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埃及(3A)

2021-02-07 猞猁世界文明史


   鴻篇巨著《世界文明史》作為杜蘭特夫婦耗時四十年所著的力作,其歷史地位應不下於《伊利亞特》、《幾何原本》、《聖經》、《希臘羅馬史英豪傳》、《羅馬帝國衰亡錄》等典籍。中譯本《世界文明史》為臺灣幼師文化公司上世紀譯本,因多人集團急戰等主因有10%左右的錯誤,林叩斯在中英文比照研讀時認為有完美之必要。

    現在《世界文明史》已校譯完畢,為便於閱讀,校譯者(林叩斯及助手)不僅基本更正了其10%的翻譯錯誤,也增加了一些必要的人物注釋。臺譯本翻譯錯誤主要存在以下方面(1)人名、地名、事件名、術語不當或不符合大陸習慣。(2)古英文、詩體文轉達錯誤,文中存在的少量拉丁語、法語、義大利語、希臘語、西班牙語等增加了翻譯難度而致錯誤產生。(3)臺灣譯者語言功底到家,但哲學及自然科學功底不足,特別是對希臘神話體系、基督教神學體系等欠缺把握,致使翻譯錯誤產生。(4)文中少量複雜句需聯繫上下文進行哲學思考才能解析,所以錯誤產生。(5)英文原文自身有少量錯誤.

  《世界文明史》之《東方的遺產》原中譯80萬字,校譯變動(增 刪改)約10萬字,老師(林叩斯)做好校譯的前期基礎工作,學生(李育宸)在讀書學習的同時做錄入校對工作,並將變動較大部分進行中英文比對,有些原文錯誤也在老師的指導下指出,最終成果逐章電子化公益展出。更改體例:方括號用於引用英文原文並說明更改原因,新增詞句用紅字,刪節字詞句用圓括號,個別單詞及短句不引原文。

       

 

        第二部 埃及與近東

第二章  埃及

 

第三節  埃及的文明

 

 

(八)科學

埃及科學之起源——數學——天文與曆法——解剖與生理——醫藥,外科,衛生

埃及學者大半都是祭師。他們有著神廟為靠山,生活安定,時間充裕,因此縱然受到種種迷信的包圍,但終究能(突破迷信,變)成為埃及科學的奠基者。根據祭司(師)傳說,科學系由特透Thoth大神於公元前18000年所發明。主宰地球達3000年。他是智慧的化身,由他所著的書,多達2萬餘冊。埃及人鹹信,所有有關科學的書籍,俱已包括於這2萬餘冊之內。

從有記錄可考之時起,埃及數學之發展,即已非常可觀。這是十分顯然的事。金字塔的設計與建築,其計算之精密周到,離開數字根本無從著手。尼羅河泛濫,是整個埃及生活之所系。為了計算及保存漲水退水之紀錄,為了清理土地之疆界,土地測量學(與)[幾何學],即應運而興。

至於數學約瑟夫斯認為系亞伯拉罕從迦勒底(即美索不達米亞)帶到埃及的。不過,近代史家認為,不單數學,甚至其他學術,要說埃及系受自迦勒底的烏爾或西亞其他地方影響均非無可能。

埃及人發明了一套記數法,不過這套記數法很笨。一划代表一,二劃代表二,九劃代表九。到了十,換個新符號。然後,兩個十符號代表二十,三個十符號代表三十,一一九個十符號代表九十。到了一百,又換個新符號。然後,兩個百符號代表兩百,三個百符號三代三百,……九個百符號代表九百。到了一千,又換個新符號。及至到了一百萬,則畫個人用手摸著頭來代表。這好像說「啊!怎麼這樣多?」埃及人沒有零觀念,也沒有發明十進位法,也無用十指及十趾來代表數學的觀念,他們記個「999」要費27個符號。埃及人也有分數觀念,不過表示分數時,總用分子是一來表示,例如:表示3/4時,他們寫成1/2十1/4。對於乘法表與除法表,其歷史和金字塔一樣悠久。最早之數學(理)論文,是於公元前2000至1700年前之莎(水)草紙卷本。但在那些卷本中,又曾提到某些遠在500年前即巳出現之數學著作。

從數學理論所舉若干例子中,我們知道古埃及人由於對穀倉容量及田畝面積(廣袤)之計算,代數一次方程己出現(觀念巳經萌芽)。不過,埃及數學中最發達的還是幾何。他們對於幾何的運用,不僅以之計算正方形圓形立方體的面積,而且也以之計算圓柱(圓錐)及球體的容積(面)。埃及人也早已知道圓周率,他們所使用的數值是3.16。4000年後的今日,我們才進步到,圓周率為3.1416。

關於埃及人的物理化學,至今迄未發現任何資料。至於天文知識,埃及人所知者似乎不多。祭司(師)對天地的觀念,認為地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盒子四角有四座高山,天就是由這幾座山撐著。日月蝕現象(,)埃及人沒有注意到(所知者),這方面似不如(比)美索不達米亞(的)人(為多)。埃及人知道得最準確的一點,是尼羅河泛濫開始的日期。由於尼羅河泛濫系始於夏至之日,故埃及人之神廟,在修建的時候,即特別使其神廟正面中央,與夏至早晨初升太陽,兩者在同一條線上。

有人這樣想,祭司(師)對於天文的知識也許相當豐富,只是一則為維持神的尊嚴,再則為實行愚民統治,因此不欲將其公開。歷經無數世紀,為了研究天體的運行,對於某些星體(球)的追蹤,祭師保有著上千年的資料。他們能分別行星與恆星。他們觀測紀錄中,竟含有五等星——這種星肉眼無法觀測——的資料。證實以上的推想,還有一樁事實,即祭司(師)制定了曆法——這對人類來說,也是一樁很大的貢獻。埃及人把一年分為3季,每季分為4個月。尼羅河漲水,泛濫,至水退,為第一季。播種五穀使其生長,為第二季。最後收成為第三季。

