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管討薪,掀開萬科物業官司眾生相 | 物業K線
「錦旗門」不過三個多月,萬科物業又因一起訴訟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結果頗具看點。
萬科智慧物業前高管高健倫,一紙狀書將前東家告上法庭。因一審後未獲得賠付,於是再次上訴。二審之後,結果發生了「反轉」。
樂居財經12月17日獲悉,法院判定:深圳市萬物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萬物雲科技」)向高健倫支付2019年度績效獎金461589元,在判決生效起十日內付清。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法院二審予以糾正,結果從「不賠」到「賠償」。從8月10日開始立案,高健倫持續4個月的訴訟討薪之旅,一錘定音。
和萬物雲科技一起被告的,還有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科雲服務或萬科物業)。其在今年10月進行更名,從「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萬科雲服務是萬科在物業領域的運營主體平臺,也是萬物雲科技的全資母公司。
樂居財經了解到,包括高健倫在內,今年將萬科物業送上被告席的有6人,涉及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不當得利糾紛等。
高管討薪又一次將萬科物業送到輿論風口,其實進入下半年,萬科物業多次成為媒體議論的焦點,業內熟知的莫過於今年9月,那場「錦旗門」事件。
9月5日上午,萬科物業管理的寧波中梁首府小區的業主,將印有「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的錦旗帶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緊接著,萬科物業發布一則公告,表示將退出寧波中梁首府的管理工作。
萬科物業董事長朱保全曾公開表示,萬科物業已經做到了應做的事情。在後續發展中,社區居委會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電話徵詢,超過 80% 的業主選擇挽留萬科物業。
「錦旗門」事件逐漸平息,幾場特別的媒體會又將焦點拉回。
「萬科物業更名為萬物雲」是萬科物業在媒體會上釋放出的第一個信號,朱保全曾表示,想要將萬科物業打造成一個物業平臺,吸納更多中小物業加入。公開資料顯示,萬科物業的「睿聯盟」平臺已擁有56家成員企業。
截至10月17日媒體會召開之前,萬科物業的管理面積已經達到5.2億平方米,合約建築面積6.8億平方米。已經上市的物企中,能與之匹敵的為數不多。
在今年房企紛紛分拆物業上市的熱潮下,像萬科物業如此規模,沒有上市被行業當作「個例」。不過,今年,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對萬科物業的上市進程鬆了口,說「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時間還沒有想好」。
從萬科物業目前的營收來看,2019年萬科物業實現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29.7%。至2020年上半年,萬科物業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2020年上半年30家上市物企,營收規模穩居首位的碧桂園服務收入62.71億元。
「目前在資本的感覺裡,我最擔心的是大家對資本的熱潮迷失了初心,因為我們在強調策略時是強調好產品、好服務的問題,我們能不能沉下心來認認真真把這些工作做得更紮實一些?」
從鬱亮的話語之間,能讀出萬科物業不急於追求上市,要沉下心做好產品、好服務。不過,因為產品與服務問題,萬科物業沒少出現在官司之中。
工商資料顯示,萬科雲服務已經涉及法律訴訟28起,司法案件30起。裁判文書統計分析顯示,其所涉及的民事案件中,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案最多。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