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中國消除極端貧困是「偉大的歷史成就」

2020-12-2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文/熊茂伶 檀易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消除極端貧困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成就」。

薩克斯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曾連續三次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特別顧問。1981年,薩克斯首次到訪中國,還曾見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早期實施。他告訴記者,他已密切關注中國近40年,看到了「絕對非凡」的發展成就。

脫貧戰略各層面執行良好

《參考消息》:隨著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中國完成了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您對此如何評價?

薩克斯:這是很好的消息。在減少極端貧困方面,中國在短時間內所完成的工作比歷史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1980年左右,中國約有10億人口,據估計當時極端貧困率超過90%。而現在中國有14億人口,實現了消除極端貧困的目標。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成就,體現了非常強大的減貧事業框架,給世界其他貧窮國家帶來希望。

《參考消息》:回顧過去幾十年中國的減貧歷程,有什麼讓您印象深刻的做法?

薩克斯:中國政府在不同時期採取了不同戰略。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整體策略是推動廣泛的經濟發展。通過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現了驚人的9%以上年均增速,這是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基礎。

後來中國面臨沿海地區發展較快、內陸地區發展較慢的形勢,於是政府將更多注意力轉向西部地區,針對性地解決落後地區的發展問題。2005年左右,我曾到訪中國西部地區的貧困縣,地方官員謀求發展的決心讓我覺得非常振奮。正是由於這份決心和明確、合理的計劃,加之國家層面對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西部地區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來源。

近年來,隨著貧困率降至相當低的水平,政府必須直接關注個體家庭,釐清導致個體家庭陷入貧困的因素,並予以解決。整體而言,中國的脫貧戰略在多個層面得到了良好執行,從而實現了消除極端貧困的目標。我為中國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驕傲和高興。

系統性前景規劃極其重要

《參考消息》:由於國情不同,中國的減貧經驗不一定全部適用於其他國家。您認為有哪些經驗是其他國家可以學習的?

薩克斯:首先,需要設立清晰的目標。中國政府設定的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非常重要,因為目標能讓我們集中精力、不斷前進。

第二,要制訂良好的計劃。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整體規劃極其重要,5到10年系統性的前景規劃讓中國脫貧事業有清晰的框架。

第三,讓公共投資和市場機制相結合,促進基礎設施、衛生和教育方面的發展,多主體共同參與脫貧事業,政府與市場力量的結合十分有效。

另外,中國發展的一大標誌是對基礎設施的大膽投資。除了在高速鐵路、國家輸電網絡、信息網絡等領域的投資,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還著眼於大規模電氣化、光纖、5G等領域,這些都是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同時,對數位化、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前瞻性投資也非常重要。

我認為中國過去幾十年減貧事業中有很多關於長期發展的經驗,對東協國家、南亞和非洲等地都非常適用。事實上,中國有廣泛的對外支持項目,但在中國和受援國以外並不廣為人知。我建議中國設立一個像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英國國際開發事務部(DFID)、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和瑞典國際開發署(SIDA)這樣面向公眾的發展機構,以便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作出的努力,並有更多機會與全球學者和發展實踐者交流。

中國應更關注中長期發展

《參考消息》:您認為中國下一步的扶貧工作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對此有何建議?

薩克斯:儘管中國消除了極端貧困,但城鄉差距仍然很大,很多農村地區生產力水平較低。隨著中國繼續推進城市化進程,大城市將更加發達,而農村地區的人口可能會繼續下降。政府需要做的是提升留在農村的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時提升城市生產力、改善人口健康狀況和居住環境。我認為中國正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回顧過去幾十年,長遠的眼光讓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我認為中國應該繼續進行其一直堅持的明智的、精心計劃的廣泛投資,不追求短期消費繁榮或房地產泡沫,而更關注中長期發展。放眼本世紀中葉,中國將有機會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增強社會包容性和環境可持續性。

《參考消息》:隨著中國貧困人口的下降、生活水平提升,這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薩克斯:隨著中國減貧事業的發展,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不斷擴大。中國對海外進口的需求推動了全球需求上升,促進了全球貿易;中國提供的大量低成本、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對那些希望擴建本國基礎設施的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中國對「一帶一路」等發展項目的融資供給是擴大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世界能源體系的脫碳等領域,中國對技術進步的貢獻至關重要……所有這些都為世界經濟帶來重要益處。

《參考消息》:如何看待疫情之下中國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的作用?

薩克斯:在新冠疫情的形勢下,中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實現了經濟復甦。中國是5G、交通和電力等基礎設施的重要提供者。這些基礎設施是發展中國家非常需要的,同時也是中國出口增長的引擎之一,這是互利的。

