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脾氣不好的媽媽,孩子會越來越沒出息,對家庭還有哪些危害?

2021-01-18 小萱說教育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瑪利亞·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的一位幼兒教育家,她曾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確實,一個人不管是哪種性格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在長大之後看似可以克服,但是在特定的場景下又會「復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就會給下一代造成同樣的影響,周而復始下,即使你想要逃離這樣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但仍然收效甚微,

曾經就有一個實驗,一個外國的母親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和孩子一起玩耍,隨後,母親又換了一副面孔,不管孩子做什麼,母親都是面無表情,數據顯示,在母親面無表情的這段時間裡,孩子的心跳加速,體內的壓力激素迅速增加,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孩子大腦中關鍵的腦細胞極有可能死亡,但是,當母親又有了笑臉之後,孩子會克服恐懼立刻朝著母親爬去,想要一個擁抱!

在多次試驗下,幼兒心理專家們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母親情緒的穩定,對孩子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如果媽媽的性格暴躁易怒,會給一個家庭帶來這樣的影響?

1:影響夫妻關係

一個和睦的家庭,夫妻關係多半是互補的關係,如果妻子太過強勢,丈夫就會感覺到壓力,長此以往,夫妻間的感情很快就會消失殆盡,但是還都因為一句「為了孩子」不離婚,長期處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沒有任何安全感,不敢和父母撒嬌、玩耍、說真心話,小小年紀就要察言觀色,很難和父母有多親密的關係,

2:傳染給女兒

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那么女兒多半也會一樣暴躁,也許女兒會反抗媽媽的這種行為,甚至是牴觸,但是,同樣會把這種相處方式帶給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因為女兒也會當媽媽,會潛移默化的模仿母親的行為,並且明知道這種情緒不對,不該對孩子這樣,但是,被氣到喪失理智的時候,「我就成為了你!」

3:孩子沒有安全感

暴躁的母親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會對孩子動手,人在憤怒的那一瞬間,智商真的歸零!

有的媽媽會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你和你爸爸過吧!」這樣的話,而孩子就真的會認為媽媽不要自己了,天天處在這樣的恐懼下,就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長大後,會變得愛猜忌,太想了解他人的想法,不相信別人!

在一個家庭中,母親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一個好媽媽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母愛,還會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家庭溫馨和睦的氣氛,即使再難,也不要對孩子輕易動手或者說出傷人的話,畢竟,傷疤一旦烙上,就很難祛除!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還會給家庭帶來什麼影響呢?你在生氣時都做過什麼後悔的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希望您將本文轉給更多的寶媽,讓育兒不再成為難題!

