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私人醫生工作室開張 看病一次500-2000元

2021-01-10 搜狐網

私人醫生工作室的服務諮詢臺。南都記者林宏賢攝

私人醫生工作室的更衣室。 南都記者 林宏賢 攝

  不到一個月前,南都報導了廣州三位醫生將在珠江新城設立私人工作室。昨日,工作室正式掛牌,記者前往一探究竟,對於公眾一直關心的費用問題,醫生稱,診金大約在500-2000元。

  工作室初體驗:裝修精美舒適

  三位醫生的工作室位於珠江新城的中和廣場,新裝修好的33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非常精美、舒適,數十個房間為不同類型的體檢區和辦公室,如耳鼻喉、婦科等,開放區域均擺放著軟皮沙發。記者了解到,工作室是掛靠在廣州一私營體檢機構之下,並非獨立辦公,因此與該體檢中心密不可分。

  與記者想像中不同的是,三位醫生並無各自獨立的辦公室,而是根據具體診療情況來安排診療間。

  諮詢診斷治療的一站式服務

  辦公區牆上,懸掛著三位醫生工作室的名牌。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外科主任林鋒建立的是「林鋒胃腸腫瘤醫生工作室」,他的同事,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謝汝石副教授則是「謝汝石醫生工作室」。此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子謙教授則建立了「張子謙頸肩腰腿痛醫生工作室」。

  林鋒此前表示,三位醫生和這家公司並非聘用與被聘用的關係,「我們是以獨立的身份落戶在那裡,大家是合作共贏的關係。」

  那工作室可以為病人帶來哪些服務?以張子謙為例,他的工作室主要負責評估診斷客戶的病情,提出專業諮詢,制定個體化的治療及康複方案,如果病人診斷出頸肩腰腿痛等,他將用「中正療法」開展個體化治療。此外,也要對客戶進行疾病管理,比如建立健康檔案建立並回訪。當工作室不能滿足診療需求時,他能將病人直接轉診至廣醫附屬第一醫院。

  另外兩位醫生的工作室也大致如此,重點放在診斷、諮詢,當需要做腫瘤等手術時,還是要在第一執業點來完成,「但也是我來對接,為病人提供諮詢、診斷、治療等『一站式』服務。」林鋒稱。

  診金幾何?500-2000元

  在如此「高大上」的工作室看病,究竟要花上多少錢?林鋒稱,收費參照公立醫院的V IP診療費用標準進行,診金約為500-2000元,這些費用全部由病人自付,且不包含檢查、治療等其他費用。當然,如果患者被引到醫生第一執業點的醫院進行治療和手術等,相關費用由醫院收取,患者可享受正常的醫保。

  記者昨天隨機採訪了幾位白領,在他們看來,這一診金著實「有點貴」。不過,林鋒一直強調醫療的「多元化服務」,他說,醫生工作室面對的主要是中高端人群,這部分人群會追求更加有品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醫生沒有自己的品牌,患者『認廟不認人』。」林鋒認為,現在病人都擠在大醫院,但他們尋找醫生時,並不知悉醫生的情況。不少相對高消費的患者期待個性化治療。而工作室是醫生的個人品牌,能讓醫生體現價值。

  焦點

  醫生開工作室,是否傷害醫院利益?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巡視員廖新波認為,醫生多點執業後,醫院將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或是「爭奪」醫生,「因為醫生在哪裡,病人就在哪裡。」如果醫生工作室的設立與不斷發展,醫生投入精力更大,是否會傷害第一執業醫院的利益?「這個是固有的觀念在作祟,醫院做好了,還擔心醫生走嗎?不要把醫生當作醫院的私有產品。作為院長,醫生利用業餘時間開工作室,你應該高興,因為他看的病人都會引流到第一執業醫院的。」

  工作室是否合法?

