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的制茶日記:006 普洱茶成品質量的關鍵性指標

2020-12-22 重山茶坊

導 讀:

成品茶,在普洱茶範疇,顧名思義,是指完成產品定型,有完整的包裝,且適合可以長期存放且適合長期品飲的茶,從生產的角度,是完成了階段性的基本成果展示,從銷售的角度,是符合國家法定法規的合格商品。在標準生產層面的普洱茶成品形態,主要分為兩種:散茶和緊壓茶。

普洱茶的散茶,主要是在完成初制工序後,將曬乾的茶葉整理成堆並且完成篩檢,篩分掉黃片,雜質等工序的成果,這種形態茶,從普洱茶的生產工序上來說,是完成第一階段的初級製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毛料」或「毛茶」。在這之後,將毛茶進行緊壓定型是標準的成品茶,實際上,這也是普洱茶特殊製作工藝的傳統,原本在2008年之前,普洱茶的成品形態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是否緊壓定型,這項傳統的延續,保障了也促進了普洱茶的存放價值,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越陳越香」的陳化或發酵價值。

當緊壓定型成為普洱茶標準生產的流程之後,我們一概的認為,緊壓茶是普遍成品茶應該的形態,當然,這不是否定散茶的陳化價值,因為散茶在存放過程中,受有氧發酵的作用,在頭三年中,散茶的陳化頻率往往大於同期的緊壓茶(源自於重山茶坊的制茶經驗),但在十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的存放過程中,散茶的陳化結果往往弱於緊壓形態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陳化(發酵)機理,從發酵屬性上來看,是固態的且長期持續性發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有氧發酵,也有厭氧發酵(緊壓形態),從發酵的條件上來看,普洱茶的發酵受溼度和溫度兩項關鍵性指標影響。那麼,成品茶是否符合普洱茶陳化機理的環境和屬性就顯得尤為至關重要。

—————— BEGIN ——————

成品茶的質量關鍵指標,重山茶坊認為,主要包含三個方面:1、毛茶的質量;2、緊壓度;3、包裝的材質。毛茶的質量是重中之重,直接決定了後期陳化價值的空間,而緊壓定型的緊實度,受存放環境的影響導致陳化的頻率,包裝的材質,是我們認為大多數茶商容易疏忽的地方,茶葉本身具有易吸味的特性 ,包裝是可以直接影響普洱茶在陳化過程中是否吸收異味和化學物的載體之一。

一、毛茶的質量

毛茶的質量成果,通常是在初制所完成,而初制所的設立,一般是在靠近茶樹密集或人口聚集的附近區域,所以,在茶山上設立初制所是完成毛茶初制工藝的必要條件,這也就形成了以茶農的住宅為單位的原產地產茶、制茶的常態。但在毛茶製作上,關於毛茶的質量驗收、檢驗是沒有嚴格標準的,也就是說,毛茶的初製成果大多是依託於茶農的自身經驗完成或是按各個茶商及廠家要求的成果完成,這也就形成了我們經常遇到的,同一產地,不同毛茶品質的現狀。

統一的且品質穩定的毛茶,是在製作常規產品上應該且必然要達到合格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多數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廠都會建立屬於自身產品的品質要求,也就是我們在茶廠的質檢人員所負責的職責範圍,對於一般茶商,基本上則是依託於自身的經驗來充當質檢員的角色。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毛茶達到合格?我們認為,首要的條件是乾淨,乾淨是滿足商品要求的第一準則,也是貫穿毛茶質量的各項指標的因素,這個要求看似簡單,實則考驗的是制茶過程的細節把控,毛茶初制階段,包括了鮮葉採摘、攤涼、殺青、揉捻、曬乾、篩檢各個環節,在完成這些工序的過程中,一是避免各個工藝環節之間在銜接時的汙染,鮮葉到初制所的過程,殺青完成後到曬乾的過程,毛茶篩檢的過程等,二是在初制過程中,所用到的設備和工具,鐵鍋、竹扁、紙箱等清潔、衛生。也就說,每一個初制環節所用到的工具都需要乾淨、衛生,防止在制茶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汙染,其次,是每個工序完工之後,與下一工序的連結,要防止搬運或運輸過程的雜質和異味的侵入等等,達到乾淨的品質,是嚴謹制茶應有的態度。

