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傑出的謀士只有四個,哪四個呢?袁紹只得一個,卻不能用
歷代戰爭,都講究天時地利,不佔天時和地利,是無法取勝的,但是天時地利無法改變,古代諸侯要想打贏兼併戰爭,必要依賴人謀。
三國裡著名的三場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人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重要作用。官渡之戰,曹操因為聽取了荀攸、郭嘉、程昱等謀士的建議,所以屢屢獲勝,袁紹因為不聽沮授、田豐、許攸等謀士的建議,所以節節敗退。由此可見人謀的重要性。
三國謀士很多,但是能稱得上「天縱奇才」的只有四個,其中三個都在曹操帳下,袁紹只得一個,卻不能用,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郭嘉
很多人以「鬼才」稱呼郭嘉,小編並不認可。郭嘉的謀略給小編最大的感覺就是奇特,用易中天的話來說,就是不按常理,敢出險招。比如徵烏丸,很多人都認為不能打,因為前方路途遙遠,後方又有劉表虎視眈眈。
郭嘉卻認為可以打,給出的理由是:烏丸自恃偏遠,必不設備,而劉表與劉備互相猜忌,定然不會乘虛而入。郭嘉的謀略並不詭異,而主要體現在臨敵制變的能力和把握對手心理層面的能力。這種謀略,兵法上無從查考,得之於內,不可以傳。
第二、賈詡
賈詡是老謀深算的典型,本性並不壞,他給小編最大感覺就是計謀很毒,比如離間韓遂與馬超的叔侄之情,讀起來令人脊背發寒。
三國騷亂的源頭,就是由賈詡引起的,史稱「文和亂武」。郭嘉的謀略是奇特,而賈詡的是詭異,既謀世,也謀身,老奸巨猾,遊刃有餘,在某種程度上比哪個謀士都更高明一點,「鬼才」這個稱號,小編以為,還是賈詡更合適一點。
第三個謀士:司馬懿
司馬懿是奸到入骨,本性就不是善類,這是他和賈詡、郭嘉最大的區別,他是有狼子野心的謀士,就像史書上說的「有鷹視狼顧之相」。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卻為什麼不殺他呢?最大的原因還是司馬懿是有很大利用價值的。而且以曹操、曹丕的能力,還是可以駕馭司馬懿為己所用的。
司馬懿太能忍了,不光能忍主子,也能忍敵人。與賈詡、郭嘉相比,司馬懿更多詐謀,他會裝病,會忍辱負重,硬是拖死了他一生最大的對手——諸葛亮。與其說諸葛亮輸給司馬懿的計謀,不如說輸給了司馬懿的忍耐。諸葛亮為了激司馬懿出戰,還特地送了套女人的衣服給他,司馬懿不以為恥,還把女人的衣服穿上,對將士們炫耀道:「諸葛亮就是心細,連送的衣服都這麼合身呢?」將士們聽了,哭笑不得了。
第四個謀士:沮授
沮授堪稱袁紹帳下第一謀士,可惜袁紹不能用,如果袁紹能用,曹操又豈敢正眼看河北呢?沮授的謀略主要體現在他有三點先見之明,無一不體現出他異於常人的戰略眼光和真知灼見。
一、沮授是第一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謀士,可惜袁紹不聽,認為小皇帝沒有利用價值。
二、沮授是第一個建議袁紹重兵防守烏巢屯糧之地的人,袁紹還是不聽,讓酒鬼淳于瓊去保守,以致烏巢有失,軍心動搖,大錯鑄成,難以回天。
三、袁軍退守官渡之後,沮授又是第一個主張防守之人。袁紹認為自己主力還在,執意要與曹操決一死戰。再一次拒絕了沮授的建議,還以「怠慢軍情」的罪名,把他關了起來。
綜上所述,小編以為這四大謀士,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他們謀略的側重點還是有些不同的,郭嘉的謀略奇特,可稱奇謀,賈詡的謀略詭異,可稱毒計,司馬懿的謀略多詐,可稱奸計。沮授的謀略與郭嘉有幾分神似,特別有先見之明,主要體現在料敵一事上。
曹操有此三個謀士,皆物盡其用,所以能成功,袁紹只有一個沮授,卻不能用,所以失敗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