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疫後時間:數位化指引餐飲未來

2020-12-25 餐飲老闆內參

2020年已過半,疫後恢復至今的餐飲業有哪些變化?接下來餐飲企業如何應對、加速回血?

近日,美團點評與麥當勞聯合推出了疫後餐飲報告《餐飲未來趨「示」》,「數字餐食」「標品的春天」「大餐無界」「臨門一炒」「奶茶效應」等成為餐飲趨勢關鍵詞。這些餐飲新趨勢對行業的影響和意義如何?

6月11日下午,餐飲老闆內參對麥當勞中國CMO須聰進行了專訪,了解麥當勞今年對餐飲環境、消費者需求等方面的觀察與思考。

總第 2397

餐飲老闆內參 孟蝶 | 文

餐飲消費「回血」,

「熟悉味道」快速吸引顧客回歸

洞察消費者需求,解決所需、滿足訴求,麥當勞一直是這樣做的。

1月末、2月初時,全民居家、減少外出的階段,全國大多數餐飲門店緊急閉店。麥當勞也關閉了很多門店,但在部分醫院附近的門店依舊保持著運作,專為堅持抗疫的醫護、服務人員提供餐食。

同時,為仍有用餐需求的顧客提供外賣。這時顧客更需要安全、質量高的食物,麥當勞這一階段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外賣、外帶上。

在面臨極端情況時,能迅速調配內部資源、滿足消費需求,同時保障員工安全,是當時麥當勞的重中之重。

2月末生產生活逐漸恢復,麥當勞成為最早開始使用「安心卡」的餐飲企業之一,每一道工序的人員體溫都測量、記錄在在外送袋上。顧客拿到食物袋,就能直接看到製作過程的安心保障。後來,「安心卡」也在餐飲行業全面推廣開來。須聰表示,麥當勞是連鎖餐飲品牌,需要發揮行業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

圖為麥當勞「放心卡」

3月份全國餐飲逐步恢復運營,麥當勞也沒有急於做大動作,只做了一件事——告訴大家「我在」,麥當勞依然是消費者每天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安心便利所在。這時麥當勞還做了一些消費者調研:待在家裡這麼久,你最想念的味道是什麼?

「消費者這時是『念舊』的,你的拳頭產品、經典產品,消費者以前最愛吃、卻很久沒吃到的。這些就是最能吸引顧客回歸的。」於是,麥當勞在三四月份主推平時最受歡迎的產品,在餐飲恢復運營的第一時間,加速消費者回歸。

「無接觸」階段性強需求後,

將為餐飲業留下什麼影響?

疫情影響下的餐飲行業,催生出一個全新詞彙「無接觸」。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配送,到餐飲全鏈條的無接觸。畢竟,餐廳的每個操作細節可能都關乎顧客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安全。

2月中旬,美團升級推出了通過商家端和騎手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做到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此外,美團外賣還在產品端設立「無接觸安心送」專區,向用戶展示餐品生產、配送過程中的防疫動作,並將優質餐廳、菜品推薦給顧客,也為顧客帶來選擇上的便利。

敏感洞察消費者即時需求的麥當勞,同樣是最早實行「無接觸」的餐飲企業之一。

從1月疫情爆發,政府要求民眾居家、減少外出開始,麥當勞即刻通過各種方法聆聽顧客訴求並對餐廳進行觀察,第一時間感知到顧客怕接觸、怕傳播。怎樣減少接觸?怎樣快速和運營、執行結合?就看整個環節中哪幾個點是接觸點、隔斷這些接觸點,於是立刻推行了「無接觸」。

外送餐包的兩次交付——餐廳交給外送小哥、外送小哥交給顧客。無接觸的兩次交付,怎麼通過數字產品最簡單直接地了解進度、溝通聯繫。後來「無接觸」也在全行業普及了,但最關鍵的還是推出速度要快。

圖為麥當勞自助點餐機

但「無接觸」並不是在今年才出現的,須聰告訴內參君,麥當勞很早就發現了顧客對「接觸」的介意。2017年麥當勞開始推行數位化、全渠道點餐模式時,發現一些年輕顧客很喜歡自助點餐機。原因是他們很宅,不願意開口點餐、不願意跟店員接觸、不願意打電話給客服,這一類顧客就覺得自助點餐非常好。