  廖新波稱,國務院和廣東省有關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已經頒布,醫生無需經第一執業點同意也可多點執業。如果醫生「掛單」所在地是非醫療機構,則可以諮詢形式開展業務,不涉及醫師法規限;如果掛靠在醫療機構,則是合法開展多點執業診療,更不存在法律上的限制。

  林鋒也表示,三位醫生的工作室都辦理了多點執業的手續,為後續醫生開設工作室掃除了障礙。

  工作室與公立醫院掛號看病有啥區別?

  林鋒認為,關鍵的差別在於「前端」服務。醫生工作室的診療目標非常精確,客戶帶上以前檢查的所有資料,工作室作為一個專業、多學科的團隊,就能對其進行分析研判,提供較長時間的諮詢與方案。而在醫院,病人卻要反覆排隊,掛號幾小時,看病或只有三五分鐘,有時為了諮詢某個專家,黃牛號也要炒到幾百塊。

  當然,大醫院也有V IP等特診病區,跟工作室的價格相差不大,「但公立醫院不可能有這麼好的環境,讓我把整個流程做順。」

  醫生何時在工作室診療?目前無固定時間

  林鋒稱,目前工作室還處在初期階段,近期將公布醫生預約方式,並非在該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病人也可直接進行預約。「但我們暫時還沒有固定的診療時間。」林鋒稱,目前將根據病人預約等情況來進行安排。在診療時間上,可能跟醫生在第一執業醫院的工作時間「錯峰」,「中午和晚上都有可能。」

  觀察

  醫生「走穴」存在已久

  真正「多點執業」才剛破土

  醫生多點執業呼喊多年,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此前的醫生多點執業儘管已經有數千人申請,但談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多點執業。因為它大多是體制內不同公立醫院之間的合作,互相坐診而已,醫生作為「單位人」仍捆綁在單位之中。

  與此同時,不得不提的是,醫生私下「走穴」是近年來非常火的方式,醫生周末在其他醫院「飛刀」不停,只是這一切都沒有到檯面上,而是以暗地裡行走的方式開展。

  這種畸形的狀態終於在改革中迎來了改變的可能。廣東從3月開始出臺多點執業新規,不用所在醫院同意,只要報備就能去其他醫院行醫。最近又開始探索護士多點執業。應該說,這三名醫生正是在改革的紅利中邁出了真正意義上多點執業的一步。

  此次多點執業的地點是一家民營高端體檢中心,醫療服務定價脫離了公立醫院的限制,醫生的診金參照和睦家等外資醫院,喊出了500-2000元價格。醫生的服務價值在一定程度得到了體現與尊重。這恐怕是很多醫生為此歡呼的原因。

  同時,醫生為何選擇這一執業點,也與目前這家體檢機構具備了場地、醫療執照、檢測設備等一系列「硬體」有關,因為這一切基礎讓醫生無後顧之憂專注行醫。這種模式遠比醫生自己開診所成本低很多。這種模式的「輕巧」正是合作和發展根基。

  本版採寫:南都記者 陽廣霞 薛冰妮

  實習生 鄭興 通訊員 簡文楊

http://news.sohu.com/20150516/n413159872.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5-05/16/content_3420722.htm?div=-1 report 3590 私人醫生工作室的服務諮詢臺。南都記者林宏賢攝私人醫生工作室的更衣室。南都記者林宏賢攝不到一個月前,南都報導了廣州三位醫生將在珠江新城設立私人工作室。昨日,工作室

