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衛生計生委10日對外解讀醫改政策稱,將通過多項措施加快推進該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實施。廣東要求各市於2017年1月31日前,確定本地化的籤約服務包,完成收付費標準公布。
廣東提出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分為基本服務包(含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個性化服務包,首批服務包主要覆蓋一般人群、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高血壓人群、高血壓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類重點人群,個性化服務包包含如轉診綠色通道、預約診療、一對一的服務等等。第二批服務包很快推出,包含腦卒中、冠心病等常見慢病人群。每類人群的服務包又分為免費包(即該類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包)、初級包、中級包、高級包等4個檔次,以滿足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廣東要求各市於2017年1月31日前,確定本地化的籤約服務包,完成收付費標準公布。籤約服務包中,屬於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由政府制定價格,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外,其它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其中醫保基金支付的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的醫療服務,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談判合理確定支付標準。屬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費用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中列支,計入家庭醫生團隊績效,不再另行收取費用。
廣東省規定,有條件的地方財政可通過按籤約人頭補貼等方式,對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予以適當支持,減免籤約居民的自付費用,鼓勵籤約。
為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廣東省明確搭建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家庭醫生核心團隊—機構內專科及輔助科室支持系統—綜合(專科)醫院專科醫生組成的「三環團隊」,建立全科—專科聯動機制。廣東省要求,到2017年,各地級以上市至少選擇1個縣(市、區)試點。
記者從解讀會上了解到,今後廣東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將推行分類籤約、差別化籤約、有償籤約。具體而言,是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提供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居民可按照自身需要進行選擇。和如今免費籤約,按看診次數收費不同,今後廣東人籤約家庭醫生後,將根據所選服務包一次性繳納費用。而收取的這籤約服務包費用,將主要向家庭醫生團隊傾斜。這也意味著,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缺乏吸引力、醫務人員積極性不夠等問題將可以得到解決。
此外,今後家庭醫生的籤約服務將不再局限於公辦醫療機構,醫師個人、退休醫師以及醫師合伙人等都可以設置家庭醫生(全科),這也意味著,「民營」身份的家庭醫生也即將「登場」。
私人診所也可開展家庭醫生籤約
2013年,廣東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試點,優先服務人群是老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試點三年後,目前全省已有超過70個縣(市、區)開展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根據《廣東省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指導方案》,到2020年,籤約服務要擴大至全部人群,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試點三年,問題逐漸呈現,家庭醫生人手不足的情況十分普遍。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省全科醫生缺口很大,2015年底只有全科醫生1.41人/萬人口,遠遠低於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且城鄉不均衡,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不均衡。
為解決全科醫生(家庭醫生)人員不足的問題,廣東省提出深入構建多元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體系的措施,以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其他多種形式為補充,鼓勵醫師個人、退休執業醫師、醫生合伙人等執業者(團隊)在該省城鄉社區(行政村)設置家庭醫生(全科)診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全科)診所,支持具有分級診療體系的醫療集團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逐漸充實家庭醫生隊伍力量。
首批服務包主要覆蓋8類重點人群
廣州海珠區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廣東首批試點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之一。三年來,該中心已為轄區內6000多居民籤約,籤約率約10%。中心主任劉世興告訴記者,居民籤約確實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其中醫保報銷的配套政策跟不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家庭醫生們也沒有動力。試點期間,籤約是免費的,家庭醫生們並沒有績效考核機制,甚至連上門服務的家庭病床,也只需支付給每位醫護人員17元的出診費。
今後,這樣的尷尬將得到解決。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城鄉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將實行分類籤約、有償籤約、差別化籤約,以「服務包」的形式為居民提供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據介紹,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分為基本服務包(含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個性化服務包,首批服務包主要覆蓋一般人群、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高血壓人群、高血壓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類重點人群,個性化服務包包含如轉診綠色通道、預約診療、一對一的服務等等。不久後,第二批服務包也將推出,包含腦卒中,冠心病等常見慢病人群。