之前特定人群的偏好,驅動了麥當勞對數位化、無接觸的細節打磨。「現在看來,這些都是有意義和影響的。」而今年「無接觸」需求爆發,更大面積、集中地提醒餐飲行業要在數位化、無接觸等方面做得更好,從這個層面講,無接觸對餐飲業有長期影響。

數位化布局,

是突發狀況給所有餐飲企業開的必修課

今年面對突發狀況時,「我們自己覺得很慶幸的地方,就是我們早早做了數位化布局」,須聰說。

麥當勞2017年就開始了推廣數位化應用,在各個生態圈做了渠道開發,包括麥當勞自己的數位化點餐等產品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同時數位化也和營運端有了很好的結合。在整個消費流程中,每個環節怎樣讓顧客放心,食物質量不打折、服務不打折,極大程度地減少顧客擔心,需要管理能力、運營能力的配合。

例如,當面臨疫情這樣的緊急狀況下,需要迅速推出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送餐、無接觸取餐時,麥當勞早已有了可以應對這些需求的「武器」,所以才能迅速反應、大力推廣。

圖為美團點評&麥當勞《餐飲未來趨「示」》截圖

突發疫情對餐飲行業將產生長遠的影響和改變。消費者被迫改變了習慣,嘗試以前可能忽略的東西,比如電子點餐和遠程服務。在高強度的被迫使用新事物的過程中,很多人突然發現還蠻好用、方便——這就是突發狀況加速了行業進程,迅速改變大多數人的消費習慣,這在正常狀況下是很難推進的。

美團在3月份推出了「安心餐廳」,即通過數位化能力引導餐飲商家將員工測溫、口罩佩戴、環境消毒等防疫安全舉措流程化、標準化、線上化。成為「安心餐廳」的餐飲商家,不僅可以面向消費者在線直觀展示門店在前廳後廚的防疫衛生服務舉措,還可以進一步獲得線上專區、防疫標籤展示等線上推廣流量資源扶持。麥當勞也在第一時間加入了「安心餐廳」。

在須聰看來,美團點評是麥當勞與消費者連結的重要渠道,相互之間的合作也讓麥當勞有了更多觸點,進一步發現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變化。

例如,據麥當勞觀察,消費者很喜歡「掌控」的感覺,從選擇到下單、到拿到食物,可以掌控全程。消費者下單後,可以通過平臺看到商家接單、備餐,騎手取餐、正在趕來目的地的路上、路線和距離··· ···這些只有在外賣、快遞行業實現的極致細節,值得餐飲企業借鑑和學習。

這也給麥當勞帶來數位化方面的新啟發。比如之前線上點餐,顧客只關注自己取餐,在疫情出現後會關注:我進店之前有多少人在等取餐、我進店以後要等多久。消費者享受服務的感覺,在不能直觀看到或要減少接觸時,也能有享受服務的掌控感。

在麥當勞的數位化布局中,一直在不斷地修正,通過無數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與滿足進行優化。比如能不能實現讓顧客看到排在前面的人數、需要等待的時長;取餐能不能更精細化、有更多更方便的取餐點;食物的安全、安心,更高透明度地告訴顧客;數位化的落地,怎樣和營運、管理高度配合。「所有升級改善的宗旨,都是基於消費者的需求,用各種方式滿足顧客即時所需」。

「奶茶效應」出現,

餐飲行業如何爭奪消費者的pocket money?

疫後餐飲市場恢復緩慢,但奶茶等飲品的銷量增長迅猛。

美團點評的數據顯示,疫情恢復期較疫情爆發期,「芋泥波波」搜索漲幅超242倍。3月份,到店外帶單品的線上交易量中,奶茶穩居第一;飲品行業率先回暖,線上復工率達到85%。

