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範例】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影評

2021-02-21 藝航傳媒培訓

【影評範例】


《十七歲的單車》講述的是關於單車的故事。單車——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而在加上了十七歲的修飾之後,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含義。導演以他獨特的視角表達了他對城市中下層人的遭遇的看法,以及對於青春的別樣的解釋。整部影片充斥了反差,紀錄片紀實風格的拍攝,沒有特技,沒有什麼高科技,帶著一種黑色幽默的色彩講述著現實。

單車作為影片標題的核心詞在片中不僅僅只是一件道具。對於貴來說,那是他的一切,失去了它,他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存工具;對於小堅來說,單車表面上是他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但實際上只是他虛榮心的表現,而在他失去它之後,又變成為了他在城市中立足的尊嚴的體現。


        小貴和小堅都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一個是外來打工的進城者,而另一個則是生活在重組家庭中生活不富裕的類似於小混混的角色。而在現在看來十分平常的單車也就成為了他們共同爭奪,並共同擁有的東西。在導演眼中,即使是美好的青春,物質也是異常重要的。對於小堅,有了單車他便輕而易舉地走向了漂亮女生瀟瀟。而瀟瀟和小堅交往後說的第一句話是「車不錯!」,這是多麼諷刺的。而他失去她也因為他先失去了單車。這種青春單純的愛戀也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相比而言,單車的意義對於打工仔貴來說要純粹得多——單車的後架上載著的不是虛榮,而是他整個的生活。因而即使在他昏迷的時候,他的手還緊緊地握著單車輪子的鋼條——他的青春更加殘酷,為了在城市中生存下來,守衛著單車。在城市中,即便是本因該最美好的青春,也因為城市本身而變得物質,變得殘酷。


影片主要就是表現了兩個下層者無奈、殘酷的青春。城市人的一種冷漠充斥了整部影片。城市太大,人群太冷漠,足夠湮沒一個悲苦小角色。當小貴拿騎著自己的單車逃避小堅的追趕拼命前行而撞上卡車飛到車上,我們看到的是旁觀者的冷漠。導演把鏡頭游離於理性之外,忠實的長鏡頭,記錄著北京街頭時常可見的群毆民工的悲劇。當胡同小巷中幾個小混混追殺小貴和小堅,幾個大爺們照樣悠閒的下著棋,依舊是冷漠。小貴為了生存來到城市,但是他卻並不屬於這座城市,在城裡人的冷漠與非難中他的生存環境一步步地縮小,一步步地艱難,最終陷入了絕境。最後小貴在城市人的麻木的眼光中背著單車艱難的在大街上行走使冷漠達到了高潮,而小貴的悲慘命運也一顯無遺。

影片的配樂也令人印象深刻。主旋律明快的節奏感的反覆,伴隨著滾滾的自行車輪和人流,烘託著城市的現代感快節奏。之前提到了,貴於小堅日復一日交換單車時背景那輕快的音樂造成的聲畫對位,也成為片中少有的暖色調。而結尾時蒼涼的背景樂則使觀眾的情感達到了一個極至。

《十七歲的單車》並沒有充滿著青春的氣息,我們聽到的並非清脆的車鈴聲與歡快的笑聲,我們看到的卻是對生活的無奈與命運的妥協。本該青春年少,卻因為社會的無情的現實而變得殘酷無奈。北京,大都會,繁華下掩飾不了暗淡;胡同,小巷道,暗淡之中凸顯了現實。衝動、暴力、唯美、現實,導演用他的鏡頭語言,敘說著他對北京和青春的印象。

