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的年味,藏在這道有幾百年種植歷史的「年菜」裡

2021-01-09 江南晚報

不知不覺,除夕將至。年味,飄浮在這香香的臘月裡。不少市民緊鑼密鼓地為年夜飯做準備。青團、年糕、白米酒……光是想想,口水就要流下來了。在惠山區眾多的年俗裡,端上市民年夜飯餐桌的有一道菜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有著幾百年種植歷史的水芹菜。一道水芹菜拌豆芽菜,居民從古吃到今。

惠山區不少地方保留著種植水芹的習慣,普普通通的水芹菜一頭連著居民的飲食習慣,一頭是對這道蔬菜種植割捨不斷的情懷。年菜」的背後「藏」著許多故事。

「必備年菜」舌尖上的水芹

19日,趁著周末,惠山區惠城社區居民虞女士來到蘇果超市準備年貨,在她的年貨採購單上,除了牛肉、雞肉等葷菜以及乾果、水果外,還特意備註要挑選水芹,計劃著年夜飯,燒上一道水芹豆芽菜。

記者走訪了解到,水芹在江南一帶被稱作「路路通」。而在惠山區,它是春節期間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水芹清鮮爽口、嫩白如玉,被寄予了人們美好的心願和祝福。

「水芹可炒、拌、熗或做配料,也可做餡心。」說起水芹的做法,惠山區玉祁芙蓉水芹專業合作社內,種植大戶陳建平一邊忙著整理剛從水田裡收上來的水芹,一邊和記者「嘮」著。他表示,他種植水芹幾十年了,對水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在關於水芹幾種吃法中,他最喜歡涼拌水芹,先把整理乾淨的水芹在開水裡淖一下,然後裝碟,放上喜好的作料涼拌。過年期間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就著涼拌水芹喝點自家釀的米酒,頓時唇齒留香,身上也開始暖和起來。那是他每到過年期間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最好的「年味」之一。今年52歲的陳建平是當地種植水芹的技術能手,今年精品水芹種植了4畝。他介紹,一年中,過年期間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因為這裡的家家戶戶過年都要買上幾把水芹做「年菜」。

退休前曾供職於無錫蔬菜研究所的七旬專家方家齊認為,眼下無錫水生蔬菜「告急」,不少地產水生蔬菜種子資源已找不到了。他介紹說現在陽山鎮前寺舍村還有一塊水芹種植地。隨後,記者來到前寺舍查看。這裡的水芹種植戶正在收水芹,他們穿著長筒靴子和皮衣,有的還特意帶上蓑衣下水採摘。彎腰、挖根、輕拔、就地清洗、整理……一把水芹就被收上來了。周建剛、周建新兄弟兩個正好同一天拔水芹。他們告訴記者,一個人一天不停歇地幹只能採摘200多斤。這裡十裡八鄉老百姓過年家家都要買點水芹。在惠山區惠源路附近玖捌玖菜場經營蔬菜攤的劉姓攤主證實了兩位周師傅的觀點,並稱水芹是這段時間攤位上所有蔬菜的「搶手菜」,價格每500克4到5元。攤主表示,可以一直賣到年三十,他計劃著再多進點貨備著。

「年菜加持」芹通「勤」過年討個好彩頭

「水芹的芹諧音是『勤』,代表著勤勞,有著好的寓意。」陽山鎮前寺舍村民自治理事會秘書長周永賢介紹道,村裡以前曾大面積種植水芹,後來改種經濟效益更好的水蜜桃,但村西頭這一塊約3畝多地的水芹種植基地被完好地保存下來了。惠山區居民包括前寺舍的桃農們一直是水芹的忠實擁躉,這是有著悠久歷史傳說的。自清朝乾隆年間,北宋理學家、愛蓮說作者周敦頤二十五世周子英遷居該地以來,子孫耕讀傳家,恪守祖宗遺訓,除種植稻麥瓜果以外,兼種水芹及蓮藕,芹蓮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清清白白,以寓青白做人之志。芹蓮諧音勤廉,這是前寺舍全體村民勤勞致富的真實寫照。後來食用水芹也漸成十裡八鄉老百姓的習慣,特別是年前年後,居民對水芹的需求量尤其大。

「現在是水芹銷售旺季,好賣,不然沒有人願意在這寒冬臘月下水採摘。」周建剛、周建新兄弟告訴記者,兩個人合起來種植不到一畝水芹,現在氣溫非常低,只有幾攝氏度,水田溫度更低。但居民過年水芹是「剛需」,都是鄉裡鄉親的,一有需要他們就會下到水裡去拔水芹。