麥當勞中國旗下門店,在疫情恢復期,飲料甜品的銷售佔比已經攀升至全天銷售品類的第二位,下午茶時間的第一位。

這些現象被稱為「奶茶效應」,也就是餐飲界的「口紅效應」。

圖為美團點評&麥當勞《餐飲未來趨「示」》截圖

須聰認為,「奶茶效應」的出現,說明消費者還是有閒錢消費的,只是在各種限制條件下,消費者更清楚自己要什麼、讓自己開心愉悅、覺得值得花錢的所在。一杯奶茶、一支口紅,能讓消費者在基本生活需求以外,得到歡樂與滿足。

這對當下餐飲企業是一個好的機會和挑戰。現在顧客更注重性價比,無論大錢、小錢,都要花得物有所值、能不能得到足夠的回饋。比如麥當勞的「安格斯黑金系列漢堡」,上市以後銷售情況很好,消費者並沒有拒絕價格更高一點的產品,而是要求產品要有足夠高品質、滿足感的回饋。

圖為麥當勞漢堡安格斯黑金系列產品

現在餐飲企業爭奪的是消費者的「pocket money」,消費者減少了出國、大宗消費,會有一定的「補償」心理——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吃喝得更好、獲得簡單易得的滿足感。「這就是餐飲主動出擊的機會」,須聰說,可以利用消費者這種心態做一些主動營銷。比如麥當勞正在推廣的「5元麥旋酷,給TA點顏色看看」活動,5種不同顏色的繽紛產品,搭配極具態度的反轉人設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使得消費者在今年夏天不單單可以享用優價來暢快解暑,更體現了新浪潮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疫情加速行業變革,

標準化餐飲優勢凸顯

餐飲行業快速發展的這些年,各類網紅餐廳的火爆、有趣好玩的餐飲特色需求,一度讓大眾忽視了食品的安全衛生。

經過此次疫情影響,餐飲的安全、安心重新得到重視,成為餐飲業真正的頭等大事。美團點評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恢復初期,西式快餐的瀏覽熱度快速恢復至疫情爆發前的80%。而麥當勞的相關數據也顯示,疫情恢復初期,麥當勞營業額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8成以上。

這些數據和現象表明,標準化的連鎖餐飲品質更被消費者信賴,這些方便、易攜帶的美味,一人食的標準化餐食,也是更多消費者的首選。

這恰好是麥當勞的優勢所在,憑藉全球領先的供應鏈能力和食物質量水準,消費者對食物要求越高、麥當勞的優勢越能得到凸顯。同時,所有餐飲企業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是行業整體標準的提升。

內參君了解到,麥當勞中國今年的開店計劃和業務重心,不會有大的調整。總體上,今年麥當勞中國在營銷上的重心在兩個方面,一是數位化的產品實現能力、會員體系的優化;二是整個營銷鏈路的打通,將營銷內循環和外循環連接起來,使資源分配更高效。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改變是巨大的,並將對餐飲業帶來長遠的影響。針對疫情初期至今的市場變化,麥當勞和美團點評聯合推出了《餐飲未來趨「示」》報告,如下,enjoy:

統籌|周漁視覺|張勁影

相關焦點

  • 餐飲行業新趨勢判斷:從麥當勞的未來餐廳說起
    在過去的三年中,麥當勞一直在為數以千計的餐廳更新迭代,打造出一個現代化和數位化的餐廳,我們稱之為「未來餐廳」。  2019年3月,麥當勞收購了一家名為Dynamic Yield的人工智慧公司,該筆收購超過3億元,是麥當勞20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Dynamic Yield為麥當勞引入了個性化菜單,讓餐廳根據當前的天氣、時間段以及顧客的點餐記錄來調整菜單推薦。比如在夏天推薦麥旋風,在客流量過大時向顧客推薦準備時間更短的餐品。
  • 麥當勞的數位化,你感受到了嗎?
    「不管是科技企業,還是傳統的零售企業,大家都意識到,未來要有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科技企業要有一個物理接口,而傳統零售商也需要一個數位化的觸點。」星巴克創始人Schultz說,兩者缺一不可。 「數位化」的這把火,隨著網際網路進程的推進,已經燒到了每一個行業。
  • 一個「數位化」 的麥當勞是怎樣的
    麥當勞深諳這一點。儘管還要面臨著食品安全等問題,這家快餐巨頭也不忘在數位化的道路上嘗試突破。據 CNBC 報導,麥當勞將採取一些列的數位化戰略,進軍數位音樂和電子商務領域。「Julia 的新職位將為麥當勞開拓數字領域做出有益貢獻。」 麥當勞的發言人在郵件中說。新職位不止有首席數字官,麥當勞近期發布的招聘啟事更是暗示了一個更大的數位化團隊。招聘啟事中的多個職位和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移動點餐 app 有關。麥當勞還將招聘一位產品總監,這個產品和音樂、娛樂相關。根據官網描述,這位產品總監將 「建立多渠道的音樂和新興娛樂節目。」
  • 【麥當勞】麥當勞「未來餐廳」餐廳登陸溧陽
    麥當勞「未來餐廳」麥當勞「未來餐廳」 是以顧客為中心、由數位化驅動的全新用餐體驗,其主要元素包括:數位化硬體· 雙點式櫃檯:將點餐區和取餐區分開;顧客完成點餐後,在取餐區等候,電子屏幕將顯示備餐狀態並提示取餐。雙點式櫃檯不僅提高運營效率,減少等候時間,也滿足了手機訂餐、外賣服務的需要,為數位化餐飲、O2O閉環奠定基石。
  •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之一– 從時間尺度看餐飲業的數位化前生今世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最近幾年,企業數位化轉型熱度快速升高,特別是自2016年11月,阿里巴巴馬老師首次提出包含新零售在內的五新理論後,到2017年,零售業數位化在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大力推動下雖然今天,餐飲企業數位化已經逐步形成行業的共識,但Tony哥想,我們不能在山看山,還是從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來看一下數位化這個話題吧。讓我們將時間尺度放到到一個三十年的維度,回看二十年並向前十年看看所謂數位化的前生今世。
  • 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鍾愛小程序,連鎖數位化如何「有贊」?
    記者注意到,麥當勞無限店小程序由「有贊」提供技術支持。實際上,除了麥當勞,在肯德基、必勝客、漢堡王等國際餐飲連鎖的社交電商小程序背後,也有這家服務商的身影。有贊是誰?是一股怎樣的力量,把連鎖巨頭們「拉」到了一起?1為什麼大連鎖都看重小程序?
  • 麥當勞「未來餐廳」登陸莆田,全新上線
    送餐到桌:用心服務:在「未來餐廳「,顧客將獲得親切用心的服務。點餐時,顧客可以選擇「送餐到桌」,等待片刻,製作完成的餐點將由親切友善的麥當勞品牌大使送至桌邊,方便快捷。輕鬆便捷:顧客的用餐體驗在「未來餐廳」中,會更加輕鬆便捷。
  • 麥當勞「未來餐廳旗艦店」來洋湖了!華中首家!
    根據漢博商業消息:麥當勞未來餐廳旗艦店落戶長沙卓伯根。
  • 餐飲周報|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了,麥當勞即將「開班收徒」
    具體來說,麥當勞將和全國逾100所職業院校合作,通過教育部在全國推行的「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幫助超過10000名年輕人提升就業能力,在畢業後走上職業發展道路。麥當勞將參與到院校招生面試環節,學生加入後獲得雙重身份,在註冊為在校生的同時,以員工身份接受麥當勞的培訓,最快在畢業時就可以獲得麥當勞餐廳總經理的聘書。
  • 個人加盟業務下線,麥當勞中國的未來計劃是什麼?-虎嗅網
    近日,據億歐報導:被中信集團收購後的麥當勞中國,目前個人加盟業務悄然下線。有餐飲人士反映,此前麥當勞中國的特許經營網站、加盟諮詢熱線均無法打開與撥通。7月底,麥當勞宣布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的戰略合作已經完成交割。這意味著,新成立的麥當勞中國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將負責運營和管理中國內地約2500家麥當勞餐廳,以及香港約240家麥當勞餐廳。
