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港灣(BCbay.com)美食專欄作者艾力斯:唐人街大變天,由以往老舊殘破的菜檔雜貨店海味舖參茸行演變至如今成為大溫的另一個至潮飲食商圈,由以往下午六點後人煙稀少至如今傍晚時分才見到潮人湧現,由以往只能吃到茶樓及茶餐廳出品現在是溫市寰宇美食匯聚之所,相信是很多人所始料不及的吧。
在這近年升格成為至潮之地裡,有兩家餐廳是其中最亮眼熱點,一是以中式糅合西式的寶貝小館(Bao Bei Chinese Brasserie),另一是日式糅合義大利式的Kissa Tanto。而這兩家餐廳其實是同一老闆的姊妹餐廳。
加拿大沒有米其林美食龍虎榜作為吃貨們出外覓食的風向標,因此,當每年一度「Vancouver Magazine」的Restaurant Award及Air Canada 「enRoute Magazine」的Canada’s Best New Restaurant得獎名單公佈時,便被美食控奉為經典。
當第15屆Best New Restaurant 2016名單甫一出爐,無異讓溫哥華飲食界非常振奮:摘得桂冠者是溫市華埠的Kissa Tanto。要知道這遴選過程殊不簡單,先由全國餐飲業界中堅份子組成food panel,推舉出加拿大各省各地於當年開業的36家最佳新餐廳提名榜,然後𨘋請食家在一個月內自東至西由南至北暗地裡把這數十家餐廳吃透透,因此被選中入榜的已是難乎其難,更何況可以一舉在全國強者手中取得橄欖枝。
溫哥華近年飲食風潮除了本土、在地、有機等等要求之外,亞洲風亦相當流行,Kissa Tanto位處這數年間變了天成為蒲點潮地的華埠心臟位置,其附近的姊妹餐廳寶貝小館早已取得佳績,而Kissa Tanto獲獎更是再上層樓。當夾雜在唐人街文具店和肉食舖那紫藍色的KT霓虹市招在黃昏亮起時,你自會知道,那已經是潮人匯聚的潮流地標了。
吃fusion菜已是行之有年的潮流,甚至已有美食控揚言fusion菜已經out了。但我對不同地方飲食文化的融合依然持開放態度,只要做得好,口味到位,管他是否fusion菜亦欣然受落,因為沒有一個地方菜是不受外來影響的,因為地縁或歷史而互為良性影響,這樣才有進步有變化。
起初不少人見到Kissa Tanto標榜日式加義大利式的路線定位或會奇怪,又或會以為標奇立異,其實在日本原本就有不少所謂Itameshi,即意式餐廳加入本土風味,而剛好這種口味在溫哥華亦獨缺,故Kissa Tanto開業後瞬即大受歡迎。不少食客對其找來蘿蔔和帕瑪乳酪配對、自製tajarin egg pasta加入味噌醃味蛋黃、沙拉菜上灑以由木魚碎取代鯷魚碎的bagna cauda醬汁,又或是tiramisu甜品中出現豆腐及梅酒食材都非常受落。
當你安坐在Kissa Tanto這唐人街二樓酒廊,環顧由Craig Stanghetta設計,紙皮石小階磚地、橡木壁板、灰藍花花牆紙、懷舊壁燈及那粉紅色沙發,或會幾疑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京爵士樂酒吧間呢!不用多少時間,已訂位的食客便會把一張張的桌椅佔據,只留有酒吧前的一排圓櫈讓沒訂位的walk in客人填滿。新餐廳生意做得如此火紅,真把那些拍蒼蠅的破店老闆恨得牙痒痒的。
作為小酒館,Kissa Tanto酒單除紅白葡萄酒、威士忌、龍舌蘭酒等選項之外,日本清酒亦有五、六種,雞尾酒當然更可發揮意式加日式的創意,My Private Tokyo是梅酒加馬天尼的對比,Aebe Suki Suki是純米清酒加冧酒的踫撞。
而Ol』 Satchmo雞尾酒,是墨西哥龍舌蘭酒加Vermouth及Green Chartreuse,再調以姜味慄子蜜糖和青檸汁,杯口一圈芝麻碎,讓你就飲的過程加入芝麻香。