其次,是幹茶的完整,幹茶的自然特徵裡包含了茶葉的條索和色澤兩項屬性,是展現茶葉完整度的必要條件。但這兩項的結果呈現,源於不同的工序,條索的完整是在曬乾、篩檢的過程中的仔細和認真,破碎的、斷裂的條索過多,則是一般毛茶初制粗製濫造的典型特徵。

條索的色澤則大多是鮮葉自身的鮮活性和殺青的過程所決定的,通常條索的色澤成果,在初制的開始階段就已經決定了的,因為鮮葉的失活或殺青不足,必然導致幹茶色差的過多,也必然導致葉底泛紅等特徵的出現。自然地,茶湯的純淨度和鮮爽度也就呈現了毛茶初製成果中至關重要的關鍵品質。

幹茶色澤越均勻,顏色一致,色差越少,是鮮葉的鮮活性和適當殺青的結果,而鮮葉的品質,表現在茶湯的通透度和入口的乾淨、鮮爽度上,也就是最後的關鍵品質,茶湯的清澈度和湯感的完整度,這是一個因果相互關聯的生產工序,在重山茶坊的制茶過程中經驗總結,當茶湯的品質達到入口乾淨、鮮爽的品質,那麼,茶葉的自然香氣和湯感的飽滿度便能完整的展現在口腔裡,否則,必然出現湯感沉悶、茶湯渾濁、糊點、雜質等負面的生產結果。

總的來說,滿足條索的完整,色澤的均勻,純淨的茶湯,鮮爽的湯感這四個基本面的表現,是重山茶坊認為毛茶品質的關鍵,是符合普洱茶陳化價值的基礎,當毛茶緊壓成型後,條索的完整和茶葉的鮮活保障了普洱茶底物發酵的生命力,有利於酶促反應過程中微生物菌群的活性,而乾淨的品質,也必然保障了在不受二次汙染的陳化過程中,展現醇和品質的基礎。

二、緊壓度

普洱茶常見的緊壓形態,普遍是以餅茶、沱茶、磚茶及金瓜、龍珠等為主,這類茶形態大多數是由人工緊壓或機器緊壓而成,所以,在工藝上,我們分為:純手工壓制、半手工壓制和全機械壓制三大類。普洱茶在後期陳化的過程中,實際上,是由內而外的發酵過程,也就是說在茶葉成堆的過程中是以底部的茶葉作為基礎的,這樣的發酵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底部茶葉的活性及緊壓的程度,這個原理,可參考豆類、麵粉、酒類等發酵工藝及普洱茶熟茶的發酵工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底物發酵。

茶葉的活性取決於普洱茶毛茶初制階段的成果,一香氣的自然呈現,是青葉醇分子結構的完全轉化,二茶葉內含物的分解與融合,產生新的代謝物,是多酚氧化酶與茶葉底物的酶促反應。在這個階段,也是普洱茶的有氧發酵階段,茶葉初制完成後的毛茶,內含物的分子狀態多處於活躍狀態,適當的有氧發酵,有助於茶葉底物的穩定和微生物的接種,但普洱茶的長期陳化過程,核心還是在於緊壓的狀態,因為過度的有氧發酵,容易導致茶葉內含物質的部分流失,特別是脂類物質,這也是我們認為,一至三年短期的存放,散茶的轉化快於緊壓茶,但在三到五年以後,緊壓茶的轉化要明顯優於散茶的原因。

普洱茶只有完成了緊壓狀態,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厭氧發酵的階段,也是搭建了普洱茶陳化的載體狀態,普洱茶的緊壓形態各有優點,都是為後期的收藏而服務,所以,緊壓形態的緊實度及美觀度,則成了成品茶質量檢驗的關鍵標準。

