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男主安迪的重生之路對人生的深層啟示

2021-01-13 夕湄聊情感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改編自著名作家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和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這部電影最近幾年一直處於IMDB和豆瓣網影史評分第一名。豆瓣評分高達9.7分,上映25年來,它陪伴和激勵了無數人,度過風雨人生中艱難甚至絕望的歲月。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美國緬因州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安迪因為妻子及其情人被殺而被誤判無期徒刑,在肖申克監獄裡飽受著各種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和摧殘,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最終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重獲自由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和場景是冷酷的,但是就在那冷酷之中,散發出溫暖人心的力量,那就是:希望、自由、智慧。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它通過講述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讓我們經歷一次靈魂深處的洗禮,從中感悟出很多人生的深刻啟示。

01、心懷希望,就永遠沒有絕境

狄更生說:希望是棲息於靈魂中的一種會飛翔的東西。

歌德說:希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的燈塔,成功的嚮導。

電影裡安迪被誤判了終身監禁,關進了肖申克監獄,按常理來說,他的人生已經陷進了絕境。

但是安迪沒有向命運屈服,也沒有被現實打倒,而是心懷希望,積極行動,運用自己的學識和智慧成功逃離肖申克,讓自己生存的環境從黑暗骯髒的肖申克監獄換到了太平洋附近的美麗島嶼,讓自己的身份從一個無期徒刑的囚犯變成了一個富有的自由人士。

安迪創造了奇蹟,而這奇蹟之所以能夠發生,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放棄希望,希望之光一直在他腦海裡不停地閃爍著,照耀了他的重生之路。

人生其實沒有真正的絕境,希望是堅強的勇氣,是新生的意志。

希望裡蘊藏著極大的力量,可以使我們的志向和夢想成為事實。

①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莎士比亞說:希望是苦難的唯一藥方。

安迪相信希望,他說:「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安迪對瑞德說:「不要忘了,這個世界有一種東西能夠穿透一切高牆,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無法掠奪,那,就是希望。」

可是幾次申請假釋都被駁回,在肖申克監獄裡呆了三十年的瑞德已經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他告誡安迪:「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但是安迪並沒有被他的話影響,而是繼續懷揣希望,為實現自己的自由之夢而不斷籌謀,為之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希望像太陽,當我們向它行進,我們負擔的陰影便拋在身後去。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會枯萎。

所以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逆境,都不可以放棄自己,更不可以沒有希望。因為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就沒有了意義。

②懷揣希望,積極行動

高爾基說: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行動更重要更珍奇了。

威·赫茲裡特說: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

有了希望,就要通過行動去把想法變成現實,所以安迪從一開始就精心籌劃,並且積極行動。

他找瑞德買了一把鶴嘴鋤,這是挖自由通道的重要工具,並且把鶴嘴鋤巧妙的藏在聖經裡,躲過了典獄長的搜查。

又找瑞德買了美女明星的畫報,用來遮擋逃生的通道。

他幫助典獄長和獄警們逃稅,協助典獄長洗黑錢,從而讓自己可以住單人牢房,在圖書室工作,並且受到獄警的保護。

他每天在夜深人靜時候,用鶴嘴鋤在牢房的牆壁上挖鑿,白天把牆土藏在褲腿裡借散步讓它們散落到地上。

從被關進肖申克的第一天開始,安迪就在觀察,在策劃,在行動。

滿懷希望,並且積極行動,才讓安迪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和新生。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只有積極行動,才能讓我們把理想變成現實。

③持之以恆,創造奇蹟

比阿斯說: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

司湯達說: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漸給你好處。

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堅強的意志。

我們在看影片的時候,會發現在安迪的身上,具備很多常人沒有的特質,比如說認定一件事情就必定堅持到底,直至達成自己的目標。

為了讓州參議院給肖申克增加圖書資金,安迪以每周一封信的頻率,堅持寫了六年的信,得到了參議院的二百美金贊助還有很多捐贈的書籍和物品,但是他卻以每周兩封的頻率繼續寫信,最終獲得了參議院每年五百美金的撥款,把肖申克的小小圖書室變成了一個大的圖書館,極大地豐富了獄友們的精神世界。

當一個人精神生活豐富的時候,即使身陷囹圄,也能看到希望的亮光,增添活下去的勇氣。

安迪用他的堅持改變了肖申克的環境和氛圍,讓冷酷的監獄有了心靈的陽光和希望,人和人之間也有了友誼的溫暖和彼此的信任。

正是因為他身上具備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所以他才能在十九年的時間裡,用一把小小的鶴嘴鋤不停地挖鑿,每天晚上一點點,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最終挖通了瑞德預言需要花六百年才能挖通的通道。

池田大作說:人生恰恰像馬拉松賽跑一樣,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稱為勝利者。

約翰生說: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

種下耐心之樹,才能結出黃金之果。

02、靈魂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到處都在鎖鏈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嚮往自由,可是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呢?

