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如今華人遍布世界各地,中餐廳也跟著到處開花,徵服一大波歪果仁。但是,他們眼中最愛的中國菜,估計咱們聽都沒聽過,感覺他們吃了假中國菜.
或者我們是假中國人.
在這些歪果仁最愛而中國人一臉懵逼的中餐中,最著名的就是左宗棠雞和李鴻章雜碎了。很多人第一次見到都想問,這是什麼鬼?
其實這兩個強行帶歷史名人出鏡的菜不過是噱頭罷了。
左宗棠將軍雞(General Tso's Chicken)
這款在中國長大的人多半沒有聽說過的菜,是臺灣大廚彭長貴在50年代創造出來的,事實上和左宗棠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當彭長貴70年代把這個菜帶到美國後,受到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喜愛,頓時聲名大噪,中國餐廳紛紛效仿,又加以變化,從原來的鹹辣味變成了美國人喜愛的甜味,酸甜炸雞是也。
外國人對於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沒有什麼抵抗力,現在這幾乎是他們去中餐廳的必點菜了。
至於李鴻章雜碎這道聽起來像罵人的菜,是在李鴻章訪美時和他扯上了關係,強行蹭熱度。做法各地不同,但都簡單粗暴。
中國人說的雜碎,是動物內臟,但是美國人不吃,所以美國的中餐「雜碎」,指的就是將亂七八糟的、中國餐廳常用菜都炒在一起,大白菜絲、肉絲、豆芽菜、芹菜、青椒絲、洋蔥絲等,統統「一鍋端」。
可想而知,這道菜沒有定式,哪家餐廳都可以抓一把剩菜炒成一碟。如此敷衍的菜卻在美國火了 100 多年。
至於中國人對這道菜的評價,我們來看名人是怎麼說的。1903年,梁啓超赴美時品嘗了此菜,且留下著名的評價:「然其所謂雜碎者,烹飪殊劣,中國人從無就食者。」
為了要讓中餐更符合外國食客的用餐習慣,還發明了頭盤小吃,這些國外中餐的頭盤有些就是我們在國內幾乎沒聽過的菜式。
首先是蟹肉炸餛飩 ( Crab Rangoon ),蟹肉餛飩不奇怪,炸餛飩也不算很奇怪,奇怪的是這種美式炸餛飩內裡包著奶酪,運氣好的話還會有些人造蟹肉在裡面。
這個餐前小食也有譯作「仰光蟹」的,它只不過是模樣有點象蟹罷了。中國漢族的食品裡是沒有奶酪的,但美國人喜歡,於是這隻「蟹」就應運而生了。
或者是炸雲吞炸春卷炸排骨炸餃子炸包子,沒有炸不到,只有想不到,還有他們自創的炸芝士雲吞..總之他們真的很喜歡炸的東西配上酸甜醬。
為了滿足自己一口氣吃到所有油炸類的願望,他們還開發了一種叫做「寶寶盤」 ( Pu Pu Platter )的東西。
寶寶盤實際上就是開胃菜,有點像小吃拼盤,裡面有炸蛋卷、炸豬排、炸雞翅和照燒牛肉,總之就是各種油炸大薈萃。
到了主菜嘛,有著他們最愛的西蘭花配上牛肉。
西蘭花是美國中餐中的一員大將,不僅炒牛肉,炒蝦、炒雞肉都能配西蘭花。這是因為西蘭花便宜又健康,如果不是蔬菜常被炒的太老、醬汁太鹹太濃外,還是勉強可以吃的。
宮保雞丁配春卷,這春卷和國內的可不一樣。
外皮巨厚,而且被狠狠炸得起了一身的泡,一咬一嘴油,算是春卷的失敗版。
魚肉炒飯配炸雞
很受歡迎的還有天津飯和餃子,當然.不是他倆
而是蟹肉和雞蛋攤成蛋餅蓋在米飯上,再勾上一層厚厚的芡汁。
而這天津飯,在天津是肯定吃不到的,天津人也肯定是沒聽說過的,它是在日本創造出來的中國菜.天津人聽了想打人.
還有酸甜咕咾肉,作為粵菜的咕咾肉被最先一批去美國打拼的廣東人推廣開來並不奇怪,但美國本土化後的咕咾肉用的是美式 BBQ 醬汁,也是別具一番風味的吧。
不過美國人似乎不怎麼吃豬肉,於是很多中國餐廳又發明了酸甜咕咾雞。
至於主食基本都是炒飯和炒麵,他們對這兩樣可謂是愛的深沉,甚至發明了炒麵漢堡這種中西結合和小吃。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幸運餅乾 ( Fortune Cookies ),這玩意兒我們在國內從來就沒吃過,這種在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東西,卻已經成為了美國中餐館的標配。
一般都作為餐後甜點出現,裡面夾有字條,有祝福、格言、運勢,或者教一些簡單的中文。其實真希望國內餐廳也能有這么正能量的餐後贈品啊。
突然有點心疼這些外國人...
但是,別看走出去的中國人對以上「美式中國菜」評價不佳,但在美國人眼中,它們卻是有另一番味道。
比如對「左宗棠雞」,幾位美國大廚是這麼說的——
Jonathan Wu:我認為「左宗棠雞」可以說是美國中餐的象徵,因為肉是那麼多,味道是那麼甜——這不就是美國味道嘛!它又便宜又熟悉,喜歡它的美國人才不管它正宗不正宗呢!
Wylie Dufresne:「左宗棠雞」雖然是「卡通化」了的中餐,但是有誰能抵抗這有點甜有點辣的炸雞?
Jason Marcus:我是猶太人,小時候每周至少要全家下一次中國餐館。「左宗棠雞」的味道很像東歐猶太人菜餚的味道,讓我想起了祖母的甜酸肉丸。
而對於其它一些「美式中餐」,銳參考的幾位美國朋友也都豎起了大拇指——
Joe:我很喜歡吃腰果蝦,雖然比起中餐館其他的菜它要小貴一些,但是美國菜裡的蝦做法很有限,除了冷盤就是炸或者烤串,中餐則別具一格,和腰果的爽脆配起來就更好了。
Larry:炸春卷不就是中餐小食的代表嗎?我每次去都必點哦!我也試過正宗的點心,很精緻也花樣費城多,但有些餡料不知道是什麼,哦,還有雞爪子,怕怕!
Ashley:我知道正宗中餐有骨頭要啃,我不太會吐骨頭,美式中餐就沒有哦,光憑這個就該點個讚啦!
好吧,雖然..菜式奇葩了一點,但是他們吃的也很開心啊!
其實除了這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外國版中餐,海外愛是有很多正宗的中國美食的,肉夾饃、涼皮、重慶小面,都在國外風靡,生意紅火。
越來越多正宗的中華美食正在走進世界各地,不僅傳播美食文化,也是我們這些漂泊在異國他鄉的海外遊子的心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