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與人鬥,想要勝,這三點是基本!

2021-01-18 騰訊網

《資治通鑑》第15卷 漢紀七

漢景帝前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

【原文】(可跳過直接看解析)

六月,丞相申屠嘉薨。時內史晁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垣也。嘉聞錯穿宗廟垣,為奏,請誅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上。至朝,嘉請誅內史錯。上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垣,故冗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丞相嘉謝。罷朝,嘉謂長史曰:「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為錯所賣。」至舍,因歐血而薨。錯以此愈貴。

【譯文】(可跳過直接看解析)

六月,丞相申屠嘉去世。當時,內史晁錯多次請求單獨與景帝談論國政,景帝每每採納他的意見,受寵幸超過了九卿,經晁錯的建議修改了許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因景帝不採用他的意見而自行黜退,很恨晁錯。晁錯作為內史,內史府的門東出不便,就另開了一個門南出。這個南門,開鑿在太上皇廟外空地的圍牆上。申屠嘉聽說晁錯打通了宗廟的牆,就上奏景帝,請誅殺晁錯。有人把此事告知晁錯,晁錯很害怕,夜裡入宮求見景帝,向景帝自首,尋求保護。到天亮上朝時,申屠嘉奏請誅殺內史晁錯。景帝說:「晁錯所打通的牆,並不是真正的廟牆,而是宗廟外邊的圍牆,原來的一些散官住在那裡;而且又是我讓晁錯這樣做的,晁錯沒有罪。」丞相申屠嘉只好表示謝罪。散朝之後,申屠嘉對長史說:「我後悔沒有先把晁錯斬首再去奏請皇上認可,現在卻被晁錯所欺。」回到府中,申屠嘉吐血而死。晁錯因此越發尊貴。

【解析】

這段材料在《史記》中也有記載,差別不是太大。

漢景帝繼位之後丞相申屠嘉和內史晁錯爆發的矛盾。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申屠嘉和還不是三公九卿的晁錯為什麼有矛盾,這個不是今天的重點。

重點是申屠嘉搞到了晁錯的把柄,要對付他,最後不但晁錯沒搞倒,反而把申屠嘉自己給折了進去。

申屠嘉輸在什麼地方?晁錯又勝在什麼地方?

1.信息差

根據上面材料。

申屠嘉和晁錯這次爭鬥的切入點是晁錯鑿牆。

「嘉聞錯穿宗廟垣」,申屠嘉知道了這事,說明申屠嘉有信息來源,讓他抓了晁錯的把柄。

晁錯也不是善類。

「客有語錯」,同樣,晁錯也有信息來源,知道申屠嘉要用這個事情來對付他。

你做的事,我知道,同樣我也知道,你已經知道我做的事。

知道對方想幹什麼、想如何做、有什麼資源,那麼對方行動就被我們吃的死死的,提前把對方困死扼殺在搖籃中完全不成問題。

在信息獲取上,申屠嘉和晁錯打了個平手。

不過,信息差不僅僅是信息的獲取,還有信息質量上的差別。

申屠嘉知道了晁錯打穿了廟牆,但是他卻不知道晁錯深夜入宮提前在漢景帝面前解釋。

在信息獲取上,申屠嘉欠缺了持續跟進。

晁錯不但知道申屠嘉知道自己打穿了廟牆,而且還知道第二天申屠嘉要用這個理由來搞自己。

這就是在信息質量上的優勢。

信息獲取不光是有信息,還應當是獲取有用的信息,同時更有對原有信息的更新。

任何謀略能夠實施並且起作用,有用、最新的信息是關鍵。

信息越充分、越新,制定出的謀略就越有效、越接近事實。

2.反應差

最後為什麼丞相之尊的申屠嘉幹不過只是內史的晁錯。

信息當然是一方面,卻不是最重要的。

獲得信息之後做了什麼才最重要,即反應。

嘉聞錯穿宗廟垣,為奏,請誅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上。至朝,嘉請誅內史錯。

申屠嘉獲得信息之後,次日上朝(甚至是幾天之後上朝)才發動對晁錯的攻擊。

而晁錯呢?聽聞申屠嘉得知消息後,當天晚上就去找漢景帝。

至於說什麼,自然是匯報工作,捎帶手說一下鑿牆的事,當然不會說申屠嘉要以此事來搞晁錯。

人有個思維習慣,對於陌生事物的最初判斷,更多來源於第一次接觸到的信息,而之後再想要改變最初判斷,難度極大!

