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邵夷貝,又叫邵小毛。除了音樂,也會做一些文字、繪畫、戲劇創作,偶爾兼職微博上的段子手。近幾年有人開始管她叫毛姐,成立工作室後,又多了「毛總」的稱呼。總之,邵夷貝就這麼一步步走過來,保有跟她新專輯裡面的主人公青年A有一樣的願望:「願我是我」。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2009年,邵夷貝自彈自唱的一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把一首「悲傷的歌」唱得真實、詼諧,她也因此被大眾所熟知。
邵夷貝自評「特別摩羯」,悶騷,私底下基本不怎麼說話,跟微博上的段子手形象相差甚遠。但初中那會兒,性格特別開朗,「說了這輩子最多的話」,留著男生一樣的短髮,被低年級的學妹送過情書。
她笑說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星座坑了,在得知自己是摩羯座後,整個高中就變得沉默寡言,酷得要死。主要還是因為迷上了搖滾樂,覺得那一卦的都要酷酷的。
成績一般,「但是關鍵的考試總是發揮得挺好,不知道為啥」。相比讀書考試,更喜歡思考人生。當時同學、老師看她都看得有點懵,老師找不到她人,問她去哪兒了,同學會笑答「思考人生去了」。
邵夷貝的書房。
過了一段自由日子,800字的作文會寫一首《失樂園》體的長詩,把老師弄得崩潰又佩服。還做過一本手寫的詩歌、小說集,在年級裡傳閱。現在她會感慨當時的自由:「那個年齡段對文字沒那麼多要求,覺得有特點、有個性就可以了,現在要求多了,寫起來就會比較擰巴。」文藝青年為了心中夢想,也能生生復讀一年,只因「當時太想來北京讀書」。結果是她成為當年的青海省狀元,考入北大新聞系,後來又在中國傳媒大學讀了研。
▼願你是你,逗比也可以▼
邵夷貝在微博上與網友傾情互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畢業後沒有立馬投入音樂事業,去了幾個學長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什麼都做,美工、商務談判……身兼多職的感覺又累又好玩兒,但實在是耽誤寫歌,還是決定辭職,「先寫一段時間歌兒」。這些年她的音樂風格挺多元的,沒有執意停留在什麼地方,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就是個「民謠歌手」,「音樂人」更準確。有喜歡的、新鮮的風格,就去試一下。
成立工作室後交的第一份作業,做這張專輯,邵夷貝幾乎所有事都親力親為,而這些事對她來說基本都是頭一次。這張專輯從無到有,邵夷貝也成為了「新青年」。之前還出過兩張錄音室專輯:《過家家》(2010年7月),《灰色人種》(2011年11月)。
邵夷貝說摩羯座就是一個不能放鬆的星座,「玩兒會有負罪感」。沒出新作的這幾年,她也沒閒著,一直在跟自己死磕。成立了個人工作室,把自己從一個「大兒童「人格裡拽出來,逼自己把不會的都一樣樣重新學過,包括與人溝通、如何給別人分配工作。以前會覺得與其溝通,「還不如我自己做呢,交流太累了」。
工作室的第一件作品《新青年》,光寫歌就寫了三年,專輯設計做了半年,前後改了三版,因為希望它「不僅僅是一張唱片「,還可以是具有美感,可以被收藏的物件。
沒那麼忙的話,邵夷貝就是一個規律生活愛好者,外加不喜歡社交,基本就是一個「死宅「。宅的時候,會玩兒狗,看片兒,寫點東西。她出過書。寫第一本長篇時,剛開始實在下不去筆,偶然聽到村上春樹「長篇跟長跑是一個原理」的觀點,看起了《當我們跑步時我們談些什麼》。看到後來太喜歡,練起了跑步,最後還去跑了三個半程、一個全程馬拉松。
今年6月,邵夷貝從北京開啟了新專輯首發全國巡演。
朋友說她特別理性,她的確是一個客觀分析者,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去想「文藝青年」在當今社會是怎樣一個大眾印象,覺得自己是就是,並無他法。「看到建設性意見會特別喜歡」,但對網絡上的無端謾罵挺無奈,也不太理解,人心肉身,都會被傷到,保有的願望是「希望聽我歌的人能聽懂,這最重要」。
理想在心中,但也不會過於目的性地去促成發生,因為生活充滿變化。比如中學那會兒的偶像好多都是「27歲俱樂部」的成員,自己也只想活到27歲,永遠年輕。現在有些「進步」,目標是70歲了,但誰知道呢,「到時候再說吧」,只是「願我是我」。
▼ALL ABOUT 邵夷貝
▼邵夷貝的手機桌面
『 從未否認是文藝青年 』
gogo 你怎麼理解「文藝青年」這個詞?別人叫你「文藝青年」,你是什麼反應?
