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真善美|為你重燃生命之火

2020-09-26 上海國際電影節

我不是藥神》上映引起廣泛討論時,我身處國外,因無緣在影院欣賞這部必定會載入史冊的電影而心心念念。年初新冠疫情席捲神州,一夜間人人帶上口罩,仿佛一切都按下了暫停鍵。好在中國人萬眾一心,全社會協調一致,在白衣戰士捨生忘死的守護下,我們終於走出了疫情的陰霾,生活逐步回歸正軌,上海電影節也成為今年全球疫情發生以來首個線下國際電影節。在激烈的搶票過程中,搶到這部計劃外的影片實屬有緣。而帶著口罩,坐在彼此間隔2個座位的影廳裡,看著光影中那一張張被口罩遮蓋的面龐,戲裡戲外在這此刻連結。通過這小小的口罩,我能在觀影時真切地體會到白血病人對生的渴望。而看著左側哭到不能自已的女士,我意識到這部影片的真誠和力量。

影片沒有採用花哨的多線敘事,沒有時間線的跳轉,沒有精緻漂亮的攝影,但卻有著紮實的劇本,有想像力的剪輯,張弛有度的節奏和貫穿始終的人文關懷。雖然是導演文牧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卻舉重若輕、老道如洗盡鉛華的老者,大巧若拙地用最接地氣的手法描繪在疾病面前卑微如草芥的眾生百態,捕捉最真實的情感以觸動觀眾,讓我們審視生命和希望的價值。

在觀影過程中,我逐漸能體會到導演的"野心"。他要的不是曲高和寡的文藝佳作,也不是冷靜客觀的社會事件紀實。他要用最通俗易懂的故事,用普通民眾最喜聞樂見的幽默和反諷,用最樸實的手法讓觀眾沉浸在劇情中,引導我們共情、感動、思考。他要打造的是一部商業大片般的爆款,以獲得更廣的傳播、引發更多的關注、討論與反思,進而去推動,去改變。為此,影片雖然採用真實事件做藍本,卻沒有照搬本已頗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而是虛構了一系列人物讓文本更加飽滿、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影片視角涵蓋了良知未泯遭遇中年危機的商人、在病痛和高昂藥費雙重壓榨下艱難求生的普通職員、因疾病而拋卻希望的農村青年、為患病女兒而放下尊嚴的舞女、在神性和人性間徘徊的牧師、在情與法間糾結的民警、為富不仁的外國藥廠代表等方方面面,通過這些典型樣本的選擇,努力構建全面真實卻不為我們日常所關注的社會切片,展現病人、商人、病人家屬、執法者和神職人員的群像。

導演沒有採用刻板的說教,放棄了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人物塑造方法,全片沒有一個高大全的形象,而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的灰調,卻使角色更加立體豐滿,真實可信。導演不預設立場,而是通過豐富的細節與鋪墊,雕琢人物性格、引導劇情、積聚情感,一步步走向結尾的高潮,演員們的表演同樣功不可沒。

我們看到卑微又圓滑的呂受益像川劇變臉般地拉下三層口罩,看到他時刻拿在手裡的橘子,看到他在家請客談到妻兒時的溫情,也看到他散夥飯時的不忍放棄,不願相信時哭紅的眼圈和在雨中如喪家犬般的背影。王傳君借用這些有象徵意義的小道具,用肢體和表情還原了人物的謹小慎微和他試圖用最廉價的手段來鑄造更多一層生命屏障時的無奈與努力。他小市民般的精明算計奉獻了片中最多的笑點,他也是最接近我們生活,傳達出最平凡的感動的角色。他是整個故事的題眼,"藥神"因他起,也因他轉變。

章宇延續著一如既往的可塑性,演活了黃毛的生猛、了卻一切牽掛時的隱忍、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勇氣、融入新集體時的驚喜、羞怯和感恩。他有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僅通過眼神就表現出搶藥時的肆無忌憚,傳遞出分給病友的藥被一顆顆收回時的憤怒和心有不甘,描摹出看到新希望,買好車票計劃著未來時眼中的那團生命之火,也刻畫出為他人犧牲自己,為險而戰的果敢與義無反顧。他是這部影片中羅賓漢式的草莽英雄。

