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曲松縣東嘎村:秀美山水「點亮」小康路

2021-01-10 中國西藏網


圖為景色迷人的東嘎村加娃雪溼地。 記者 扎巴旺青 攝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於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指示精神,嚴守生態底線紅線高壓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截至2018年1月,西藏自治區已有10個縣、173個鄉鎮、1924個行政村獲得西藏自治區級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稱號。本網自今日起推出「美麗西藏我們共同守護——高原生態村變遷記」欄目,分享西藏自治區高原鄉村「靠生態安居、以生態致富」的故事,講述高原生態村建設帶來的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變化,敬請關注。

1995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的曲松縣東嘎村,在自治區綠色生態建設的道路上可謂是「老牌隊員」。平均海拔4050米的東嘎村落既有「古樹蒼茫」,又有「綠水人家繞」的清麗美景,是個典型的高原生態村。

9月,高原秋收的季節,出了曲松縣城往東北方向走,一片片黃燦燦的農田,田中麥穗在陽光的照耀下隨著秋風輕輕搖擺,滾滾的麥浪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黃,兩旁綠樹成蔭,形成一幅美麗的秋景圖。我們到達東嘎村村委會的時候,村裡正在開展義診活動,村民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秩序井然。

東嘎村有外出務工人員有311人,超過了全村人口的80%。村委會主任洛桑江白說,黨給了我們農牧民很多優惠政策。孩子上學有「三包」、生病了有新農保和城鎮醫療報銷,草場有生態補償費,借著好政策的東風,再加上勤勞奮鬥不愁過不上好日子。

造「天然氧吧」 創「綠色財富」

上世紀六十年代,東嘎村由於醫療條件和基礎設施都較差,村民們生小病很頻繁,村裡人就聚在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最後大家都覺得改善生活環境刻不容緩,多種樹既能美化環境還能緩解高原缺氧的問題,從那時候起,美化環境便成了村裡的大事。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樹苗都是哪來的呢?

白瑪次旦是土生土長的曲松人,作為曲松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他告訴記者,為了種樹,村民們想了很多辦法。村民把柳樹的枝條砍下來在水裡泡7天,然後再種到地裡,只要是水源地好的空白地都會種上。現在每年縣裡都會下發樹苗,這些樹苗的成活率高。「現在,就是你們一路過來時看到的那片樹林,面積已經達到了2019.4畝,那片樹林就是我們東嘎村的『天然氧吧』」。

洛桑江白告訴記者,村裡有很多自然生長的松柏,山上的灌木密密麻麻長滿了山坡,甚至還有藏紅花和野貝母。夏天雨水充足,很適合菌類生長。逐漸地,村裡有些人開始萌生了加工銷售食用菌的想法,這樣也能增加一些家庭收入。

東嘎村空氣清新氧氣充足,加娃雪溼地功不可沒,人們習慣叫它加娃雪溼地林卡,農閒時人們喜歡在這裡休閒娛樂,溼地周圍綠樹環繞,溼地裡泉水緩緩流淌,遠處馬兒悠閒地吃著青草,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樹文明新風 做社會主義新農民

洛桑江白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目前東嘎村各自然組均已通路、通電、通郵、通電話、通廣播、通水;村委會道路建設、村級活動場所等基本完成;183戶村民已經住上了寬敞舒適的安居房,有效改善了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

東嘎村奶牛養殖基地2009年建成並開始運行,實行養殖業與加工業相結合,將牛奶加工成酥油茶售賣,2016年實現了9萬元的收入,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致富脫貧的幹勁空前高漲,種田、務工、個體經營等使今天的東嘎人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東嘎村被評定為自治區級生態村。通過生態村創建工作,東嘎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漸被群眾所接受。在東嘎村,晚上10點以後便沒有人在街道上喝酒、大聲喧譁,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遵守著。「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是東嘎村的村風民情,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在農忙時節互相幫忙,抓緊時間搶收,就連放牧也會輪流幫忙看護,展現出一個環境優美、和諧團結、社會進步的新面貌。

搬出幸福新生活

人人都嚮往美好的生活。索朗群培一家是東嘎村三組的村民,家裡共有6口人,原本過著遊牧生活,外孫女上學得翻過一座山才能到學校,碰上雨雪天氣天冷路滑更是難行,看到村裡發生的變化,他便萌生了搬出大山的想法。2017年,索朗群培帶著家人搬到了村裡,過上了安穩的定居生活。

走進索朗群培的新家,乾淨整潔的院落,寬敞明亮的客廳,可愛的小孫子正在咿呀學語。

作為搬遷戶,索朗群培一家住上了寬敞舒適的安居房,新房子建起來共花費了20多萬元,而自己只用出1萬多元,其餘的全是政府出資。自從大山搬出來以後,索朗群培的大兒子扎西群培承包建築小工程,一年下來收入不少,小兒子也在那曲法院上班。

「現在,外孫女上學方便多了,兒子們工作也很好,就醫也方便了,居住條件也有了很大改善,雖然搬了出來但是不能耽誤了放牧,村裡的搬遷戶輪流看護牛羊,每年下來也有一些收入,生活越過越有滋味。」索朗群培說。