緊實度,一般是以緊壓的重力,壓制的時長以及尺寸要求來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壓制的方式,形態上,餅茶、磚茶的壓制,不管是人工還是機械,重力是相對穩定的,標準重量的氣泵壓力或是石磨,都可以做到形態誤差較小的形態,而在沱茶、金瓜及龍珠等形態上,則是多以人工完成,也就是布袋定型手工壓制,這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差,因為手工壓制並不穩定,要求很高。也就是說,不管採取何種壓制方式,合格的產品規格,應該是統一的緊實度和尺寸。所以,因為尺寸的差異,導致餅型不對稱,厚薄度差異大,翹邊等問題的出現,美觀度自然無從談起。

那麼,緊壓到何種程度為佳?根據重山茶坊的制茶經驗來看,以餅茶為例,相對於一般的石磨均勻壓制,我們認為越多減少空氣滲入的密度空間為更佳,也就是說,以環境的要求和長期存放來綜合比較,較高的緊實度存在一定的存放優勢,因為減少空氣的滲入,必然也將厭氧發酵的環境達到優勢狀態,特別是在完整(未拆封)收藏的過程中,初始的包裝形態,更便於收藏,也減少了因為受環境溫度、溼度的影響,導致的存放不穩定,缺陷是轉化較慢,當然,期望於一兩年內有明顯轉化的,另當別論。

三、包裝的材質

越是初始成品茶狀態下的收藏,越對包裝要求嚴格,這是重山茶坊的制茶經驗。包裝的目的,大多很容易能聯想到,一是生產信息的公開,二是便於運輸、收藏,三是防止受潮等等,除了以上的目的,重山茶坊認為,普洱茶歸屬於食品,包裝材料除了達到以上的要求,應更重要的符合食品規範的要求。

一般普洱茶成品的包裝物,包含了棉紙(內飛,大票)、筍殼、紙箱三大類,在傳統普洱茶的歷史上,包裝物基本是就地取材,竹筍退下的外皮,手工自製的草板、條紋紙、松皮紙、綿紙、土紙等或無棉紙的狀態,都屬於自然的材料,甚至印刷的油墨大多採用的是"植物油性油墨"、"水溶性油墨"或是民間自製的油墨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普洱茶生產中,棉紙已是非常重要的包裝材料,但並不是都適用於普洱茶,機械紙已逐漸代替手工紙,且大多數的紙張並沒有SC認證,更達不到食品級包裝的要求,其中的棉紙印刷,更是很大程度上採用了化學染料。

所以,從細節上來看,對於包裝的選擇,是我們認為考驗制茶的最後一道工序,在每一道的包裝物上,理應避免採用含有化學添加的材料,而是以達到食品級要求,環保且衛生的包裝材料為合格的包裝材質。

—————— END ———————

成品茶的質量指標,反應的是制茶人的態度,是對工藝細節的要求,從傳統的制茶技藝上,傳承古人的智慧,去其不規範的環節,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總結歸納,才能更適於現代生活對於食品要求的規範和嚴謹。

