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吃了幾十年,恐怕都不知這幾道菜是假中餐!

2021-01-11 食字街口

隨著中餐在世界各地的生根發芽,現在外國人的生活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餐身影,除了大街小巷的店鋪之外,還出現在了許多熱播的影視劇中,例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金色年代》、《神探夏洛特》等等。

西藍花炒牛柳

這道菜的屬於美式中餐,半生不熟的大塊西藍花配上勾芡後的牛柳,翻炒之後快速出鍋,一般中國人品嘗後都表示這口味接受不了。如今這道菜,已經成為美國中餐館必備的一道大菜,不少美國人會把這道菜當做是正宗的中國菜,殊不知這道炒菜其實是當地中餐從業者根據美國人愛吃西藍花的習慣而特別開發的。

天津飯

天津飯是一道與天津沒有關係的日式中餐,類似我們的炒飯,但是其中加入了許多蟹肉蟹黃和芽菜,炒完之後還要在上面勾芡,在日本有著很高的知名度,著名動漫《七龍珠》的作者鳥山明就非常喜歡吃天津飯,為此還將漫畫中的一個人物命名為「天津飯」。如今,面對這道獨特的炒飯,中國人會將它當做日本料理,而日本人又將它歸納到了中餐,地位略顯尷尬。

幸運餅乾

幸運餅乾又叫幸運餅,之所以它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些空心小點心裡經常會藏有小紙條,上面寫著一些勵志的話或者祝福。如今幸運餅乾已經流行於海外的各個中餐廳了,它不僅可以作為飯後甜點,而且還可以作為外帶的零食。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道菜其實最早是日本的寺廟發明的,後來進入日本料理店,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開始認為這道點心其實是中餐了,以至於後來日本料理店再做的時候都會被認為是模仿中餐。