譚卓則演出了思慧歷經磨難的滄桑、帶程勇回家時讓人心痛的乖巧、釋放積壓已久憤懣情緒時放聲大笑的心酸和紮起頭髮、操起板凳加入混戰時的颯爽。她是片中為數不多的女性形象,是堅韌的母愛,是美,是真。

作為片中的絕對主角,徐崢一改喜劇套路,走心地演活了這個油膩、失敗的中年商人,也步步為營地把程勇這個角色的轉變呈現得真實可信。從面對名利和道義衝突時的糾結,小富即安的自滿,到除假制惡的勇敢和捨己為人、隻身犯險的決絕,精緻地雕琢出這個角色的多面性。他是這部影片的道義,是盜取生命火種的普羅米修斯。

這部以故事和表演驅動,以細節和情感細膩打磨出的影片為底層邊緣群體發聲,承載著平凡的人們對生的執著,也承載著我們最質樸的感動。真誠、善良和勇敢就是這部影片的力量,本片推動了抗癌藥降價保供的加快落實,真實事件中的陸勇也免受刑罰。我們的社會在逐步自我完善,面對這次疫情的種種措施更彰顯了我們的進步。

正如片中漫天消毒煙霧裡溼婆神和迦梨女神雕像有生命守護和摧毀者的雙重象徵意義,每個人心中都有善與惡,每個人也都有平凡和非凡的兩面。有時,面對病魔,活著真的需要十足的勇氣;有時,面臨抉擇,我們要有棄惡揚善的果敢。平凡的你我,從他人的故事中學會感恩、學會給予、學會握緊手中的幸福。也學會為那些守護他人、為國人平安喜樂地生活而奮不顧身的勇士們加油、點讚。他們沒有神的光環,生而平凡;他們守護、重燃他人的生命之火,生而不凡!