埃及人把一天分為若干小時,一月分為30夭。這種分法較陰曆每月定為29.5天,計算上來得便利。為了湊足一年之數,使太陽與尼羅河泛濫吻合,他們在第12月月尾加上5天。埃及人把尼羅河河水漲得最高的一天——這天也是天狼星,一顆最亮之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由於一年只有365天——實際上應為365又1/4天—,因此4年便有一天之差。

對於這項誤差,埃及人始終沒有設法校正。若干年後(公元前46年),亞歷山大的希臘天文學家,奉凱撒之命加以修正,即每4年加一天,於是便成舉世知名的「朱利安曆法」-朱利安系凱撒之名。公元1582年,教皇格列哥裡十三世再加校正,即逢以400不能除盡之世紀年代內,令2月減少一天,於是便成目前世界所通行之格列哥裡曆法。也就是我們所稱之陽曆。今天有歷可用,飲水思源,我們不能不對埃及人表示感謝。

埃及人會做木乃伊,可是對於人體並無研究。他們以為,血管中所裝的是氣、水及液體。他們相信,心肝五臟為思想的中心。儘管如此,埃及人對於人體之主要骨骼名稱,內臟之位置,及心臟的作為生物體推動力和循環系統的中心機能,還是有相當認識的。一份水草紙卷本曾有這樣記載:「血管,『發於心臟,通於全身。名醫置其指於頭、於背、於手,於足…,對於心臟之景況,皆可查知"。從此一認識到連納德與哈維兩人的見解僅是一小步,但是時間已過了3000年。

埃及人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最大的要數醫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醫學也始於祭司(師),同時其起源也富有神話。就一般平民百姓而言,治病大半靠符錄不靠醫藥。在他們,生病是撞到了鬼,送鬼病就會好。以感冒而言,感冒有感冒鬼。送感冒鬼,要用下列的話:「走,走,走!感冒鬼。你來讓他(病人)骨痛、頭痛、七竅不舒服。走,趕快離開,滾到地上。臭鬼、臭鬼、臭鬼、趕快滾!」

埃及雖流行送鬼治病,但也產生了不少偉大的醫生及醫學家。他們所建立的規範,甚至連(世稱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亦受其影響(,也不能不衷心服膺)。埃及醫學,很早就很專門,有專攻產科的,有專攻婦科的,有專攻胃科的,有專攻眼科的。古代,埃及醫學精深,即已國際知名。在波斯王居魯士(Cyrus)御醫中,就有一位埃及醫生。除專科醫生外,埃及還有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的顧主,多半是平民。這些醫生,除能治各種疑難雜症外,附帶還會化妝、染髮、修飾皮膚手足,及滅絕蚤蝨等。

現在留傳下來著作中,最有名的一種叫埃德溫·史密斯莎草紙卷本——此卷本以由Smith發現而得名。此一長達15英尺之卷本,約為公元前1600年之物,就此卷本內容觀之,我們稱之為歷史上最早之科學著作亦不為過。史密斯卷本,曾載臨床案例(手術)48種——從顱骨碎裂至脊椎骨挫傷。每種案例(手術),均按很謹嚴之步驟進行:①初步診斷;②詳細查驗;③症狀討論;④再診斷;⑤判病結局⑥治療。最足令人敬異之點,卷本作者曾以極肯定之語氣說:「控制下肢之器官,不在下肢而在「腦」部。」此等觀點,即令18世紀醫學家看來,仍屬非常新穎。

埃及人所患之病,為數不少。就木乃伊及卷本研究,他們所患之病有:脊髓結核、動脈硬化、膽結石、天花、小兒麻痺、貧血、風溼性關節炎、麻瘋、痛風、乳突炎、盲腸炎、畸形性脊椎炎及軟骨發育不全等。梅毒及癌症,沒有發現。不過,有些從木乃伊身上找不到的疾病如膿漏及齲齒,在後來的埃及人身上卻極普遍。這也許是文明(化)發展之所賜吧。人類小腳趾骨之萎縮,一般多歸咎於穿鞋,但古埃及人無分貴賤老幼一律赤足,而這種現象亦屢見不鮮。

為了對付這許多疾病,醫生有著不少藥物(性)大全之類的東西。埃伯斯莎草紙埃伯斯卷本所開藥方,多達700餘種,從治蛇咬到治產後熱,莫不應有盡有。卡汗(水)莎草紙卷本((C1850 B. C.)所開藥方中,有一種栓劑(極現代化的東西),那就是避孕藥。

第十一王朝皇后陵寢內,發現一個藥櫃。櫃中藏有藥缽、藥匙及許多丸藥及草藥。古埃及之處方,大半處於藥物與符咒之間。一般而言,多數是兩者並用。埃及人之藥物極為奇異,最著者有:蜥蜴血、豬(天鵝)齒、豬(天鵝齒)耳、龜腦、孕婦乳、童女便、人糞、猴糞、狗糞、腳糞、貓糞、蝨糞、古書燒灰調油、腐肉、腐油等。埃及人相信,以動物油摩擦,可治禿頭。像諸如此類藥(偏)方,曾由埃及傳至希臘,希臘傳至羅馬,羅馬傳至歐美各國。今夭我們所吃的藥物,不少即系尼羅河谷居民發明的。

埃及人認為,人體健康之增進,須第一,注重公共衛生;第二,男性割除包皮;「第三,不斷清理腸胃。狄奧多羅斯·西庫路斯告訴我們:

 

為了預防疾病,他們(埃及人)乃以下列方法:灌腸,斷食催(嘔)吐等增進健康。對於這些方法,有的三四天行一次,有的每天行一次。他們的理論是,吃進身體之食物,除一小部分可以滋養身體外,大半都是廢物。這些廢物如不清除,久之足以使人致病。

 

