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科技企業,還是傳統的零售企業,大家都意識到,未來要有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科技企業要有一個物理接口,而傳統零售商也需要一個數位化的觸點。」星巴克創始人Schultz說,兩者缺一不可。
「數位化」的這把火,隨著網際網路進程的推進,已經燒到了每一個行業。作為餐飲行業巨頭,星巴克、肯德基和麥當勞早已在數位化路上玩得風生水起。
在過去的數年內,麥當勞就推出了場景化點餐的概念,就在上海的門店試點全觸屏的自助點餐檯設備,後來,人臉識別功能也逐步被引入。這個不僅能全程智能點餐,還可以定製屬於私人專屬口味的漢堡。
時至今日,在這家街邊隨處可見的快餐店,我們可以體驗無現金支付,自助點餐系統提前下單、到店取餐,外賣平臺點餐,甚至相關的線上遊戲。
數位化帶動個性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麥當勞創造了大量的數據,但是他們對這些數據的使用可能會產生非常強大的效果。
麥當勞則可以獲取有關用戶去餐廳的時間、位置和頻率,以及如果他們使用汽車餐廳或進入餐廳,他們會購買什麼等重要的客戶信息。從而讓用戶避開汽車餐廳和餐廳裡的排隊,還可以根據數據的實時分析而改變數字菜單。
數位化提高效益
自動點餐機和互動終端作為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一個解決方案,正在提高著麥當勞的效益。
當客戶在數字屏幕上下單點餐,他們就會將和訂單關聯的聯網RFID卡帶到他們的餐桌上。當訂單中的餐點準備好了之後,一位麥當勞的員工就會通過RFID卡找到下單的客戶,並將餐點送給他們。
在過去的數年內,麥當勞對門店進行翻新,簡化菜單、更新電子餐牌,提供了越來越多樣化的自助服務。
任何一個傳統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網際網路時代的衝擊和挑戰。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技術已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和習慣;手機的普及和移動網際網路的便捷性意味著消費者對我們的服務有更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