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與修道的不同之處!

2021-03-04 性命之道

早些年,經一位友人的再三邀請,我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參加當時最俱盛名的大師的報告。此人瞞天亂吹,大談氣功如何如何,他的本領如何之大,他就是仙佛的化身,如果誰不聽他的話就會如何,看見他得意忘形的醜態,我禁不住想潑點冷水,當是以傳音法向他詢問:「你即然談氣功,講氣功,那請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什麼叫氣功?什麼是氣功?此人聽後立即張口結舌,面紅耳赤,最後結結巴巴的說「氣功就是能治病,氣功就是特異功能。」聽了他這番無稽之談,我只有一笑,拂袖而去。

後來在93年前後,國內幾家氣功大刊邀請我寫一篇社論,其意即是要煽動氣功熱潮,當初我說,我寫了你們敢不敢發表,他們都說只要你敢寫,我們就敢發表,於是我寫了《姑妄評之——氣功界神怪現像》,結果稿件如石沉大海,因為這是一盆冷水,他們不敢發表,一發表就等於砸了自已的飯碗。直到96年國家七部門聯合整頓氣功時,南方一小刊知道了這篇稿件,給予發表,從這一點,又看出報刊編輯整體素質不高。

氣功在古代稱為濟世療病之術,主要是個人通過特定方法的修習,達到修復老化器官,增強抗病毒能力,延續生命的效果。它真實不虛,歷經驗證,其主要特徵就是強身建體、保命養生,如果把它神格化了,就不叫氣功了。因為這已脫離了氣功的範疇,現在一些所謂的大師們,在傳功時,已經違背了氣功的宗旨,說他是在傳道吧,自己又是盲人騎瞎馬,連自已都度不了,如何超度他人,說他傳氣功吧又有些宗教性質,妄傳一些假法道術,沒有完整的體系,這種盲師不但愚人,而且也愚己。造成了個人沾沾自喜,不求上進,造成了他人磋砣青春,延誤了大好前途,如此遺害社會之輩,難怪人們的談論和痛罵。從而也連累了道門受辱,所以在這裡我們要將氣功和修道區分開,這樣大家心明了,也就不會因為界限不清互相攻擊了。


要知練氣功,只是強身健體,其它方面不必太多要求,因此,不論用什麼方法,只要把身體鍛鍊好就可以了,恆心出真功,保命又養生,只要堅持練習,持之以恆,就有良好的收穫;多病之軀逐漸康復,強健,杜絕了大病,減少了小病,最後與醫藥絕緣,這就是養生,這就是氣功的真諦,不可否認的神效。但是修道卻不同,修道要抱終身的志願,一經入門就要無怨無悔的走下去,它不追求單獨的健身,而是全方位的身心訓練,以達到心靈的淨化,肉體的純潔,直至靈肉合一,容合天地,最後達到爭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所以做為一個學子,要先立志,選取自已前進的方向,是練氣功療疾養生,還是以道全真通達幽微,選好了方向,也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就要把理想付於實踐。

就說氣功界吧,某某是個有功夫的,也得到了道法真傳,但是他不會教徒弟,教的徒弟都很偏激,缸乏修道應有的平常心,前些時間一個自稱是他十大親傳弟子的人來函向我求法,他說,現在氣功界容不下他師傅,中國科學院不相信他師傅,他們把他師傅排擠走了,他師傅為了實現自已的理想只好到國外發展了,而當今氣功舞臺上,已沒有人敢應戰,以中科院一個姓何的院士為首的反對派,說氣功是假的特異功能,他要替他的老師進行應戰,希望從我這裡學習道法,以補充功力上的不足。我說你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對的,為氣功界爭光,為真理奮鬥,但是你也犯了一個同你老師同樣的錯誤,就是混淆了氣功和道法。要知傳氣功就要純氣功,讓大家練,讓眾多有病之軀得到康復,這就是有力的證據,說明氣功是真實的,如果公開宣揚布氣療疾,及演示改變物質分子結構的特異功能,這已是屬於道法的範疇,就要受人們質問他的真實性,就會招至誹謗。道法這種超能力,不單在現在讓人難以相信,在古代也招非議,太上曰「大道易生誹謗,得之須密而行之」可見從古至今皆有明訓,也就是一個人學道,即使有了這種能力,也沒有必要讓大家都知道,不然這就違背了道的原則,況現代科學儀器也未到可以證明特異功能的時候,因此不要輕易顯示自已,暴露自已,否則就會有無盡的煩惱,就會產生妄執,有可能走火入魔,就會因此喪失原有的功能,就會妨礙繼續深造,所以真正的學道者,不要因為有一點功夫就學人家去出風頭,去爭名利,這是任何一個學道者進入高層次的大忌,作為一個學道者,在道法沒有大成之前,要忍辱負重,要在逆境中求生存,只有這樣才會有更深的造詣。十年寒窗無人知,一朝成名天下曉。這是普通人的名利之心,修道者應當繼絕不要執著虛妄,但是如果得了道,也自然會有名利,這不是自己求的,而是從無為中得的,是眾生敬奉的,符合自然的原則。