江西藝航傳媒培訓

江西藝考培訓:江西播音培訓、江西空乘培訓、江西編導培訓

電話:0791—88225625 / 18970882663
地址:南昌航空大學(上海路校區)藝航書院——南昌市上海路173號

相關焦點

  • 《十七歲的單車》電影影評
    《十七歲的單車》講述的是1999北京城裡人和外地鄉下人的差距和青春的故事,故事敘述一個從外地到北京討生活的年輕人貴,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快遞工作,但他沒有單車,只好由快遞公司提供,每個月扣錢等他掙夠了600塊錢,他就可以買下他特別喜歡的那輛公司借給他的銀色山地自行車。
  • 獨家網友影評:《十七歲的單車》不知何時能再走一次!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一) 獨家網友影評:熙熙攘攘的街道很像曾經我下班要穿過的那條,運氣不好要等很久的紅燈。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二)  獨家網友影評:首先來說這影片的故事主線,它雖然很模糊,但是仍能看出來它在刻意的構造出一個自行車的得而失、失而復得、得而復失這樣由三個情節點所形成的兩段故事。在這兩段故事中,都有一個關於自行車的相似結尾,一個是被偷一個是被砸。  獨家網友影評:第一段故事,編劇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抄襲德西卡的那個《偷自行車的人》。
  • 第六代導演王小帥: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給了我做獨立電影的勇氣
    《地久天長》,是近幾年來我所看到的最優秀的華語家庭電影。然而, 今天的影評文章我要談論的是王小帥的另一部電影,《十七歲的單車》。這部電影看過的人很少,在豆瓣上標記看過的人只有14.2萬,所以今天講這部電影,原因是有時候酒香也怕巷子深。
  • 無名放映室 | 《十七歲的單車》
    】 片名:十七歲的單車 類型:劇情 導演:王小帥    編劇:唐大年/徐小明/焦雄屏/王小帥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臺灣/法國 上映時間:2001/02/17 (柏林電影節)   獎項: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
  • 美好而又痛苦的青春——影評《十七歲的單車》
    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總會有一個重要的物品來寄託著我們的青春歲月,一輛高級山地車,把兩個17歲男孩的青春聯繫起來,從農村來北京打工的小貴,城裡的高中學生小堅,兩人在丟車和找車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一群玩弄單車技巧的少年,臉上儘是青春的朝氣和快樂,可小堅的快樂虛偽而脆弱,因為他是偷了家裡的錢暗自買了車。站在女孩前的小堅羞溼得不知所措,女孩微笑著誇道「你的車挺好的」,此時的小堅心情定是複雜而又矛盾的,既有戀愛的甜蜜、羞澀,又有一絲虛榮和滿足,還帶著怕事情暴露的擔憂和恐懼。
  • [騎行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
    那麼今天,GZC通過向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來讓大家細細的體驗一下這種自行車的情感,雖然主角是一位17歲的騷年,但他其實就是一名典型的自行車愛好者的代表!《十七歲的單車》是2000年由王小帥導演,崔林、李濱、高圓圓和周迅等人主演的一部圍繞自行車為故事主題的青春電影。這部電影在不同的國家發行,採用的是不同的電影海報,上面這張是中國版的電影海報
  • 《十七歲的單車》「單車」為王的日子裡
    九十年代末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行著無數自行車自行車是那個時代的象徵在電影《十七歲單車》中單車是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也是電影裡被賦予最多含義的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九十年代末,自行車雖然不再是曾經的「三大件」。
  • 如何評價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同樣是以兩個年輕男子為主線的故事,內地第六代導演中有個叫王小帥的拍過一部《十七歲的單車》,比韓寒的《後會無期》不知高到哪去了。
  • 評《十七歲的單車》
    ———淺析《十七歲的單車》藝術特色 特殊的歲月留給我們的記憶也許是反思或是感慨,每個人都曾擁有十七歲那段炙熱的青春,也許夾雜著殘酷與現實王小帥的力作《十七歲的單車》通過鄉下人小貴到大城市當郵遞員經歷的悲歡、辛酸、苦楚的講述,展現了一段殘酷而現實的十七歲青春物語,揭露城鄉之間的差距以及展現了導演對社會最底層最平凡的生命個體狀態進行的探索與反思。影片風格化的藝術特色已成為其一大亮點。
  • 十七歲的單車
    前些天,我在百無聊賴之際,又看了一遍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看著影片中的人物騎著車在胡同裡穿梭,自己仿佛又跳回到那段人車爭道的單車歲月
  • 第六代導演電影賞析:《十七歲的單車》