服務包又分為免費包(即該類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包)、初級包、中級包、高級包等4個檔次,以滿足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籤約居民視自身需求自願選擇籤約一種或多種組合類型的服務包。「以前是政府配菜,現在是居民點菜,可以吃普通餐,也可以吃豪華套餐。」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打了一個比方。
一次性繳納籤約服務費用
服務包的設置是不是意味著今後家庭醫生籤約將邁入「收費」階段?該負責人表示,以往家庭醫生是免費籤約,但患者每一次就診都需要按次繳納掛號費和診金,而服務包費則由籤約服務包包含的基本醫療服務的各項目價格和個性化服務的各項目價格組成,事實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讓利,「只不過是一次性繳納費用,仔細算下來,比單次接受服務的價格會更加優惠。」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服務包的年籤約服務費由醫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居民個人共同承擔。根據居民選擇籤約的服務包類型,自付一定費用,就可按購買的服務包享受一年的家庭醫生貼心服務,有一個健康管家。
「各地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定價,我們要求各地在2017年1月31日之前,將服務包的價格定出來,並全面鋪開籤約服務。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對籤約居民的自付費用進行減免。」
這樣的設置居民是否接受呢?51歲的徐蝶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病史長達18年。2013年之前,她每周都需要去醫保定點的三甲醫院找醫生複診、拿藥,因為大醫院擁擠,每一次去都會花大半天。2013年,她籤約了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劉敏玲,此後三年,她都每周按時來複診拿藥。「因為是預約看診,所以每一次都很快。」徐蝶金表示,劉醫生不僅為她看病,而且還對她的情況以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都十分了解。「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對於我這種必須定期複診拿藥的人而言其實更有好處,我只要在籤約時選擇適合我的套餐就好。」
這樣的服務包設置對於家庭醫生而言也是一大利好。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收取的籤約服務包費用,基層醫療機構在績效工資的分配上,要將其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的考核因素,主要向家庭醫生團隊傾斜,要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
家庭醫生將承擔首診轉診重任
「首診在基層,這是今後的趨勢。家庭醫生不僅要為籤約居民提供首診服務,將承擔為患者有效連接大醫院專家資源的任務。家庭醫生預約分診至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的患者享有優先預約、就診、檢查、住院等便捷服務。
此外,今後,大醫院的專家號也將加大對基層醫院的發放比例,這些都將由家庭醫生來對接。」該負責人透露,到2017年,全省各地級以上市至少選擇1個縣(市、區)試點,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籤約服務包為切入點,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慢性病聯合門診,從全科—專科聯動機制建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範化服務等方面,推動建立對籤約居民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和全程健康管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此外,為了提高家庭醫生服務能力,廣東還將通過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在崗醫師轉崗培訓、醫療聯合體業務協作等項目,多渠道培養培訓全科醫生。從2016-2018年連續3年利用財政資金,開展滾雪球式培訓項目,爭取把在崗基層人員輪訓一遍,提高家庭醫生服務核心勝任力。到2018年,實現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2名以上;到2020年,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3名以上。
廣東省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實施方案及其若干配套文件的政策解讀
2016年10月11日上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實施方案》。此文已由省醫改辦、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殘聯、省中醫藥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同時,《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第一批)》、《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收付費指導意見》、《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績效評價指導意見(試行)》、《廣東省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職責分工指引及運作流程》、《廣東省家庭病床服務管理指引》等若干配套文件亦同步印發各地市執行。這標誌著我省在政策上正向著建立和完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邁進。
家庭醫生制度是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的基礎,是降低衛生總費用、促進居民健康的重要舉措,我省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重點在籤約服務的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家庭醫生激勵機制以及基層家庭醫生資源不足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力爭到2020年,籤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我們希望通過以下幾項措施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制度落實和完善:一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持續籤約和履約。二是要提高家庭醫生群zslm619的收入,提高崗位吸引力,讓更多的醫生願意從事家庭醫生工作。三是規範供需雙方的服務提供和接受服務行為,提高籤約服務的依從性。
我省完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主要措施