邵夷貝 我從未否認自己是個文藝青年。從小喜歡的東西都跟文藝相關,所以這個詞兒是在我所有標籤裡面,最能定義、接近我真實面的一個標籤。我覺得導致「文藝青年」變成貶義詞的原因是文藝青年的內部鬥爭,就是所謂的鄙視鏈,有些人覺得我喜歡的東西需要是小眾的,就會把一部分人踹出去,比如「小清新」什麼的就被剔出去了。但其實我覺得「文藝青年」涵蓋的人群太多,含義太廣了。
gogo 你會做哪些「文青」會做的事?
邵夷貝 文藝青年喜歡的都想嘗試,做飯什麼的都算。現在只會西紅柿炒雞蛋,好憂傷(笑),我很羨慕特別會做飯的人。還有攝影,但是沒時間,我覺得這個得有專門的時間,系統地研究。自己平時拍一些,有段時間還會每天拍一個讓自己開心的小瞬間。我的童年夢想有出書、組樂隊、出唱片,這些都實現了。也想拍電影,但工程太大,估計實現不了。
gogo 現在有想學的「文青技能」嗎?
邵夷貝 我現在喜歡畫畫,想學設計。之前學了一個多月服裝設計,已經可以自己畫、自己裁、自己做了,開始巡演就沒接著學了,想之後有整塊時間完整地接著學。就覺得畫畫是另一種狀態,是圖形的體系,是非邏輯的,和文字創作不一樣,真的很愉悅。能夠把那種畫出來的東西,變成生活裡穿的,房間的布置之類的,我覺得特別神奇,相對於音樂來講,更安全、實在。
家裡貼著Bob Dylan的海報,Dylan是邵夷貝從讀書起喜歡到現在的偶像。
『 讓聽的人聽到唱的人要表達的東西 』
gogo 你說你不是民謠歌手,為什麼?
邵夷貝 我沒有定義,音樂人都不太喜歡定義自己,所以就是一個音樂從業者吧。我風格特別多,特別是這張專輯,什麼風格都有。我管它叫氛圍專輯,每首歌的編曲是符號一個年齡段的,對製作人沒有風格的要求,就只是說想要那個年紀的感覺。
gogo 喜歡聽什麼音樂?聽誰?
邵夷貝 最近喜歡純音樂,交響樂什麼的,莫扎特和各種版本的卡農。也還是很喜歡聽當時對我有創作啟蒙的那些大叔級音樂人,羅大佑、Bob Dylan、Leonard Cohen……還有讀大學那會兒,剛來北京聽的那些,木馬、聲音玩具、張楚、萬能青年旅店。李志也很喜歡,昨天還看了他的演出。
gogo 現在有想合作的音樂人嗎?
邵夷貝 不知道,順其自然。之前的合作也不是我自己主動促成的。
gogo 民謠現在大火,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邵夷貝 我覺得還好吧,在商業層面,還是選秀歌手的天下。而且我不覺得哪一個風格要佔據整個市場,畢竟不會再有麥可·傑克遜那種超級偶像了,大家都是在慢慢擴大這個市場而已。現在大家平均學歷都是大學畢業了,需要一點有文化內涵的原創音樂,聽眾更多的是聽這個表達,無論它是民謠還是搖滾,只要輸出一點價值觀,能夠讓聽的人聽到唱的人要表達的東西。
gogo 臺灣女歌手張懸的作品也經常反映社會問題,你聽過她的歌嗎?感覺如何?
邵夷貝 聽過。我就覺得人特別酷,特別範兒。感覺她是個超級敏感的人,也會想很多,但創作者應該都這樣吧。網際網路對音樂人來說是有福了,因為成本低,但就需要你感覺敏感,迅速地去切換、去創作出來。對創作者來講很考驗自己意志,會特別難,特別累。你還需要去做自媒體,現在獨立音樂人也要去經營自己的粉絲,成立工作室。我現在剛剛開始獨立,在練習。
『 跟青年A一樣,在改變 』
gogo 距上次出專輯時隔將近三年半,期間你都在做什麼?
