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傑出的謀士只有四個,哪四個呢?袁紹只得一個,卻不能用

2021-02-18 聆姐歷史說

三國最傑出的謀士只有四個,哪四個呢?袁紹只得一個,卻不能用

歷代戰爭,都講究天時地利,不佔天時和地利,是無法取勝的,但是天時地利無法改變,古代諸侯要想打贏兼併戰爭,必要依賴人謀。

三國裡著名的三場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人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重要作用。官渡之戰,曹操因為聽取了荀攸、郭嘉、程昱等謀士的建議,所以屢屢獲勝,袁紹因為不聽沮授、田豐、許攸等謀士的建議,所以節節敗退。由此可見人謀的重要性。

三國謀士很多,但是能稱得上「天縱奇才」的只有四個,其中三個都在曹操帳下,袁紹只得一個,卻不能用,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郭嘉

很多人以「鬼才」稱呼郭嘉,小編並不認可。郭嘉的謀略給小編最大的感覺就是奇特,用易中天的話來說,就是不按常理,敢出險招。比如徵烏丸,很多人都認為不能打,因為前方路途遙遠,後方又有劉表虎視眈眈。

郭嘉卻認為可以打,給出的理由是:烏丸自恃偏遠,必不設備,而劉表與劉備互相猜忌,定然不會乘虛而入。郭嘉的謀略並不詭異,而主要體現在臨敵制變的能力和把握對手心理層面的能力。這種謀略,兵法上無從查考,得之於內,不可以傳。

第二、賈詡

賈詡是老謀深算的典型,本性並不壞,他給小編最大感覺就是計謀很毒,比如離間韓遂與馬超的叔侄之情,讀起來令人脊背發寒。

三國騷亂的源頭,就是由賈詡引起的,史稱「文和亂武」。郭嘉的謀略是奇特,而賈詡的是詭異,既謀世,也謀身,老奸巨猾,遊刃有餘,在某種程度上比哪個謀士都更高明一點,「鬼才」這個稱號,小編以為,還是賈詡更合適一點。

第三個謀士:司馬懿

司馬懿是奸到入骨,本性就不是善類,這是他和賈詡、郭嘉最大的區別,他是有狼子野心的謀士,就像史書上說的「有鷹視狼顧之相」。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卻為什麼不殺他呢?最大的原因還是司馬懿是有很大利用價值的。而且以曹操、曹丕的能力,還是可以駕馭司馬懿為己所用的。

司馬懿太能忍了,不光能忍主子,也能忍敵人。與賈詡、郭嘉相比,司馬懿更多詐謀,他會裝病,會忍辱負重,硬是拖死了他一生最大的對手——諸葛亮。與其說諸葛亮輸給司馬懿的計謀,不如說輸給了司馬懿的忍耐。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戰,還特地送了套女人的衣服給他,司馬懿不以為恥,還把女人的衣服穿上,對將士們炫耀道:「諸葛亮就是心細,連送的衣服都這麼合身呢?」將士們聽了,哭笑不得了。

第四個謀士:沮授

沮授堪稱袁紹帳下第一謀士,可惜袁紹不能用,如果袁紹能用,曹操又豈敢正眼看河北呢?沮授的謀略主要體現在他有三點先見之明,無一不體現出他異於常人的戰略眼光和真知灼見。

一、沮授是第一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謀士,可惜袁紹不聽,認為小皇帝沒有利用價值。

二、沮授是第一個建議袁紹重兵防守烏巢屯糧之地的人,袁紹還是不聽,讓酒鬼淳于瓊去保守,以致烏巢有失,軍心動搖,大錯鑄成,難以回天。

三、袁軍退守官渡之後,沮授又是第一個主張防守之人。袁紹認為自己主力還在,執意要與曹操決一死戰。再一次拒絕了沮授的建議,還以「怠慢軍情」的罪名,把他關了起來。

綜上所述,小編以為這四大謀士,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他們謀略的側重點還是有些不同的,郭嘉的謀略奇特,可稱奇謀,賈詡的謀略詭異,可稱毒計,司馬懿的謀略多詐,可稱奸計。沮授的謀略與郭嘉有幾分神似,特別有先見之明,主要體現在料敵一事上。

