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江兼續與關原》上杉景勝直江兼續的戰略

2021-01-07 昨日還是春花爛漫

那麼,既然上杉景勝不是主動求戰,而是被動採取防衛應戰,且不存在所謂的白河決戰的方針時,到底上杉家在關原之戰的戰略是如何呢?

實際上上杉家或許是因為本身是被迫應戰的關係,因此在初期的幾個大戰略包含

上杉景勝及直江兼續主從像,現立於山形縣米澤市松岬公園(舊米澤城址)內

(1) 對於堀秀治統治的越後國從會津派遣少數幹練的下級武士潛入越後各地勾結當地的土民及農民發起一揆的武裝暴動,牽制堀秀治軍隊。

(2) 強化東南對德川前線的白河城防禦工事,即使是在德川家康歸師江戶後,仍嚴令白河城諸將戒備並嚴禁私自進兵,以防衛為主要方針。

(3) 上杉景勝坐鎮會津若松城運籌帷幄,並處理與各路大名的外交事宜,直江兼續則親赴前線,以二本松、淺香、福島等城間移動於前線指揮軍隊。如有必要則會回到會津若松城參與面見其他大名所派的使節。

故或可從中判斷,初期的上杉氏的戰略方針仍以防衛為重心,並派遣間諜于越後煽動暴動攪亂敵勢。而隨者德川家康撤退,以及京師情勢的劇變,也可看出上杉家之後的戰略出現變化

(1) 減少對于越後的煽動一揆的支援,實際上,越後的一揆勢最初應即為直江兼續為了面對多線作戰時,減少越後戰線的壓力,而煽動的敵後攪亂,雖然坊間也有人認為越後本為上杉氏舊領,故應該有重新攻略越後的野心,但就現存史料來看,上杉家對于越後一揆最關注及重視的時刻為七月,入八月之後,便減緩對越後一揆的關注及支援。一揆的最主要目地應仍是敵後攪亂,而就現階段來看,仍看不出上杉家有企圖動兵奪回越後的打算。

(2) 上杉景勝仍坐鎮會津若松城統籌全局並與外使應對,另一方面則透過清野長範等幕僚與當時人在安子島指揮前線部隊戰略的直江兼續聯絡。而安子島的所在地雖仍有爭議,但應可判斷,直江兼續在八月時,應為在安達郡以南、長沼以北的地區進行前線指揮,此地應為現今福島縣的郡山市一帶,其位於福島中通地區的狹長縱谷的中心區,另一方面西接會津盆地的入口豬苗代町及磐梯山,故就交通上四通發達且連結上杉氏各領地,可說是十分適合多面作戰的上杉家統整各戰線情報的地點,或許是考量此地情報收集及交通的便利性,直江兼續乃選擇此地為據點指揮前線各戰線。

磐梯山,為福島縣會津地區通往郡山等中通地區的必經之地。

(3) 派遣使者與佐竹、相馬等鄰近勢力接觸,另一方面也派遣使節與山形後方的小野寺、由利眾及秋田氏、南部氏等家接觸爭取支持,而另一方面又派遣密使前往越後策反越後國主堀秀治的與力溝口秀勝及村上義明等人。而當中後者可從八月直江兼續與在越後進行武裝暴動的家臣們的聯絡略知一二,當時候堀氏所控制的越後國的中南部各地都面臨規模不一的一揆武裝暴動,當中以位于越後西南的魚沼郡及位於中部蒲原郡三條城一帶聲勢最為浩大,而直江兼續卻也同時指示一揆勢力,不須攻入阿賀野川北岸的溝口秀勝及村上義明二人的領地。另一方面若從直江兼續於8月12日寫給巖井信能的書信內容亦可判斷,當時對於出羽國武士的內應工作上也頗為順利,小野寺、秋田及由利眾的部分家族已倒向上杉,另一方面,當山形的山形義光得知德川家康於下野撤兵取消討伐上杉的軍事行動,而秋田等家奉命歸陣本領時,據傳山形義光也一度亂了方寸。從上述情況觀察或可得出隨者德川家康率主力西行,也使得奉命回到本領戒備的奧羽武士乃至越後的小大名都開始動搖,而極有可能私下與上杉氏有暗地來往。

