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民: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是因為沒有麵包?

2021-01-16 飲食部落

中餐很多食物和西餐食物不一樣,比如麵條,在國外說道麵條就只有義大利麵一種,而在中餐裡我們的麵條有數十種。還有我們吃的饅頭和包子,它和外國人吃的麵包也不同,一個是通過蒸,一個通過烤來獲得。

中餐饅頭

關於麵包,曾經有外國網民說道:「有中國麵包嗎?我有時會想,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你吃了一頓中餐,10分鐘後你想再吃一頓)是因為沒有麵包?」

外國人的提問

現在我們看這位外國網民的說法,他認為:中國菜吃不飽是因為沒有麵包?但我們都知道中國菜不僅能讓我吃得飽還能讓我們吃的很好。

那麼這位外國網民為什麼會認為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其實這裡我們就要說到中餐的主食了,像米飯和麵條。在吃中餐炒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搭配一些米飯和麵條還有饅頭等等食物。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在吃中餐的時候並不喜歡吃米飯,因為他們認為吃米飯不健康,而且也不喜歡米飯這種食物。

中餐主食米飯

在西方外國人將大米看作一種蔬菜,最經典的米飯案例就是西班牙海鮮飯。在平常的時候,他們也不喜歡用大米做飯。但我們從他們擅長的烹飪方式裡也能看出來,為什麼他們不喜歡吃米飯(燒、煎、炸、煮、烤是很難烹飪大米食物,只會讓大米更硬。)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外國人認為中國菜吃不飽,是因為他們沒有吃中餐主食米飯,麵條的習慣。

我們再看這位外國網民說到的麵包食物,在傳統中餐裡我們的確很少將麵包作為主食,但在外國人的餐桌上麵包是他們的主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吃麵包呢?有外國人的說法很有意思,他說道:「烘焙?中國人從來沒有烤箱,所以他們和麵包錯過了2000年。」

外國人吃的麵包

我們不吃麵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可以用麵粉製作成其他食物,在4000多年前我們就發明了麵條,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發明了蒸這一種烹飪方式。像我們剛才說到的蒸這一種烹飪方式,我們可以蒸饅頭吃。

中餐蒸

實際上我們可以將饅頭看作為一種麵包,而不是這位外國網民說道的沒有麵包。所以這位外國網民的提問:有中國麵包嗎?我有時會想,中國菜的著名傾向是吃不飽,是因為沒有麵包?中餐並不是讓人吃不飽的食物,當然如果不吃主食米飯、麵條的話,的確有可能會餓的很快。對於麵包而言,我們不吃麵包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早就可以將麵粉製作成其他食物。

