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狐塗 |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菜」,中國人表示並沒有吃過…

2021-02-17 狐狸罐頭

如今,可是說世界各地都有著華人的身影,中餐廳當然也是遍地開花,咱們大中國的美食可以說徵服了一大堆外國人,不過他們心中最愛的中國美食,咱們可能聽都沒聽過,讓人不禁懷疑,他們可能是愛上了「假中餐」。


最著名的兩種外國人喜歡而中國人一頭霧水的菜式,應該就是左宗棠雞和李鴻章雜碎了。

這兩個強行帶歷史名人出鏡的菜其實不過是噱頭罷了,左宗棠雞本是一個湖南廚師自創命名的,70年代由他傳去美國,由於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喜愛而名聲大噪。

它其實就是炸過的雞腿肉再炒成酸甜的口味,可能外國人對於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沒有什麼抵抗力吧,現在這幾乎是他們去中餐廳的必點菜了。


而李鴻章雜碎的起源更是早,1879年的中餐廳菜單上就有了這道菜,據說是李鴻章當年去往美國時廣受關注,餐廳就強行蹭了一次「熱度」,把這道肉絲炒菜絲冠上了李鴻章的名字,從此這就成了早期中餐廳的一道招牌菜。


如今這兩道西化的中餐已經滿足不了外國人的胃口,為了吸引外國食客,國外的中餐廳首先從招牌出發,《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提取了4萬家中餐廳的名稱,做了一張詞頻分析圖。

第一嘛,名字裡一定得有中國(china)餐廳(restaurant)這種標誌性詞語

其次,得有代表咱們的動物,什麼熊貓啊(panda),龍啊(dragon),或者是帶有粵語的鍋(wok)這個發音的單詞,可能鍋這個字看上去就很好吃?

而最受歡迎的招牌顏色是金色和紅色,看來這兩個顏色在他們心中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要讓中餐更符合外國食客的用餐習慣,還有一點就要分次序。

先是頭盤,然後主菜主食,最後再來一道甜點。國外中餐的頭盤就包含了幾種我們在國內幾乎沒聽過的菜式。

先是炸蟹肉餛飩,裡面包含著厚厚的奶油和奶酪,口感嘛,也是鹹甜混合。

或者是炸雲吞炸春卷炸排骨炸餃子炸包子,沒有炸不到,只有想不到,還有他們自創的炸芝士雲吞..總之他們真的很喜歡炸的東西配上酸甜醬。

為了滿足自己一口氣吃到所有油炸類的願望,他們還開發了一種叫做「寶寶盤」的食物,其實就是油炸拼盤。


到了主菜嘛,有著他們最愛的西蘭花配上牛肉


宮保雞丁配春卷


魚肉炒飯配炸雞


很受歡迎的還有天津飯和餃子,當然.不是他倆


而是蟹肉和雞蛋攤成蛋餅蓋在米飯上,再勾上一層厚厚的芡汁。


還有酸甜咕咾肉,這個肉可以是豬肉或者雞肉,只要是酸甜的就好。


至於主食基本都是炒飯和炒麵,他們對這兩樣可謂是愛的深沉,以至於發明了炒麵漢堡這種中西結合和小吃。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中文菜單,真的還蠻好奇陳皮牛和芝麻牛是什麼口味.


連煎餅果子的菜單都高大上了起來,沒有加火腿腸這種奢侈的選擇了,你可以加孜然羊肉燉土豆或者安格斯滷牛舌.還可以加牛油果哦~


至於咱們最愛的火鍋,經過改良之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突然有點心疼這些外國人...

不過這些我們自己看起來奇奇怪怪的食物,他們卻吃的津津有味,前段時間美國一個雜誌刊登了一首調侃中餐的打油詩《他們的省份到底有完沒完》

其中一部分是這樣:很久很久以前 我們只有廣東菜

我們很容易知足 後來四川菜來了 廣東菜過時了 我們對四川菜讚譽有加

雖然麻婆豆腐會把你舌頭辣穿 然後來的是上海菜 我們唆起了小籠包

再然後是湖南帶著他們的菜來了 我們以為差不多就這樣瞭然

後又一個新來的省份 福建 再然後 沒有吃過維吾爾菜的人 就不那麼受人待見了

然後西安菜又聲名鵲起 其他的省份太多我數不過來

現在每當新的省份出現 都會製造緊張引起我們的擔憂

有時候我們會懷念那些

只有炒麵而沒有緊張的簡單日子...

這首詩其實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因為很多美國人覺得這是對中餐的歧視而且容易讓人感覺到冒犯,不過這首詩確實也說明了近些年中餐在海外的發展真的十分迅猛,也逐漸成為了外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雖然..菜式奇葩了一點,但是他們吃的也很開心啊!


