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摘下華冠、卸去濃妝、換上素服……在赴北京參加「兩會」前,全國人大代表、崑曲表演藝術家柯軍在南京舉行了一場題為「卸妝,唱戲」的直播活動,以一首「素顏」崑曲《夜奔》引起非遺如何傳承傳統和創新發展的話題。
【解說】活動現場,舞臺布置在露天的山水自然間,木製的亭臺邊沒有任何布景,僅有一潭清水穿流而過。戲臺上,一席長衫的柯軍素麵朝天,未著戲服、不施粉黛,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間,卻盡顯古老崑曲的原汁原味兒。
【同期】演出現場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崑曲表演藝術家 柯軍
這場演出是一個實驗版崑曲《夜奔》,我們也在做創新、創作,因為是在室外,用雲上直播(方式),能夠(更)接近生活。同時,能夠讓古老的崑曲走到現實生活當中去,我覺得藝術的發展就是一個圓,「最先鋒」最終是為了回歸「最傳統」。如今,我在用「最傳統」的方式去抵達「最先鋒」。
【解說】在崑曲領域,柯軍的聲名遠播海外。他是中國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江蘇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也是崑曲非遺傳承人,榮獲過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文華獎」等眾多大獎。諸多「頭銜」在身,柯軍仍堅持在一線演出,親自教學,勇於嘗試。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自此,柯軍在傳播崑曲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在本味上卻「越貼越近」。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崑曲表演藝術家 柯軍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文化交流方面,我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彼此成就彼此。先鋒崑曲並不是在改造或是改良崑曲,而是從傳統崑曲裡拿一些元素出來,去做一點「實驗」,做一些區別於傳統崑曲的探索。它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和新的創造,需要孜孜不倦地投入。先鋒就是要往前走,不要怕。當然要練好傳統,才有資格去做一些創新。
【解說】近20年來,柯軍一直在全世界範圍探索最先鋒的舞臺演出,並將這種創新的當代崑曲稱為「先鋒崑曲」。在他看來,崑曲的繼承與發揚既要是「考古隊」,也要是「探險隊」。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崑曲表演藝術家 柯軍
堅守傳統時,需要與古人對話,向過去行禮膜拜。面對未來時,要能承載當代人的思維、情感、理念和精神,去探索屬於當代的舞臺表達。人與人之間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特別是文化,更能夠暖人心。
【解說】通常來說,「粉墨」登場是戲曲演員的常規,而柯軍所探索的先鋒崑曲卻素顏亮相,「卸妝」唱戲。在柯軍看來,「最傳統」與「最先鋒」並不矛盾,而是如同太極般可以交相融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崑曲表演藝術家 柯軍
崑曲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我們這代人能夠堅守(傳承),同時,也能汲取這樣的養料,能夠讓我們這代人有新的作為,面向未來,我想,今天的經典是過去的先鋒;今天的先鋒創造出明天的經典。就像崑曲一樣,傳統文化的發展一定是通向未來的。
記者 葛勇 江蘇南京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