身體不被束縛就是真正的自由嗎?

真正的自由不是身體的自由,而是靈魂的自由。

影片中安迪的身體被束縛,但是他的靈魂一直是自由的,所以他才能夠在肖申克那樣黑暗的地方同樣保持他內心深處的善良和溫暖,沒有被黑暗淹沒。

而獲得了自由之身的老布卻因為心靈已經被禁錮和體制化了,所以在出獄後反而無法正常的生活,選擇了自殺。

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身體沒有被束縛和禁錮,而是靈魂上的自由馳騁和飛揚。

只要擁有靈魂上的自由,不管身處何地,不管境遇如何,都能感覺到內心的快樂和富足,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期待。

①就算身在牢籠,心也是自由的

英格索爾說:自由之於人類,就像亮光之於眼睛,空氣之於肺腑,愛情之於心靈。

羅曼·羅蘭說:自由向來是一切財富中最昂貴的財富。

同樣是身在肖申克監獄,身在高牆之內,被監管,被控制,可是每個人的心態卻是天差地別。

和安迪同一天進肖申克的一個胖子當晚就崩潰了,被獄警毆打致死。

而反觀安迪,卻是出奇地鎮定自若。

瑞德是這樣描述安迪的:「他的步伐和談吐簡直是異類,他像是在公園散步,無憂無慮,仿佛身披隱形衣。」

為什麼安迪可以做到在地獄般的肖申克監獄裡淡定從容地閒庭信步,是因為他雖然身體受困,但是他的心一直是自由的。

他心中有渴望,是這座高牆關不住的,因為他的羽翼是那麼光芒四射。

即使身在監獄,他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仍然堅持讀書,並且想辦法擴大圖書館,引導其他的獄友讀書學習,用撿來的石頭雕刻作品,自己製作棋子和瑞德下棋。

他還通過幫助獄官避稅換取了讓肖申克最嚴厲的獄官請他和獄友們喝啤酒的自由時刻。

在捐贈的物品裡意外發現了黑膠唱片——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酷愛音樂的他如獲至寶,把獄警關在衛生間裡,然後反鎖門,把典獄長擋在門外,通過廣播放唱片,讓整個肖申克都飄揚著優美的音樂聲。

當安迪無視典獄長的咆哮和警告,躺在椅子上,放鬆身體,面帶微笑沉浸在音樂中的時候,他是幸福的,也是自由的。

這種自由來源於內心深處,和外在無關。

音樂有著難以言傳的美,讓人陶醉,歌聲直竄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入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就在那一瞬間,肖申克眾囚仿佛都重獲了自由。

而安迪因為播放唱片被關了兩周的禁閉,出來後雙眼卻依然光芒閃耀,並且對獄友說關禁閉並不難受,因為有音樂陪伴著他,而音樂就在他的心裡、腦海裡。

不管身在何處,他的心都一直是自由的。

任何時候,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心靈的自由,就不會隨波逐流,盲目跟從。

不管身處哪裡,遭遇怎樣的處境,保持心靈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繼續擁有快樂的權利和感知幸福的能力。

②警惕體制化,走出心靈的肖申克

電影裡,瑞德有這麼一段話:「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就像影片裡的老布,他在肖申克監獄呆了五十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推著推車去分發圖書,簡單而又枯燥。終於有一天他獲得了假釋,得到了自由,可是他卻無法接受要出獄的現實,甚至為了能讓自己繼續留在肖申克,而瘋狂地劫持獄友。

老布的行為看似無法理解,實際是不想離開已經習慣了的安穩生活,哪怕是在牢籠裡。

後來當老布出獄後,雖然政府給他安排了住處和工作,可是他卻怎麼都無法適應監獄外的生活,最後選擇了上吊自殺。

很多囚犯對於監獄,起初是恨之入骨,然後,開始習以為常,時間久了,變得無比依賴。

體制化裡群體的無意識行為,取代了個體有意識的行為,讓老布認為這種體制化帶來的安穩,給了他想要的安全感,在自由的世界裡他一無是處,監獄裡的他才有價值。

心在牢籠,自然會對這個世界的廣闊視而不見。

瑞德出獄後也感覺到強烈的不適應,差點走了老布的老路,幸好安迪在越獄前對他說了一番話,讓他覺得要去兌現對安迪的承諾,所以他才踏上了新的旅程,而這趟旅程也是他真正重生的旅程。