(4) 試圖利用軍事力量來作為外交籌碼威逼包含以伊達政宗、山形義光為首的奧羽諸侍屈服,加入其帳下。在這方面可以得知直江兼續命令當時駐守鄰近被伊達政宗攻陷的白石城的福島城守將本庄繁長負責與伊達氏交涉,而從直江兼續給予本庄繁長的書信中得知,其授予本庄繁長的談判條件是即使白石城不能拿回來也沒關係,但儘量要請出伊達政宗,或是至少讓其派遣家老數人及數千士兵聽從上杉軍調遣,故可判斷在南方的威脅解除後,上杉家開始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威逼伊達屈服,而對於山形的山形義光,也是採取同樣手段,企圖使其屈服後聽候上杉調遣,而實際上至八月中下旬後,雖未完全屈服,但是在伊達方面,伊達政宗或許是鑑於上杉氏的軍事力於是有短暫屈服,而山形義光方面,若根據米澤藩的正史所載,山形義光可能亦在同時間屈服,願稱臣上杉,甚至表示麾下1萬山形之兵聽候上杉調遣,並願意交出其世子山形(最上)義康給予上杉家作為人質。不過儘管有上述的記載,但亦有研究者認為,上述山形義光歸降的記載為偽史,但從現有史料來看,在八月期間,上杉氏對山形氏應與伊達氏相同,是有進行外交談判,而從直江兼續的態度來看,至八月下旬其似乎已覺得山形義光是假意臣服並在爭取時間因而感到不耐煩,而引發後面九月出兵山形的慶長出羽戰役。

(5) 透過與宇都宮有淵源的結城朝勝聯絡宮領百姓(高橋明認為此處的宮領可能是指宇都宮),在「適當時刻」配合上杉軍的行動一同蜂起。另一方面,對於南方則仍以防衛為重,未有進攻德川領的打算。

綜合整理下來小編認為,上杉景勝及直江兼續的戰略應為由上杉景勝坐鎮根據地會津若松城統整各戰線及外交資訊,直江兼續則被景勝授與極大的權力於前線安子島城對實際上各戰線下達指示,另一方面在跟佐竹等家進行外交工作的同時,也拉攏出羽、陸奧、越後三國的武士,而對於當中鄰近且實力較強的伊達、山形兩家則是企圖利用軍事實力威逼兩者屈服於其帳下,而非殲滅。並在越後一揆持續的同時透過結城朝勝聯絡下野國的百姓及有力勢力為未來做準備。

而上杉家的最終戰略則是在威逼伊達、山形為首的奧羽武士屈服聽候調遣後,聯合奧羽諸侍的兵隊與同盟佐竹義宣聯手一同南侵關東,屆時由結城朝勝進行拉攏的宮領(宇都宮)百姓的下野國農民、地侍也將在這時一同舉兵響應奧羽南下的軍勢。