    2001年,中國第六代導演主要代表之一王小帥發行了他本人第一部在商業上相對較為成功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影片講述了兩個青少年和一部單車故事。郭連貴(崔林飾)來自農村,在北京的一家快遞公司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的單車來往於大街小巷。這是一輛銀白色山地車,公司借給他送貨,眼看自己就要掙夠錢買下它了,車卻丟了。
  • 經典青春影片《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
    導語:經典青春影片《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影片《十七歲的單車》又是一個17歲的故事。是否因為雨季中的故事總是特別多呢?這個17歲不美:暴力,以強欺弱,狂躁以及命運的不公。只是這樣一些記憶如今在看了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後,竟似乎又變得不夠真實了,好像說自己17歲單車的美好時光純屬偶然,而那些孩子的那些沮喪少年的單車故事,才是真實的17歲。「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最暴力的一點是小時候沒人告訴你童話,長大之後沒人告訴你童話是假的。」徐克如是說。
  • 藍風箏與十七歲的單車
    註:這是一篇老文,寫於2008年。同樣面臨厄運的是她母親的娘家人,從革命氣質十足的大姐、到愛情事業失落的失明的二哥,再到血氣方剛流放異鄉的小弟,鐵頭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這兩個可憐又可敬的女人,承受著本不該承受的一切。 十七歲的單車像一部風情畫,細緻綿密地刻畫了20世紀80年代生人一代的青春衝動與迷惘。
  • 殘酷的成人儀式,《十七歲的單車》
    《十七歲的單車》的主線正是一則關於青春期的寓言。兩個因為單車遭遇的少年,兩幕惶惶不安的的青春紀實。初到北京的少年小貴找到了一份騎單車送快件的工作,他很滿足這樣充實又可預期的生活。他騎著公司配發的嶄新的山地車疾馳在車水馬龍的繁華所在,內心充盈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小堅是就讀於職高的北京孩子,成績優異的他有個青梅竹馬的同級女生瀟瀟。
  • 一輛單車,兩樣青春,電影《十七歲的單車》追尋兩少年的人生軌跡
    導語:十七歲,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也是青春歲月中憧憬人生夢想的年齡。按照普通人的生活軌跡,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奔波在學校與家的兩點一線之間。這個年紀正值上高中,在繁重學業和懵懂愛情的共同作用下,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殘酷現實面前變得曲折。或叛逆、或躁動、或清純,這些都是青春期裡特有的符號。不同時代背景下,青春歷程也是截然不同的。
  • 電影《偷自行車的人》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偷自行車的人》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看完《單車竊賊》,期間數度落淚。這是他生活的唯一希望,還好第二天就是周末,於是他和兒子一起發動朋友展開了找尋單車之旅,幾乎跑遍羅馬城,後來他找到了小偷,但無法找回單車,小偷也是個失業求生的年輕人,警察對此也無能為力。無奈之餘,他幾番掙扎,去偷了一架單車,被人當場抓獲。
  • 青春划過的時代——《十七歲的單車》賞析
    全片以單車為主線,兩位主人公為它欣喜若狂,也為它失魂落魄,小小一輛單車,承載著兩個少年的希冀。十七歲的小貴從貧困農村來城市討生活,靠著快遞公司的工作得到了人生第一輛單車,還是經理口中全北京城都少見的高級山地。
  • 《十七歲的單車》來自底層生活的窺視
    《十七歲的單車》講的是因為一個單車而產生交集的兩個不同生活階級的兩個少年。是一部社會現實主義青春題材的一部影片,導演以他獨特的視角表達了他對城市中下層人遭遇的看法和對青春別樣的詮釋。低調簡單的拍攝,帶有一種黑色幽默的來講述的現實。
  • 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這是一部關於「尋找」的電影。兩個17歲的男孩兒,一個來自鄉村,一個本就生活在城市,不同的生活背景以及不同的人生渴望,使他們成為本該平行的兩條直線,過著各不相干的生活。然而,一輛普通的自行車,作為故事戲劇衝突的導火索,在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邏輯關係裡,勾勒出主人公鮮活生動的形象。
  • 2020年編導藝考影評最容易考到的10部電影!
    在歷年的編導藝考中都會出現很多影視作品,讓考生針對片段做出影評,沒有提前準備的考生都吃了大虧!馬上臨近2020藝考,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編導藝考最容易考到的12部電影!供編導藝考生參考!他的《十七歲的單車》是編導考前進行影評訓練的必看電影,今年,他的《地久天長》包攬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最近剛結束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地久天長》又獲「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電影業界對這部電影的認同,讓引起了大學院校出題考官的關注。上海編導統考大綱中已經加入了這部電影,編導生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