其實除了這些在我們看來奇奇怪怪的食物,其實還是有很多海外華人把原汁原味的中國美食帶去海外的,比如被外國人稱為「加了肉的小麵包」的肉夾饃,已經開了無數家分店的老字號涼皮,一天能賣出1500碗的重慶小面等等等等……


真正的中華美食正在走進千家萬戶,不光把我們獨特的美食文化帶給了外國人,也溫暖了那些漂泊在異鄉的海外遊子的胃。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菜」,中國人表示並沒有吃過…
    或者我們是假中國人.到了主菜嘛,有著他們最愛的西蘭花配上牛肉。西蘭花是美國中餐中的一員大將,不僅炒牛肉,炒蝦、炒雞肉都能配西蘭花。這是因為西蘭花便宜又健康,如果不是蔬菜常被炒的太老、醬汁太鹹太濃外,還是勉強可以吃的。
  • 「你的中國菜.」「不,是你的中國菜.」
    當年《舌尖上的中國》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不知有多少留學黨在時差裡哽咽,更有甚者哭昏在屏幕前啊!但我們的中國菜漂洋過海這麼多年,是否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呢?今天就讓留學君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在海對岸的「中國菜」。圖文詳解,深夜慎點!左宗棠雞左宗棠雞是在美國人認知中最著名的中國菜之一。
  • 這些「中國菜」在日本爆紅,但中國人直呼根本沒有吃過!?
    近年來,隨著日本人對中國菜喜愛的不斷加深,各式各樣的中華料理店不斷入駐日本。即使身在異鄉,也不愁吃不到正宗的中國菜。
  • 外國人吃饅頭是什麼感覺?美國人表示:我開心壞了
    說起饅頭我們中國人一點不會陌生,但是外國人接觸饅頭的時間就很短了。一些外國人是在來到中國後才發現這種神奇的食物,還有一些外國人是在國外一些中餐廳才接觸到饅頭。對於外國人來說,饅頭簡直是天才的發明,可以做漢堡可以代替麵包一樣的食物,還能煎著吃,烤著吃。
  •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菜和日本菜哪個更好吃?
    中國人吃的菜和將近1000年前的宋代大致一樣。北宋時候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包括基本飲食材料、烹飪方法、用什麼器皿、調味料大體是哪些、桌子椅子怎麼用都發展完備,我們今天的重要飲食習慣是在宋代之後形成的只有少量,比如辣椒等香辛料是在明代經由西方人傳入。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而在外國人的廚刀裡,有剔骨刀,蔬菜刀,水果刀,披薩刀等等十多把,卻也同樣是處理食物的劈,砍,切,剁,拍。大一點,我們再從中國菜的角度來看,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菜的菜刀沒有被廣泛使用?那你們會做中國菜嗎?你們知道什麼是火候?什麼是油鹽適量嗎?其實自信的說,中國菜應該是外國人最不容易學會的菜系。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裡有大把你沒吃過的中國菜……
    可能因為很受歡迎,後來經常在中餐館和泰國餐館供應,就成了一道「中國菜」。不過不好意思,中國沒有啊!這道菜改編得好像還不是那麼不靠譜。中國也有這種油炸的春卷,不過比這個尺寸更小。小廚娘經常早上買這個做早餐吃。
  • 在日本爆紅的「假中國菜」,連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吃過嗎
    小編最喜歡的是湘菜,香辣的菜才是王道啊!而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也開始了吃吃吃的模式。然後在胖子的道路一去不復返。曾經有一個外國人就說過,要說中國什麼吸引我,那就是美食了。可見外國友人對中國菜的肯定。但是你知道在日本爆紅的「中國菜:嗎?這些菜連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吃過嗎?在日本爆紅的「假中國菜」,連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吃過嗎
  • 「沒有高端的中國食品」是什麼讓一些外國人有這樣的想法?
    就有一些外國人認為「沒有高端的中國食品」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有這種想法的?剛才我們已經說道高端食物的出現是必然。顯然在中西餐裡都有當地人認為是高端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符合當地人口味以及審美的食物。但問題在於中西餐的食物不一樣、飲食習慣不一樣、就連審美都不一樣,就不符合圈外人的口味和審美了。
  • 謝耳朵最愛的中餐原來是它!歪果仁眼中那些中餐的真相……
    真是把中餐吃出了西餐Style啊,不過把蒸餃當開胃菜,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表示不是很懂……在所有中餐裡,陳皮雞(Tangerine Chicken)是謝爾頓的最愛。在來中國之前,我以為每個人只吃左宗棠雞和幸運餅乾。天啊我簡直大錯特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菜實在太豐富了,真的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合胃口的菜。她還貼出了圖,表示她的最愛是新疆羊肉串。
  • 為何外國人不吃「全熟牛排」,中國人則「不熟不食」?
    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吃的追求,遠遠大於其它物質與事情上的索取,尤其追求食物的美味、口感、營養,不管美食便宜或昂貴,更注重美食好不好吃,而日常大部分肉類,中國人和外國人所追求的都是軟嫩多汁的口感,才能稱得上美味。