羅馬學者普利尼相信,埃及人所以有這種理論,可能系是從朱鷺學來的。朱鷺,埃及人視之為神鳥,這種鳥為了對付便秘,常常自行灌腸。其所使用之灌腸器,即它那副長嘴巴。希羅多德說:「埃及人每月設法輕瀉一次,每次連續3天。他們行輕瀉之理論為:清除腸胃中足以致病之食物殘渣,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這樣做有無效果?這世界第一位文明史的作者說:「全世界最健康的民族是利比亞人,而埃及人之健康,僅次於利比亞人」。

 

(九)藝術

建築——古王國,中古王國,帝國及塞伊斯王朝之雕塑——浮雕——繪畫——小型藝術品——音樂——藝術家

藝術,在埃及文明(化)中,可說是最為輝煌的部分,埃及人一登上歷史舞臺,在藝術方面即有著非常精彩的表演。其藝術品之瑰麗壯觀,除希臘藝術差可媲美外,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埃及藝術,其所以如此輝煌,第一系得力於其孤立和平的環境,其次,系由於圖特摩斯三世及拉美西斯二世因徵服而獲致之大量財富。有了這兩個條件,埃及人創造了很多富麗、壯觀的建築、雕像,及其他藝術品。進化論者面對著埃及藝術的成就,也許對他的理論都會感到懷疑。

   建築在古代藝術品中,是最為華貴的一種。埃及古代建築,可說兼具偉大、壯觀、耐久與實用諸特點。建築之進步,系啟端於居室基地之(改良與)修飾。埃及之居室,大半系以泥、土、木為材料。這類居室,大都具有幾扇日本式的雕花門窗,及一根堅韌耐久的棕櫚屋梁。

埃及人的住宅,大半都是這個格局。環著居室,是一帶圍牆。圍牆之內,是一個天井。要進入居室,得進入圍牆,經由天井。比較有錢人家,住宅之內均有花園。有些私人花園,有山有水,設計頗為精美。窮人雖沒有私人花園,但卻有市政機關開闢的公園。一般而言,無論貧富其住宅附近,皆有花木點綴。屋內,牆壁四周普通均設有帳幔。地面,很多人家都鋪著地毯。在古代,埃及人的習慣是不坐椅子而坐地板,古王國時代,人們吃飯時,是圍著一個高僅六七英寸的餐桌蹲下來。這點,可說和日本人一樣,不過(,日本人吃東西用筷子,而)埃及人(則)用手,和莎士比亞時代一樣。帝國時代,埃及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了。這時,上層社會,圍著餐桌,已有椅子可坐。由於奴隸便宜,他們所吃的菜,系由奴隸一道一道端來。

由於石頭昂貴,除宮殿廟宇外,老百姓很少用它來蓋房子。即令貴族,他們雖有財力及機會獲得石頭,但也得先讓法老及祭師用了再說。當阿蒙霍特普三世時代,沿尼羅河,幾乎每英裡都充滿了石建的宮殿廟宇及陵寢。埃及人一開始就起勁地造金字塔,這種風氣,直延續到第十二王朝時代。及赫努姆霍特普[ca. 1890(2180) B. C.]在貝哈尼桑Beni-Hasan依山採用柱廊形式建築後,又開了一種新風氣。其後,數以千計之柱廊式建築,以各種不同姿態,即出現在尼羅河西岸。不過,埃及的建築,從(不管是)金字塔時代到(或)丹拉達Denderah的哈託爾Hathor神廟時代,其巍峨壯麗3000餘年來,可說沒有任何一個文明,可以望其項背。

廊柱式建築的大本營,當然是卡納克及盧克索。這兩地的建築,曾經圖摩斯特一世,圖摩斯特三世,阿孟霍特普三世,塞蒂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及自第十二迄二十二王朝諸法老苦心經營。約當公元前1160(1300)年之際,在馬迪那特哈布,我們發現另一種風格的建築。許多巨型大廈,全由圓柱構成。靠這些柱子一個(這種)阿拉伯(式)村莊(的構築,)曾延續生存達數世紀之久。

此外,阿比多斯的塞蒂一世神廟,在一片廣大廢墟中,顯得神秘而陰森;在埃利潘蒂尼,小巧的赫努姆廟(ca.1400 B. C. ),「精緻幽雅,顯具希臘風格」;在達爾巴赫裡,哈特謝普蘇女王的柱廊建築,莊嚴華麗無與倫比;在上述柱廊建築附近,由拉美西斯二世之建築師及奴隸,所完成的巨大石像及雕塑,不但多而且美;在菲萊,由於亞斯文水壩的修築,(所發現的)使被遺棄與荒涼的伊西斯神廟的(,)柱廊底部沉入水中(精美世所罕見)。這些是至今裝飾尼羅河谷的古蹟的殘片取樣,它們證明著樹起它們的人的力量與勇氣。[these are sample fragments ofthe many monuments that still adorn the valley of the Nile, and attest even intheir ruins the strength and courage of the race that reared them.]觀察埃及建築,一方面,(由於)巨石累累柱廊林立——其所以需要這麼多巨石柱廊,可能是為了對抗強烈的陽光(——覺得頗不均衡)-缺乏整體性 、不對稱[遠東一向不喜對稱](,但在不均衡,不對稱中,卻有一種遠東特具的原始風格之美) 、存有原始和現代都崇拜的規模[a barbaric-modern adoration of size]。 此處它們一樣宏偉、富麗、莊嚴、偉大;此處(一方面,由於)拱門圓頂及弓形架構之採用(——這種採用),顯然不是為了需要,(而是為了美觀,就此點而言)但它們的原理己準備好向(,)後之希臘羅馬及現代歐洲(,可說均系其衣缽傳人)傳播(,—面使我們又不禁興起莊嚴、崇高、富麗、偉大之感)。除此之外,關於裝飾圖案的設計則從未被超越過,(關於水)如莎草型圓柱、蓮花瓣式圓柱[lotiform columns],複式多麗斯式圓柱["proto-Doric" columns], 女像柱圓柱[Caryatidcolumns],哈託爾柱頭[Hathor capitals],棕櫚柱頭、天(聯)窗(假樓)[clerestory],楣梁[architrave宏偉的楣梁充滿力感與穩定感,正是建築靈魂的有力呼籲][ and magnificent architraves full of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that are the very soul of architecture's powerful appeal.]等之發明,在在均予人以無限美感。埃及人,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