相關焦點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普洱茶和綠茶,紅茶的區別
    普洱茶是什麼?原產地:一種茶,已發展成以地名命名的特產茶。 普洱茶原產於雲南普洱地區,並在普洱市分發。 普洱茶品種是什麼?茶樹的鮮葉是普洱茶的品種,即雲南大葉樹種的茶樹的鮮葉。普洱茶的形狀特點普洱茶的特點是什麼形狀奇異:普洱茶除散茶外,還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小丸,圓球,西洋棋,砣茶,圓餅; 像南瓜,巨型蛋糕,果樹錐,紗窗,大匾等一樣大。普洱茶的質量特點奇特的質量:普洱茶的香氣越來越濃鬱,這與昂貴的茶和酒的特點背道而馳。
  • 神威的制茶日記:004 春茶日曬的白茶邏輯
    但對於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理論,是否適用於白茶,我沒有足夠的時間長度去實踐,所以不知道,畢竟雲南白茶的製作工藝不長,遠沒有福建白茶的制茶歷史悠久,這是現實。而對於福建白茶,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的理論,我也沒有親身的為藥或為寶的真實感受,只因為喝過二十年以上的白茶,確實品飲感受屬佳品,但這也僅限於品飲層面。
  • 【茶科普】中國普洱茶最全98術語
    普洱夏茶 根據二十四節氣立夏後至立秋前所採摘加工茶為定義。普洱夏茶是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在二十四節氣芒種至小暑期間採制的夏茶。滋味濃厚,又稱「細黑條」。因夏天高溫,光線照射強,茶樹生長快,有利於茶葉碳代謝的進行,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適合制發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
  • 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
    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每個愛喝普洱茶的茶友都能回答你。但是每位茶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經驗。 有人會佛系地跟你說,「茶無絕品,適口為珍」。有人會簡單粗暴地跟你說,這個茶貴,就是好茶。有人帶你細緻的去看茶葉的條索,湯色,感受一下香氣、滋味,描述它屬於的那個名山名寨,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這款茶是市場認知裡面的好茶。但是聽完這些回答你就真的能知道什麼樣的普洱茶才是好茶了嗎?
  • 普洱茶的親兄弟,是黑茶?
    看了這個分類,我猜會有茶友開始疑惑:「自己經常喝的普洱茶屬於哪一類呢?」 普洱茶到底是什麼茶,要想解開這個疑惑,我們要一步一步解決。 首先要了解一下,現在的六大茶類,都是怎麼定義的?
  • 普洱茶老茶客:如何才能買到正宗雲南普洱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的王國,而在這王國的王冠上,有一顆璀燦的明珠,那就是雲南普洱茶。眾所周知,普洱茶是我國茶友最喜愛的日常飲品之一,具有很多功效,可以減肥,清血脂,暖胃不傷胃,這點對熟普洱茶尤為明顯。不論是自己喝還是贈送親友長輩,都是不錯的選擇。
  • 普洱茶是什麼茶,普洱茶又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喝普洱茶的好處
    喝茶已成為多數國內外朋友的一種生活習慣,而且隨著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追求。普洱茶是什麼茶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個茶葉大國,茶類眾多。對於普洱茶歸類向來是百家爭鳴,2004年以前官方教科書們將普洱茶歸於黑茶類,然而也有不少業界人士認為普洱茶不能歸為黑茶類。2006年由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並實施的雲南省地方標準(普洱茶)定義:「普洱茶是雲南特有的地理標誌產品,以符合普洱產地環境條件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及特定的加工生產的茶葉。」普洱茶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兩大類型。
  • 古代專供朝廷皇宮用的茶——普洱茶
    貢茶文化之—普洱茶貢茶是古代中國專供朝廷皇宮用茶。貢茶制度起源於西周,是中國封建禮教的象徵。貢茶文化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一片樹葉的故事跨越歷史長河,對整個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當時,雲南總督鄂爾泰在普洱府寧洱縣(今寧洱鎮)建立了貢茶廠,選取西雙版納最好的女兒茶,以製成團茶、散茶和茶膏,敬貢朝廷。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云:「普洱茶成團,有大中小三種。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稱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制貢茶的茶葉,據傳均由未婚少女採摘,且都是一級的芽茶。採下的芽茶一般先都放之於少女懷中,積到一定數量,才取出放到竹簍裡。這種芽茶,經長期存放,會轉變成金黃色。
