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死亡及愛情永遠是電影劇情裡不變的主題,多少愛情正是經過死亡和戰爭的重重考驗讓我們刻骨銘心。如果要說起這些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中國很多的影視劇中自然也是比比皆是。不過今天小編想談論的愛情故事來自《屋頂上的輕騎兵》,該片把愛情放在戰亂夾雜著瘟疫橫行的背景中,放在慘烈死亡面前,展現出一種華美的史詩色彩,堪稱典範。
影片由法國著名導演讓-保爾·拉佩諾根據法國作家吉歐諾的同名小說改編片,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義大利革命青年安傑羅和寶琳娜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一段傳奇般的經歷。
19世紀中葉的歐洲大陸,義大利愛國志士、騎兵上校安傑羅因為密謀暴動被朋友告密,遭到奧地利秘密警察的追捕。為躲避追殺堅持繼續革命,他隱姓埋名逃往法國,途經的城市正在遭受霍亂的肆虐。
霍亂時期,人們陷入瘋狂的掙扎狀態,人人變得面目猙獰,到處瀰漫著死亡的氣息。在極度混亂中,作為陌生人的出現的安傑羅被已經喪失理智的群眾當成是帶來災難的投毒者,瞬間成為人們追捕和絞殺的對象。
為此,安傑羅被迫躲到高高的屋頂上棲身。在屋頂上,他俯瞰著腳下一幅幅恐怖的畫面,這裡的人們已經瘋了,自相殘殺時時刻刻在上演,整個地區已經屍橫遍野、烏鴉拍打著翅膀貪婪地啄食那些屍體。
就在安傑羅下樓找尋食物時,他遇到了隻身一人滯留瘟疫區的少婦寶琳娜。氣定神閒一手託著燭臺的寶琳娜身穿典雅華貴的白衣裙,燭光映襯著她那張美麗的臉龐,如夢如幻,令安傑羅黯然心動。估計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對這場景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也許是瘟疫的極度恐怖以及初遇時各自都對彼此心存好感,安傑羅毅然放棄了獨自逃生的機會,答應帶著寶琳娜越過關卡回到北方找尋她的丈夫。就這樣,他帶著一種熱烈、堅定而又克制的情感,一路護送著她。
在顛沛流離途中,兩人棲身在一個空無一人的莊園中,為了取暖,他們點上爐火,穿著古典長裙的寶琳娜舉杯向護送自己的英雄敬上烈酒。也許她喝多了,不經意間告訴安傑羅關於她和比自己大四十歲的丈夫的故事。
安傑羅聽完她的故事,也許心生醋意,只回了一句:你已經安全了,我該回義大利去了……安傑羅的態度深深刺痛她的心,她忍不住大聲哭了起來,內心對安傑羅「不愛自己」的表現感到痛苦萬分。
傷心失望的她慢慢走到樓下,而後,她倒下了,她嘔吐抽搐,竟是染上了霍亂。安傑羅拼了命地撕扯去她的衣服,為她用燒酒揉搓身體。疲憊不堪的安傑羅睡醒後發現,寶琳娜虛弱的看著他,為他蓋上毛毯。她死裡逃生了。
穿越層層密林,駛過開闊的平原,天空漸漸明媚燦爛,古堡就在眼前,安傑羅把寶琳娜安然無恙地送到她的丈夫身邊。患難而生的愛情,纏綿悱惻,卻從此只能天各一方,只能靜默,堅守在心裡。或許,世間就有這樣如歌似泣及隱忍的愛情故事,滿是遺憾中夾雜著未來某天會重逢的喜悅。
是的,所以故事並戛然而止。影片結尾用一種寫意似的手法一掠而過, 在安傑羅和他的駿馬離開以後,寶琳娜遠望遙望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脈的身影之外,畫外音響起,寶琳娜的丈夫說:他比寶琳娜更早知道她無法忘記安傑羅,卻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的,哪怕她要離去他沒有辦法留下他。
這個美麗女人是幸福的,她贏得了兩個男人的深愛。後來呢?影片給了留白。無論英雄和美人是否能再重逢,類似愛情的東西已經深深埋進他們彼此的心中。
戰爭和死亡檢驗了人性,也催生了愛情。普羅旺斯美麗如畫的風景為這段亂世情緣打上了浪漫的基調,也完美地使原著的詩意影像化。霍亂時期的愛情,就像人生的一次脫胎換骨的重生,還有什麼比這更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