措施一:深入構建多元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體系
目前我省全科醫生缺口較大,2015年底只有全科醫生1.41人/萬人口,遠遠低於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且城鄉不均衡,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不均衡。為解決全科醫生(家庭醫生)人員不足的問題,我省提出深入構建多元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體系的措施,以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其他多種形式為補充,鼓勵醫師個人、退休執業醫師、醫生合伙人等執業者(團隊)在我省城鄉社區(行政村)設置家庭醫生(全科)診所群zslm619。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全科)診所,支持具有分級診療體系的醫療集團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逐漸充實家庭醫生隊伍力量。
措施二:實行分類籤約、有償籤約、差別化籤約
我省提出全省城鄉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行分類籤約、有償籤約、差別化籤約的落實路徑,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以解決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缺乏吸引力、不能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問題。
首先,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局聯合制定下發了《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第一批)》。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分為基本服務包(含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個性化服務包,首批服務包主要覆蓋一般人群、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高血壓人群、高血壓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類重點人群,個性化服務包包含如轉診綠色通道、預約診療、一對一的服務等等。第二批服務包很快推出,包含腦卒中,冠心病等常見慢病人群。每類人群的服務包又分為免費包(即該類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包)、初級包、中級包、高級包等4個檔次,以滿足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籤約居民視自身需求自願選擇籤約一種或多種組合類型的服務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是家庭醫生團隊向籤約居民提供的約定服務項目,須在籤約協議書中列明,並可按照籤約居民個人意願和個體差異對同一類籤約服務包的服務項目作出個別微調。家庭醫生團隊應按約定的項目和年服務頻次進行服務,既作為規範服務的依據,也作為家庭醫生團隊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
其次,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聯合制訂下發了《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收付費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實行有償籤約,要求各市於2017年1月31日前,確定本地化的籤約服務包,完成收付費標準公布。年籤約服務費以家庭醫生與居民籤定的服務包費用確定具體收費。服務包費由籤約服務包包含的基本醫療服務的各項目價格和個性化服務的各項目價格組成,由各地按照權限對不同類型服務包的服務項目,在原項目價格基礎上給予一定讓利優惠後分別制定服務包的年籤約服務費標準,既要尊重成本合理體現基層醫護人員的勞務價值和人文關懷價值,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讓利於民,比單項接受服務的價格更加優惠,吸引群眾籤約。提供籤約服務包之外的非約定服務項目,或向非籤約居民提供任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項目,按規定的標準收取費用。
籤約服務包中,屬於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由政府制定價格,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外,其它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其中醫保基金支付的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的醫療服務,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談判合理確定支付標準。屬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費用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中列支,計入家庭醫生團隊績效,不再另行收取費用。基本醫療服務部分,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醫療費用由醫保基金和個人承擔,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的門診費用,按規定納入普通門診統籌範圍,並實行按人頭包幹結算的辦法,按當地基本醫保規定支付;非參保人醫療費用由個人承擔。為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我省規定,有條件的地方財政可通過按籤約人頭補貼等方式,對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予以適當支持,減免籤約居民的自付費用,鼓勵籤約。
收取的籤約服務包費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績效工資分配上,要將其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的考核要素,主要向家庭醫生團隊傾斜,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提高家庭醫生團隊的收入水平和崗位吸引力。
措施三:建立完善激勵和考核機制