由於一些特別的關係,一些人心也冷了,有真功夫的不願出山,即使有時出世顯示一下道法,也不過是警告某些人不要太狂妄,不要隨意貶褒歷代聖賢的心血結晶,祖國的寶貴遺產,能得以千百年延續,自有它的真實性,不知深淺妄加誹謗,只能給自已臉上抹黑,因為我們同是華夏子孫,都是汲取老祖宗留下的營養長大的,都是同胞,如果沒有見過真正的道法,就加以否認,是缺乏求實精神的。而那些社會上蹦來跳去的大師,最終也不過成為時代的小丑而已,而且這種現像不光現代有,古代也有。《道藏》註解『爾時復有色慾兩界,有六群邪仙八萬四千人,性好議論,常在下界較其神力,善習幻化,心意甚高,自號大師。也就是說,自稱大師的人,大多是旁門左道,並非正道,如果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假學道進行科學研究最終結果是可笑的。況且這些大師,有些也有自知之明,也無不自稱師出名門大派,以做為他們的堅強後盾。所以作為一個學子,不要做牆頭草,也要看看風使舵,隨大流,要先明白自已在幹什麼,是練氣功還是修道,如果是練氣功自已練也可以教大家練,如果是學道,自已閉門苦修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到處張揚。

有人以馬克思的唯物論和唯心論來評價氣功,認為唯合唯物主義思想的的就是真實的,認為符合唯心主義思想的就是迷信的虛假的,這個論點表面看是對的,只是普通人的看法,實質上完全錯誤的,因為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東西,就連宇宙都在不停的變化,何況檢驗真理的標準呢,我們講求實事求是,因為我們親身體驗了道的博大精深,所以說氣功是真實的,道法也是真實的,但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經過真修實證,也就無從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了。因此要想以理論來說服這些人是不容易的,也很難成功的。當然了如果有時間也可以耗下去。真至他們信服。以我的觀點來看,這沒有必要,因為人的靈性是天生的,啟蒙也會有早有晚,有的人可能先開了其它竅,所以會在社會上有一定成就,這個成就是短暫的,是舍本逐未,雖然得到了有限的風光,卻失去了更有價值的生命,生命是道的體現,開了道竅就能得到無限的生命,就能在漫長的日月長河中逍遙隨心,就能更深次的感悟人生,靜觀滄海桑田。所以人生的悲哀不是貧苦,而在於不知道自己忙碌是做什麼,這樣失去自我的人才是最貧苦的人,一味的追求名利,到功成名就之時,環顧左右,已滿身淪桑,被歲月無情的刻上了生命的印痕,這才知道生命是無價之寶,雖有金山銀山,如果沒有了生命,失去了健康,也等於一貧如洗,雖然人人天生都有道根,只是大多數人為塵垢深深的掩蓋,所以一個不在特定的環境下,也不會去學功,更不會去修道,強迫他信服也沒用。

