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把好氣候預測關

2020-12-2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宛霞

  7月21日,記者在國家氣候中心見到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王永光時,他剛參加完中央氣象臺視頻天氣會商。

  「當前,長江、淮河等流域防汛形勢嚴峻,對於出梅關鍵時間節點的把握很重要,我們要通過會商了解天氣形勢,以及氣象服務重點。」王永光說。

  說起自己從事的氣候預測業務,王永光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氣候預測的難度。

  「這項工作很有挑戰性。」他直言不諱地說,氣候預測方法分為動力模式和前兆信號兩種,相比較天氣預報,目前氣候預測所用方法達到的準確率還不太高,同時,氣候還受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巖石圈、生物圈等五大圈層及其相互作用的影響,這大大增加了氣候預測的難度。

  儘管有難度,但王永光沒有被「挫敗」。自1989年從事氣候預測工作以來,他在氣候預測領域已摸爬滾打了31年。這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當屬汛期氣候預測。

  自2003年開始,王永光做汛期氣候預測把關工作。他將自己的把關分為兩個階段——2003年至2007年,2008年至今。其中,2003年至2007年,因為剛接手汛期氣候預測把關工作,他的經驗不足,對中部型厄爾尼諾的影響不太了解,造成了偏差,因此他把關的汛期氣候預測準確率波動較大;2008年至今,他已能準確把握汛期旱澇趨勢,把關的汛期氣候預測準確率較高。2008年至今,他共把關了5年汛期氣候預測,其中由他把關的4年(2020年待評)國家氣候中心夏季降水氣候預測準確率在71分至76分之間,準確率平均分為73分,超平均預測水平6分。

  王永光說,作為首席預報員,做氣候預測業務把關意味著責任。尤其是值汛期的首席班,周期長,需要半年連續不間斷,會商多,還要做決策服務和公眾服務。

  「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很大,要想做出比較準確的旱澇預報,服務防災減災,壓力肯定是有的,而且這種擔心預報偏差的焦慮一直貫穿於長達半年的業務值班始終。」

  那麼,靠什麼來堅持做好這項工作呢?

  作為有著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王永光坦言,無論是汛期氣候預測還是其他氣候預測,自己都會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力爭得出比較準確的預報結論,為政府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這就是他每一次預報服務的初心。

  目前,正值「七下八上」,雨帶北抬,北方降雨備受關注。王永光為期半年的值班即將在7月底告一段落,他在電腦中打開了由自己把關的《2020年「七下八上」期間氣候趨勢預測意見》,內容涉及主雨帶變化特徵以及降雨、氣溫、颱風等相關預測意見,這個預測意見是他作為本年度汛期值班首席把關的另一份重要材料,也為他為期半年的業務值班畫上了句點。