相關焦點

  • 農村鎮醫院看病的人少,然而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為什麼?
    前幾天,我和老婆去鎮醫院看病,門診大廳敞開著,掛號處有7、8個人在排隊,我在那裡排了一下隊,本來天氣就冷,冷風吹進門診廳,讓人冷的發抖,而掛號室,藥房,和醫生辦公室都有空調,他們為什麼不在門診大廳裝個空調呢?
  • 在韓國看病方便舒心
    這種診所大部分都是私人開設,國家認可。地方雖小,但五臟俱全,一兩個主治醫生,三四個護士,若干個房間並配備相應的醫療設備。方便的是,它們大部分都會集中分布在一個大樓裡。比如筆者工作單位附近的某大廈,三樓有眼科、外科,四樓有牙科和藥房。因為韓國人少,小診所多,所以不需要請病假專門去看病。
  • 在農村為何去鄉鎮醫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農村,為什麼去鄉鎮衛生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呢」?老實說看到這個話題,宋安之感觸還是很深的,就以自己的家鄉山西來說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鄉鎮醫院的確很尷尬,大家都有默契的不去鄉鎮醫院看病,最多去輸輸液什麼的,因為鄉鎮醫院沒什麼好大夫,即使醫療設備上比私人診所齊全,但是看病技術真不如那些私人診所的醫生,於是乎就形成惡性循環,好的大夫都想辦法去了縣醫院,而鄉鎮醫院沒有好的大夫,大家越發不會去看病。
  • 在農村,為什麼多數人寧願到私人診所看病,也不去有報銷的醫院?
    在農村鎮上的醫院經常性的會看到空空蕩蕩的場景,但是同樣在附近的私人診所卻是人滿為患,就算在新農合報銷非常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的人都寧願去私人診所裡邊看病,都不願意去可以報銷的醫院,為什麼會這樣呢?1、看病便宜一般在在私人診所看病價格都比較便宜,一點感冒發燒什麼的去醫院裡太貴了。2、輕鬆省事就事論事,去醫院裡面又是掛號又是找醫生又是辦卡什麼亂七八糟的真的很麻煩,就醫的距離比較近,有個頭疼腦熱的不需要跑到鎮上或是縣城醫院,直接在私人診所裡抓掉藥打個點滴就行了。
  • 正規醫院可以報銷,為什麼很多農民卻選擇去私人診所看病?
    新農合報銷範圍1、常規病報銷費、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準,超過1000元的按照1000元報銷;60周歲以上老人在鎮醫院就診住院的,治療費用和護理費用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2、大病報銷比例門診統籌鄉、村補助比例分別提高到65%、
  • 手機看病醫生端
    手機看病醫生端 生活工具 大小: 16.17M
  • 還在羨慕土豪有私人醫生?「京東家醫」僅799元時刻守護家庭健康
    在中國,似乎擁有自己的私人醫生才算得上是「成功人士」,而普通人只配老老實 看英劇、美劇的人應該會發現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在那些展現富豪生活的劇集中,大多會有或風情萬種或氣場逼人的私人醫生出場。
  • Tabby the Cat工作室開張啦!
    現在Tabby the Cat工作室終於開張了!在這裡你可以肆無忌憚的跳,暢爽開懷的笑,毫無顧慮的鬧!邀請所有熱愛跳舞和音樂的朋友來參加我們的開業舞會!Tabby the Cat 開業舞會11月17日晚8點不見不散!
  • 新加坡看病到底有多貴?
    @彩虹Rainbow「每次看病都經歷大型雅思考場,華人醫生有的華語也不好,全是專業英文名詞,連比劃帶查字典,可謂是心很累了。如果不是華人醫生,遇到馬來族醫生什麼的,直接瑟瑟發抖!」私人家庭醫生看診費貴一些30-100新幣都有這是一位椰友看發燒的帳單大家感受一下:看診費+醫藥費花了207
  • 農村怪象,醫院看病的人少,私人診所人卻很多,咋回事?這5點很現實
    網上有個段子,一個農民去醫院看病,醫生說了實話,農民轉身就走,醫生急忙叫住農民,「不治了嗎」,農民回頭說,「不治我一個人完了,治療我全家都要完」。看似簡單一句話,實則反映了廣大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心聲。
  • 在醫院住院看病到底要不要給醫生送禮