現在的東嘎村已然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水源看護員、野生動物保護員、護林員、護路員、保潔員、草場看護員、沙化地管理員就像一個安全防護網守護著這裡,守護著這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記者 董秀麗 扎巴旺青 何寶霞 次旦多吉 李繼)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熱鬧起來的哪嘎村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這裡地理位置偏遠、交通閉塞、農業基礎設施滯後,村民們大多靠天吃飯,外出務工人員眾多,屬於典型的空殼村。但伴隨著村裡柏油路的打通以及養殖綠殼蛋雞、種植食用菌等產業的發展,哪嘎村熱鬧了起來,漸漸告別了「山旮旯」。
  • 最美巾幗 | 「鐵腳杆」餘美秀,為了迪慶維西的山水更秀美!
    最美巾幗 | 「鐵腳杆」餘美秀,為了迪慶維西的山水更秀美!「她是我們村最能幹的女護林員,她很勤勞,為人忠厚老實。 2016年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至今,已在護林崗位上整整幹了4個年頭。你們別看她很瘦小,但走路爬山、幹農活厲害得很。」村護林員小和介紹說。
  • 獻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電影《秀美人生》廣西南寧首映
    禮讚時代楷模  共映秀美人生8月23日,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原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為人物原型的電影《秀美人生》在廣西南寧舉行首映式。影片由國家電影局主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精心策劃組織拍攝,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識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
  • 莞村小康路
    生活在社區裡的人們,也實現了多樣化角色的轉變,從農民到居民,到房東、車間工人、商人、企業主,到社區志願者、義工等,他們是小康生活的建設者和創造者,也是發展成果的受惠者,他們攜手同心鋪就小康路,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 電影《秀美人生》再現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
    電影《秀美人生》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講述了一位當代優秀青年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奉獻的感人故事,呈現新時代青年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秀美人生。《秀美人生》南寧首映現場。
  • 關於全區先進駐村(居)工作隊、隊員、優秀組織單位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曲松縣駐下江鄉增嘎村工作隊 加查縣駐安繞鎮拉崗村、嘎堆村、索囊村工作隊 桑日縣駐增期鄉達傑村工作隊 (四)林芝市(9個) 巴宜區駐八一鎮巴吉村工作隊
  • 天橋下的小康路
    平塘是貴州有名的蔬菜種植大縣,平裡河村則是在這個縣裡數得上名號的水果蔬菜之村。修建平塘高速公路之前,從平塘縣城到平裡河村,走縣道、鄉道需要耗時一個半小時之多。前些年,因為村莊遠離縣城,當地優質的果蔬特產常常因為運不出去而爛在地裡。有了奔小康的產品,卻無法擺脫貧困的生活,著實讓人苦惱。
  • 西藏23個單位和41人被授予榮譽稱號!
    西藏23個單位和41人被授予榮譽稱號!關於表彰西藏自治區「最美基層婦聯組織」 「最美婦聯人」的決定表彰決定今年是西藏自治區婦聯成立60年。 亞東縣下司馬鎮珠居村婦聯主席13.邊 珍 崗巴縣婦聯主席14.李 國 玉 日喀則市司法局四級主任科員15.任 建 梅 扎囊縣扎唐鎮黨委組織委員、婦聯主席16.桑旦曲珍 曲松縣邱多江鄉副鄉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稻村」走上現代農業新路
    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根據部署,此次主題採訪報導把視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將圍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普通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展現廣大群眾為過上好日子的拼搏與奮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攻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小康故事,小康人生;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 西藏解放第一村:普巴一家人特殊的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儀式
    今天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1周年的喜慶日子,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就是帶給西藏人民幸福的太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所走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西藏人民奔向小康唯一的幸福路。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西藏解放第一村」——崗託村,看看普巴老人一家特殊的紀念儀式。
  • 西藏決定表彰100名「四講四愛」優秀集體、100名「四講四愛...
    聯繫電話:0891-6509825,6326159(傳真) 通信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江蘇路1號區黨委宣傳部3號樓3427辦公室 郵政編碼:850000西藏自治區「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2021年1月10日
  • 「我的扶貧故事」刻在心底的「哪嘎印記」|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
    「哪嘎就是我的家,哪嘎的群眾就是我的親人。」這是我駐村兩年常說的一句話。王選鴻(中)搬運哪嘎村產出的綠殼雞蛋哪嘎村是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最偏遠的村,村民養殖的綠殼雞蛋因路程較遠難以銷售。掌握情況後,工作組組員多方奔走找銷路,平均每周為村民銷售綠殼雞蛋2000餘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東和十裡坪村的致富道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東和十裡坪村的致富道路 2020-08-10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條路,通往幸福
    >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此刻每一個人都心懷激蕩、充滿期盼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曾經,我們無數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從今天起,甘肅日報及「新甘肅」客戶端等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各媒體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並派出多路全媒體採訪小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講述我們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西藏消防主題唐卡入圍我國民間藝術最高獎項
    西藏消防主題唐卡入圍我國民間藝術最高獎項 2020-12-22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沿著她的足跡走好新時代長徵路——電影《秀美人生》在我縣廣大...
    沿著她的足跡走好新時代長徵路——電影《秀美人生》在我縣廣大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 2020-09-25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村萬戶看小康丨「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
    做好「土地」文章,收入增了;得益於舊村臺改造工程,花銷減了——「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大圖:高家村中草藥種植基地。 小圖:高家村村臺一角。說起做「土地」文章,高佔明打開了話匣子,「如果前幾年的時候來我們村,這一片還都是玉米地,忙活一年每畝純收入不足400元。隨著土地流轉,原來每家每戶的『一畝三分地』成了『香餑餑』。」高家村地處黃河灘區,緊靠黃河,土壤肥沃。但由於土地分散、閒置率高,再加上種植的大都是傳統作物,收益一直不高。
  • 通村路、產業路修好了,萬裡村的小康路好走了!
    初夏時節,在遵義市餘慶縣花山鄉萬裡村的田地裡,辣椒苗和烤菸苗翠綠養眼,剛修剪好的茶葉香氣襲人,平坦的通村公路上車來車往,水泥路通組入戶,一棟棟小別墅建築精美,1016戶4088位村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