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費"的"受害者":除了紙幣,還有千千萬萬的期房購買人
不可否認,如今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動輒萬億的電商平臺"一夜而起",無數實體企業的生存空間微乎其微;我們也在這場"盛世的狂歡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700億件快遞業務量是我們的貢獻,實體企業門庭"冷清"也是我們的"傑作"。當然,這一切無關乎對錯,有科技發展的必然性,也有我們消費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只是,一切的源頭不經意的都指向了一個代名詞,它就是"超前消費",人們常說,"超前消費"毀掉了一代年輕人,但是,其"受害者",卻遠遠不止年輕人。
1. "無現金時代"越來越近,紙幣成了"受害者"之一
一切的源頭還得從支付寶說起,2003年,大家最信任的只有銀行,沒有之一。彼時支付寶初創,連第一筆由支付寶交易的淘寶訂單都是在阿里工作人員的"忽悠和安撫"下完成的,於是,遠在日本的留學生崔衛平把自己的九成新相機交易給了西安工業大學的學生焦振中。
當時的支付寶還是淘寶網的"附屬產品",沒有誰會想到在10年之後它將成為人手必備的支付APP,當然一切都歸功於馬雲。2004年在參加一次經濟論壇中,他接觸到了國外的一款第三方支付軟體,並且很快就被折服,回國之後,馬雲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對支付寶的啟動工作,支付寶也就成為了阿里的頭等大事。
淘寶打敗ebay之後的幾年時間,開始了野蠻生長,而作為承接淘寶交易訂單的支付寶也隨即擁有了不錯的用戶基數,在2008年突破了一億用戶,次年更是破2億大關。而真正讓其成長為如今這個規模的還得歸結於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第三方支付拍照的發放,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首批的第三方支付拍照,作為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支付寶赫然在列。它所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在於消費者的信任程度,一切的合法化讓大家紛紛棄用網銀支付,再加之已經初見雛形的電商市場,大部分都會選擇與之綁定的、支付更加快捷的支付寶。
第二件則是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原本只有在PC端上享受網購,開始以量級拓展到移動端,一時之間電商徹底席捲大江南北。而第三方支付也借著電商趕上了時代的"風口",除了支付寶,微信也依靠著社交平臺崛起,至於微信的故事筆者在這就不詳細敘述了。而後就出現了現在第三方支付"壟斷"我們支付方式的現狀,還是那句話,無所謂好壞,但是一切都變了
由此"無現金時代"的口號在這兩年甚囂塵上,而電商就是大家"超前消費"的墊腳石,以前只能夠通過現金來衡量自己購買力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種類繁多的商品映入消費者的眼帘,眾多小型消費貸就慢慢的成長了起來,其中以支付寶的花唄、借唄最為出名,隨之也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了"超前消費"的"種子"。
而紙幣就成為了"超前消費"的"受害者",隨著四大行開啟數字人民幣,"無現金時代"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而紙幣逐漸地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筆者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支付交易的首選早已就不是"紙幣"了。
2. 千千萬萬的期房購買人,也逃不過"超前消費"的"魔爪"
而隨之被改變的除了紙幣,還有期房的迅猛"生長",許多開發商為了利益最大化,便會選擇在拿到住宅用地之後就開始預售。而我們眾多的消費者為了能夠更加便宜的購買到房子,會去選擇購買期房。原本對於雙方來說雙贏的結果卻埋下了眾多隱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迎來"寒冬",但是房價確實一路飆升,槓桿一旦失衡,引來的就是此起彼伏的"暴雷聲"。這種"超前消費",讓無數期房購買者身陷泥潭,開放商房子爛尾情況嚴重,自己還要繼續承擔期房的房貸,能不吃這個虧的途徑只剩下向媒體"曝光"了,但還是千千萬萬的購房者深受其害。
尤其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接連傳出不少的知名房地產企業"倒下",許多開放商"跑路",甚至還有千億規模的泰禾集團也搖搖欲墜。房價已經成為了購房者心中的痛,他們還有承受這種"超前消費"到來的風險,有多難可想而知。所以近來一直有不少的人發聲指責期房,過激者甚至直言要取消這一業務。
寫在最後
文章略長,能看到這裡的朋友想必都是感同身受,也辛苦各位了。總之在筆者的眼中,"超前消費"或許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其"受害者"卻是不絕於耳,至於其中原因難免讓人深思。時代在發展的道路上也一定會布滿荊棘,只有在國家的保護以及自身的"自控"上才能披荊斬棘,奔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