相關焦點

  • 2020「電影中的真善美」市民主題徵文活動獲獎結果揭曉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第七次和上海市民文化節牽手,舉行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中的真善美」市民徵文活動,獲得了影迷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廣大市民用文字講述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相識、相處與相知,抒發影迷們的觀影感悟和電影情懷。經專家組認真評選,此次活動的獲獎徵文已揭曉。
  • 電影中的真善美|《醜聞》:真善美的覺醒
    人性的美麗與醜惡、內在道德感的掙扎與抗爭,以及引申出的關於人生意義的探討,一直是黑澤明電影著力表現的主題,影片《醜聞》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部黑白電影,黑、白、灰構成了影片的視覺色彩,而這三種顏色恰恰對應了影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雜誌社負責人堀社長、畫家青江一郎和律師蛭田乙吉。通過這三種顏色相互「角力」,生動展現了影片主人公、小人物蛭田乙吉內心的道德掙扎以及人性深處真善美的力量。其中,堀社長是典型的反面角色,一個沒有任何道德感、為了金錢利益不擇手段的人,他象徵著當代世界的時代弊病,對應的是「黑色」。
  • 90後姑娘捐髓,女童重燃生命之火
    快報訊(通訊員 霍玉晶 記者 張曉培)12月22日,徐州市銅山區馬坡鎮90後姑娘王單洋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她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將為一名8歲血液病女孩重燃生命之火。王單洋說,雖然捐獻經歷了一波三折,但終於等到順利採集的這一天,圓了自己的捐髓救人夢。
  • 重燃生命之火:絢爛的女性版《百年孤獨》
    英倫大作家遺世之作,重燃生命之火的作品,絢爛的女性版《百年孤獨》。翻開本書,進入「文學女巫」卡特的浪蕩、不正經的狂歡之夜。將酒神精神盡情揮灑。安吉拉•卡特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滿載激情、機智、藝術和愛……卡特最後的遺產。」此時,卡特仍寫女人、女性氣質、自我創造與自由,寫蛇蠍女人與天真女人的人生嘉年華。
  • 電影中的真善美|《醜聞》:真善美的覺醒
    作為黑澤明的中早期作品,《醜聞》講述了一場因「狗仔隊」的虛假緋聞報導而引起的官司。影片通過巧妙的道具運用、場景設計和場面調度,對人物形象進行了非常簡潔有力的塑造,形成了強烈的現代共鳴感。作為一部黑白電影,黑、白、灰構成了影片的視覺色彩,而這三種顏色恰恰對應了影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雜誌社負責人堀社長、畫家青江一郎和律師蛭田乙吉。
  • ...輕鬆籌公益盛典揭曉「年度十大公益事件」 匯聚愛心重燃生命曙光
    盛典重溫了過去一年輕鬆籌公益歷程中感動人心的點點滴滴,並評選出了「年度十大公益事件」,不但將不屈不撓與命運抗爭的鮮活故事加以展現,也感謝了輕鬆籌上為這些求助者重燃生命曙光的愛心用戶。輕鬆籌在事發第一時間就為杜醫生開通了善款通道,愛心瞬間齊聚,17萬善款為杜醫生英雄歸來守住希望!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臨我們並不知道,但意外來臨時,時間就是生命。湖南婁底一6歲的女童,垂髫之年遇橫禍,頭部遭重擊開裂,性命垂危。
  • 被摧毀的真善美:《黑暗中的舞者》
    新的銀幕英雄在小眾之中傳誦開來,從此成了影壇上各大小標榜獨立的影展之常客。莎瑪在和比爾爭奪錢包時,比爾的槍走火射中他自己。受傷的比爾欲借莎瑪的手自殺而死握錢包,逼迫莎瑪將自己殺死。莎瑪因遵守諾言,能讓兒子得到治療,拒絕在法庭上說出真相,被判一級謀殺,一周內執行絞刑。朋友發現實情,想翻案的努力也未能改變莎瑪為了留錢給兒子治病而寧願自己一死的決心。最終莎瑪的生命在她「that『s all......」的歌聲中戛然而止。
  • 電影中的真善美|《醜聞》與黑澤明的創作情懷
    雜誌為提高發行量,以「摩託車上的激情」為噱頭,不惜製造花邊新聞大肆炒作,從而引起畫家的訴訟。關於該片的拍攝動因,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中曾有敘述:有一天,我在電車裡看到這種雜誌的廣告,簡直目瞪口呆。那上面用大字標題寫著:是誰奪去了XX的貞操?乍看起來,這似乎在為XX女士鳴不平,實際則把XX當作玩物恣意戲耍。
  • 電影中的真善美|向前一步
    然而內部世界,天天面對的夫妻,會讓人有打了雞血都無法洗滌的疲憊,那是最親密的戰友,也是最了解你的敵人。婚姻內戰的話題,是電影和其他藝術都繞不過去的永恆話題。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熱門電影《下一步幸福》就是其代表佳作。
  • 日照市中醫醫院治癒患者:謝謝你們,讓我重燃生命希望