邵夷貝 跟青年A一樣,也在做一些轉變。之前呆的公司約滿後,決定不續了,就想徹底試一下:成立工作室,自己做出品人出唱片,做自己的董事長。總之就是試一下這整個過程,但我當時的狀態完全不能勝任這個事兒,因為我一直都很被動,包括出去巡演,我只要人去就行了,別的都是有人給我安排好的,還不停地丟東西。我就試著獨立做些事兒,比如我一個人出去旅遊,都自己安排行程,後來發現自己也可以很獨立。到這個唱片,每個聯絡都是我自己在對,我覺得是一個成長。中間也有不適應的階段,但就像這唱片裡的青年A,最後還是從依賴家庭變成像「石頭姑娘」這樣的獨立女性。這張專輯寫了這麼長的時間,就是一邊在感受,一邊在改。
gogo 心態有什麼變化?
邵夷貝 就是覺得自由,但沒有那麼有安全感,不過做音樂誰都沒有安全感,在唱片公司也是這樣。所以我現在有合作方的話,會尊重他們,會配合他們做一些演出。比如現在做一個巡演,會有專門做演出和做宣傳的團隊合作。跟他們合作的時候,會對他們負責——用最好的狀態來面對這些買票來看的人。合作結束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gogo 你覺得你這幾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邵夷貝 更獨立,我以前真的很幼稚。因為一直上學,工作也就一年多,沒有完全進入到社會的狀態,還是一個學生的心態。現在知道,人和人交流的時候,要互相遷就,懂了很多事兒。
「閃電」是邵夷貝撿來的,現在已經四歲了,她特別喜歡給閃電拍照。
『 希望這個青年,有隨時選擇的衝動 』
gogo 為什麼取「新青年」這個名字?
邵夷貝 也是最後才決定的,之前還想了很多類似「XX青年」的名字。以前我會覺得永遠年輕是一個年齡上的概念,現在覺得可以隨時選擇自己方向的也是一種「年輕」的體現,不是說到了一個年齡段,就得沿著既有的生活,一直活到老了。希望這個青年,有隨時選擇的衝動吧。
gogo 你和青年A的關係是?
邵夷貝 在歌的表達上,我沒有用自己的口吻在唱,就是旁觀者,比較理性地、總結式地在記錄。青年A也是那種會常常去自我反思、自我找尋的一類人,跟TA會有相同的感受。
gogo 《現代病啟示錄》裡描述的現代病,你佔了哪些?
邵夷貝 都有吧(笑)。
gogo 那A青年現在是一個比較平和的青年嗎?
邵夷貝 新專輯裡的Intro是TA在兩個極端遊走,Outro是希望TA能找到那個自己,「願我是我」嘛。我自己最大的認識是,中學喜歡搖滾的時候,就覺得世界只能是非黑即白的,但現在覺得所有事物都有你看不到的另一面。所以青年A是在找這個平衡點,所謂的「平和」也是一個「平衡」。
邵夷貝在今年春節期間,畫了一個「粉色而血腥」的水彩版宮本武藏。
『 可能掌握了其他技能,音樂會更自由一些 』
gogo 你對自己的生活現狀滿意嗎?有沒有壓力?
邵夷貝 還挺滿意的,目前運氣還算不錯,還能靠音樂養活自己,就是想更自由一些,因為單靠音樂吃飯,還是會做一些商業化的事情。有合作方,就會想著要對他們負責,對自己就會有很多要求。可能掌握了其他技能,音樂會更自由一些。
gogo 會有不想做音樂的那一天嗎?
邵夷貝 會有不想靠音樂為生的那一天。我喜歡的音樂人,像Bob Dylan,都是70多歲還在出唱片。我當然是希望自己到6、70歲還有創作能力,但這是不是一種謀生手段,我就無所謂,順其自然。現在年輕人都很現實啊,我也是,要養活自己才行。
gogo 也會有理想化的一面吧?
邵夷貝 我還是會相信有些雞湯的東西,比如我一直在講:一是希望每個人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能接受自己,高興地活著,做更好的自己;另外就是我也許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但絕不加入讓它變壞的行動中去。有點像說教吧,但能夠影響一兩個人就是好的,其實我的書和專輯都是在講這個意思。
gogo 未來一年的生活或工作計劃?
邵夷貝 明年會出新唱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採訪 | 安伯
撰文 | 安伯
繪圖 | [K.Design]sumi
編輯 | 安伯
攝影 | 王子昂
部分圖片來源 | 樂童音樂
原文來源 | 行走gogo授權刊登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尊重個體的價值觀,關注報導當下年輕人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致力於為中國年輕人提供優質的內容服務。
邵夷貝《新青年》專輯首發巡演+敘事概念音樂會進行中,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巡演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