相關焦點

  •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太過強勢,對家庭會造成哪些危害?
    對於現實世界當中的男性來說,無論是有本事的男人,還是沒本事的男人,骨子裡通常都比較喜歡那些溫柔賢惠型的女子,而對於脾氣火爆,過於強勢的女人,恐怕還是有所忌憚,甚至避而遠之。那麼,女人太過強勢,會對婚姻和家庭帶來哪些危害呢?
  • 海清被兒子「嫌棄」脾氣不好:媽媽的情緒,決定家庭的溫度
    原來,蛋妞送畫給媽媽,並祝媽媽秋安,不是因為他突然變講究了,而是他認為媽媽最近脾氣不好。「你最近脾氣不好,看看畫念念經,聽聽音樂,喝喝茶,對你身體好。」「媽媽,你好我就好,你安全家安。」看完不僅讓人感嘆,別人家的孩子,果然從未讓人失望過。不但畫畫水平一流,這說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字字句句都透著家庭大和諧的一個不變真理。
  • 孩子的壞脾氣裡,藏著什麼秘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創〡萍老師首發〡萍語文孩子的壞脾氣管不好但是疏得通有一天,我和幾個媽媽聊孩子,她們都說孩子上小學後,脾氣越來越壞
  • 「媽媽不是脾氣不好,媽媽只是太累了……」
    03媽媽不是脾氣不好,媽媽只是太累了我高中的時候,有個好朋友跟我講過: 她有個脾氣十分暴躁的母親,常常一點小事就破口大罵。 04孩子,謝謝你但大人的這一切,年幼的孩子往往是無法明白的。 他們會跟著媽媽一起哭泣難過,會驚訝媽媽為什麼這麼兇,但他們也會一次次原諒大人。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一個家庭,應該是夫妻一起承擔所有事,才能讓這個家庭和諧美滿。請各位爸爸們多多參與家務和教育孩子,給妻子分擔一些勞累,也給孩子帶來一些美好的陪伴。昨天,看到朋友圈一個媽媽的動態:如果可以選擇,蘇媽媽不想找個靠譜的男人什麼都不用操心地過完一生嗎?當然想,可現實擺在面前,都是被逼出來的啊~而這是家庭大多數的現狀,媽媽強勢的背後,往往是一個爸爸的缺失。武志紅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過,有問題的家庭結構,常可歸到一種模式上:一個焦慮的母親,一個缺席的父親,和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 孩子頭頂「旋」越多,脾氣越不好?不妨拋開迷信看看科學依據
    孩子頭頂"旋"越多,脾氣越不好?不妨拋開迷信看看科學依據 導語 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傳說,當然之所以被稱作傳說,肯定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而且也會存在著一些迷信的說法。
  • 怕生內向≠沒出息,面對內向娃做好3件事,娃會越來越棒
    是的,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潛意識總會將「外向」的孩子賦予更有能力、更討人喜歡的稱號; 而「內向」的孩子大多會被人貼上「性格缺陷」「沒出息」「挨欺負」等負面標籤。
  • 心理學家:孩子的優秀,跟媽媽性格有關,這幾種媽媽是孩子的福氣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過去人們總覺得這是在特指爸爸,畢竟他們才是家裡影響力最大的那個人。然而,現如今時代變了,在女權主義越來越盛行的今天,相當一部分家庭中,女人說話往往比男人更管用,尤其是教育領域,媽媽才是主力軍。
  • 經常大聲吼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勁!學會這幾招孩子立馬變乖
    你吼過孩子嗎?為什麼吼?吼完會後悔嗎?確實,即使脾氣再好的父母也很難做到不吼孩子。因為孩子總會有一些令人生氣的行為,亂扔東西、亂發脾氣、不聽話、甚至打人……在小區樓下和媽媽們聊天時就經常會聽到「昨天晚上孩子看電視不睡覺,讓他刷牙還不刷,我真是沒忍住,非常生氣就吼了他。但是吼完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就又非常後悔,唉,該拿孩子怎麼辦才好。」是啊,我們也想不吼不叫教育好孩子,奈何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惹你生氣。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兒痛哭求饒,別成為失控的父母
    相信很多家長平時帶孩子去商場的時候都會非常苦惱,因為小孩看到好吃的東西,漂亮的玩具就走不動路了。小周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女兒如今6歲了,小孩平時特別喜歡洋娃娃,看到玩具店裡的洋娃娃總會央求著媽媽給自己買。周末寶媽帶娃去逛街,孩子一直跟在媽媽身後非常乖巧。
  • 孩子經常玩手機有哪些危害?六歲後能體現出來,寶媽別不以為然