曹操有此三個謀士,皆物盡其用,所以能成功,袁紹只有一個沮授,卻不能用,所以失敗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三國爭雄:袁紹手下四大謀士,是死於袁紹的無能嗎?
    這主要來源於《三國志》中曹操手下第一謀士荀彧的話,荀彧在官渡之戰前,曾對舉棋不定,擔心袁紹手下智謀韜略之士能力超群的曹操,說過這樣一番話:「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袁紹的手下謀士何足懼哉?荀彧目光如炬,知人善斷,未卜先知,基本上把袁紹手下四大謀士的命運提前給圈定好了,用現在的話說,八字相剋,荀彧既咒又克,把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們一鍋都給燴了。
  • 三國謀士們的見識,究竟有多大差距?
    在所有歷史話題當中,三國更是一個長說不衰的時段,因而就有了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的說法。其實,很多謀士只能是和武將們一樣,就是一件大事來臨,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看主公是否採納,像諸葛亮一樣,主公有耐心坐下來聽取你縱論天下形勢的不多。有句話叫「文無第一」,那麼,三國不同集團的謀士們,他們的智慧以及所獻出的謀略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呢?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在舉手投足間滅掉一個勢力或者摧毀一個政權對這些頂級謀士來說的確不成問題。,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沮授先後為袁紹提過四個非常重要的謀略:迎回天子、反對分立、三年疲曹和官渡緩進。可以說這幾個謀略袁紹只要聽進一個,恐怕曹操勢力早已不復存在了。
  • 三國十位頂尖謀士,曹操擁有5人,孫權袁紹各得2人,劉備得1人
    在亂世之中,要想稱霸天下,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誰把握了人才,誰就更有優勢。而在三國之中的謀士搶奪戰中,曹操以五位謀士高居榜首,孫權和袁紹排名第二,劉備則只得到了一位人才。荀攸最出色的戰績,便是獻計讓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被曹操活捉,讓曹操免去了一個心腹大患。官渡之戰中,荀攸設計斬文丑、顏良,讓袁紹忌憚不已。荀攸算得上是曹操唯一承認的「謀主」。賈詡賈詡是一位比較識時務的謀士,依附的董卓死後,立馬選擇了投靠曹操。賈詡初到曹操門下,獻過一些計謀,可是曹操沒有聽從。
  • 為何說賈詡是「三國第一謀士」?《三國志》用9個字作出完美總結
    到底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呢?歷來答案是眾說紛紜的,但無論如何諸葛亮是一定會被排除的,魯迅先生就很不客氣地指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近乎妖道」。一個謀士,他歸根結底是一個人,故而他一定有著和所有人一樣的喜怒哀樂與得失計較,諸葛亮那般理想化的人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 韓馥留給袁紹的陣容有多豪華?兩大猛將,四大謀士,一萬強弩軍
    袁紹雖然「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但是才能比起韓馥還是要強上很多,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光環很嚇人,冀州到了他手上才是真正成了他日後統一河北稱雄北方的王霸之地。袁紹實實在在的要感謝韓馥,因為韓馥留給他的資產很多,陣容也足夠豪華:三國時期有幾個人才聚集之地,首推是日後曹操佔據的潁川,陳留和許昌一帶,韓馥的冀州也是其中之一,袁紹日後之所以能掃平河北,坐擁冀並青幽四州之地,他手下來自冀州的謀臣猛將和能徵善戰之士功不可沒,可以說這麼說沒有冀州就沒有袁紹。袁紹從冀州得到的陣容簡單點來說就是『兩大猛將,四大謀士,一萬強弩軍「。
  • 三國奇才,一生教育無數謀士,堪稱三國第一伯樂
    作為一個君主,如果他失去了天道,他的國家將滅亡;如果他是一個大臣,如果他欺騙皇帝,他將被殺死;如果他是一個小民族,他會鄙視他的上級。皇帝的控制方法是順應人性,而不是人為地扭曲人性。如果你問誰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很難回答。然而,有一種人是不可忽視的。他們是隱士,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三國時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
  • 三國五大謀士排行榜,三國時期最強的五位軍師
    最終以曹操、孫權、劉備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也是這些謀士智慧的交集。閱讀《三國演義》,我們無不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他們一方面各位其主,一方面為了展現自己的謀略,無不窮盡之智慧。排第五名 龐統 劉備的謀士龐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十大最強謀士排名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三國時期的哪位謀士呢?謀士指的是設謀獻計的人,通常為那些為國家立法、行政以及相關決策活動,提供個人智力成果並發揮重要作用的人。在我國古代,他們可以說是智囊,一個國家或者一個軍隊的智囊,在戰爭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往往一個決定能夠改變整個國家或軍隊的命運。今天排行榜123網小編帶大家盤點三國中那些最厲害的謀士著名人物,大家猜猜諸葛亮排名第幾呢?
  • 三國四位著名謀士,被世人誤認為是文弱書生,其實武藝高強