當然了,除了這幾道「假中餐」之外,在海外其實也還是有著不少真中餐的。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英國妹子把中餐外賣紋在身上?外國人為啥這麼喜歡中文紋身……
    但我們都知道,紋身一旦紋上了,就不是輕易能夠去掉的,所以紋身的圖案,按說都應該是人們仔細思考一番的結果…但不知道為啥,總有些人的紋身看起來,就跟鬧著玩一樣,當你看到他紋身的那一刻,你感覺自己仿佛是在地鐵裡看手機的老頭…前不久,一名十九歲的英國姑娘就給自己搞了個十分獨特的紋身,她用中文紋了四道菜名…而原因也很清奇,是因為這位妹子平時自己喜歡吃中餐
  • 熊貓快餐打假背後,「假中餐」如何年賺260多億?
    熊貓快餐的創始人程正昌曾這樣解釋餐館的定位;實際上,這也是海外連鎖中餐廳賣「假中餐」的原因。除了華人市場的相對規模小,歷史上華人群體在美國的數量也因政策原因波動巨大,美國社會學家Susan Carter2013年發表的《反華法案實施期間的美國華裔居民》一文中提到,在美華人數量在1920年時僅剩6.1萬人,而在1890年時,這一數字曾為10.7萬。
  • 不狐塗 |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菜」,中國人表示並沒有吃過…
    ,中餐廳當然也是遍地開花,咱們大中國的美食可以說徵服了一大堆外國人,不過他們心中最愛的中國美食,咱們可能聽都沒聽過,讓人不禁懷疑,他們可能是愛上了「假中餐」。而李鴻章雜碎的起源更是早,1879年的中餐廳菜單上就有了這道菜,據說是李鴻章當年去往美國時廣受關注,餐廳就強行蹭了一次「熱度」,把這道肉絲炒菜絲冠上了李鴻章的名字,從此這就成了早期中餐廳的一道招牌菜。
  •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菜」,中國人表示並沒有吃過…
    或者我們是假中國人.外國人對於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沒有什麼抵抗力,現在這幾乎是他們去中餐廳的必點菜了。至於李鴻章雜碎這道聽起來像罵人的菜,是在李鴻章訪美時和他扯上了關係,強行蹭熱度。做法各地不同,但都簡單粗暴。
  • 全球最大中餐館打假中國加盟商,網友:是假的我們就放心吃了
    雞塊裹著麵糊油炸之後蘸著酸甜的醬汁吃,由於在調料中加入曬乾之後的橘子皮,因此得名「陳皮雞」,口感酸甜微辣,有點像是糖醋裡脊,但這絕不是正宗的中餐,完全是迎合老美喜歡吃肉、甜酸味又帶一點辣的口味,反正華人都接受不了。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中國菜屬於世界三大菜系,不同於法國菜和土耳其菜,從廚師手裡處理食材的菜刀也能體現出來,也可以說中餐廚刀絕對不同於世界任何一把廚刀,而西餐廚師手裡的廚刀往往都是功能明確,廚刀和食物對應,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的廚房中都能找出十幾把廚刀來。
  • 盤點我家年夜飯上桌率最高的幾道菜,幾十年不變,都是家的味道
    滿滿一桌子的年夜飯,既是對過往一年艱苦打拼的慰勞,也寓意著對來年的豐收和團圓,吃的是什麼不重要,在中國人心中,沒有什麼比和家人在一起更重要,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隨著時間的改變,年夜飯的菜式也在不斷改變,但父母家的年夜飯上有幾道傳統菜餚,吃了幾十年一直沒變,在父母看來年夜飯上少了這幾道菜就不算是年夜飯,所以,儘管年齡在變,不變的還是家的味道。
  • 美國名廚diss美式中餐被罵慘,卻引來中國網友力挺
    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顯示:美國有93%的成年人都吃過中餐,10~13歲的小孩有39%喜歡中餐,只有9%的小孩喜歡自己從小吃的美國菜。光是北美地區就有46000多家中餐館,這些星羅棋布的中餐館已經超過了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的分布量。
  • 三道獨特的中國菜,很受中國人喜愛,外國人遠遠地躲著
    別具一格的中國菜,很受中國人喜愛,老外躲得遠!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飲食文化不同,飲食習慣也大不相同,中國人吃東西時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由於吃的東西不同,所用的工具也不同,看到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西方人想要學和勝的話其實很難,畢竟他們不習慣,又不會用筷子,又不會動手。
  • 她憑啥被稱為「最了解中餐的外國人」?
    扶霞在蒼蠅館子後廚做菜1994年,扶霞·鄧洛普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到中國留學,在四川大學主修少數民族史,她同時還成為了從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的第一個外國學生。她出沒於四川大大小小餐廳的廚房,探問許多老師傅的絕活,在《魚翅與花椒》這本書裡,她對這段經歷做了極其生動的描述。外國人的身份,有時是障礙,但更多的時候,似乎成為她詢問各種「秘訣」的鑰匙。
  • 100歲「中餐女王」去世:被外國人愛了60多年,國內卻鮮有人知,真正的白富美!