中國應與周邊國家加強合作,促進投資導向的綠色復甦、數位化復甦。我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支持者。RCEP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也是抗擊新冠疫情最成功、引領世界經濟復甦的地區,籤訂RCEP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下一步,RCEP成員應深化合作,在區域內結束新冠疫情,同時恢復旅遊、貿易,並投資可再生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桂黔烏英苗寨,婦女們在展示端午節粽子比賽的作品(6月25日攝)。(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老外有話說」消除貧困,中國經濟史上的偉大成就!
    要徹底消除中國的極端貧困,這是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所制定的首要任務。在2012年底,中國政府啟動脫貧攻堅計劃,並開始實施有針對性的專項扶貧政策。減貧一直都是中國歷屆政府的主要任務。近年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脫貧攻堅上升為最高決策層的重要戰略目標。中央政府加大投資規模,制定了各種以消除貧困為目標的投資項目。
  • 《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亞洲進入消除極端貧困最後階段 中國...
    報告指出,當前亞洲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最後階段,在全球減貧業績中,亞洲作出了最重要貢獻,其中,中國貢獻突出。截至2019年,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線標準衡量,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中國的絕對貧困發生率到2016年已降到0.5%,2019年已趨近於0。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中國日報網9月18日電 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徹底消除絕對貧困。多國專家學者表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打贏脫貧攻堅戰因而具有更廣泛的世界意義。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 海外網評:史上最大規模脫貧攻堅戰,中國打贏了!
    新華社 普布扎西 攝「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鄭重宣布。
  •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無雙——訪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
    新華社倫敦12月8日電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無雙——訪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新華記者 孫曉玲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國經過幾十年努力,使超過7億人擺脫貧困,中國的脫貧成就在人類歷史上「舉世無雙」。
  •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在「中國與聯合國:消除貧困、和平發展」線...
    中國日報網9月17日電 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推動國際社會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團結一致深化國際減貧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共同發展繁榮,中國日報社於9月16日舉辦了主題為「中國與聯合國:消除貧困,和平發展」的線上「新時代大講堂」。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中國即將提前10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
  • 說中國有侵略性?聯合國專家笑了:「照照鏡子吧」
    中國為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首先基本消除了國內的貧困,其次是通過「一帶一路」等幫助其他國家進行基礎建設,這些都是極其重要的積極貢獻。 然後第三部分應該是有針對性地幫助那些根深蒂固的高度貧困地區,由於地理或歷史的原因,他們缺乏基本的基礎設施,需要特殊的幫助。 中國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用一個綜合的框架把基礎設施和人力投資以及商業發展結合起來。中國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在世界上貧困仍然根深蒂固的地區運用同樣的方法減貧。
  • 中國數億人口脫貧是全人類的巨大成就
    【特別關注】在12月15日於北京舉行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上,與會中外嘉賓們表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時間裡,致力於消除現行標準下的絕對貧困,探索形成大規模減貧和快速消除絕對貧困的中國經驗,特別是中國實施的脫貧攻堅戰,貢獻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川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向偉大的兒童川普致敬
  • 「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外媒看中國)
    報導說,自2016年以來,大約有1000萬人安置到政府修建的住房中,這是中國到今年年底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承諾的一部分。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近5600萬下降到2019年的551萬。  埃及《民生報》刊髮長文,報導了中國貴州遵義的脫貧工作。文章說,長期以來,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約,遵義脫貧攻堅任務很重。中共十八大召開後,遵義吹響了消除貧困的集結號。
  • 比爾·蓋茨:25周消除了過去25年取得的防疫成就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比爾·蓋茨:25周消除了過去25年取得的防疫成就▲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訊(記者 鄭偉彬 實習生 王雅晨)近日,大西洋月刊發表了對比爾·蓋茨的採訪文章《比爾·蓋茨:大流行消除了多年來取得的成就》(Bill Gates: The
  •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告別絕對貧困 創造偉大奇蹟...
    習近平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來源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題:告別絕對貧困 創造偉大奇蹟——「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歷程回眸新華社記者侯雪靜這是人類減貧奇蹟——「十三五」時期超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告別絕對貧困。
  • 聯播+丨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 習近平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分享— 「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
  • 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
    (CGTN)拍攝的專題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China’s War on Poverty)在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南加州電視臺播出,在官網在線直播,並陸續在 PBS全美多家電視臺播出。  中美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用真實鏡頭向世界展示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和案例,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理念呈現給海外觀眾;通過跟蹤拍攝的方式,用六組真實人物故事,介紹中國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的具體措施,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 庫恩:「 這一史詩般的成就將為人銘記」
    △ 點擊可查看大圖全文請見《中國報導》2020年10月刊2019年7月23日,一部記錄中國為完成在2020年消除極端貧困這一目標所做努力的紀錄片《前線之聲:中國脫貧攻堅戰》首次登陸美國的電視熒幕。作為該片的主持人和撰稿人,資深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Lawrence Kuhn)走訪了位於貴州、甘肅、山西、四川、海南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貧困家庭,採訪了從中央到鄉鎮的各級政府官員,包括海南省瓊中縣年輕的基層扶貧幹部……通過講述幾個真實案例故事,揭示出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
  • 全球1.4%以上人口或面臨極端貧困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漲…
    全球1.4%以上人口或面臨極端貧困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漲…時間:2020-10-08 12: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1.4%以上人口或面臨極端貧困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漲 當地時間10月7日,世界銀行表示,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使衝突和氣候變化問題雪上加霜,進一步拖慢了減貧進程
  • 「一躍千年,夢圓小康」系列社評①丨偉大奇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採取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許多歷史性、標誌性、趨勢性的偉大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蹟。這一偉大奇蹟,在於我們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的千年難題。
  • ...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變革」——訪聯合國商務理事會前副主席...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4日電 專訪:「中國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變革」——訪聯合國商務理事會前副主席約翰·艾倫  新華社記者王建剛 謝鍔  「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不僅惠及億萬中國人民,還使整個世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