相關焦點

  • 外國網民熱議:為什麼菜刀在中國烹飪中如此受歡迎?
    有趣的是當我們經常用菜刀準備餐桌上的食物時,一些外國人會認為這是不衛生不專業的表現。 就有一群外國網民熱議:為什麼菜刀在中國烹飪中如此受歡迎?現在我們就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有外國網民說道:我用菜刀做中國菜,它當然也可以用於西式烹飪。菜刀的一些特性使其變得有用,尤其是對於中式烹飪。進餐前將很多肉切成薄片,菜刀的一個優點是重量,切割食材時,我可以讓那份重量為我做很多工作。
  • 麵包與蟹,沒有毛蟹關係,蟹吃不飽,麵包來湊
    逛海鮮池裡,有一種長得圓扁圓扁的螃蟹,一看標籤「麵包蟹」 倒底它是螃蟹還是麵包?能泡在水裡,絕對不是麵包一族。趁著吃蟹風潮,橫行天下,咱們也來傍大款。吃蟹挺花工,一隻真的麵包蟹或大閘蟹下肚,還不見得填飽肚子,正好烤箱裡在烘烤麵包,陣陣香氣傳來,肚子還沒飽,於是一盤烤好的麵包,就被他們掃蕩完畢。吃就吃唄,最後還說螃蟹跟麵包放在一起有點「冷」笑話。明明不是麵包蟹,放在一起,也順理成章。去秋燥,炒些綠豆泥當餡料。
  • 「食神」蔡瀾評價火鍋應該消失,一些外國網民也不樂意了!
    它吃起來方便而且美味,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我們都喜歡吃這種火辣辣的食物。在一檔節目中,素有「食神」美稱的蔡瀾在評價火鍋時說道:火鍋沒有文化價值,讓火鍋消失吧!很多網友不樂意了。就有網友說道:中國火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肉湯到各種醬汁的配料順序。丟掉火鍋暴露了你的無知,暴露了你無法發現事物中的文化細節。還有網友不樂意道:可能是他從未吃過一頓好的火鍋,我替他難過。
  • 吃西餐前為何要先上麵包,難道是怕吃不飽,說出真相你可能不信
    導讀:吃西餐前為何要先上麵包,難道是怕吃不飽,說出真相你可能不信文|美食漢子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美食漢子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吃西餐前為何要先上麵包,難道是怕吃不飽,說出真相你可能不信!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西餐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
  • 作為一個中國胃,我是怎麼愛上外國菜的
    ==1==後來買車了,我們去了好多地方吃,觀念完全改變了。食堂根本不能代表美國菜!(不過想想也是,中國大學食堂能代表中國菜麼)在Outback吃過黑麵包。用潔白的白色餐巾包好了放在籃子裡盛上來,熱得發燙。切好黃油,一小塊放在麵包片上,甚至會融化。
  • 吃西餐前為何要先上麵包,難道是怕吃不飽嗎?說出真相你可能不信
    西餐在我們生活中現在非常的常見,很多人都非常的愛吃,不但美味而且還非常的有情調,是很多人約會的最佳選擇,現在我們國內的西餐廳也是越來越多,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西餐進入咱們國家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隨之而來的演變出很多比較偏中式的西餐,但是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西餐,但是去過比較正規的西餐廳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在你剛落座的時候,沒有點餐之前
  • 外國廚師廚藝PK中國廚師廚藝,外國廚師服了:師傅請受我一拜!
    外國廚師廚藝PK中國廚師廚藝,外國廚師服了:師傅請受我一拜!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國家,國家裡面有這樣那樣的美食。因為美食,造就了一部分人成為了廚師。尤其是很多大的國家裡,好的廚師真的是一抓一大把。外國廚師相對於我們中國廚師來講,應該是各有各的特色吧!
  • 為啥外國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還不夠?難道牛肉有貓膩?
    美食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而牛肉在中國的美食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僅是作為主材料出現在菜餚當中,熬湯做丸子也是美味異常的。不過有個問題,吃貨就會覺得萬分不解,為啥外國牛排吃一塊就飽了,而中國人做牛肉吃一大鍋還不夠,難道用的牛肉裡有貓膩嗎?
  • 日本料理到底吃不吃得飽!
    百合把開博這幾個月來在外面吃的料理搬上來,一同來看看日本料理到底吃不吃得飽。1。出門在外的鐵定料理---定食  菜和飯的種類都是餐廳給搭配好的。品種繁多,營養豐富,價格實惠。飯和菜裝在一個大碗裡的料理,日語叫做丼。  通常譯作「某某飯」,比如在北京也可以吃到的吉野家的牛肉飯等等。下面的可是百合很喜歡的海鮮飯哦。將新鮮的金槍魚腹肉剁碎,和蔥末、紅薑絲、海苔一起蓋在米飯上,澆上醬油拌上芥末吃。請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哦!妙不可言!
  • 老外吃西餐大有講究,吃前送上來一份麵包,意義非凡!