顯然,晁錯連夜匯報工作,漢景帝對鑿牆這事的看法,必然傾向晁錯說的。

等申屠嘉再來說這個事情,難度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之前提到要最新的消息,因為任何信息都有時效性。

如果制定好了策略,卻拖著,時間一過,信息失去作用,自然策略也難以奏效。

在鬥爭的時候,先發動攻擊雖然未必勝。

但是有先手優勢在,對手除非是段位極高,基本上都能牽著對手走,讓你控制節奏。

如果在對手不知道,有信息差的情況下,你反應更快,往往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3.關係差

但是,招數打出去就有用了嗎?

有句話你也聽過,是這樣說:

「說你行,你就行,不信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結合在上面這段材料,我把這話改一改。

「說你沒錯,你就沒錯,錯也沒錯;說你有錯,你就有錯,沒錯也有錯。」

這兩句話中,這「說」的人就是關鍵。

因為他掌握了最終裁決權,放在上面這段材料就是漢景帝。

丞相申屠嘉不必多說,他是漢文帝時期的丞相,屬於先帝老臣。

而這個內史晁錯,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身份是太子家令。

這個官職,相當於太子手下第一人,是太子絕對的心腹。

而晁錯當時的職位,內史(不是九卿之一分管經濟的治粟內史)相當於京城地區一把手。

此外,晁錯能晚上入宮,且材料中用了「寵幸傾九卿」這五個字,足見他和漢景帝關係不一般。

簡單的來說就是漢景帝和晁錯的關係,遠遠超過漢景帝和申屠嘉的關係。

而這個關系所帶來的的附加影響,比如取信度、依賴度等,必然會讓漢景帝傾向晁錯。

因此,當晁錯鑿牆這件事發生後。

晁錯不但獲取了申屠嘉後續動作,還提前對漢景帝展開遊說。

再加上漢景帝和晁錯的關係,等申屠嘉真正發動的時候。

晁錯鑿牆,在漢景帝看來並不是罪行,完全站在晁錯這邊。

這在百官看來,你堂堂丞相屈尊對付比你自己更小的官,本就失體統,關鍵你羅列的罪名還是假的,這多尷尬?多丟臉面?申屠嘉,如此這般你好意思嗎?

好,再換個角度來看這事。

申屠嘉最後說了一句話: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為錯所賣。

關鍵是,最後四個字「為錯所賣」。

不是晁錯出賣申屠嘉,有沒有可能是晁錯挖了個坑讓申屠嘉跳。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樣上面三點,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一,信息上。申屠嘉獲得關於鑿牆的信息,但是到底是真是假,具體情況如何,有沒有核實?還是單方面晁錯故意放出的虛假消息,讓申屠嘉咬鉤發動?而當申屠嘉揣著個假信息當寶貝時,晁錯知道後,就開始下一步計劃。

其二,反應上。申屠嘉準備第二天動手,晁錯比申屠嘉更快,當天晚上就動手,給漢文帝打預防針,告知事情原委真相,這樣申屠嘉手裡面的罪證把柄立馬就廢了。而申屠嘉卻依然揣著去給漢景帝匯報,這不相當於抱著個假炸彈去炸坦克?