埃及人,不單建築驚人,而且雕刻也極驚人。談埃及雕刻,當自人面獅身像說起。據推測,這尊雕像,也許是某位具有權威法老——可能為海夫拉——的象徵。這尊雕像,不但型體巨大,而且在表情上亦頗美妙。今天的人面獅身像,儘管其鼻子及嘴唇曾有一部分為彈片削去,但此一巨構,由於技巧高超,對於獅,這一百獸之王沉著、勇敢、猜疑、威嚴的特性,仍能表露無遺。對此雕像,最足驚人的一點,是當你對它諦視時,似乎有一絲微笑浮現在它臉上。這一絲微笑,足以顯示5000年前作此雕像的藝術家及他所欲刻劃的法老,對於人性已有相當深度的了解。藝術品中,人所豔稱者,有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尊雕像,可說就是古埃及藝術家用巨石刻成的蒙娜麗莎。

就精細方面來講,歷史上可能再沒有任何一尊雕像,比得上目前尚存於開羅博物館的那座海夫拉綠玉雕像。5000年時間,幾乎什麼都已剝蝕盡淨,但這件藝術品,似乎原封未動。由於綠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此,由這座雕像所顯示出來的決心、勇氣、權力、智慧——是海夫拉的,同時也是作此雕像的藝術家的——至今仍活現於人們眼底。(我曾經看過)與前述勝像同時或稍前之左塞及門卡拉的雕像亦陳列在此館裡,前者系石灰石刻的,後者是雪花石膏制的,雕刻技巧雖佳,但卻不能與綠玉雕像相比。

就藝術造詣而言,藝術家為普通人所作的雕像,並不比為貴族所作者為差。在普通人雕像中,書記及監工的雕像,就是最著名的。關於書記的雕像,留傳於世者有若干件。每件姿態各異,作品年代亦無可稽考。刻得最佳的一件,當數羅浮宮博物館所藏正蹲著記帳的那一件。

至於監工雕像,系由阿拉伯工人在薩卡拉墓地中掘獲。以其頗像阿拉伯地方的酋長,故戲稱之村長雕像。現在此一雕像,博物館中即系以此命名——其實,此雕像的真正名字是卡皮魯.監工雕像,系以木刻成。由於所用木料相當堅硬,故雖飽經歲月,仍然頗為完整。這座雕像,系一中年男子,手持監工標牌,前行作發令狀。其大腹便便,乃所有社會豐衣足食者之象徵;其面部表情,似對其職位感到非常驕傲。就整座雕像之姿態,及其細部刻劃如面部表情、衣褶等觀之,作者之藝術技巧可說已臻化境。「假定由我挑選埃及藝術品參加世界藝術展覽會,」Maspero說:「我所挑的,就是這一件。」——可能有人會說Khafre綠玉雕像比它強?

以上是古王國時代的傑作(現在),讓我們看看古王國時代大量較次一等的雕像。這個時代比較著名的作品,有拉赫特普及其妻子Nofrit的臉像,有祭師拉諾菲的雕像,有費奧普斯王及其子的雕像,有鷹首雕像,有啤酒師傅雕像,有侏儒雕像。以上這些作品,件件都能表露出突出的個性。一般而言,早期雕刻均頗粗劣。在造型上,埃及雕刻似皆遵循一個傳統:凡屬人像,其身體面部均向前方,而手足則皆向側面,身體部分,幾乎千篇一律,較有變化的,僅為頭部,軀體,凡女性必苗條柔嫩,凡貴族必粗壯有力。

(由於所受傳統的束縛太大,藝術家在雕像方面不能充分發揮其天才,於是遂轉而運用其精力於浮雕及繪畫方面。浮雕及繪畫的發展,一方面是藝術的,同時也是實用的。埃及人為安慰死者,曾以大量的浮雕、繪畫及雕像置於墓中。他們認為這些東西,可與死者作伴,可為死者代勞。權威傳統是藝術的剋星,由於雕像之製作大部均系用之於神廟及陵墓,故藝術家除根據祭師及陵墓主人的要求去作外,根本無多大活動餘地。這也許就是若干世紀以來,埃及沒有幾件雕像,可以媲美最初那幾個王朝作品的原因。)

儘管祭司的傳統與控制加諸雕像、繪畫與浮雕之上而產生僵硬與同一,這些作品因其概念的深度與力量、執行的活力與精確,作品的特徵、線條和完美等得到救贖。雕塑從來沒有這麼生動過:村長滲出權威,磨谷的婦女為她工作展示了每一分感覺與力量,書記一副書寫的樣子。成千在墓中的小木偶為死者執行基本的產業被塑造得如此生動,以致我們和虔誠的埃及人一樣相信由於這些服侍者的存在死人不可能不幸福。用不了幾個世紀,埃及的雕刻又達到了早期王朝的高度。因為多數的雕像不為廟宇與墳墓而做,祭司在相當程度決定了藝術家應採用的形式,這慢慢把雕刻窒息為傳統格式的退化。

