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中國首檔關注認知障礙的公益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嗎?第一季中,五位平均年齡73歲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擔任餐廳服務員,他們中有人忘記收錢,有人上錯菜,有人在為客人點餐時把「6」錯寫成「9」……
日前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上,《忘不了餐廳》製片人林愛西透露,一家線下「忘不了餐廳」年內將落戶上海,和綜藝節目一樣,店員將由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擔任。主辦方希望他們通過和食客的互動,在收穫積極樂觀心態的同時也能延緩病情,也希望藉此讓社會各方更多了解阿爾茨海默病,走近這一需要關愛的群體。
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目前,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1000萬,是全球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患者並沒有就診,也沒有得到規範治療。按照目前26.9%的就診率和21.3%的規範治療率來算,未來至少有500萬家庭處於該病的高風險之下。
「大家都年輕過,但沒有人老過,無法切身理解老人的心理。」上海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醫師李霞說,這也導致了老年人的心理和記憶問題,常常被家人、社會、甚至他們自己忽略。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就會有一位老人被阿爾茨海默病「選中」。100多年過去了,人類對這種疾病依然束手無策,由該病造成的經濟負擔高達全球GDP的1%。「除了15%左右的醫療負擔,病人還需要別人照顧護理,這一部分經濟負擔高達85%。」李霞解釋。在電視劇《都挺好》中,為了照顧蘇大強,女兒甚至辭了高薪工作,這樣的現象在現實中並不少見。「這是一個亟需重視的社會問題,但整個社會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應對。」
早期診治率不足10%,亟待提高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就是健忘、語速慢、行動不靈活,事實上,許多患者早期說話語速並不慢,而且很有條理。李霞最近遇到一位年輕患者,只有25歲。
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治率低於10%,總體診治率低於30%。李霞形象地把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稱為「和壽命賽跑」。由於這是一種老年病,在無法治癒的情況下延緩發病時間,就意味著老人受這種疾病折磨的時間變短,發展成重症的概率變低,對社會資源的耗費也會大幅減少。有研究顯示,如果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病時間能夠延緩5年,那麼病人數將會減少一半。
改變現狀,關鍵在於早期篩查。如何及早發現患病苗頭?李霞建議,通過每年做相關的自測題來檢測記憶力,根據得分變化作出初步判斷,「如果每年得分大幅下降,那就要注意了」。即使是老人病情已進入重症階段,也完全沒必要絕望。雖然老人不記得很多事情,但在接受專業治療和護理的情況下,可以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