其三,關係上。這個自不必多說。

【啟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代朝堂是鬥爭最烈的地方。

別看著好像離咱們很遙遠,放在現在其實就是辦公室政治。

如果說咱們沒遇到,那最好。

如果遇到了,並把你給卷進去,且你還脫離不了這環境,不得不鬥來鬥去,咱們也別慫。

不管是攻擊對方,還是做到自保,這三點都很關鍵。

其一,信息上。信息你獲得越充分,做決策越全面,自己犯錯也少。同時別人想要對付你,你能夠有個提前預警。

其二,反應上。反應快,你有錯立馬改了,別人以此來攻擊你,錯誤把柄就失效了。反顯得對方不是個東西

其三,關係上。說白了就是和領導關係。你和領導站一起,就是和權力站一起,只要你不亂來,對領導有利用價值,別人就算弄你,領導也不過是高高舉起低低落下

以上從自保角度思考,如果是為了對付人,自己感悟吧。

相關焦點

  • 偉人讀了十七遍《資治通鑑》,到底是什麼書值得讓人反覆讀?
    要知道前段時間人民網、光明網大力推薦這本書,這本書不僅是公認的帝王之書,更是偉人最喜歡的一本書。歷史上的人物對這本書評價十分高,更是有人讀了十七遍資治通鑑,並且每讀一遍就會在書上做好批註。開個小玩笑,如果你讀《史記》和《戰國策》,那麼人就會變得血氣方剛,就想著去當個刺客或者策士,夢想著向荊軻或者蘇秦那樣縱橫四方。
  • 資治通鑑:與別人合作,不注意這4點,容易吃大虧!
    這其實反應了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間合作,誰主誰次的問題。誰都想當老大,因為有權力可以決定資源的走向為自己謀取最大化利益。但是,別人是否願意?尤其是當這個老大的決策太偏心時,其他人怎麼想?尤其是當別人做大、你做小,你的利益又如何保證?2.消耗且蘭族和漢朝相比就如同小螞蟻對大象,真是不值一提。
  • 張國剛 |讀《資治通鑑》的三篇序言
    在宋神宗看來,《資治通鑑》就是一部治國理政的教科書。明刻本《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56年初版的《資治通鑑》共收了三篇序文,除了上面這篇宋神宗御製序文外,還有兩篇:一篇是最早給《通鑑》全面作注的宋元學者胡三省的序,另外一篇是元初興文署初刊《資治通鑑》時翰林學士王磐的序。
  • 《資治通鑑》經典名言10句,金玉良言,深刻有道理!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等撰寫的編年體通史著作,共二百九十四卷,歷時19年完成,約300多萬字,在我國史書中佔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儉約,所以彰其美也。賞析:這句話出自《資治通鑑·梁紀》。勤儉節約,可以彰顯一個人的美德。二、明者銷禍於未萌。
  • 今讀《資治通鑑》應達到三重境界
    作者期待讀者,尤其是領導幹部,能從讀史中,在如何選人、用人、培養人等方面有所啟發和借鑑。張國剛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非專業工作者,讀史可能會有一些障礙,他試圖通過本書為普通讀者提供一些閱讀幫助。  優秀的領導能夠團結優秀的人才  遼寧日報:《資治通鑑》是國人廣為推崇的史書,您如何總結這本書的特點?
  • 讀資治通鑑——豫讓
    《資治通鑑》之中卻把豫讓拿出來單獨講述了一遍,按照正常的邏輯,既然前人已經講過的史實,並且是文採斐然很難超越的,就不應該再寫出來,否則就是徒增笑柄了。但是,司馬光還是基本參照《史記》中豫讓的內容寫了一遍。他為何要把豫讓的事跡再一次寫出來呢,而且是放在周記這個並不長的時間段中?我又去細細的讀了一遍《刺客列傳》,再品了關於豫讓的記敘,才懂得司馬光寫豫讓的深意。
  • 讀《資治通鑑》對提升一個人的修養有什麼意義?
    讀《史記》多了,人會熱血沸騰,屁股一抬,就想離開椅子,去當遊俠、辯士或刺客;而讀《資治通鑑》多了,屁股又坐回來了,會考慮做大事前,先學一點邏輯思辨。《史記》等紀傳體史書看的主要是個人傳,個人命運,個人奮鬥。當然,《史記》各國世家,天子本紀,也都有年表大事,但那個太悶了。
  • 為什麼說讀懂《資治通鑑》的人很可怕?建議你先讀讀這3句話
    如果只讀一部中國的史書,相信很多人會選《資治通鑑》,至少它是我的首選。《資治通鑑》跨越中國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史學巨著。無論是權力的更迭、施政的得失,還是制度的演變、人事的興廢,《資治通鑑》都講得明白,看得通透。為什麼說讀懂《資治通鑑》的人很可怕?
  • 為什麼開始讀《資治通鑑》
    平常喜歡看演義小說,看著看著,慢慢對一個個的小故事,一個個的歷史人物起了興趣,又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看歷史類的書籍,這也是硬著頭皮看《資治通鑑》的原因。同時,也希冀著能寫點東西,做點筆記,讓自己去主動思考和發掘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東西,在枯燥中追求更多的樂趣。 那麼,《資治通鑑》為什麼值得一看?
  • 《資治通鑑》中的智慧,讀史使人明智,史書中的獨特魅力