  •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的這些生活習慣居然都是逆天的
    歪國人不僅在夏天不喝熱水,冬天不喝熱水,他們還在冬天裡喝冰水,喝冰水還不夠,為了「夠冰」,他們還發明了「保冰杯 ice keeper 」,誓要時時刻刻都可以喝一杯冰水!!!2.用筷子吃披薩,意面說到吃飯的神器,當然首推我們中華美食的「筷子」了,我們用筷子吃火鍋,吃炒菜,當然也可以用筷子吃披薩,吃意面。可以說,只有我們不喜歡吃的,就沒有用筷子吃不了的!
  • 她憑啥被稱為「最了解中餐的外國人」?
    2001年,英國人基本上不認識川菜。英國,包括倫敦在內,都沒有川菜館,郫縣豆瓣買不到,更不要說關於川菜的英文資料了!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不少歐美人其實就是通過我的書,第一次知道川菜的。現在可是不一樣。川菜很火!很多歐美人愛上了麻婆豆腐、擔擔麵等川菜!一些歐美人來中國,在中國吃上了真正的川菜。還有一批人看了博客,跟著李子柒等人學做一些川菜。
  • 外國人身上的漢字紋身,中國人表示看不懂,最後一個是真的搞笑
    (注:本文為超人姑娘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外國人身上的漢字紋身,中國人表示看不懂,最後一個是真的搞笑。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紋身,不僅為了時尚也是為了追求個性。我們在生活中都見過有紋身的人,看上去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有些人喜歡一些圖案,就把它紋在身上,也有人喜歡紋英文,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外國人也喜歡在身上紋漢字,然而他們又不懂漢字的意思,有一些真的是非常好笑了。這位外國好友在耳朵後面紋了三個字「想像力」,非常的有意思,不知道這位朋友是要做什麼呢?是自己缺乏想像力,所以才汶上這三個字,以讓自己想像力豐富一些嗎?
  • 被外國人改版的中國菜名,簡直讓中國人顛覆想像,難以置信!
    中國美食傳遍天下,一直備受全國同胞的喜愛,但是不同的人,吃出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對外國人而言,中國菜確實好吃,但是就是菜的名字讓他們很不能理解;所以,有些外國人發揮自己的獨特想像,將中國菜的名字換了一種叫法,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中國肥胖率卻沒有美國那麼高?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但是中國人口肥胖率沒有美國那麼高?」>我們的家常菜還是很健康的,而且中國人吃瓜果蔬菜之多,外國人是不能比的。>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就沒吃到過一個甜度合適的甜品……
  • 為啥外國人相信:只要動物的背部面向太陽,中國人就會吃它?
    文/小奇奇為啥外國人相信:只要動物的背部面向太陽,中國人就會吃它?網際網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網絡上發表評論,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刷到一些外國人評價中國菜的視頻,又好笑又好氣。他們經常會在看到食物的時候就非常抗拒,食物進嘴之後咀嚼一下就吐掉,根本都沒有嘗到是什麼味道。然後誇張地告訴大家,太難吃了,中國人怎麼會吃這種東西。當我們吃一些他們沒有吃過的東西,老外又說「中國人馬上就要除了人不吃,剩下的中國人都成。」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們也不吃火箭。與這些奇奇怪怪言論相同或者相似的還有非常多,外國人還說中國人吃的東西全都是背朝太陽的。
  • 外國網民: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是因為沒有麵包?
    外國人的提問現在我們看這位外國網民的說法,他認為:中國菜吃不飽是因為沒有麵包?但我們都知道中國菜不僅能讓我吃得飽還能讓我們吃的很好。那麼這位外國網民為什麼會認為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其實這裡我們就要說到中餐的主食了,像米飯和麵條。在吃中餐炒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搭配一些米飯和麵條還有饅頭等等食物。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在吃中餐的時候並不喜歡吃米飯,因為他們認為吃米飯不健康,而且也不喜歡米飯這種食物。
  • 5種中國人不願意吃的食物,外國人卻愛不釋手,都被噁心壞了!
    5種中國人不願意吃的食物,外國人卻愛不釋手,都被噁心壞了!不同國家的美食通常取決於不同國家的地理環境。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動物造就了這一切。由於我經常居住在中國和歐洲,所以我很容易能找到這樣的產品。我來介紹一些,歐洲人經常吃,但是中國人幾乎無法下嘴的食品。
  • 這些「中國菜」你聽說過嗎?
    在國外吃中國菜,尤其是在更早以前,很容易碰到這麼幾種情況。「雜碎」是指動物器官一起切碎食用,而西方人不吃器官和內臟,所以美國人所說的「雜碎」是指捲心菜、豬肉條、豆芽、芹菜、青椒、洋蔥等不相配的一堆食物一起炒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