    除了這些以勇猛善戰著稱的武將,其實那個時期的很多謀士,也有過如此剽悍的行為,只是他們成名之後,很少再出手,被後世之人誤認為是文弱書生罷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四位,三國時期最狂暴的謀士。四、荀攸只不過從此之後,徐庶認識到了一個人行俠,所起的作用太過有限,於是棄武從文,成為了一個謀士。二、劉曄
  •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這便是三國名士徐庶擺脫魏曹集團,自由翱翔的那刻。第十九名:田豐  袁紹手下著名謀士。最不討好的謀士。袁紹聽不進他的金玉良言要殺他,知道錯了還是要殺他.虧了他還能在如此瘋狂愚蠢的君主手下盡忠,實在是難得。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也是歷史上能人輩出的一個時代,文臣武將層出不窮。兵法謀略、爾虞我詐,你來我往,形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一直為後世所津津樂道。而謀臣是參與和策劃這部歷史大舞臺的主導力量,他們的計策甚至能夠左右對未來的走向。
  • 四大系列之三國四大謀士,諸葛亮、郭嘉、司馬懿、周瑜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出現了一大批名臣良將,受《三國演義》影響,三國是現代人最喜歡的一段歷史時期。三國時期,名臣良將紛紛登場,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其中謀士和名將是其中最受人們喜愛的群體,三國眾多的謀士中哪幾個可堪稱為最強呢?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比如曹操五大謀士真正算得上謀士的只有賈詡、荀攸和郭嘉三人,其餘兩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將然後才是謀士,荀彧真正厲害的是內政,他們都算不上是純粹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十位頂級謀士:蜀漢兩人,曹魏三人,東吳只有一位。
  • 三國被低估的五大謀士:個個足智多謀,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漢末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麾下都有不少猛將和謀士,比如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將、八虎騎和五大謀士,劉備麾下有五虎上將和諸葛亮、龐統、法正,孫權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等等。猛將且先不說,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謀士之外,三國還有一些因為主公戰敗或投降而被低估的謀士,雖然說成王敗寇,但並不能由此否定他們的才能,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被低估的五大謀士:個個才華橫溢,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賈詡原為董卓部下,在董卓部下僅任第二謀士,而李儒排名第一!難道賈詡智慧比不上李儒?這正是賈詡智慧之處。董卓在任期間霸朝亂政,幹的事都是偷雞摸狗,人神共憤。(斬除異己殺丁原,趕袁紹,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強佔後宮全部妃嬪)這樣梟雄的首席謀士後果當然是被人碎屍萬段,祖墳移平的結局。賈詡當然犯不著去和李儒爭董卓的第一謀士。
  • 三國被低估的五大謀士:個個才華橫溢,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漢末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麾下都有不少猛將和謀士,比如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將、八虎騎和五大謀士,劉備麾下有五虎上將和諸葛亮、龐統、法正,孫權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等等
  • 郭嘉跟諸葛亮是一個級別的謀士嗎?
    曹操聽從了荀攸的意見,迅速出擊,斬了袁紹大將顏良、文丑,解了白馬之圍,形成了兩軍官渡對峙的局面。四是程昱袁紹從黎陽而來,準備向南渡過黃河,程昱所守衛的鄄城只有七百人,曹操打算給他增加兵力。程昱不同意,理由是:我這兒兵少,袁紹必然不重視,不重視就不會來進攻;如果增兵,反而引起了袁紹重視,那樣他必然來攻,增兵少了沒有用,多了也擋不住,白白增加損失。
  • 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周瑜,三國時期謀士,到底誰最厲害
    三國故事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這時人才輩出,英雄無數。人們所熟知的三國人物中,有著賢君明主、猛將良帥,以及以智謀聞名的謀士。三國時期的謀士們不但數量驚人,還各具特點。他們各顯神通,在亂世中施展著自己的才華,並留下了許多被後世傳頌的佳話。
  • 三國十大最強謀士,諸葛亮竟沒進前三!
    看過三國的看官們,應該都會被裡面聰明絕頂的謀士們所折服。在三國中,諸葛亮出鏡率最高同時最具有人氣,或許我們都覺得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無人能比,其實不然。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之前,徐庶是蜀國最重要的謀臣,大破八門金鎖陣,直取樊城,大敗曹仁,是蜀國的奠基人之一。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另一謀士程昱用計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而痛恨曹操,終生沒有為曹操設一條計策,和關羽共同構成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