針對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激勵機制及科學的績效考評制度、家庭醫生缺乏崗位吸引力問題,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制定下發了《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績效評價指導意見》,主要從籤約數量、有效籤約、有效履約、服務效果等4個維度開展績效評價,考核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並與醫保支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以及團隊和個人績效分配掛鈎。年籤約服務費收入根據籤約服務績效考核結果,統籌用於績效工資分配,並相應核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向家庭醫生團隊傾斜,使家庭醫生通過提供優質籤約服務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要求各地級以上市結合工作推進階段動態調整績效考核指標,建立以籤約居民為主體的反饋評價體系,暢通公眾監督渠道,反饋評價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作為家庭醫生團隊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和居民選擇家庭醫生團隊的重要參考。綜合考慮家庭醫生工作強度、服務質量等,合理控制家庭醫生團隊的籤約服務人數。對於考核結果不合格、群眾意見突出的家庭醫生團隊,建立相應懲處機制。
措施四:建立完善家庭醫生首診與專科醫生的聯動機制
我省制定下發了《廣東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職責分工指引及運作流程》,明確了團隊組成及職責、團隊結構及團隊人員職責分工等內容。為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我省明確搭建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家庭醫生核心團隊——機構內專科及輔助科室支持系統——綜合(專科)醫院專科醫生組成的「三環團隊」,建立全科——專科聯動機制。通過聯動協作,形成為籤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完整封閉的服務保障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強籤約服務「一環」(家庭醫生+助理)核心團隊建設,提供便利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加強與機構內專科以及輔助科室支持系統的聯動,形成籤約服務的「二環」團隊,提供家庭病床管理、團隊醫生會診等服務。建立全科與專科服務有效銜接和聯動,形成基層全科團隊與專科或綜合醫院專科醫生組成的責任「三環」團隊,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專科或綜合性醫院形成雙向轉診,為籤約服務對象提供全程監控管理和一體化服務。我省要求,到2017年,各地級以上市至少選擇1個縣(市、區)試點,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籤約服務包為切入點,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慢性病聯合門診,從全科——專科聯動機制建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範化服務等方面,推動建立對籤約居民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和全程健康管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措施五:陸續完善工作指引,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為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服務能力,我省已出臺《廣東省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臨終關懷服務工作指引(試行)》及《廣東省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工作指引》。目前,陸續有不少市已開展家庭病床工作,並納入醫保,讓老百姓深有獲得感。
問題解答——
(一)籤約服務主要以哪些人為主?
全體居民均可自願籤約。特別是鼓勵重點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人群籤約,獲得家庭醫生連續的、綜合的、個性化的服務,維護健康。
(二)誰來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主要以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其他多種形式為補充。家庭醫生為籤約服務第一責任人。現階段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註冊全科醫生(含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在崗臨床醫師和退休臨床醫師,特別是內科、婦科、兒科、中醫醫師等,作為家庭醫生在基層提供籤約服務。
(三)家庭醫生團隊由哪些人員組成?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原則上應當採取團隊服務形式。家庭醫生團隊主要由家庭醫生、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師(含助理公共衛生醫師)等組成,逐步實現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或鄉村醫生,有條件的地區可吸收藥師、健康管理師、心理諮詢師、營養師、康復治療師、社(義)工等加入團隊。支持專家、名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診療服務,支持二級以上醫院選派醫師(含中醫類別醫師)為家庭醫生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
(四)居民如何籤約?
籤約堅持自願原則。城市居民可以向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諮詢,農村居民可以向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諮詢,經了解後再選擇喜歡的家庭醫生籤約。鼓勵和引導居民就近籤約,也允許居民根據實際需求,跨區域選擇籤約家庭醫生團隊。居民或家庭自願選擇1個家庭醫生團隊籤訂服務協議,籤約周期原則上為1年,期滿後可續約或另行選擇其他家庭醫生團隊籤約。
(五)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內容涵蓋哪些方面?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內容主要涵蓋5個方面:
(1)健康信息的收集與管理。對籤訂服務協議的籤約居民,收集基本信息及既往病史、近期就診信息等動態健康信息,完善健康檔案。根據籤約居民個體情況,制定健康管理計劃,並根據服務情況及時更新。
(2)健康知識的傳遞與諮詢。提供籤約居民健康諮詢,普及健康知識,促進其樹立健康意識,引導其學習並掌握心理衛生、膳食搭配、疾病預防等相關知識,指導處理健康應急事件,指導其定期清理家庭藥箱及合理用藥。
(3)健康行為的幹預與指導。培養籤約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促進其維護與改善自身健康,對其實施健康管理風險評估,對亞健康狀態及不良生活行為採取針對性幹預措施,促進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
(4)初診與分診。接受籤約居民就診預約,為其提供基本診療和護理服務。提供區域內各醫學專科的轉介、分診服務,並建立會診通道。
(5)設立家庭病床。對需要連續治療又需依靠醫務人員上門服務的籤約居民,根據家庭病床收治標準設立家庭病床。
特別要指出的是,家庭醫生會根據籤約居民的健康狀況和實際需求,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分類籤約、差別化籤約、有償籤約,對居民健康進行個性化、精細化全程健康管理。
(六)居民籤約後在就醫、轉診、用藥等方面有哪些便利和優惠?