[But with all the stiffness and sameness that priestly conventions and control forced upon statuary, paintings and reliefs, theseworks were fully redeemed by the power and depth of the conception, the vigorand precision of the execution, the character, line and finish of the product.Never was sculpture more alive: the Sheik exudes authority, the woman grinding grain gives every sense and muscle to her work, the Scribe is on the very verge of writing. And the thousand little puppets placed in the tombs to carry on essential industries for the dead were moulded with a like vivacity, so that we can almost believe, with the pious Egyptian, that the deceased could not be unhappy while these ministrants were there. Not for many centuries did Egyptian sculpture equal agai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arly dynasties. Because most of the statuary was made for the temples or the tombs, the priests determined to agreat degree what forms the artist should follow; and the natural conservatism of religion crept into art, slowly stifling sculpture into a conventional,stylistic degeneration. ]

 

到了第十二王朝時代,在(由於出了)好幾位強有力(英明)的法老領導下,世俗精神得再確認,藝術乃(漸有復興之勢)重獲舊有活力並超載舊有技巧。此一時期的代表作,有阿門內姆哈特Amenembet三世黑綠玉頭像——此像技巧純熟,對一位潛沉幹練君主之特性,刻畫入微;有塞索斯特裡斯三世雕像——此像系以巨石刻成,其頭部姿勢及面部表情,足可與歷史上任何名作相媲美;有塞索斯特裡斯一世雕像——此像僅存軀體,現藏開羅博物館,其雕刻技術之精,足可與羅浮宮博物館所藏之赫拉克勒斯軀體雕像相垺。動物雕刻,遍於埃及整個歷史,一般均雕得栩栩如生。此時期之動物雕刻,具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幾件:一,老鼠啃花生;二,猴子彈豎琴;三,警戒中的豪豬。時序降至牧羊君朝代,埃及藝術似皆進入休眠狀態。此後300年中,簡直找不出一件值得稱道的作品。也許是物極必反,接著一個光輝的時代又到來了。

在哈特謝普蘇女王,圖特摩斯, 阿孟霍特普, 拉美西斯諸法老統治下,由於國力的伸張,自敘利亞搜刮而來的財富,宮廷神廟享受之餘,無形中各種藝術也獲得了灌溉。此時期的作品,有高聳入雲的圖特摩斯三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有充斥於神廟每個角落的雕像,一個民族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而振奮因而產生出數量空前的傑作[statuary crowded every corner of thetemples; masterpieces were flung forth with unprecedented abundance by a raceexhilarated with what they thought was world supremacy.]。有偉大女王的花崗石刻半身像——此像現藏紐約萬國博物館;有圖特摩斯三世的玄武巖石刻雕像——此像現藏開羅博物館;有阿孟霍特普三世的獅身人面像——此像現藏大英博物館;有埃赫那呑的石灰石刻坐像——此像現藏羅浮宮博物館;有拉美西斯二世的花崗石刻雕像——此像現藏於都靈(杜林)博物館、有此同一法老獻神跪像;有達爾·埃爾·巴赫裡的牛刻——對此作品,馬伯樂推崇道「以之與希臘羅馬同類最佳作品相較,實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阿孟霍特普三世的獅刻—對這一對獅子,羅斯金認為是古代藝術雕刻中的精品;有拉美西斯二世雕刻家所刻的巨人石像——此像在阿布辛貝直接刻在巖石裡(系就一整塊巨石刻成)。

考古學家於特勒·埃爾-阿馬納廢墟中,曾發現圖特摩斯藝術家的一個工作場。那兒有埃赫那呑頭部石青模型—就此模型顯示,這位以悲劇終場的君主,眉宇間充滿了神秘及詩意;尚有埃赫那之皇后,納芙芙蒂蒂的石灰石刻半身像;及這位美豔絕倫皇后的沙巖頭像。以上所舉,只不過是此期作品的一部分。但就此部分看來,已可見其精美豐富。偉大帝國時代,一切果不同凡響,瀏覽此一時期作品,令人難忘的:是埃及藝術家在認真創作中所常常流露之幽默,他們在雕刻動物、人像甚至在埃赫那呑打破偶像的時代雕刻帝王皇后肖像時,常有令人傾倒的遊戲之筆。

自拉美西斯二世以後,埃及藝術家的創作力即漸告衰退。此後數百年間,所謂藝術品,只不過是古代作品的翻版。在塞伊斯諸王時代,埃及藝術,出現了一段迴光返照的景象。此期藝術家,返樸歸真,大有追蹤古王國藝術大師之概。他們大膽採用最堅硬的石料,如玄武巖、角礫(蠻)巖、蛇紋石及綠玉等。用此等石料的雕刻品,最著名者有兩件,一為Montumi-hait雕像,一為禿頂人像—這兩件作品,現均藏於柏林國家博物館[正抑鬱地遠望戰爭,因為德國正在備戰]。塞伊斯時代藝術家,對於青銅也頗感興趣。他們用以鑄成神、人及動物。提庫斯切特夫人銅像,及銅刻貓與山羊頭,即其著者。最後,波斯人來了。野蠻的波斯人,自侵入埃及後,殺人、放火、搗毀神廟。埃及藝術,因遭此大劫而近於滅絕。

建築與雕刻乃埃及藝術之主幹,但假若我們把浮雕自雕刻中分出,談分量,談浮雕也可構成一個單元。世界上除埃及人外,可說沒有任何一個民族,這麼熱心把其歷史故事乃至(民間)傳說,大量刻在牆上。

參觀埃及浮雕,首先使我們大感驚異的,是那些古怪的(象形文字說明)雕刻敘述,擁擠不堪的人像,以及缺乏遠近比例的構圖。幾乎所有的浮雕中,法老都是又高又大,敵人都是又瘦又小。埃及對於人物的描畫,不僅浮雕如此,很多雕刻亦如此,常常是眼睛、胸脯正對前方,鼻子、臉、腳卻偏向一側。但在驚異之餘,你會為那些美妙的線條,及優雅動人的畫面所吸引。你看過溫尼菲王陵墓上所刻的鷹與蛇嗎?你看過塞加拉金字塔上關於左塞王的浮雕嗎?你看過希塞爾王子墓地木質浮雕嗎?你看過阿布西爾的第五王朝墓上所刻受傷的利比亞人嗎?如看過,相信它們會令你低徊流連。