拔水芹這活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做嗎?面對記者提出來的問題,另一個菜農,正在拔水芹的周兆興則給予了否定,稱現在幾乎沒有多少年輕人會了。拔水芹是個慢活、細活,更是個辛苦活。看似簡單,實則一拔就斷,或者勉強拔上來,蔬菜受傷,作為「年菜」口感也不好了。拔上來後如何保存都有門道。雖在以前是司空見慣的農活,現在每每他們幾人去拔水芹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而玉祁的水芹種植和食用歷史也很悠久,且有著響噹噹地「玉祁銀絲水芹」的名號。資料記載,清康熙年間,吳氏十一世孫吳民表遷居黃泥涇(今蓉東)後,對水芹的栽培種植技術不斷改進,加上當地的水質特別好和灰蘆底土壤更適合水芹生長,這裡出產的水芹名氣漸響。種出來的水芹莖色純白如銀,且白頭特長,清香鮮嫩爽口,營養豐富,故稱之為「銀絲水芹」。 清乾隆年間,玉祁已成為商賈雲集的江南水鄉重鎮,這裡的銀絲水芹與另外兩種水產品並稱為「玉祁三珍」而聞名於世,不但當地的老百姓喜愛,還引得蘇浙滬客商競相爭購。

「年菜想說愛你不容易,且吃且珍惜」

作為惠山區本土當地特產之一的玉祁水芹,曾經是「玉祁三絕」之一,有著悠久的種植傳統。當天,跟隨記者一同到種植基地的玉祁街道蓉東村工作人員王曉慶提供的資料顯示,玉祁水芹至今已經有約700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在玉祁榮東村,並且輻射到周邊的玉東村以及常州武進、江陰青陽等地。當地水芹還有一個典故:玉祁水芹曾被乾隆皇帝「翻過牌」。傳說乾隆皇帝兩次下江南時,都欽點玉祁水芹菜。鼎盛時期,以蓉東村為主的種植面積達500多畝,再加上有大量的需求,一度成為當地種植戶致富的支柱產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鄉鎮工業的興起,種植水芹的人員逐漸減少,再加上種植水芹效益低、勞動強度大,僅有少數農戶還在零星種植,玉祁水芹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2010年,玉祁蓉東村組織農民成立水芹專業合作社,通過實施產業化集約經營,以保護有著悠久種植史的玉祁水芹,滿足百姓的需求。2013年,「玉祁水芹栽培技藝」成為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水芹好吃但難種。」與水芹打了多年交道的陳建平說,拔水芹只能靠人工採,元旦起他聘請了17個工人來幫忙。工人們穿上皮質雨褲、戴上皮手套下到水田裡作業,另外還需要貼上暖寶寶才能在水裡撐上一段時間,每人一天需更換5片暖寶寶,或者輪換作業,不然冷得吃不消。一季下來,暖寶寶的花費他都要貼上個兩三千元。作為鮮嫩的蔬菜,上岸後的水芹馬上被轉移至不遠處的房間內進行整理、裝盒,發給客戶。

陳建平表示,原有的工藝、生產模式不適合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出產量較低,而種植成本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做這一行當。

而在前寺舍,隨著村裡大力推廣鄉村旅遊,水芹種植基地沒有再增面積,「拔水芹」漸漸成為年輕村民和遊客眼裡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周永賢表示,觀看「拔水芹」成網紅打卡地之一,也說明曾經的水芹種植在大家眼裡漸行漸遠。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已成不爭的事實。

(晚報記者 黃振/文、攝)