  • 懂得了普洱茶製作,還能不會品茶?茶商們就不敢對你胡說八道
    而曬青的「殺青」這個過程主要的還是通過高溫逼出水蒸氣,降低茶葉中的水分,讓茶條充分變軟,(揉茶過程中茶條不易折斷)殺熟茶青是破壞活性酶轉化,殺青過的茶青在曬制過程不會快速發酵,其實說簡單一定,殺青過後水分含量的多少決定了成品茶葉的香氣的變化。
  • 洱頌的普洱茶品牌怎麼樣?
    洱頌普洱茶的鮮葉採摘最佳時間在日出後半小時後。但是從大季節來講普洱茶的採摘時期是每年春天的三月開始直到十月左右,而鮮葉最好是在早上十點至十二點左右的時候完成採摘工作,這樣可以避免由於鮮葉水分含量過高,不利萎凋與殺青的問題。洱頌採茶一般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三個季節進行。
  • 洱頌普洱茶生產製作工藝,進來了解下!
    普洱茶的生產製作工藝,總的來說分兩大環節:一是初制,二是精製。初制即普洱茶從鮮葉採摘到製作成曬菁毛茶;精製即普洱茶從曬菁毛茶製作成成品茶(生茶和熟茶)。 今天,重點講普洱茶初制工藝。
  • 普洱茶知名品牌哪家強?這3家普洱茶品牌,榜上有名!
    現在普洱茶市場品牌眾多,各類千百種普洱茶百花齊放,究竟有哪些普洱茶品牌較為知名呢?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先生,就介紹三個在市場上認可度較高的普洱茶品牌。
  • 普洱茶裡怎樣辨別古樹茶?
    古樹茶品質高,幾乎已經成為了行業裡面的共識。但是作為消費者,辨別是否是古樹茶,幾乎快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今天我們就試著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啃一啃這塊硬骨頭。只是探討,因為這個問題非常難,不確定因素太大。今天彤掌柜茶業小夥伴給大家準備了五六個茶的幹毛茶,易武的、勐海的、勐麻河的。
  • 茶最新研究成果引熱議促消費 其中這十大普洱茶品牌最受關注
    例如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名單、十大普洱茶品牌等全茶類別或單品類評選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定的指引。以品牌價值最高的品類普洱茶為例,2019年度最受媒體關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單中,大益、中茶、合和昌、七彩雲南、雨林古樹茶、瀾滄古茶、龍潤、陳昇號、下關、老同志位列榜單前十。
  • 30多年的普洱茶存在嗎?如果有,會喝出什麼感覺?
    我們翻開《GB/T22111-2008普洱茶》執行標準,裡面談到普洱茶的保存期,即「在符合本標準的貯存條件下,普洱茶適宜長期保存」,而普洱茶的貯存條件有3點:1、應有足夠的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倉庫或場地。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應分開放置,不得混放。
  • 普洱茶是什麼茶?如何正確的衝泡普洱茶
    普洱茶是我國的歷史名茶,普洱茶擁有令人陶醉的特性而聞名。普洱茶本身含有脂肪分解的脂肪酶,對於很多正在減肚子的人們可以起到脂肪的消化和消耗作用,而且,普洱茶還可以養顏護胃。什麼是普洱茶普洱茶屬於黑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發酵,熟茶人工催熟。關於普洱茶的誕生有許多的傳說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 普洱茶為什麼可以越放越好喝,而綠茶卻越來越難喝?
    普洱茶作為可以喝的「古董茶」,而綠茶卻不是。但從這個上面來看的話,普洱茶就有越是陳放越是好喝的說頭。小約曾見過很多位收藏普洱茶的,卻沒有見過囤綠茶作為收藏的。而且買綠茶,基本都是少量的買,最好的狀態是現買現喝才更好。綠茶喝的是鮮,普洱喝的是醇,兩者茶性不同。
  • 生熟普洱茶飲品:開創新型茶之道,適合年輕人的飲品
    茶,承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不管在哪個朝代,茶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亦被稱為東方飲料的皇帝。普洱茶是重要的茶類品種之一,普洱能調節神經系統,茶湯中富含對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茶類。
  • 普洱茶是否一定是古樹茶更好?
    在普洱茶界,經常聽到「好茶還得看古樹茶」的說法,古樹茶也因此成為好茶的代表。那麼為什麼古樹茶就這麼好呢?或者說普洱茶就一定是古樹茶更好嗎?古樹茶按照官方定義來看,一般劃分為年齡在百年以上的喬木類普洱茶種的茶樹,其茶樹生長的茶箐製作的普洱茶概括為古樹茶。好的普洱茶定義為:生態是基礎、原料是關鍵、工藝成就好味道。那麼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第一,從生態(生長環境)來看。
  • 刀哥說茶丨論普洱茶的紅茶化
    實際上普洱茶在歷史上記載的傳統工藝中,都甚少提到「萎凋」或「攤青」這道工序,基本上從採摘直接到殺青,採下來的鮮葉露水過多才適當「攤晾」一下。郭紅軍編著的《黑茶通史》中1941年由封少藩編輯的《種茶淺說》中提到:…茶農製成的茶,叫做毛茶。其製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