最後,當你被浮雕之美吸住時,你便不會感到許多浮雕故事的冗長了。以長篇故事著名的浮雕,有下列幾種:圖特摩斯三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的戰功;塞蒂一世的治跡——見阿比多斯及卡納克兩地的浮雕;以及表現哈特謝普蘇女王對神秘之國朋特[Punt,疑即Somaliland],所派遣的遠徵隊的浮雕[在戴爾·艾爾·巴哈裡神廟的牆上]。在女王遠徵隊圖中,我們可見長船數艘,揚帆南行。其所經之海,有章魚、甲殼動物以及其它海洋生物(水母、有海螺、有蚌)。船隊行抵朋特, 朋特國王親率人民恭迎海岸。遠徵隊離開朋特時,他們所攜帶之土產多達千箱。當土產上船時,朋特的腳夫一面運貨一面高叫:「注意,站穩呀,當心呀!」遠徵隊滿載而歸,據圖中註記,他們由朋特所帶回的東西有「朋特土地上的奇蹟、來自眾神之國的芬芳樹、香料、烏木、香水和藥膏、獸皮、象牙、黃金、化妝品、木材、豹皮、猿猴、狗…以及許許多多開天闢地以來埃及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東西。」船隊自紅海與尼羅河間之運河駛入,當其到達底比斯,他們便把所帶回來之物,一齊獻於女王腳下。最後,我們還可看見,由遠徵隊所帶回之物,美化了整個埃及。黃金、象牙、烏木,等飾品布滿(把)宮殿神廟(裝點得金碧輝煌)。由朋特移來的花木,在底比斯郊外,長得茂盛非凡。看見了嗎?牛在工作之餘,還可在此樹蔭下乘涼。以上,就是藝術家用浮雕所敘述出來的埃及歷史。

浮雕,可算是雕刻與繪畫之間的一座橋梁。繪畫之在埃及,除託勒密諸王統治時代,因受希臘影響較有發展外,其餘時代,均系建築、雕刻及浮雕之附庸。繪畫雖無獨立地位,但卻無處不在。埃及慣例,每座雕像,均加彩飾。但所加彩飾,由於無法經久,因此慢慢都看不見了。古王國時代的繪畫,目前碩果僅存者只有一幀,就是畫於美都滿墓地的六隻鵝。單就這幀繪畫研究,我們可以斷言,埃及繪畫技巧,(當王朝建立之初)在早期王朝時,即已相當成熟。中古王國時代,埃及畫家對繪畫材料[膠畫顏料]有了新的嘗試。這項嘗試,見之於貝尼哈桑的阿米尼及赫努姆霍特普墓地裝飾畫。「羚羊及農夫」,及「注視獵物的貓",就是此種嘗試的產品。此時期之畫家,除顏(材)料有所創新外,技巧也大有進步——他們已能抓住所繪物體如何才能生動的要領。

帝國時代,埃及墳墓裡,充滿了各種各色的繪畫。在此期間,技術精微奧妙,顏料五光十色。從住宅、廟宇、宮殿的天花板及牆壁上,我們可找到許多有聲有色的作品。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躍,野獸在森林裡奔跑。(在牆壁、天花板及地板上之畫)地板被畫成像透明的水池,天花板試圖比美滿是星辰的天空,[Floors were painted to look like transparent pools, and ceilings sought to rival the jewelryof the sky.]畫外常以或簡單或複雜的幾何圖案或花卉圖案(草)做框。此期作品,由於大半皆在墳墓裡,故有陵墓藝術之稱。在陵墓藝術中,最為人所豔稱的作品,有下列幾件:「舞女」,「舟中獵鳥」及「裸女」。埃及繪畫和浮雕大致同一特色:線條美,構圖差;同一動作的多個參與者(連續性),是以不同畫面來表示;(不講究)以疊加代替透視(原理)。在埃及,雕刻和浮雕,一般都嚴肅而刻板,還沒有展露後來雕塑的活潑、幽默與真實的特徵。但繪畫依然具有概念新、線條流暢、執行果斷、 忠實於自然事物的生活與運動、在色彩與裝飾上有今人高興的豐茂等特點(則不同。由於它比較輕鬆幽默),因此看起來足以令人心曠神怡。[But through these pictures runs a freshness of conception, a flow of line and execution, a fidelity to the life and movement of natural things, and a joyous exuberanceof color and ornament, which make them a delight to the eye and the spirit.]埃及繪畫雖然缺點不少,但在東方文明世界裡,除中期的中國外,誰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埃及在(其他手工藝品)次要藝術方面,成就亦極可觀。他們作次要藝術(手工藝品),其賣力的程度並不亞於造金字塔及修大神廟。由於他們精於次要藝術(手工藝),因此,其室內陳設,身體裝飾以及食衣住行各方面,水準都非常之高。埃及之地毯、掛氈、坐墊,編織精緻,花樣新奇。他們所設計之式樣,(不但當時的)通過敘利亞人傳播(喜歡),就是今天世界各國,也尚在頻頻採用。就圖坦卡蒙陵墓出土遺物顯示,埃及家具之製作,亦極精美。他們的床、椅、桌、凳,不但設計奇巧,而且嵌金鑲玉。在同一陵墓裡,我們還發現首飾盒、香料匣及花瓶。埃及人所制的花瓶,其精緻與中國所制者幾乎不相上下。談到餐具,埃及人有銅盤、銀盤、金盤、水晶杯、綠玉碗[研磨好得連光都可以透進]。這類東西,不但材料寶貴,而且製作精巧。餐具中,陶製品為數最多。埃及陶製品,自圖坦卡蒙墓的雪花石容器與(阿孟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孟霍特普三世別墅廢墟中所出土之物(飲)品[精美的蓮花杯、飲水碗等]觀之,其技巧亦已很可觀。