  • 麥當勞:疫情之下持續運營 盡善而行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員工就餐、防護用品保障等環節逐漸成為開工後企業重點考慮的問題。面對此需求,2月10日起,麥當勞推出了無接觸配送【企業專送】服務,提供多種套餐供復工企業選擇,通過「i麥樂送」小程序點餐還可享滿減優惠。
  • 「記者跑市場」麥當勞進駐新疆餐飲市場 匯嘉時代廣場和經開區...
    首次進入新疆市場,麥當勞選擇以門店面積更大、品牌元素更顯眼的旗艦店亮相,並對餐廳門面和菜單做了本地化調整。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兩家麥當勞餐廳均引入了「未來餐廳」體驗,提供數位化的硬體、個性化的產品和人性化的服務。
  • 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助力餐企快速復甦之路
    為了賦能更多餐企逆勢發展,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與全國100個城市近百家餐飲協會展開合作,目前已經在全國幾十個主要城市開展了數十場的賦能論壇,與上千家餐飲企業共同開啟「數位化轉型」進化之路。
  • 疫情之後,從麥當勞看中國餐企如何變革?
    外賣:第三方外賣平臺合作和自有外賣建設同步發展  年後,疫情嚴重,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大多數餐飲企業只能通過外賣救急。  但外賣平臺提點費高是餐企進入外賣的大難點,平臺佣金、強制折扣再加上推廣費,企業基本沒什麼利潤。  麥當勞的外賣策略在這時就顯出了極大的優勢。
  • 麥當勞中國與阿里巴巴數位化合作升級:推「雙11定製桶」
    近日,麥當勞中國正式上線阿里巴巴跨端官方會員店,為消費者提供從店內點餐、外賣、卡券購買到消費積分等全場景貫通的體驗。這意味著,不論在淘寶、支付寶還是餓了麼,今年雙11消費者都可以隨心所欲點份麥當勞。據悉,自10月21日雙11開啟後,餓了麼上的「囤券」熱浪就席捲了餐飲業,商家在「雙節棍」的全新節奏中迎來今年最大生意爆發機會。
  • 專訪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麥當勞將保持在華餐廳擴張計劃
    &nbsp&nbsp&nbsp&nbsp麥當勞越來越「中國」&nbsp&nbsp&nbsp&nbsp麥當勞越來越「中國」——這是中信集團入主麥當勞中國後,餐飲業內人士對麥當勞的普遍評價。
  • 餐飲巨頭復工搶人籌備堂食,我們跟麥當勞、星巴克、瑞幸、喜茶聊了聊
    在春節期間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寒冬後,餐飲業開始有了一些向好的跡象。今天,作為餐飲業大省的廣東正式官宣,為餐飲經營單位在疫情期間逐步恢復堂食服務發布最新指引。這意味著,餐廳堂食被叫停多日後正露出曙光。小食代今天也摸查了一下麥當勞、星巴克、瑞幸、喜茶、真功夫、九毛九等知名連鎖餐飲公司,了解它們的最新復工打算和安排。
  • ...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共話餐企快速復甦之路,重燃2020!
    為了賦能更多餐企逆勢發展,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與全國100個城市近百家餐飲協會展開合作,目前已經在全國幾十個主要城市開展了數十場的賦能論壇,與上千家餐飲企業共同開啟「數位化轉型」進化之路。
  • 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品牌賣咖啡背後:流量爭奪
    作者:蔡大柒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在餐飲品牌接近「封箱」,待明年再戰江湖時,咖啡賽道卻異常熱鬧,不光有長期領跑者,新入局者,還有短暫玩票者,頗為精彩。   得益於疫情後不錯的恢復能力,星巴克第四財季在中國新開了259家店,創了新紀錄。
  • 樂凱撒、麥當勞等紛紛「降價」 餐飲潮水方向已變
    樂凱撒不僅取消了上半年原定的營銷方案,而且公司中高管團隊半薪,餘下部分疫情後補發。疫情之後,他果斷加快步伐,改變了原來新開34家門店的計劃,轉而加碼到60家。 為此,陳寧提到了三家標杆企業,優衣庫、豐田和麥當勞。   戰略喊得山響,落到實處很簡單:做大市場。   為了順應擴張,在開店策略上,樂凱撒將從原來集中優勢資源的「根據地」打法做出調整,把目光投向潛力市場,採取「插紅旗」打法。目前,昆明、南京、杭州等市場都進入了公司的視野。此外,門店的管理和分紅機制也將在未來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