    日前,患者龍女士來到市中醫醫院骨傷四科,將一面寫著"醫術精湛除頑疾 醫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送到病區醫護人員的手中,藉此表達對該院骨傷四科主任、主任醫師林慶波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和護理人員幫助自己戰勝疾病,重燃對今後生活的希望。
  • 電影中的真善美|活下去的宿命——評《砂之器》
    而在電影裡,主線推進時,長相周正的演員不是警察,只能是兇手。不過,對觀眾來說,看社會派推理的快樂與其說是解謎,不如說是在一段故事裡一探究竟——這也正是社會派推理作者與導演創作的起點。這部1974年的影片在日本放映時,被小說原作者松本清張親自蓋章,認為是改編作品中「最滿意的一部」。
  • 真善美大實踐|普陀小學舉辦「真善美之星」頒獎典禮
    1月27日下午,普陀小學迎來2020學年第一學期「真善美」之星頒獎典禮暨散學典禮。伴著清脆的鈴聲,少先隊員們又留下了一串成長的足跡。他們在習爺爺的關懷和希望中,踐行真善美,弘揚正能量;在「真善美」種子工程的引領和塑造下,喜迎建黨百年,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習爺爺曾說,要善於從點滴小事中教會孩子欣賞真善美、遠離假惡醜;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 勒內·夏爾詩歌精選|你忙於寫作,仿佛生命中你已姍姍來遲
    勒內·夏爾詩歌精選|你忙於寫作,仿佛生命中你已姍姍來遲 2020-11-23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人類在教育與藝術的這種相互關聯的鏈條銜接中,苟活著、存活著、殘喘著。一旦截斷了藝術的鏈條,人類的那種絕望真是叫人難以形容。是教育喚起了人類生存下去的願望與理由。是教育發現了世界存在著的真善美。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
  • 電影中的真善美|《勒熱夫戰役》,被忽略的戰爭電影
    這是今年電影節最被忽略的戰爭電影。這是一部必須只能在電影院看才有醍醐感受的電影。為紀念勒熱夫戰役與衛國戰爭75周年拍攝,電影同時期設計完成的藝術作品勒熱夫紀念碑最近落成。在蘇德之戰中,誰佔據該據點,就具有了戰爭增援補給和上攻的能力。當時精兵強將的德國多邊作戰,莫斯科戰役擊敗蘇軍,勒熱夫如果全殲,那史達林格勒不保。蘇軍拼死決戰,牽制德軍兵力,聲東擊西,才有了轉機。而史達林格勒之戰的勝利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勒熱夫之戰是蘇德戰的重要轉折點,慘烈到該戰役又被稱為「絞肉機戰役」。電影開始,就是10分鐘的惡戰,電影的調度很精準,扣人心弦。
  •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蘇州御生堂中醫館是一家醫保定點機構,堅持以「御疾造萬眾,生術福天下」為使命,注重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運用湯藥、背腧穴艾灸、穴位貼敷等中醫傳統方法,專注各類疑難雜症疾病,特別是對於腫瘤的醫治。蘇州御生堂秉承中華傳統醫學,經無數春秋寒暑歷練留存中醫精華集眾派之長懸壺於今,盡受好評。  百年不變的使命與傳承  蘇州御生堂中醫館以「御疾造萬眾,生術福天下」為使命。
  • 安慶巨石山—在這裡重燃生命的激情
    安慶巨石山—在這裡重燃生命的激情 2020-10-19 16:17:22   來源:財經頻道
  • 隔壁電影 |《生命是個奇蹟》,信不信由你
    爸爸出差去|流浪者之歌|地下|生命是個奇蹟序言曾有這樣一個時代,它離我們並不遙遠,
  • 《搜索》影評:搜尋真正的人生,感悟生命的美好與世間的真善美
    反映社會現實,揭露真實人性,一直是致力於電影藝術的導演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評價一部電影是否優秀的標準,很重要的一條,是看這部作品是否能夠為整個時代和社會帶來反思。我國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他的作品一直以來,在講述歷史和人性中頗有特色,而今天,我們要分析的,是陳凱歌導演為數不多的一部現代題材片—《搜索》《搜索》以主人公葉藍秋為主要線索,身患重病的葉藍秋因為在公交車沒有給老人讓座,被人拍下視頻,隨後,這個事件迅速在網絡發酵,葉藍秋從此被人肉搜索,社會的強大輿論壓力徹底壓垮了這個女人。
  • 馮俐:為孩子們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在劇院頂樓彩色玻璃後,那片斑斕如夢的空間裡,剛剛履新的馮俐說,她要把自己的後半生投入到兒童劇的創作中。馮俐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曾是業內知名的影視、話劇編劇,曾為央視春晚撰寫過許多作品,但自從2014年來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擔任副院長主抓創作以來,她就將更多精力放在兒童劇創作上,6年來已經抓出三十多部作品,其中包括她自己寫的《木又寸》《山羊不吃天堂草》等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