成年人的世界,也是一種畫地為牢。

有時候我們只是被某種規則、習慣、意識和環境困住了思維,不願意醒來,也不願意做出改變。

明知道繼續呆在單位是渾渾噩噩混日子,沒有成長和進步,也沒有上升空間,卻貪圖安穩,不敢辭職,不願意重新開始。

體制,無處不在,是每個人心中一座比肖申克更可怕的監牢。

哈姆雷特說:整個世界都是巨大的監獄,到處都是牢房。

莎士比亞用這個比喻說明,在自由世界裡,人也時常被現實和命運綁架,囚禁在生活中。

人生需要抱持希望,抱持對未來的渴望,才有可能打破體制化的牢籠,去尋求心靈的自由,生活的美好。

所以我們要警惕體制化,走出心靈的肖申克。

不要因為貪圖安逸而把自己囚禁在狹小封閉的空間裡,要學會推倒心牆,讓自己的世界更廣闊,更陽光。

只有不被體制化的人,才能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③自我救贖,讓身體和靈魂重獲新生

電影裡,安迪並沒有殺害自己的妻子和其情人,從法律上來說,他是無罪的。可是妻子的出軌和被殺卻和他脫不了干係,作為一個丈夫,他沒有和妻子好好溝通,經營好兩個人的感情,而是讓她因為情感缺失而出軌,後來又因為兩人吵架而讓她生氣去了情夫家裡,結果被變態殺人狂殺害。

影片裡最後安迪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問題,認識到了自己原來也是有原罪的,並且從心裡理解和原諒了妻子。

這才是心靈的自我救贖,當他的靈魂獲得了救贖,沒有了怨恨,而身體又逃出了肖申克,他才是真正地獲得了重生。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有原罪,有些是法律無法制裁的,但是卻讓我們心裡很沉重,無法獲得心靈上真正的輕鬆和快樂。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反省和自我救贖,讓自己從陰影裡走出來,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真正地沐浴在陽光下。

03、知識和智慧結合,力量無邊

歐洲有一句諺語說:技藝是無價之寶,知識是智慧的明燈。

知識就是我們飛上天的羽翼。

影片中,安迪富有知識,知識讓他能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選擇,有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安迪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自己的越獄做好充足的準備,最後終於成功逃離肖申克,獲得自由。

豐富的知識加上智慧的運用,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命運的囚牢,步入更加豐美、自由的人生。

①任何一種知識都是有用的

達·文西說: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安迪因為自身的工作原因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擁有豐富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在他越獄的過程中,全部都起到了作用。

地質學知識讓他了解牆壁磚石的成分,辨別逃獄的可能。財稅和法律知識讓他在監獄中幫助獄警們逃稅,讓自己過上太平日子,並且有了給典獄長洗黑錢的機會,從而讓自己能夠把典獄長的黑錢變成自己的財富。

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戰勝一人,富有知識的人卻所向無敵。

知識比金錢寶貴,比刀劍鋒利,比槍炮威力大。

而知識來源於學習,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有一句話說:學歷代表的是過去,學習力代表的才是未來。

我們所學的很多知識,可能暫時不一定用上,但是絕對不會白學,或許哪一天就派上用場了,甚至會改變你的命運。

比如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之際,如果你懂醫學知識,懂正規的防治方法,就可能讓自己和家人免於感染,遠離風險。

如果你懂護膚知識,你的皮膚肯定比別人的要好;如果你懂家庭教育,你的孩子肯定比別人的孩子更優秀;如果你懂外語,就能在國外旅遊的時候和當地人自由交談……

所以,學習任何一種知識都是有用的。

高爾基說: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麼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人的知識和人的力量這兩件東西是結合為一體的,知識越多,力量越大。

②如何把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裡

培根說: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當我們通過不斷地學習,獲取了很多知識以後,如何把它們運用到現實生活裡,做到融會貫通並學以致用,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戴維·鉑金斯教授在《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這本書裡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思考

學習者在解決生活問題時,要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思維工具,將所擁有的知識融會貫通。