相關焦點

  • 尋找年味①|這道「年味」霸道,紅紅火火麻麻辣辣!
    尋找年味①|這道「年味」霸道,紅紅火火麻麻辣辣!清冽的冬日下,晾曬著一排排香腸、臘肉,熱氣騰騰的廚房裡,餃子、湯圓剛剛出鍋,還有什邡的紅豆腐,綿竹的老臘肉,廣漢的纏絲兔,羅江的豆雞……這些年味兒是否勾起了你的家鄉回憶?即日起,小編奔赴各縣(市、區)尋找年味兒,尋找那些藏在味蕾裡的鄉愁寄託。
  • 這是謝霆鋒《十二道鋒味》尋味的地方,有著800年歷史的古村!
    年歷史常年保持著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態有「廣東周莊」也有小姐姐們最愛的拍照打卡地這裡,是佛山▼01丨長岐古村名聲在外,引來了明星「謝霆鋒」走進長岐古村,錄製《十二道鋒味2》,這為長岐古村帶來了「明星效應」!走進長岐古村,沿著石臺階往村裡走。兩邊的綠植鬱鬱蔥蔥,時不時還可以聽見蟲鳴聲,給這幽靜素雅的古村增添了幾分活力!漫步行走在二人寬的巷道中時,不時抬頭看到活靈活現、或雕刻山水、或雕刻花鳥魚蟲的壁上灰雕。
  • 海都十二道年味 吳家阿母拿手潤餅菜 記憶中的古厝大餐
    閩南網2月6日訊 一入臘月始忙年。  寒冬,裹挾了城市,但臘月,叩響了心門,串起了天南地北的年味。  這年味,是潛藏在家的味道,是嘴邊悠長的美味,是記憶中的特色年俗,是一張全家福裡的笑與樂,更是豐足的年夜飯菜單。無論塞北,還是江南,穿行在歲末的年味總會伴你左右,越來越濃。
  • 樂山展位上這63道嘉州菜,道道都有自己的歷史與故事
    在樂山展位前,整齊擺放的63(諧音樂山)道菜餚是遊客最喜歡打卡拍照的地點之一。樂山古稱嘉州,樂山菜系又叫嘉州菜,嘉州菜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聞名天下。樂山展位的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63道嘉州菜是樂山菜系的典型代表,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故事。這位負責人就給記者介紹了其中三道「有故事」的三道菜餚——蹺腳牛肉、孟獲一品湯、樂山甜皮鴨。
  • 傳統年菜哪家強?上海人必備的10道過年菜!
    馬上要就到農曆新年了,在上海,有這麼幾道菜,家家都會做,年年都會吃,我們管這些菜叫過年菜。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
    1月19日,孔府菜美食文化節在毗鄰孔府的闕裡賓舍舉行,一道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傳遞著濃濃的「年味」。 楊國慶 攝(新春走基層)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孔府菜美食文化節19日在毗鄰孔府的闕裡賓舍舉行,一道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傳遞著濃濃的「年味」。
  • 這才是天津人的年夜飯!這15道菜,吃全了這個年才算完整!
    在咱們天津必吃的年夜飯菜單裡也有幾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因為好吃,還因為有故事、有寓意今天左左就給大家列一個 天津人過年必吃的15道菜!津味素裡都有什麼呢?豆芽菜、香菜、餜子、粉皮兒、麻醬、醬豆腐、香油……有吃貨說了:這種餡兒的香味甚至比肉餡不差!
  • 央視《味·道》裡的蝦爆鱔,在這裡傳到第三代!92年小鮮肉做土菜,有匠心有創新
    前段時間,央視播出的《味·道》來到了海寧,一道蝦爆鱔勾起了吃貨們的饞蟲!隔天,我就跑到錢師傅的店裡,吃到滿足為止!
  • 來上海必吃的幾道菜!
    新苑私房菜地址:徐匯區 嘉善路508號尚街1號樓102室(肇嘉浜路建國西路間)簡介:這家店生意可是相當好,推薦兩道菜,糖醋排骨,感覺蠻酥的,甜味適中,草頭圈子屬於經典了,肥腸不油不腥,吃了不膩味,草頭嫩,略帶酒香,入口順滑清脆。
  • 外國人吃了幾十年,恐怕都不知這幾道菜是假中餐!
    西藍花炒牛柳這道菜的屬於美式中餐,半生不熟的大塊西藍花配上勾芡後的牛柳,翻炒之後快速出鍋,一般中國人品嘗後都表示這口味接受不了。如今這道菜,已經成為美國中餐館必備的一道大菜,不少美國人會把這道菜當做是正宗的中國菜,殊不知這道炒菜其實是當地中餐從業者根據美國人愛吃西藍花的習慣而特別開發的。
  • 享味 曼谷,百年花園別墅Issaya Siamese Club嘗傳統泰菜