埃及在中(古)王國及帝國時代,由於社會財富增加,故珠寶工藝亦極發達。他們用珠寶所做成的東西,有項鍊、王冠、戒指、手鐲、鏡子、胸飾、腰帶、獎章等。這些東西,所用材料,有黃金、白銀、瑪瑙、長石、天青石(琉璃)及紫石英等。和日本人一樣,埃及人對於生活上的小東西頗為考究。珠寶盒上,嵌鑲著精美的象牙雕刻。他們穿得不多,活得卻很完整(但卻戴得不少)。埃及人可說很會過日子,他們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則盡情消遣。樂器,是埃及人所最喜愛的。他們所玩的樂器,有魯特琴(琵琶)、豎琴、叉鈴,笛、七弦琴等。

神廟及貴族官邸,均有樂隊。法老宮廷,設有樂官。樂官負責宮廷歌舞劇團之表演策劃。直到現在,我們在古代文物中沒有發現樂譜,然而,這當然只能說是尚未發現而已,因為以埃及音樂之發達,沒有樂譜顯然是不可能的。Snefrunofr及Re' mery-Ptah,在古埃及之聲譽,與現代歌王Garusos及De Reszkes齊名。多個世紀己過,我們(會聽過這樣)聽見讚美他們的話:「凡是法老喜歡聽的,他們都唱出來了。」

埃及藝術家之名,大都湮沒無聞。只有少數傳於後世(者),(其傳多半系因他們會獲某著名)多數人為法老、貴族及祭司工作,己身之名難以存世(師賞識之賜)。(因此,我們知有)伊姆霍特普Imhotep(,乃因他)是左塞王(法老)的建築家,(我們知有) 因耐尼Ineni(,乃因他)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建築家——其所作之偉大的建築在達爾巴赫裡;(我們知有)Puymre, Hapuseneb及Senmut(,乃因他們)是哈特謝普蘇女王的建築家;貝克Bek,一位最驕傲的雕刻家,有戈蒂埃[法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作家]同類的血緣(在Gautier詩歌中會說),告訴我們他的作品足使埃赫那吞不朽;阿蒙霍特普是(及其子)哈甫之子,因為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建築師而得名。阿蒙霍特普可算是最幸運的一位藝術家,由於他極獲法老之信任,以無窮財富供其天才發揮,故其建築備極完美,世人會因此而尊之為建築之神。儘管如此,大部分藝術家工作在無名與貧困之中,他們的地位不比專制君主與祭司所使用的工匠與手藝人高多少。[Forthe most part, however, the artist worked in obscurity and poverty, and was ranked no higher than other artisans or handicraftsmen by the priests and potentates who engaged him.]