2.運用

理解知識,並以其為工具來思考其它問題,在各種場合運用它來解決同類事情。

3. 注意

利用自己的思維工具判斷事物的不常見的那一面是否與問題情境有關。

4. 興趣

只有當你發自內心地希望理解某事,而不是囫圇吞下打包好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全局性理解。

做好以上四步,才能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裡,為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好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圓滿幸福。

③把知識和智慧結合,擁有最強大的武器

西塞羅說:無知是智慧的黑夜,沒有月亮、沒有星星的黑夜。

託爾斯泰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象沒有蠟燭的燈籠。

擁有知識的人,還必須具備足夠的智慧,才能用最正確的方法把知識加以運用。

使人發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寶,而是心靈深處的智慧。

安迪除了擁有豐富的知識,還擁有智慧的大腦。

他心思縝密、計劃周全、沉著冷靜。

豐富的學識,智慧的大腦,再加上他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歷經十九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逃出肖申克監獄,獲得新生。

所以,如果能把知識和智慧相結合,將會是最強大的武器。

如今我們國家正面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還有許許多多的醫學專家和醫務工作者們都奮鬥在抗疫的第一線,他們在用豐富的醫學知識對抗病毒,用人類無窮的智慧和疾病做生死搏鬥。

知識和智慧結合,讓我們有了對抗疫情最強大的武器。加上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還有全國人民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一定可以早日完勝,重新迎來祥和安樂。

坎伯蘭說:極端的命運是對智慧的真正檢驗,誰最能經得起這種考驗,誰就是大智大慧。

結語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通過男主角安迪的重生之路讓我們明白了希望對於我們人生的重要意義,也讓我們清楚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時也讓我們深刻地感悟到知識和智慧的巨大力量。