    這位傳奇女性,終其一生都在致力於推廣中餐,讓外國人知道: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中國菜! 很多外國人愛上了中國菜,他們對中國的餃子、火鍋、燒烤等美食都讚不絕口。 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人對中餐的印象是「只有低賤窮酸人才會吃的」。 江孫芸,便是徹底顛覆美國人對中餐認知的人。
  • 臺灣有道必吃經典美食,去吃過的人還要打包,外國人眼裡的中餐第一菜
    但是在臺灣,有這樣一道奇怪的菜,不知道去臺灣的你們有沒有打卡呢?「左宗棠雞」,聽起來也是不好聽,通常說一個人「呆若木雞」等跟雞有關的一般都是罵人的。而且更為冤枉的是,這道菜跟當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左宗棠雞,也稱為左公雞。1952年由彭長貴創製,託名左宗棠,其實與清末將領左宗棠沒有直接關係。
  • 為什麼在美國日本料理是高級菜,中餐卻只能是屌絲外賣?這裡有一部中餐血淚史!
    這幾年中國實力提升的很快,但話語權取得的進展卻很小。一方面是因為實力轉化為話語權需要一定的時間。二是因為西方國家在輿論方面的確佔有了先機。在這個勢利的世界裡,資本流向決定了文化階級,但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道民族菜餚都有最真誠的追捧者。能在主流菜單的侵襲下堅守自己的味蕾,也是值得尊重的。
  • 全 世 界 都 在 吃 中 國 菜
    這家餐廳主打的是精-致-韓-式-中-餐,翻開菜單,一副光怪陸離的景象在面前乍現:所有菜式都熟悉又陌生,並且單價極高,幾乎找不到150元以下的菜色——這就是中華料理的排場吧——秘姐暗自盤算著。  全世界都在吃中國菜有些味道卻很奇怪 這些年,跟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國內的小夥伴們才逐漸意識到,在外國也是有中餐可吃的——但是,是給外國人吃的中餐
  • 那些令人髮指的菜,你吃過幾道 | 吳斯人
    這位朋友把所有他不喜歡的菜都說成反人類,他是廣東人,不理解有些北方人生吃大蒜的習慣,每次見了都要大叫:啊呀,你這是反人類嘛。這種自豪並不特屬於某個階層,它屬於所有階層;它也並不只是出現日常閒談中,環顧周遭,你會發現在好些高大巍峨、富麗堂皇、恢宏莊嚴的物事上都有這種過了頭的、因無知而生的自豪感。中華文明很偉大,但也只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世界上的食物也不只是中餐和西餐,事實上,根本就沒有「西餐」這東西,有的只是法國菜、義大利菜、西班牙菜……中國菜很了不起,但也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其中的一半。
  • 為什麼美國的猶太人在聖誕節時有吃中餐的傳統?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中餐和猶太教飲食有相近之處,猶太人認為中餐是不會違背猶太習俗的比較安全的食品。現在中餐館在聖誕節的生意暴增,不僅猶太人,其他族裔或其他不慶祝聖誕節的族裔在這一天到中餐館享受大餐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石板雜誌》網站12月22日報導,吃中餐過聖誕如今已在美國取代了一些少數族裔的傳統習俗。在谷歌搜尋引擎上,對中餐的搜索量在聖誕節期間更是遠遠高於平時。
  • 女子因為這道菜疼痛難忍:吃了幾十年,我想都想不到!
    60歲的張阿姨最近很苦惱,她怎麼也想不到,出去玩了一趟,居然發現有個菜,自己不能吃了!
  • 明明按菜譜一步步來,為什麼中餐做不好?外國人表示很苦惱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唯美食不可辜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在吃的方面越發講究。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美食的聖地,隨著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美食受到廣泛關注,外國友人也開啟了「中餐之旅」。中華上下五千年,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看起來烹飪簡單,實則味道妙不可言;現如今中餐尚且紅遍全球各地,外出旅遊皆能吃上可口中國菜;但是很多外國人卻表示「明明按照菜譜來的,卻做不出真正的中國味」深感疑惑。這邊不得不說說中國的飲食文化了,即便是一道中國菜可能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做出來也有不同的口味,中國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吃出八種風味,想來中餐也是不易的。
  • 謝耳朵最愛的中餐原來是它!歪果仁眼中那些中餐的真相……
    這道菜顏值高、味道好,其酸酸甜甜的味道特別適合外國人的口味。所以這道菜現在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看了上面的菜單,突然覺得外國人民真的是很容易滿足呢。所有美國中餐館都假裝它們是四川館子,所以你去了就問有沒有麻婆豆腐。如果服務員沒聽說過這道菜,那就問廚子。走運的話,一個老頭會走出廚房,知道你是中國來的,就把標準菜單扔一邊,告訴你他是哪來的,能做什麼菜,然後你就能吃一頓像樣的中餐了。
  • 外國人「不能理解」的6道中國菜,中友:別說老外,我也不敢吃
    外國人「不能理解」的6道中國菜,中國網友:別說老外,我也不敢吃我們國家的面積廣闊,資源也是很豐富的,特別是美食的種類更是非常的多,有著很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