    小孩子玩手機現在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似乎每個家庭都是如此,因為手機的普及,並且手機上的遊戲也越來越多樣化,原本父母把手機讓孩子玩,是想清閒一會兒,但是卻讓孩子沉迷其中,似乎有些違背初衷了。有些寶媽認為,不就是玩個手機嘛,能咋的,孩子還小,不讓他玩手機,還會玩別的。可不能這樣想,這種不以為然的想法會讓孩子變本加厲,沉迷手機無法自拔!
  • 拒絕在家指手畫腳,爸爸要積極參與家庭互動,助力媽媽教養孩子
    等媽媽回頭看,只能看到一個癱在沙發上閉目養神的爸爸,在等著辛勞的媽媽將飯煮好。寶媽們的生活既瑣碎又繁多,因為爸爸更多地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責任,覺得家裡孩子的教育他可以收手不管,就安心地當起了甩手掌柜。還有的爸爸就比較過分了,用指使的語氣對著媽媽指手畫腳,理所應當地當起了"領導"。為什么爸爸在家會習慣性指手畫腳?
  • 一個有脾氣的真實媽媽,更能給孩子帶來滿足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有不同的個性脾氣,有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每個媽媽都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為孩子改變自己,但我們依然做不到完全沒有脾氣、不表達七情六慾裡的負面情緒、能溫柔地接納生活的所有、能在人生任何境遇下都保持溫柔慈悲的模樣。我們是正常人,我們做不到。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看哭了...
    一個家庭,應該是夫妻一起承擔所有事,才能讓這個家庭和諧美滿。請各位爸爸們多多參與家務和教育孩子,給妻子分擔一些勞累,也給孩子帶來一些美好的陪伴。不管孩子的父親,可以甩賣掉嗎?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揚州主婦1元包郵甩賣老公」。
  • 父母的4種行為,導致孩子孩子脾氣暴躁,你中招了嗎?
    而很多時候,一個人性格急躁易怒,往往與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沒有誰天生脾氣不好惹,脾氣都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和影響下一步步被改變的,尤其是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更大,而那些長大脾氣很暴躁的人,小時候多半有這兩種遭遇,很無奈。
  • 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就這樣毀掉了三代人
    沒想到,母親這次非常爽快地把父親留下的幾盒錄像給了他。心情複雜的Charlie打開裡面的磁帶,不過,並不是他想的那樣:裡面全是一男一女激烈對抗和爭吵的聲音。男人是他的父親Greg,而女人則是Charlie的奶奶。Charlie感到震驚。他從來不知道父親與奶奶竟然如此不和睦。
  • 孩子在餐桌上吃飯有這3種表現,往往自私沒出息,父母要多多注意
    家長凡事都以孩子的教育出發,糾正孩子的行為和舉止,很多孩子都會得到改正和幫助,對孩子的將來有大的幫助,在他人的眼裡會有好的口碑和誇獎。案例鄰居家的男孩今年11歲,體重已經和一般的成年人差不多了,孩子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吃,冬天的農村都會吃殺豬菜,這也是當地人的一個習慣,會把親戚朋友們都請來。
  • 「我脾氣不好,你多擔待哈.」
    1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脾氣不好,你多擔待哈。」而和你說這句話的人,露出笑容,燦爛的不像樣子。我好想一個巴掌飄過去,笑笑:「不好意思哈,我喜歡打人,你也擔待點。」這裡隱藏著一個很有意思的心理現象,我們自認為脾氣不好沒啥,反正你又沒打人。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啊?說實話,表姐當時信心很滿的,以為寶寶會毫不猶豫的說喜歡媽媽,結果寶寶想了想很認真的歪著頭:我喜歡爸爸,因為媽媽老是兇我,天天逼著我學東西。那一瞬間,表姐感覺無比失落,委屈極了: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誰啊,怎麼還這麼評價我,再者說在我生下你之前,我也是很溫柔的好麼?
  • 跟孩子講道理就輸了!聰明媽媽2招搞定寶寶的臭脾氣
    跟孩子講道理就輸了!聰明媽媽2招搞定寶寶的臭脾氣粉絲群裡寶媽們討論的熱火朝天:「孩子脾氣臭老犯錯,可是不管怎麼跟他講道理都沒用!」寶媽們嘰嘰喳喳地吐槽著自家孩子,我也慢慢皺起了眉頭——原來這麼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么正確與孩子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