他們家的酸種麵包、酸泡菜以至橄欖等開胃小吃都要收十元八塊的呢,那咱們別浪費彈藥,挑最好的來吃。
Half dozen oysters當然沒啥出奇,家家西餐廳及海鮮餐廳必備,然而配料便見真章,以蘿蔔茸加辣椒(daikon chili)來取代辣根,tomato wakame granita番茄醬會用日式海菜來添味。
若然人多的話不妨來一客chilled seafood platter,這裡的海鮮盤和西式的略有不同,除有生蠔、是日海鮮、銀鱈魚之外,還有充滿夏威夷風味的日式金槍魚刺身albacore poké。金槍魚粒先以海草、芝麻油和橙油醃至入味,配以墨魚汁製成的薄脆片squid ink cracker來吃。另以檸檬汁、橄欖油及radicchio為八爪魚醃味,這和西式海鮮盤全部汆熟的做法不同,食味更勝。
如果只有三兩知己共酌,以下的兩個頭盤絕對不能錯過。
圖右的carne cruda是採用Snake River Farms的頂級和牛肉,配袖珍型洋蔥pearl onion那稍帶辣意的花瓣、香草,然後和海鹽、帕瑪乳酪、帶有碳香和蔥香的醬汁charred scallion sauce、日本有馬山椒arima sancho等拌勻,最後在上面加上義大利酥皮gnocco frito碎。鮮嫩滑兼備的和牛,被諸種佐料提鮮輔味添脆,口感食味變化無窮,再配以薄脆而啖。
Octopus salad也是必選,平時最怕吃到旣靱且硬的八爪魚,這裡把八爪魚預先處理至非常鬆軟又不失鮮味,而且最後有煙燻處理,咬來脆脆爽爽。配以泡漬水蘿蔔和mustard greens,中間是嫩緑清鮮的芫荽青椒茸(parsley and chili purée)。由脆而鮮由酸而煙燻的味道層次,讓人迭有驚喜。
除了在中餐和墨西哥菜吃過全魚之外,這也是我首回在西餐廳見到全魚菜式whole fried fish,大廚以是日市場時鮮全條酥炸,沾以調校過的蘿蔔醬油(daikon soy dipping sauce)。
另一值得推介的魚菜式是銀鱈魚(sable fish),魚塊嫩煎,配菜非常多樣化,計有較為名貴的金黃雞油菌(
golden chanterelles)、朝鮮薊(artichoke)、菊芋(sunchoke)、義大利洋蔥cippolini及烤紅蘿蔔,而提味的秘密武器則為龍蝦高湯(lobster broth)。
日式烹調茄子果然有一手,作為side dish的eggplant定價只$8,雖然賣相一般但滋味之佳和主菜及頭盤無異,整隻長身茄子烤至軟熟,加入味噌和西汁besciamella sauce,然後在上面灑上脆口的杏仁碎。茄子軟糯口感和杏仁的香脆成為對比,西汁和味噌又在鹹鮮香方面各各給力。吃在Kissa Tanto,eggplant是必選。
甜品Japan cheese cake with yuzu ice cream是大廚當天推出的特別版,不是經常有供應。鬆軟有如海綿蛋糕的日本乳酪蛋糕配柚子冰淇淋之外更澆上了拌入味噌的焦糖醬,富nutty風味的Oloroso雪莉酒和味噌意外地居然和諧相襯。
在享受Kissa Tanto美食的過程中,我已渾然忘記哪些是日料哪些是意國風味,雖然有些是很明顯的地方食材,但在大廚妙手施為下成為了非常匹配的調味特色。能夠成為加拿大全國最佳新餐廳而迄今依然捧場客眾,可見Kissa Tanto是實至名歸。
Kissa Tanto
地址:263 E. Pender, Vancouver
電話:778-379-8078
網站:www.kissatanto.com
部份圖片提供:Kissa Tanto
更多精彩美食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