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品中,很少有人關注到編曲的人,一首歌讓人尤為感興趣之時,人們第一時間想要去了解的往往都是歌手和作詞人,這之後才可能是作曲者、編曲者。
即便是知名歌手的編曲者也不例外,周杰倫曾經評論過:「很少有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但羅大佑的歌可以」,羅大佑在樂壇影響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而如果你是一個真的羅大佑粉絲,或是曾仔細看過卡帶的封面與封底,你總會發現一個別樣的名字——花比傲。
花比傲堪稱港樂的一位無名英雄,他曾是義大利眼鏡蛇樂隊(The Cobra)的靈魂人物,駐留香港十年之久,是羅大佑「音樂工廠」的傳奇存在,羅大佑視花比傲為音樂界的兄弟,他說,只要一見面,他們的弦便開始共鳴。
更重要的是,擁有「花比傲」這樣一個中國風姓名的他,還是一個義大利人。
他手中如《皇后大道東》、《似是故人來》、《滾滾紅塵》、《追夢人》這般經典的曲目,不勝枚舉。而在駐留香港成就自己生涯巔峰之前,花比傲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名叫倫奇的小鎮,曾創立了前文提到的眼鏡蛇樂隊,當時樂隊主要以翻唱義大利歌手的歌曲為主。
而花比傲的才情和抱負讓他不滿足於此,後來花比傲離開樂隊開始了個人獨唱生涯,遊歷過美洲、杜拜、臺灣、日本、澳大利亞世界許多地區後,1986年時,花比傲來到香港,卻不曾想在這裡一留便是10年。
花比傲的名字是林夕所取,此前的花比傲一直用自己的音譯名稱「花比奧(Fabio Carli)」,後來加入羅大佑的音樂工廠後,羅大佑詢問林夕對他的名稱音譯有何意見時,林夕給出了「傲」這個字代替「奧」。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個極具中國意味的名字果然沒讓所有人失望,花比傲在中國風音樂的理解能力上,讓一眾音樂人喜出望外。
1987 年,花比傲為杜德偉創作的《等待黎明》獲得當年的「最愛粵語金曲獎」。兩年後,梅豔芳的姐姐梅愛芳的個人同名專輯《梅愛芳》中,花比傲和林夕幾乎包攬了其中所有的詞曲創作,更是有了《夢醒情真》等名曲。除此之外,港樂的一眾著名歌手如陳百強、李克勤、黃耀明、鄭中基、黎明等人的歌曲中,都有花比傲的身影。
花比傲的遊歷生涯和異域風情,讓他創作出了尋常人意想不到的「中國風」的曲目,他把意式民謠和中華風骨結合在一起,傾訴著他獨有的東方情懷,讓人無盡感慨。
音樂工廠的第一張大作《皇后大道東》,羅大佑、花比傲、林夕三人傾盡心力聯手打造,可謂是音樂工廠的傳奇代表作,這張專輯中的西洋樂器演奏,竟幾乎是由花比傲一人完成。
羅大佑成就了花比傲,花比傲亦成就了羅大佑。
《戀曲2000》《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等傳奇作品,都是經由花比傲編曲的經典之作,兩人知己般的合作成就了羅大佑的同時,也讓花比傲達到音樂生涯的最高峰。
林夕印象最深刻的為袁鳳英演唱的《情人眼裡》。想著那個調子想像歌詞該有情懷,幾乎以為是一個中國詩人在傾訴東方的心事,林夕也因為這首旋律而流淚。
旅意學者張長曉將花比傲比作香港樂壇的馬可·波羅,花比傲身上所體現出的「音樂無疆」,讓人為他身上超越國家和民族界限的藝術而動容,也讓人深深折服於這位傳奇「流浪音樂人」。
1997年的某一天,他離開了香港,去了紐約。開始追尋自己生命中更多的未知,像一隻永不止境的鳥兒般,花比傲繼續學習攝影、新樂器等新奇事物,更是憑藉驚人的藝術天分在洛杉磯獲得了國際最佳電影導演獎。
在探求與遨遊的旅途中,花比傲在全球各個角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卻最終也走到了停靠棲息的那一天。
2013年4月15日,花比傲在義大利家中因癌症逝世。傳奇的鳥兒終於停下了自己的腳步,在故鄉的枝丫上停歇,但他留給世間的美妙樂章,卻並未就此消散。在東方某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國度,依舊會有人在《戀曲2000》、《皇后大道東》等響起時,想起這個來自異域的來客。
而對於整個港樂界而言,或許就像羅大佑說的那樣,花比傲是半個香港人,一整個自己人,就是一家人。
你喜歡羅大佑嗎?又是否知道音樂工廠的傳奇才子呢?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