埃及的宗教,與埃及的財富,孕育及促進了埃及的藝術,但同時也是它,加上埃及帝國地位與影響的失去(的腐敗墮落),扼殺了整個埃及藝術的生命。(這可說是一切文化共有的悲劇:)宗教一面給藝術家提供了創作的衝動、題材及靈感,但一面卻加上種種束縛和限制。當這些習慣與限制使得宗教與藝術綁得過緊,一旦真摯的宗教在藝術家間死去時,藝術也隨之而亡,這是幾乎每一文明的悲劇-靈魂在信仰裡,無法活得比哲學長。(我們知道,凡屬富有生命的藝術品,均系發自藝術家活躍的心靈,因此,一旦藝術家的心靈受到束縛,其所創造出來之作品亦必氣息奄奄枯操乏味了) [but it imposed conventionsand restraints which bound art so completely to the church that when sincere religion died among the artists, the arts that had lived on it died too. This is the tragedy of almost every civilization- that its soul is in its faith, and seldom survives philosophy.]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一章1-7節
    (1:1-7)一、下埃及的名單(1:1-4)二、到埃及的人數(1:5)(參:徒7:14,創46:26-27)三、在埃及的生養(1:6-7)《出埃及記》概論。第二點是時間,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寫作地點是在曠野,因為摩西沒有進迦南。書名叫《出埃及記》。每一卷書的書名都很重要,也跟那一卷書的重點是吻合的。第五點是主題,講到神的救贖。第六點是特點,著重出埃及,賜律法,建會幕。第七點是分段。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十五章22-27節
    ]到瑪拉的地方(15:23-26)[第三站]到以琳的地方(15:27)我們來看出埃及十五章的最後一段,22-27節。首先我們要明白,這真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請大家一定不要直接講成靈意,這是事實,他們真的是這樣經歷的,走三天找不到水喝,真是有一點恐怖。這是第一站,叫書珥的曠野。23節,「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這是第二站,水苦。其實,他們可以求神。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二十五章(1/2)
    (二)造桌子的尺寸(23)(三)造桌子的裝飾(24-25)(四)造抬桌子的扛(26-28)(五)造桌上的器具(29)(六)造桌子的目的(30)四、造燈臺的規定(出25:31-40)(一)造燈臺的材料(31)(二)造燈臺的方法(32-38)(三)造燈臺的份量(39)(四)造燈臺的警告(40)今天我們要看出埃及記二十五章
  • 3月4日出埃及記15章
    出埃及記第十五章15:1-21 讚美渡紅海事件:在引領以色列百姓的時候,神沒有讓他們走通向非利士的捷徑,而是順著紅海曠野的路繞了一圈。對百姓來說這是要避開與非利士人的戰爭,但是對神來說這是為與埃及作戰。神要通過法老和其軍隊得榮耀(14:14,17)。紅海分開、以色列百姓渡河、埃及軍隊全軍覆沒。
  • 你不是埃及人
    在約翰福音15章19節,耶穌說你們不屬於世界,我要圍繞出埃及記的,三處經文與親愛的家人,弟兄姊妹來分享:出埃及記第一章第一節說,百姓來到埃及,在三章第七節說,他們在埃及,在12章41節說,他們出埃及。是非常剛硬的,在出埃及記五章第二節,法老說我不認識耶和華,我也不聽他的話。在這裡顯明,法老的三個方面。
  •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埃及準備好了嗎?
    這是埃及自今年7月8日以來,時隔將近半年後,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次破千。部分醫療衛生專家表示,埃及或將很快進入第二波疫情的暴發期。△埃及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統計圖。埃及的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於今年2月14日出現,隨後疫情逐步發展,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於6月19日達到峰值1774例,但從7月開始出現明顯下降,甚至一度降至兩位數。
  • 出埃及記解經 第二講
    出埃及記第二講  我們低頭禱告。
  • 出埃及記
    二、內容《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卷,有若一道橋梁,把《創世記》和另外三卷記載以色列人曠野四十年生活的歷史書連貫起來;但也是一本重要的典籍,解釋了為什麼約瑟時代自迦南集體下埃及備受歡迎的以色列族,後來竟淪為奴工,替法老用泥和草造磚建城,以及他們怎樣出埃及,並在回到迦南地之前,建立起了立國的憲法、宗教體制和道德規範。
  • steam必買3a大作 steam上有哪些好玩的3a大作
    各位小夥伴們這個假期是不是很無聊呢,宅在家的你要是不知道做什麼那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steam上必買的3a大作吧。看完保證你知道這個假期應該在stean上玩哪個3a大作。以下遊戲均可在鳳凰商 各位小夥伴們這個假期是不是很無聊呢,宅在家的你要是不知道做什麼那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steam上必買的3a大作吧
  • 出埃及記5章【麥琴讀經解經計劃】
    出埃及記5章 叄、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過程(出5:1~12:42)【申7:8】 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領你們出來,從為奴之家救贖你們脫離埃及王法老的手。7:9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實的神。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三十七章
    燈臺的樣式(17)(二)燈臺的兩旁(18-20)(三)燈臺的連球(21-22)(四)燈臺的工具(23-24)二十八、製作香壇(37:25-28)(一)尺寸(25)(二)包金(26)(三)環槓(27-28)二十九、製作膏油(37:29)出埃及記三十七章
  • 經文閱讀——2021年1月14日《約伯記》11-14章《出埃及》3-4章
    請點擊圖片上方藍色的「耶和華的愛」,選擇「關注」,您就會每天收到耶和華的愛播發的文章約伯記11-14章出埃及3-4章3:1  摩西牧養他嶽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3:2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
  • 谷歌Pixel 3a/XL手機宣布停產
    來源:IT之家在去年的I/O大會上,Google推出了Pixel 3a和Pixel 3a XL智慧型手機-這兩款智慧型手機最初的價格都低於500美元,使其成為2019年最具吸引力的中端Android智慧型手機之一。
  • 動蕩中的古文明,埃及---世界是如此神秘與美好
    第一章,亞歷山大的傳說 有「地中海新娘」之美譽的亞歷山大。主要景點:第二章,世界寶藏與奇蹟 尼羅河邊,一邊用餐,一遍欣賞尼羅河美景,置身於有7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埃及。海芙拉是胡夫的兒子,建了第二大金字塔,戴了個帽子,帽子是外面牆體的保留,高139米,寬218米,第三個金字塔叫孟卡拉。
  • Pixel 3a/XL手機宣布停產
    在去年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Google推出了Pixel 3a和Pixel 3a XL智慧型手機,這兩款手機價格都不到500美元,使其成為2019年最具吸引力的中端Android智慧型手機之一。目前谷歌最近向外媒Android Police證實,谷歌已停止生產Pixel 3a系列,並且Google Store將不再有庫存。「 Google商店已經處理了Pixel 3a的庫存待售。對於仍然有興趣購買Pixel 3a的用戶,一些合作夥伴可以提供產品,直到產品售完為止。」目前這兩款手機仍然可以通過第三方零售商購買。
  • 出埃及記34-35章:為千萬人存留慈愛的神
    出埃及記34-35章34章5節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我有一個老朋友,今年八十出頭;六十幾歲時曾去以色列旅行,也上了西乃山。他說西乃山不容易走啊,尤其一邊是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危險得很。
  • 典範英語3a Lesson 4 At the Pool
    Wolf《典範英語》四步學習法新概念英語第一冊(上)同步聽力練習(1-72課)新概念英語第一冊(下)同步聽力練習(73-144課)《新概念英語》Lesson 35 Our village(含音頻和筆記)典範英語3a典範英語3a Lesson 1 Kipper the Clown
  • 《記憶重現》第二章怎麼解鎖 第二章解鎖方法分享
    導 讀 記憶重現是《記憶重構》的續作了,還是由原班人馬打造的,而且比上一部更加刺激好玩了,但是很多小夥伴玩了第一章後
  • 【埃及的預言(賽18-20章)】
    萬軍之耶和華向埃及所定的旨意,他們可以知道,可以告訴你吧!19:13 瑣安的首領都變為愚昧,挪弗的首領都受了迷惑;當埃及支派房角石的,使埃及人走錯了路。19:14 耶和華使乖謬的靈攙入埃及中間,首領使埃及一切所作的都有差錯,好像醉酒之人嘔吐的時候東倒西歪一樣。19:15 埃及中無論是頭與尾,棕枝與蘆葦,所作之工都不成就。
  • 埃及十災
    今天我要給你們講的故事名字叫埃及十災,記載在出埃及記1-12章。我希望你們在這個故事中看到我的大能大力,同時看到法老的頑梗和悖逆。孩子們,我想問,你們真的認識我嗎?你們真的相信我有能力把你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嗎?你們的心有沒有完全的接納我?我希望你們透過這個故事能更深的認識我,並學會柔和謙卑。1.四百多年過去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極其強盛,遍滿了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