相關焦點

  • 怎麼樣練好郭林氣功?
    一定要掌握好郭林氣功入靜的方法,入靜的要求,才能夠掌握好郭林氣功,練好郭林氣功,治好我們的疾病,恢復我們的健康。  (三)吸氧。這是郭林氣功不同於其他氣功最主要的一個特點。郭林氣功的行動,講風呼吸——「吸呼」、「吸呼」、「吸吸呼」。這個「吸吸呼」是強呼吸,在同樣時間之內,它的吸氧量要比自然呼吸高出二十倍左右。
  • 太極拳就是練氣功的拳術,毋庸置疑
    編者在上篇《練太極拳,是在練內氣功嗎》一文中,把修煉太極拳的行氣運氣規則方法與內養功也就是養氣功兩者作了比較,編者認為練太極拳之內氣與練習內養功之內氣,其練習的結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兩者都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都能夠防病治病,都具有健康身體,益壽延年的效果,很明確地指出了,練太極拳其實也是在內氣功
  • 練氣功走火入魔是怎麼回事?
  • 理解《動功論》,練好郭林氣功
    可以視為郭林氣功習練者的「聖經」。要把這些描述搬到自己的身上,才算是會郭林氣功,懂郭林氣功。否則,就是會說不會做,不能正確練功,也不可能正確傳播郭林氣功。                眾所周知郭林老師在創編郭林氣功中遍訪名師,其中對郭林老師影響最大的當屬周潛川先生,特別是三開合,升降開合,吐音功的創編尤其如此。那麼周潛川先生是怎麼看待動功和靜功呢?
  • 李立群講述真實的中國內功,他的氣功師父斷氣後,不準任何人碰他
    這是對功夫造詣頗深的修道之人的最真切闡述。而李立群講述中國真實的內功,與武俠片裡展示給觀眾的那些所謂的絕世武功大相逕庭,李立群直言真正練得一身氣功的人,是他磕頭拜過的師父,他師父的氣功了得,高深莫測,令他心生敬佩,畢竟能夠真正把氣功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人,是極其少見的。
  • 練氣功親身體驗:出偏是怎麼回事
    嚴新曾說過,走火入魔不可怕,是只有練到一定功力後才能出現的現象,一般人想走火入魔還做不到。對此我表示不同意見。
  • 道家氣功的功法和呼吸練法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枰(6)凖(7),活似車輪,偏沈(8)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心所欲。
  • 隱仙派秘傳氣功
    至陳摶時,又兼得少陽派劉海蟾之傳,合老子門下文始、少陽二派而為一。此說荒誕之處甚多,但張三丰曾受陳摶一系的思想影響,或許接近事實。此派形成時間雖不可考,但明清民國時期確有此派承傳。《諸真宗派總簿》記有多個宗祖張三丰的道派。有: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等八個。
  • 怎樣處理健身氣功五禽戲中形與意的關係?
    在健身氣功中,形是指調身或鍊形,意是指調心或煉意,這兩方面在健身氣功五禽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並且貫穿於健身氣功五禽戲教學的始終。在不同教學階段對形與意的側重有所不同,正確處理好不同階段形與意的教學任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增設新功法比賽 以賽促練 推動普及
    2017年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來自南北賽區的各16支隊伍共32支代表隊,200餘名健身氣功運動員同臺競技,一展風採。經過激烈角逐,上海市松江區嶽陽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健身氣功站點、河北省裕彤健身氣功站點、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福萊裡站點分獲團體總分前三名。 今年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的一大亮點就是增設了比賽項目,即在過去老四套功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新五套功法比賽。
  • 《記錄我的打坐經歷系列》之剛練氣功時的奇特反應,常人無法了解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我練習氣功的起因,以及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了改善神經衰弱的效果。今天想和有緣人分享一下我剛練氣功那會出現的一些奇特反應。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充滿猶豫,對於了解打坐、了解氣功的人,都清楚人在安靜的條件下,身體會有一些特殊反應。但是對於沒接觸過這個領域的人來說,可能覺得我所說的都是迷信,經不起推敲,也不符合科學常識。其實整個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具有兩面性,這也是陰陽相生的道理。
