術團的團長,1999年退休後,一直積極參加社區的各項活動。擔任了10多年的樓組長一直至今,配合社區做了大量志願者工作。現任南鋼退休協會理事、南鋼老年大學聲樂二班班長、又一春藝術團團長。
  • 《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劇中的巔峰之作!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極佳的抗戰劇,這部劇沒有其他抗戰劇中那麼明盔亮甲,乾乾淨淨的形象,反而一堆主角們基本都是蓬頭垢面的形象貫穿到底。
  • 《我的團長我的團》兌現十年之約,鋼七連集合,原班人馬或成遺憾
    以這個歷史事實為基礎,蘭曉龍又編寫了下一個劇本《我的團長我的團》,依舊是「鋼七連」原班人馬出演。先是《士兵突擊》,後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鋼七連」成功建立了自己的IP其實,《我的團長我的團》並沒有將原著小說演完,後面「解放戰爭」那一段沒有表現出來。直接跳躍了近60年,孟煩了老了,回到了南天門給曾經「炮灰團」的兄弟們掃墓。這一階段的故事是,迷龍被處死了,龍文章因不願意自己人打自己人被處死,孟煩了則在解放戰爭中被鋼七連活捉......
  • 我驕傲,我是奮鬥中的中華兒女!
    「80後」觀眾方晨和丈夫帶著6歲的女兒看完演出後表示:「這臺晚會呈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重大歷史節點。在後半段細數新中國建設成就部分,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發展和變化。」方晨說,這不僅是一場動人的演出,更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堂,希望孩子能更愛祖國母親。
  • 再看《我的團長我的團》
    關於抗戰系列的電視劇,在熒幕上見到最多的應該是《亮劍》和《雪豹》,但是另一部與《士兵突擊》號稱雙子座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卻很少為人所熟知,之所以與《士兵突擊》並稱為「樂府雙璧」,因為除了王寶強,演員都是原班人馬。 在抗日戰爭中,國軍負責正面戰場,以頑強之精神、英勇之意志,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黃粱美夢。
  • 誰還記得《我的團長我的團》?
    就在大家都猜測龍文章兇多吉少時,劇情峰迴路轉,龍文章不僅沒死還被虞嘯卿任命為川軍團團長,但等待他們的是更深的漩渦。那就是,南天門之戰。在《團長》之前,我們已經在蘭曉龍、康洪雷的《士兵突擊》裡看到,一個人在一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怎麼成為一個兵。那麼《我的團長我的團》可能就是,一群兵在一種極端生存環境下,怎麼成為一堆灰的。我覺得它的基調很像《自己去看》,只不過主體不是平民而是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