籤約居民在約定時段至籤約家庭醫生處就診,可享受優先就診、優先轉診等服務;對病情較穩定、依從性較好的慢性病籤約居民,在治療用藥上給予政策傾斜,實施1次可開具治療性藥物1—2個月的長處方政策,鄉鎮衛生院要負責村衛生站的代配藥服務,滿足各地農村老年人的慢性病藥品需求,實現慢性病取藥不出村。對超出本機構診療服務能力的就診籤約居民,應提供其轉往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的分診路徑或建議,實現合理分診。由家庭醫生預約分診至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的患者享有優先預約、就診、檢查、住院等便捷服務。逐步加大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優質資源、專科號源向區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的比例。經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下轉進行康復治療及恢復期住院觀察的患者,設置聯動病房,專科或綜合性醫療機構責任團隊的醫生需定期到聯動病房進行共同查房,及時了解下轉患者的康復情況。這些舉措目的是要讓籤約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一體化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務。
(七)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如何收費?
我省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向居民提供籤約服務。每類人群的服務包分為不同檔次,以滿足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籤約居民視自身需求自願選擇籤約一種或多種類型服務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收取籤約服務包的年籤約服務費,年籤約服務費由醫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居民個人共同承擔。根據居民選擇籤約的服務包類型,自付一定費用,就可按購買的服務包享受一年的家庭醫生貼心服務,有一個健康管家。
(八)如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工作積極性?
政府部門的職責就是維護老百姓的利益,保民生底線。在今後的工作推進中,我省通過完善家庭醫生群zslm619團隊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合理核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使家庭醫生能夠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強他們開展籤約服務的積極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向家庭醫生團隊傾斜,使家庭醫生通過提供優質籤約服務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也可採取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的方式,向承擔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臨床一線任務的人員傾斜。在晉級晉職以及各類評先活動上,應向家庭醫生團隊成員傾斜。合理設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高、中級崗位的比例,擴大職稱晉升空間,重點向籤約服務考核優秀的人員傾斜,增強家庭醫生的崗位吸引力。
(九)如何在工作推進中保護老百姓的利益?
一是做實籤約,籤約一個做實一個,按服務包提供服務,讓老百姓要有獲得感,健康要管理好。二是建立籤約服務績效考核機制,主要從各地籤約數量、有效籤約、有效履約、服務效果等4個維度開展績效評價,考核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並與醫保支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以及團隊和個人績效分配掛鈎。三是規範收費,家庭醫生團隊向籤約居民提供約定的服務,除按規定收取籤約服務費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費用。
(十)如何進一步提高家庭醫生服務能力?
我省加大對全科醫生的培訓力度,通過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在崗醫師轉崗培訓、醫療聯合體業務協作等項目,多渠道培養培訓全科醫生。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社區護士、鄉村醫生等崗位的技能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學歷層次,完善知識結構。從2016-2018年連續3年利用財政資金,開展滾雪球式培訓項目,爭取把在崗基層人員輪訓一遍,提高家庭醫生服務核心勝任力。到2018年,實現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2名以上;到2020年,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3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