    每個人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掛號,問診,做檢查,住院,做手術,慢性病固定問診的醫生,專家,手術主刀,術後恢復期時的護士長。這些事搞得人焦頭爛額,在各個地方,看病送禮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到底看病該不該送禮,我想還是看我們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
  • 上門服務、24小時電話待機 家庭醫生工作室重慶渝中區今年達24個
    ……今日(8日)上午,重慶渝中區大溪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人來人往,全市首個家庭醫生工作室——劉露霞家庭醫生工作室內的全科醫生譚國英,一邊整理病人的病歷檔案,一邊通過e教授工作站遠程視頻華福巷社區的家庭醫生籤約對象唐世碧老人。
  • 廣州網站將9元醫院掛號炒至千元 床位5000元起步
    記者要求掛中山一院兒科杜敏聯教授的號,李先生一口答應,並稱首先要成為廣州掛號網的會員,交年費260元,同時杜教授的號每個680元;而自閉症專家鄒小兵教授的號,李先生說排隊的人太多,880元一個號,明年1月前能夠看上,如果要提前看,必須加錢,如果指定看病時間,1500元-3000元。
  • 北京鼓勵開辦社區私人診所 醫生患者都不買帳
    近日,北京市衛計委在工作會議上表態,鼓勵有條件的醫生在社區開辦私人診所。從「允許」到「鼓勵」,這項政策在近兩年內多次被提出,且放行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社區中,這樣的診所卻鮮有耳聞。 患者對在職醫生開診所是否買帳?他們在社區究竟需要怎樣的醫療服務?醫生又有哪些顧慮?看似惠醫惠民的政策,為何難以落地?
  • 在印尼看病的心得,希望對您有幫助
    在中醫診所有時候能夠遇到會講中文的老華人醫生,這為不通曉印尼文的中國人在印尼就醫提供了方便。第二種就是西醫診所,西醫診所又可以分為私人診所和企業性質診所兩種。這些診所裡面有時也可以遇到會講中文的醫生,如果遇到了,真是你的福氣。
  • 798「音為愛」 藝術家民宿工作室開張大吉
    人生很短,光陰很長過想過的生活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愛美好的一切播種夢想收穫希望不用想,做自己音為愛我們存在…… ——「音為愛」 藝術家民宿工作室「音為愛」 藝術家民宿工作室特別推薦:【10小時陽光房】不同主題的4個陽光房分別是:大雪山、格桑花、忐忑居和犛牛屋……【純手工棉麻床品】「石頭剪刀布」品牌系列床品。
  • 孩子看病,三甲醫院不排隊的超強攻略
    不僅省去醫院排隊看病的時間,還省錢,299元包1年,簡直就是薅羊毛!那麼任醫寶是保險嗎?具體保障如何?真的這麼高性價麼?合姐給你好好嘮嘮!下文分為2部分:1、任醫寶,提供什麼便利服務?2、任醫寶,能解決什麼問題?新冠疫情期間,全國醫生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線上看病問診,極大地分流了線下醫院的壓力。
  • 廣東:家庭醫生服務全面鋪開 私人診所也可開展籤約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10日對外解讀醫改政策稱,將通過多項措施加快推進該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實施。廣東要求各市於2017年1月31日前,確定本地化的籤約服務包,完成收付費標準公布。廣東提出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 這部陪伴廣東人長大的劇,突破2000集了
    如今第十七季也已經開播《72家房客》即將突破2000集!為慶祝《72家房客》突破2000集,第17季特別策劃了雞公福與玉嫂婚禮、西洋蔡和奀妹女兒的滿月酒在同一天舉行。金醫生待人友善,捨己為人平時為大家看病都非常熱心腸!這份善心,值得我們給個Like你!
  • 這部陪伴廣東人長大的劇,即將突破2000集!
    如今第十七季也已經開播 《72家房客》即將突破2000集! 2000集的「守望相助、積極樂天」 這是一家人飯桌前最好的陪伴之一 為慶祝《72家房客》突破2000集,第17季特別策劃了雞公福與玉嫂婚禮、西洋蔡和奀妹女兒的滿月酒在同一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