相關焦點

  • 「愛」何以出現於直江兼續的頭盔之上?
    其中,讓小編十分難忘的是直江兼續的頭盔飾有一個大大的「愛」字。但是,武士戴上盔甲是準備上陣殺敵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愛」字呢?直江兼續直江兼續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初期的文武兼備的才將,年幼時便侍奉於上杉景勝,後與狩野秀治輔助上杉景勝治理越後。
  • 關原之戰前,為何伊達政宗沒有作為?不是不動,看看他身邊是誰
    摘要:關原之戰前,為何伊達政宗沒有作為?不是不動,看看他身邊是誰關原之戰前,佐竹義宣加盟西軍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但上杉景勝與伊達政宗的戰鬥已經在七月中打響。上杉景勝與直江兼續對伊達政宗要奪回故土的執念瞭若指掌,因此在準備應對德川家康北上徵伐的同時,直江兼續與七月十四日命令與伊達領只有咫尺之間的白石城守將們加強防備,又趕緊加派兵力協防,一旦發現伊達政宗南侵,必須儘早通報。必要時直江兼續自己將親自率兵前來支援,與伊達軍決戰。果然不出直江兼續所料,伊達政宗於七月下旬便派出心腹,片倉景綱率兵包圍白石城。
  • 「義」字當先的上杉家,一封「直江狀」,徹底引發了「關原合戰」
    能與德川家康匹敵,也讓德川家康想要聯手的大名正好是上杉家。對於德川家康而言,在上杉謙信過世後,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能夠守住越後國,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那麼和這樣的大名聯手,有利無害。在上杉景勝回國後,德川家康每個月都給他寫信,鼓勵上杉家努力經營新的領地。到目前為止上杉家完全沒有流露出舉兵或者叛逆的跡象。這個時期,上杉家自己內部也極為繁忙。一大堆的內政需要處理,軍隊需要重建。
  • 原哲夫歷史漫畫「義風堂堂」TV動畫化 主角直江兼續
    原哲夫歷史漫畫「義風堂堂」TV動畫化 主角直江兼續 動漫 網絡 ▪ 2013-04-23 17:56:49
  • 關原合戰時,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和上杉景勝為何選擇加入西軍
    宇喜多秀家是豐臣秀吉的養子,說他加入西軍參戰關原是為了報答太閤的養育之恩,說他對豐臣家忠心耿耿,都是十分充分的理由。 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加入西軍參戰關原的理由也很充分,當時所有大名除了德川家康,最強的就是毛利輝元。
  • 日本戰國時期,他歷經艱辛抵抗上杉家,將家業一舉增加至57萬石
    雖然史料上沒有直接反映上杉景勝與直江兼續怎樣看待最上義光的求情,但他們深知最上義光絕對無法獨立抵抗上杉軍,於是決定將計就計。八月底,直江兼續代表上杉家按最上義光自己提出的條件,要求最上家交出人質,觀察最上義光的反應後,再出兵進行徹底的殲滅戰。
  • 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之地和悲慘壯烈的西軍的戰鬥
    上杉的吶喊五大老之一的小早川隆景先於豐臣秀吉病逝,之後由上杉謙信的繼承者上杉景勝繼任五大老,上杉景勝由於參與政治太晚。在朝中沒有足夠的人脈和發言權來抵抗德川家康,繼承軍神血性的上杉景勝決心起兵攻打德川家康。
  • 原哲夫原作歷史動畫「義風堂堂!!謙續和慶次」詳情公開
    原哲夫原作歷史動畫「義風堂堂!!兼續和慶次」,預定將於今年7月2日開始陸續登陸日本TV東京、TV愛知、TV大阪等電視臺。同時動畫的製作與聲優陣容得到公開,視覺圖也一排硬漢粗獷之風!    動畫由曾是日升動畫分公司的STUDIO DEEN製作,其曾製作過「海貓鳴泣之時」、「破天荒遊戲」、「滑頭鬼之孫」、「世界一初戀」等。
  • 他是振興上杉家的家主,為何後世日本卻不斷美化他?
    摘要:他是振興上杉家的家主,為何後世日本卻將他不斷美化?上杉鷹山是江戶時代出羽國米澤藩的藩主。如果說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聯手建立米澤藩,他則是重新振興米澤藩的人物。不過,上杉鷹山原本不叫鷹山,這是他退隱後的別名,本名叫勝興,後來改為治憲。為了方便行文,後文都叫他上杉鷹山或鷹山。
  • 日本戰國時代,他為何不聽豐臣重臣勸阻,執意徵討上杉家?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為何不聽豐臣重臣勸阻,執意徵討上杉家?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率軍徵伐上杉家,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上杉家延遲參賀。對於當時的日本社會而言,下級必須向上級參賀,以示臣服。但上杉景勝因為領內建設問題,推遲上京,這就造成嚴重後果。德川家康在這個時期已經顯露出跋扈的一面,權力大部分都握在手中,原本由五位顧命大臣主導的情況,已然變為家康一方獨大。上杉家也一度露出即將上京辯解的意思,不過此事再度出現變化,因為德川家康有意徵伐上杉家。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武田信玄驅逐了同時連接越後以及甲斐的鄰國——信濃的豪族小笠原長時,村上義清等大名,信濃國大部落入武田之手。小笠原,村上等人逃入越後請求上杉家救助。有鑑於此,景虎決定南下用兵,戰國時代最引人注目的對決即將在北信濃的深山野林之中上演。對於景虎而言,主戰場除了北信濃的川中島之外,關東地區也是較量的重點。
  • 越後「軍神」上杉謙信與軍神的家臣團
    因此,早期上杉謙信的權力基盤,實質上其實說是一個戰國領主的聯盟也不為過。直江景綱在《北越軍談》中卻提到,在上杉謙信的家臣中有被稱為「四天王」的武將,分別為「甘粕、直江、宇佐神(美)、柿崎」四人。在《甲越信戰錄》裡的上杉四天王則是「直江山城守兼繼(續)、宇佐神(美)駿河守定行、甘粕近江守員直、柿崎和泉守景家」四人,同書中還提到,上杉四天王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非常活躍。
  • 面對政府債務危機,上杉家是如何解決的
    米澤上杉家的前身就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鼎鼎的越後上杉家,其代表人物上杉謙信至今仍是如雷貫耳的人物,以出色的軍事能力享譽日本。在豐臣時期,上杉家擁有120萬石的巨大領地,是天下排名第四的超級大名(前三分別是豐臣、德川、毛利)。但由於關原之戰上杉家所支持的西軍戰敗,戰後上杉家被削減至30萬石,江戶時代後又因為繼承人問題再次減封到只剩15萬石,只有巔峰時期的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