    它所記載的歷史跨度,長達一千多年,這部偉大的著作是由司馬光和三位優秀的助手,耗時長達19年完成的,這還只是開始編寫之後的時間,還不包括之前的準備時間。所以想要真正領悟《資治通鑑》中的精髓,需要很長的時間,光是粗略的看完,可能就要幾個月的時間,而要想完全領悟整本書,那麼可能需要幾年或者幾十年,甚至要用一生的時間。
  • 中視勝鬥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簡介       北京中視勝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本公司員工
  • 讀《資治通鑑》的女人太可怕了
    大概向先生打聽了一下那位宋總的基本情況,有幾個關鍵詞引起了我的興趣:名下有三家公司、妻子全職主婦照顧一對龍鳳胎兒女、每年給妻子500萬零花錢。聽起來確實不錯,可他接下來的一些表現,徹底顛覆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中途他接了一個電話,大概是他妻子打來的,他態度非常不好,隨便敷衍了幾句。周圍的人就起鬨,問他是不是老婆來查崗了。
  • 鬥趲織,城市的「秋興」之三:鬥
    別以為不設獎金的友誼賽就沒好蟋蟀,每人花時間心血收來和飼養的趲織,在這找到旗鼓相當的對手。玩蟲一時,交友一世。圖說:在洋人眼裡,那就不是「西洋鏡」了。觀眾還有他們的德國同事。那老外告訴我:「這是第一次在中國觀看這樣的比賽,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覺得非常有意思。
  • 資治通鑑:被人打小報告,怎麼挽回局面?記住這3點!
    《資治通鑑》第22卷 漢紀十四漢武帝 太始三年(丁亥,公元前94年)【原文】嘗從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車馬行馳道中太子聞之,使人謝充曰:「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寬之!」充不聽,遂白奏。上曰:「人臣當如是矣!」大見信用,威震京師。【譯文】江充曾隨漢武帝前往甘泉宮,正遇上太子劉據派遣去甘泉宮問安的使者坐著馬車皇帝專用的「馳道」上行走,江充便將其逮捕問罪。
  • 喜歡玩內鬥的人,根本不怕死的快,基層人員永遠不懂這三點
    那些喜歡在公司裡內鬥的領導們,他們從來都不會擔心自己會失敗,他們最重視的事情是晉升或者保住目前的崗位,關於競爭的事情,在這些領導看來根本不是事;大家要明白職場就是個江湖,任何人都是無法避免職場鬥爭的,尤其是高層的領導在公司裡內鬥時,基層的下屬們是最為難的,要是不選擇站隊,自己在公司裡的發展也是很危險
  • 教育部制定閱讀書目《資治通鑑》,有哪些優點?
    就我個人淺薄的閱讀體驗,資治通鑑起碼在以下五個方面值得讚揚。一、以三家分晉為起點顧頡剛、傅斯年等人早年在北大求學的時候,都被胡適深深地震撼過。當時北大的哲學課從上古講起,胡適不僅直接捨棄了唐堯虞舜,而且也砍掉了夏商和西周的前半期,從周宣王開始。資治通鑑並沒有直接從三皇五帝開始,而是選擇了三家分晉作為起點。這不是隨便選取的,而是有著強烈的深意。
  • 資治通鑑: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這幾種心態!
    《資治通鑑》第11卷 漢紀三漢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原文】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而這時漢軍騎兵追逐前來的有好幾千人。項羽自己料想是不能脫身了,便對他的騎崐兵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身經七十多次戰鬥,不曾失敗過,這才霸有了天下。但是今天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滅亡我啊,並不是我用兵有什麼過錯!今天定要一決生死,願為你們痛快地打一仗,一定突破重圍,斬殺敵將、砍倒漢旗,接連三次取勝,讓你們知道是天要亡我,而不是我用兵的過錯。
  • 《資治通鑑》| 司馬光打造史學超級IP
    司馬光像《資治通鑑》很早就得到當時人的關注,剛開始設書局修史的第二年,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資治通鑑》並親自撰寫序言。士大夫們也紛紛捧場,但又不太讀得下去,司馬光私下吐槽:自從我寫《資治通鑑》,很多人求著看,但一篇沒看完就打哈欠了。( 自吾為《資治通鑑》,人多欲求觀讀,未終一紙,已欠伸思睡。)
  • 專家:《資治通鑑》是了解宋代思想狀況的史料
    第二種讀法,也是大部分普通讀者的讀法,就是通讀《資治通鑑》,藉以了解宋朝以前的歷史。讀古文的過程很困難,一般讀者讀《資治通鑑》就是一頁頁往下翻,再一看中華書局點校本《資治通鑑》,有二十冊,就著急。即便能堅持一天讀一卷,讀完294卷至少也得294天。但這樣閱讀的效果不會太好,看掉第二本就忘了第一本。除非真能把《資治通鑑》翻來覆去讀,否則很難通過這條途徑掌握中國古代歷史。
  • 資治通鑑:不耍心機,普通人如何脫穎而出?記住這3點!
    《資治通鑑》第19卷 漢紀十一 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 【原文】(可跳過直接解析) 休屠王太子日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