願我們都能懷揣希望之光,擁有靈魂上真正的自由,同時不斷學習,終身成長,運用知識和智慧讓自己經受生命的考驗,戰勝一切挫折和苦難,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豆瓣NO.1《肖申克的救贖》:淺析男主安迪的救贖之路及其現實意義
    那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男主安迪是如何從肖生克監獄中實現自我救贖和對他人的救贖,並從地獄生活中活著逃出來,重新開啟自己的美好人生。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在於,安迪始終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嚮往,內心始終充滿希望,加上他擁有過人的才華、不懈的毅力和可靠的朋友。而第三部分,我會分析《肖生克救贖》中男主安迪故事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和啟示。
  • 豆瓣NO.1《肖申克的救贖》:淺析男主安迪的救贖之路及其現實意義
    那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男主安迪是如何從肖生克監獄中實現自我救贖和對他人的救贖,並從地獄生活中活著逃出來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在於,安迪始終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嚮往,內心始終充滿希望,加上他擁有過人的才華、不懈的毅力和可靠的朋友。而第三部分,我會分析《肖生克救贖》中男主安迪故事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和啟示。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逃獄成功的背後,暗喻著希望與重生
    許多觀眾讚嘆於安迪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挖洞從而逃獄成功,但其實這部電影把罪與罰、救贖與新生多個主題全部融合了起來。安迪逃獄成功的背後,其實暗含著希望與重生的主題。在肖申克的監獄中,犯人們只擁有滿足部分生理需求的權益,完全沒有社會需求的權利。但安迪卻用自己的方式,製造著屬於自己的精神的自由。在一次給房頂修葺的過程中,安迪利用自己的金融知識為獄友換來了幾瓶冰鎮啤酒和來之不易的休息時間。安迪對精神自由的尋求還體現在他對音樂的追求上。
  • 夢想與希望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評分最高的電影有何魅力
    現如今《肖申克的救贖》已經常年在各種電影排行榜上佔據頭把交椅。影片簡單概述就是兩個字"越獄"。高大上的說法就是帶著夢想和希望完成人生的升華。我們的主角安迪被無辜捲入命案並最終入獄。在獄中他利用自己銀行家的業務知識為獄警乃至典獄長服務,還建立監獄圖書館,幫助獄中的小夥伴們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用19年時間靠一個小錘子鑿開了通往自己之路。
  • 《肖申克的救贖》:AQ是多麼重要,三國司馬懿經歷跟安迪相似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安迪就是這樣一個嘗盡了人生巧克力的人,從銀行家到囚犯,再從囚犯到重獲自由,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嘗遍了。當他進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刻,也許觀眾都為他懸著一顆心,這所恐怖的監獄,有多少人能全身可退?甚至有人第一晚上就翹辮子(那個哭泣的胖子)。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一個人因知識水平不同,成長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境界不同,對電影的理解能力就不同,看不懂很正常。難道人家外國人說看不懂《霸王別姬》,你還會取笑他嗎?越是深層次的東西,越需要消耗人的精力和學識。《肖申克的救贖》位居電影榜單top1,到底救贖了什麼?為什麼要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銀行家安迪被人誣陷殺害妻子以及她的情人而被判終身監禁。落獄後,安迪迅速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在監獄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細細想來,影片不僅僅是安迪在進行自我救贖,與安迪聯繫密切的瑞德、布魯克以及湯米同樣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並沒完成真正的「救贖」。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倒黴蛋安迪心懷希望,實現自我救贖之旅
    第二次,丟掉事業和人生,鋃鐺入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截圖第三次,愛徒丟掉性命,錯失挽回人生的最後機會。自醒自律,對自己狠一點,人生才「輕鬆」一點。先正視人生的汙點,願意支付學費,從失敗中認識自我,才能走好之後的人生之路。你覺得呢?不斷學習I read it.書上說的。
  • 《肖申克的救贖》: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獲得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根據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而成,該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獎等七項獎項的提名,雖然與同年的《阿甘正傳》角逐失敗,但《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壇的地位無可匹敵。自1994年上映以來,這部電影始終以高口碑,高影響,高票房的姿態雄踞電影史榜首。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如果把救贖換一種說法,那就是贖罪。在整個肖申克監獄的犯人中,我們知道安迪是無辜的,但除了瑞德向安迪承認「我是整個肖申克唯一有罪的人」外,其他人都堅持自己是無辜的,是自己的律師害了自己。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有了解自己,誠心悔改才能走上救贖之路。救贖就是贖罪,如果不認為自己有罪,何來贖罪,何來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裡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被奧斯卡這個刻板的教師給帥選出了「好學生」的名單,入圍了七項大獎,卻是一個都沒給。《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鏡頭莫過於房屋上的啤酒,對於主人公而言,這是短暫的愜意,更是安迪希望的表現,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他也把這種希望傳遞給其他人,因此,安迪在獄中這二十餘載,不僅救贖了自己的靈魂,也救贖了肖申克監獄裡成百上千的失足者。
  • 《肖申克的救贖》憑什麼是人生必看電影?
    如果說會的話,那麼,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本書其實是特指一部叫《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部電影是豆瓣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每一個視頻平臺上的評價都超高,基本是保持在9.3以上。影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個冤假錯案加上越獄的故事疊加之後呈現的劇情,可是卻別具風格。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誰在救贖?
    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9.7分的超高評分,多達220萬+的評論,地位之高,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安迪挖通了隧道,八年後才開始越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
  • 不為自己畫地為牢就是人生最大的救贖——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但安迪沒有放棄自我救贖,他與瑞德成為了朋友,他伺機而待,哪怕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他也不會放棄一限生機。在孤獨中麻木還是涅槃重生式地自我救贖……?這是個永恆的人生課題!監獄裡總是要找一些事情來做的,而安迪更是願意為有意義的事情而努力。他寫信給州長,要求撥款給圖書館買書,一周兩封信的執著終於換來了擴建圖書館的費用和捐贈的舊圖書。安迪不僅讓大家有書可以讀,他還幫助獄友考取學歷……他雖然生活在最底層,但是仍然不忘記幫助別人!
  • 《肖申克的救贖》: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 《肖申克的救贖》
    《阿甘正傳》當之無愧的捧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12項大獎,而《低俗小說》以他獨特的環狀結構和多角度敘事手法拿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桂冠,唯獨《肖申克的救贖》在十項提名裡顆粒無收。但是《肖申克的救贖》真的是比不上其他幾部電影嗎?當然不是的。
  • 肖申克的救贖丨免費觀看
    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裡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
  • 肖申克的救贖 | 永遠心懷希望
    戳上方藍字「佛山紅樹林心理諮詢」關注我們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的《麗塔海華及鯊堡監獄的救贖》,講述了安迪·杜弗倫進入監獄後發生的心理變化及其救贖之路。以下是一些豆友的影評:
  • 《肖申克的救贖》你不知道的9件事:辭演男主的演員懊悔不已
    自從《肖申克的救贖》於1994年登上大熒幕後,近些年一直超越了它的「對手」《教父》蟬聯IMDB影史第一,也許正是片中對自由與救贖的思考,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但這部經典的電影從拍攝到上映也並非一帆風順,一上映就賠錢了......1、票房賠到吐血作為全球公認的經典電影,當年2500萬的投資卻只換來了2800萬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