    於是隱秘在花團錦簇的百年歷史大宅內的IssayaSiamese Club曼谷總店,不僅有泰國復古的木質陽臺與舊式樓梯,也採用了讓人過目難忘的明豔色彩(這也絕對是泰式style)。雖以傳統泰國菜為基調,但融合前衛的烹調手法,出品賣相與口味都極佳得當代泰國菜。
  • 這6道開胃菜看到就流口水,看幾遍就能簡單學會,吃一星期都不膩
    多數飯店裡提供的開胃菜都屬於素菜,其實自己在家也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開胃菜,經常吃一些開胃菜,不但能補充人體當中所需要的營養,而且還能增強食慾,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形形色色的開胃菜非常多,有哪些是簡單好做又好吃的呢?「外婆的菜譜」欄目組拍攝了300多道各地特色美食,我們從中找到6道簡單又美味的開胃小菜。
  • 【年味】手把手教你做「常州特色年菜」——蟹粉魚肚
    在整個2月份,小布每天都會推出1-2道「常州特色年菜」的專輯,不僅手把手教大家來自飯店名廚的製作流程,還會跟小夥伴們分享年菜背後的故事喲!「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能不能做出飯店的滋味,體會每道特色年菜的真諦,就要看你自己的咯。今天,小布要帶大家來製作的,就是來自府前樓的——
  • 學會這幾道菜,健康營養給你走!
    時間真的在飛逝,這不!轉眼間,過年幾天假期也已經成為過去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過年這幾天完完全全不知道做了什麼,感覺也沒怎麼睡覺、也沒怎麼出去玩,可是年就過完啦!但是!!!當你低頭望向自己的肚子,還是會猛然發現,新年的肥膘還是可以給我們最有力的證明,這個短暫的假期,它確實來過!
  • 我家幾道與眾不同的老博山年菜,估計好多人沒聽過
    小編微信:msboshan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不出二月二,還是叫過年,儘管今天已是正月二十咱繼續說說老博山那些年下菜估計下面這3道你還真沒見過!不信,瞧瞧!
  • 古田經典的15道紅糟菜,最好吃的是第幾道,你說?!
    紅糟排骨在餐桌上可以說是被秒殺的一道家常菜菜每逢過年過節古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紅亮亮地擺上桌,好吃又好看灴糟羊要數最尋常的閩菜羊味對於老古田人來說,沒有一鍋灴糟羊過年大概這年味就顯得寂寥臘月裡,買上一塊上好的羊腩加紅糟大煮一鍋灴糟羊,配一壺家釀青紅酒春寒峭料裡才有了年的溫熱
  • 愛上蘇州,從這味「頭道菜」開始!
    冬宴以「淺唱、初見、漸入、迎賓、尚匯、冬韻、意深、賞味、本意、暖心、雅點、主食、甜潤、時果」這14個主題為牽引,以14道絲絲入扣的菜品銜接為設計理念。這道餐前小食,紅綠相配調以白,三色養眼,更開胃,也為我們拉開了正餐的帷幕。初見之江南冷食匯首道菜由三道菜品組成蘿蔔絲石榴包選用青紅皮兩種蘿蔔,以春卷皮外裹成形,看似石榴。青紅皮蘿蔔絲,入口爽脆鹹中有甜。
  • 城市裡高檔菜,農民拿來餵豬,豬乸菜有何價值?種植該注意什麼?
    豬乸(nǎ)菜:別名還叫漂菜、牛皮菜、光菜、豬麻菜等等,各地方叫法上有區別,真正的學名叫莙薘菜。這種菜在湖南都有種植,不過因為它的口感不好,很多人不願意吃,但是農家住戶都會種點,剁碎餵雞餵豬還是非常不錯的飼料。莙薘菜的原產地在歐洲南部,在公元5世紀(東漢)從阿卡伯傳入我國。
  • 2019年我最滿意的10道菜(竟然有一盤是沙拉???)
    為此,特別總結出2019年我最滿意的10道菜(10家餐廳)  第 1 道  -餐前麵包-誰能想到10大最滿意的菜,第一位竟然是一道餐前麵包?這道餐前麵包是2019年最驚喜餐廳內吃到。時隔半年,還能記得它的味道,可見厲害之處。
  • 盤點我家年夜飯上桌率最高的幾道菜,幾十年不變,都是家的味道
    滿滿一桌子的年夜飯,既是對過往一年艱苦打拼的慰勞,也寓意著對來年的豐收和團圓,吃的是什麼不重要,在中國人心中,沒有什麼比和家人在一起更重要,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隨著時間的改變,年夜飯的菜式也在不斷改變,但父母家的年夜飯上有幾道傳統菜餚,吃了幾十年一直沒變,在父母看來年夜飯上少了這幾道菜就不算是年夜飯,所以,儘管年齡在變,不變的還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