王永光在修改完善《2020年「七下八上」期間氣候趨勢預測意見》。圖/宛霞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8月3日三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專家: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新華網記者郝多記者: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呈現怎樣的特點?
  • 科技創新助力,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
    但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24小時之內的天氣狀況預報結果比較準,時間越往後,預報結果越容易出現偏差,而一個月之後的天氣狀況幾乎無法準確預測。12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揭牌。作為首個落戶江蘇的基礎科學中心,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王會軍牽頭,聯合中山大學共同實施。
  • 長江院全球氣候變化三連講繼續開講 丁一匯院士講「氣候變化科學...
    為適應氣候變化,我們需做好氣候風險評估工作;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預警系統,減少與避免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災害和全球性災難;為更好的預報預估地球氣候的未來變化和情景,大力發展無縫隙氣候與氣候變化預測系統。丁院士通過大量的數據資料和詳盡的圖表向我們展示了全球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黑龍江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宋麗華
    2011年年初,黑龍江省政府確定了糧食總產創全國第一的目標,對氣候預測特別是農業生產關鍵期的氣候預測更加重視同時要求高,氣象部門為此針對為農服務積極開展工作,氣候中心副主任宋麗華開拓思維,為糧食豐收做出了貢獻。
  • 報告預測澳大利亞將面臨氣候持續變暖趨勢
    2020年1月31日,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南部一處國家公園的林火蔓延。(新華社發 劉暢暢攝)新華社坎培拉11月14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氣象局與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聯合發布的「2020年氣候狀況」報告預測,澳大利亞將面臨氣候持續變暖、極端天氣頻率增加、林火季節變長、海平面上升等趨勢。
  • 氣候難民_氣候難民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據專家預測,本世紀海平面即可上升1米。孟加拉國擁有1.3億人口,這些「氣候難民」將如何安置,又有什麼樣的國家來接收他們,將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對中國來說,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將有1/3的面積將被海水淹沒。到時候,大量沿海低洼地區的民眾內撤,結果不僅是食物和水資源愈發稀少,也會引發社會問題。 美國電影《後天》讓全世界的觀眾體會到在面臨氣候危機時,人類顯得如何渺小。
  • 走近天氣預報員(深度觀察)
    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科技進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
  • 國家氣候中心權威解答…【10.18】
    國家氣候中心回應稱:十分離譜,十分荒謬。國家氣候中心介紹,氣候預測是專業性很強、科研型突出的業務,需要大量的氣候觀測資料為基礎、高解析度數值預報產品為支撐、動力和統計的診斷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學結論。據介紹,關於2018/2019年冬季氣候趨勢, 國家氣候中心近期有一初步預測結論:預計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 氣候影視助力綠色復甦 第五屆氣候影視大會開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第五屆氣候影視大會開幕  本屆氣候影視大會主題是氣候變化與綠色復甦,同時設有「氣候變化與企業環境責任」「氣候變化的風險與治理」兩個平行論壇。,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袁佳雙、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劉建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氣候政策研究室主任吳平、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前駐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波蘭大使徐堅,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前執行秘書德波爾、中國國土經濟學會黨委書記柳忠勤、深圳市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副總裁何清分別為大會帶來精彩致辭。
  • 看,拿起「話筒」的預報員!
    民航局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流量監控室負責人鄭玉林表示。然而,雷雨季節天氣複雜多變,要提前看清老天爺「臉色」並不容易。「首席預報員,是我們重要天氣預報的技術主心骨。」付強、黃繼雄是華北空管局的首席預報員,他們技術精湛,這個崗位不僅要對各航路和導航點的影響時間、強度、趨勢做短臨預報,還要總體把握管區未來30小時的天氣變化趨勢,責任重大。
  • 黑龍江:氣象中心發布2021年氣候趨勢預測
    近日,黑龍江省氣候中心發布最新預測,2021年3-10月黑龍江省氣溫略高於常年,生長季熱量高於常年,降水正常略多。氣溫:根據預測趨勢,今年春季全省平均氣溫正常略高,比常年高0~0.5℃。
  • 冰島氣象預報員因氣候變暖抵制中國貨,網民稱發達國家得便宜賣乖
    文 | 巴黎文娛傳媒記者 黎文宇,巴黎文娛傳媒提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info@paris818.com冰島新聞網站「Grapevine 」1月3日的報導稱,該國一名氣象預報員竟在晚間天氣預報慫恿觀眾不要買中國貨
  • 拉尼娜對氣候影響大:夏天"熱哭"冬天或將"冷哭"
    過往,拉尼娜極少登場,可是今年,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國家氣候中心等組織機構都表示拉尼娜就要來了!今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關於拉尼娜,現在是達到臨界狀態,還未真正進入,預計將在本月進入。專家預測,2016-2017年冬天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究竟是什麼拉尼娜?她的威力有多大?今天,小編就給你科普一下。拉尼娜是「誰」?為什麼是"她"?
  • Facebook宣布建立新的「氣候信息中心」,並承諾到2030年實現淨零碳...
    據《每日郵報》9月15日報導,Facebook推出了氣候科學信息中心——一個專門從氣候專家那裡收集信息資源的網頁,希望在當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期,正確引導氣候懷疑論者。 這一功能類似於該平臺為應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錯誤信息,於今年3月創建的新冠信息中心。
  • Science:6600萬年來天文定年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及其可預測性
    Science:6600萬年來天文定年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及其可預測性 過去6600萬年以來,大型恐龍絕滅,被子植物、哺乳類和鳥類繁盛,是地質歷史中的新生代。新生代早期兩極沒有冰蓋,晚期兩極出現大規模冰蓋。
  • 拉尼娜來襲,白糖價格看漲預期升溫;① 近日,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表...
    拉尼娜來襲,白糖價格看漲預期升溫;① 近日,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表了權威聲明,稱今年拉尼娜事件產生幾乎已成定局,而且會一直持續整個冬季。此前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氣象部門也先後發布相關預測。拉尼娜極端天氣再現,今年或迎來寒冬期;② 拉尼娜現象通常會為澳大利亞等國帶來更多降水,為全球糧食市場帶來減產預期,從而推升糧食價格。
  • 氣候談判波瀾不驚 唯一亮點是成立氣候基金
    綠色和平將一塊巨大的「冰山」安置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旁。「冰山」上,志願者扮成北極熊,在最後的「冰山」上無處覓食也無處安身。南都記者龍金光 攝  聯合國氣候談判天津會議在爭議中走過了四天,並未取得讓人激動的結果,談判達成「長期合作行動」的氣候基金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之下直接設立成為唯一亮點。但關於《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承諾減排,發展中國家與以傘形國家集團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互繪楚河漢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