  • 練武功也能修道成功?
    那麼,問題來了,張三丰祖師以武術聞名,練武功真的能修道成功嗎?(洪金寶飾演的三豐祖師影視形象)實則,修道成功指遵循天地大道,直指萬物本源,可簡稱為得「道」,而武功等各種技藝則可以稱為「技」或者「術」,道家乃至道教以「道」為本,「技」為末。
  • 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習練體會
    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整套功法的編創以整體觀為指導,通過肢體的開合提落、旋轉屈伸、抻筋拔骨,以鍛鍊身體各關節,並起到牽拉刺激臟腑的作用。功法練習中,呼吸勻細深長,以形領意,形意相隨,意氣相合,帶動全身氣機宣暢,以達疏經******,強身健體之目的。每次練習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總有一種特殊的理念支配著整個練功過程:欲於柔和勻速緩慢的動態中,感悟形靜、氣和、神寧的練功態。
  • 當他的棺木被打開後,原來霍元甲真不是練氣功而死
    那麼我們先來說說當時流傳的不同說法。少年練氣功,壯年得病而死?據精武體育會創辦人之一的陳公哲說道,霍元甲本身很早就患有咳血症,之後經過賣藥的日本人一番推銷之後,因宣傳此藥可以治療咳血症令霍元甲十分心動,可誰知吃了一段時間藥的霍元甲,沒想到病情更加嚴重,據這位創始人陳公哲的的進一步解釋稱,雖說日本人的藥加重了病情,但霍元甲很早之前就患有咳血症,而病因來源正是少年時練了氣功,「吞氣橫闕,遂傷肺部」,也正是這個原因,霍元甲臉色呈現蠟黃
  • 談健身氣功的呼吸方法
    其實,每套健身氣功都有其自身特點,動作不同,功法原理不同,所以呼吸方法也有差別。下面對健身氣功的呼吸做簡要歸納,並就此談點個人體會。一、 習練健身氣功,必須配合呼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習練實踐中,呼吸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 80年代氣功大師嚴新:自稱用氣功滅掉大興安嶺的火,怎麼不早點?
    我們常常聽說會武功的人都會運氣,而中國人也發明出氣功這項比較傳統的養生和治病的方法。中國古人發明的氣功方法很多,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功流派,對於氣功的存在意義眾說紛紜。  更有甚者打著氣功的旗號進行囂張的惑眾行動,一些所謂的大師將氣功說得神乎其神,比如今天的故事主角——氣功大師嚴新。
  • 氣功入門的練習方法
    這種氣貫丹田法是氣功產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腎。    2  :調息就是自覺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細、靜、勻、長」,逐步達到無聲無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練時,求其自然,不可勉強,慢慢做到從有聲到無聲,由短促到深長。最好是練「氣貫丹田」法,至於「大周天」、「小周天」等運氣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後再去學習。
  • 莊子練氣功用腳後跟呼吸?六個好習慣幫助我們簡單練好睡功
    俗話說「人有絕頂聰明,無師不能自通」,所以一定要對師傅和老師的講話、著作、言傳身教之類事情留心參悟,很多的寶貴知識往往是通過這些細微信息傳遞出來的,例如:莊子曾經提到過「踵息」一詞,翻譯出來是練氣功用腳後跟來呼吸,正常人無法理解這種事情,但是,有些明白的師傅和老師卻能根據這個,講出很好的功法來。
  •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主要從調理吞吐呼吸的軟硬粗細著手。呼吸無聲為平息法,吸氣有聲、呼氣無聲為柔息法;氣中均有聲為暴息法(屬於煉性功的內壯之法);全息無聲為龜息法(屬於練命功的高級吐納大法)。是以聽息入手順應為用,氣從毛孔入,耳孔出。
  • 中華山文學社/李懷彪談養生和氣功
    【編者按】氣功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在影視媒體中對氣功在武俠片中經常可以觀看到;說是陌生是因為對氣功的前世今生只有神秘感,甚至是一種只有特殊際遇的人才可練習的功法,有海角天涯之感。然而,氣功確實又是存在的,而且在保健、養生、醫療等方面顯現出不俗的表現,而且因各種機緣而積極修鍊氣功的人,有越來越多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