    老外吃西餐大有講究,吃前送上來一份麵包,意義非凡! 如果經常去吃西餐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好多西餐店都會在用餐前給大家送上來一份麵包這份麵包吃完以後確實還有一定的飽腹感有沒有想過這塊麵包的作用是什麼呢?
  • 我與我的東北男友系列三——有沒有「吃到飽」?
    相較於臺灣吃到飽林立的街頭盛況,我在北京似乎就比較少看到吃到飽餐廳。我納悶地想,難道這兒的人不喜歡 「吃到飽」 嗎? 直到我研究生畢業離開校園,開始了上班族的外食生涯後,我終於恍然大悟箇中原因了! 這個故事得從幾次難忘的約會經驗說起。 北方人好麵食,北京賣包子饅頭的也不少。
  • 雙語|這些中國菜,在中國不流行,外國人卻很愛吃......
    大多數在中國大陸長大的人從來沒聽說過這道由50年代一位中國臺灣廚師做的菜,事實上它與左宗棠(這道菜名字的來源)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一種「想像出來的正宗中餐」,實際上在中國根本不存在。對美國人來說,這道菜在20世紀中期成為了標誌性的中國菜,儘管它的烹飪形式越來越不中國,但它卻越來越被認為是正宗。 Spring Rolls春卷
  • 沒有香腸的德國菜怎麼吃,Sühring小記
    說起德國菜,第一印象就是舉世聞名的香腸了,感覺德國的食物主要是品種少,沒有記憶點,不好吃也不難吃,所以當有這麼一家德國菜餐廳一開業就驚豔全球,我還是滿心期待的。         Sühring是去年在曼谷新開業,今年就上榜亞洲排名第13的餐廳,趁著去看Coldplay演唱會然後又沒有預定上Gaggan,所以就跑來試一下。
  • 外國網民: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老外回答亮了
    當然在習俗上也有明顯區別,比如我們吃飯請客都是請客一方支付飯錢,而在外國人的飲食習俗了並沒有這麼一說。在國外的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說的,一些外國人的回答亮了。有外國人說道:「在吃中餐的時候,中國人更樂於將食物分享。大家可以在一個盤子裡吃菜,但他們碗裡的食物卻不是分享的,這可能是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麵條。」
  • 夏天最該吃的涼拌菜不是黃瓜,而是這菜,解饞頂飽,給紅燒肉不換
    世上唯有愛與美食不負人喲!煙臺最近幾天的溫度越來越熱了,悶熱的天氣令人懶洋洋的,都不喜歡做太過花樣的飯了,就想吃爽口開胃的涼拌菜了,冰涼爽口,酸爽開胃,吃完整個人都精神了。涼拌黃瓜幾乎是夏天餐桌上的主題,黃瓜的含水量特別大,吃完感覺一會就消化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比涼拌黃瓜還營養解饞,耐飢頂飽,吃完不感到餓的涼拌菜。夏天最該吃的涼拌菜不是黃瓜,而是這菜,解饞頂飽,給紅燒肉不換!
  • 魔都麵包大大大大測評,教你吃懂麵包!
  • 麥當勞在中國和美國差別怎樣?外國小哥說出原因,令國人感同身受
    外國小哥說出原因,令國人感同身受,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提高了,還有就是很多美食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挑選的眼花繚亂,根本就不知道哪一種美食好吃,可是現在說起快餐,很多人就是能夠想到就是這兩個,從國外席捲到我們國家的快餐行業,一個就是麥當勞,一個就是肯德基,還有就是這兩家的味道,也就是一個樣子,可是從麥當勞的服務也就是感受到人們的喜愛,還有就是很多人也就會選擇吃麥當勞的人非常多,就是經常吃麥當勞的人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 陳曉卿:日本餐好是好,但真吃不飽呀
    而陳曉卿後來也另闢蹊徑,製作了一部口碑不差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節目,叫做《風味人間》。陳曉卿天生是個美食家,每次上節目談到吃這個話題,你能看到他眼裡不停放光,嘴裡不停咽著口水。康建寧搖了搖頭:「那只是你以一個遊客身份的體會,對於一個剛到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來說,他的特點就三個字,不走菜!」。
  • 超有愛的免費餐廳 四菜一湯管飽吃光
  • 長春有家免費餐廳 四菜一湯管飽但要吃光光
    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全都吃掉店裡的活兒很多都是義工來做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最近,在長春文廟旁邊出現一家特別的餐廳,讓這句話沒有那麼確定了……  說它特別,是因為它不需要繳稅,也沒有服務員  廚房裡,每一樣菜用一個直徑1米左右的不鏽鋼盆裝上滿滿一盆,而米飯則是用食堂蒸飯用的大餐盤裝著,整整10盤。  「每天都是四菜一湯,四菜中有一個燉菜,一個過油的,一個清炒的,一個涼菜。」長春雨花齋素食互助餐廳的發起人之一、志願者王女士說,餐廳每天只在中午供應,11點開始。  雨花齋有很多特別的規矩:只吃素食,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