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江丙坤先生的嘉言懿行

2021-01-18 中國臺灣網

  2005年3月29日,您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來大陸進行時隔56年的「破冰之旅」、「緬懷之旅」。在南京中山陵拜謁時,您說:「這只是一種開始,我現在來的時候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希望海峽兩岸也會春暖花開。」

  2008年5月26日,您在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第一天,就寫了一封信給海協會:「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恢復兩岸的協商」。從此,海基會和海協會重啟了中斷9年之久的兩岸制度化協商。

  2008年6月10日,您在率海基會代表團來大陸參加第一次「陳江會談」之前的特別記者會上說:「明天,我們開始進行的是一項舉世矚目的活動,大家都在寫歷史。」

  2008年6月12日,您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陳江會談」上說:「1993年的『辜汪會談』和1998年的『辜汪會晤』,都是對兩岸關係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場景。今天,辜、汪兩位先生已先後作古,哲人其萎,典型猶在。」

  2008年11月4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談」上說:「兩會領導人會談第一次在臺舉行,因此『真的是歷史的一刻』」。

  2009年4月25日,您在南京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上說:「南京是歷史名城、文化古都,歷朝歷代很多文人、詩人都在這裡留下經典名作。相信兩會此次在南京籤署的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基礎,也會成為子孫後代認可的經典名作。自兩會恢復協商以來,兩會互動在謀求民眾利益、滿足民眾需求中順利地推展,不斷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活力。兩會同仁肩負兩會同胞的期待和厚望,讓我們以辛勤實踐證明,兩岸和衷方能致遠,共同努力才能扭轉乾坤,共度時艱,譜寫新篇。」

  2009年12月21日,您在歡迎赴臺中參加第四次「陳江會談」的海協會代表團的宴會上吟誦詩詞:「風雨靜,山色青,守得雲開見月明,江山萬裡情。甲子恩怨,豈有輸贏,心繫萬民安居樂,協商再創天下平。」

  2010年6月29日,您在重慶舉行的第五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希望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後,視協議執行情況和兩岸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雙方及時展開後續協商,逐步加以推動和落實。」

  2010年12月22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六次「陳江會談」上表示:「過去兩年半以來,兩會所籤署的14項協議,都是兩岸互動的基礎工程,更是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指標,以及臺海和平的保證。兩會籤署ECFA協議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裡程碑,這也象徵兩岸朝向經濟合作發展互惠邁進。」

  2011年10月20日,您在天津舉行的第七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兩岸共同的願望就是讓兩岸同胞安居樂業,『安居』就是兩岸和平,『樂業』就是經濟繁榮,和平與繁榮密不可分。我們希望繼續秉持信念,在兩岸同胞的支持下完成使命,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2012年8月9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八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兩岸籤署協議的核心價值是在於為民謀利,只要堅持從維護民眾權益的基本認知出發,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就一定可以縮小分歧、化解爭議,進而發展出一套建立共識的穩定機制。」

  2012年9月19日,您在金門碼頭歡送陳雲林率領的書畫藝術交流團時,飽含深情地說,「過去金門、廈門這兩個地方,是兩岸對峙、對抗的一個前沿,還發生過激烈的炮戰,今天我們能夠站在金門碼頭歡送陳會長坐船回廈門,與大家互道珍重,兩岸和平是多麼可貴!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並努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當天中午,您在臺北出席記者會宣布,基於年齡、體力及生涯規劃等原因,將於近日正式卸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您說,自己於2008年5月26日履任海基會董事長時提出兩個夢想:其一是以「新思維」「大智慧」「真誠意」來開創兩岸和平繁榮的新局;其二是為海基會找個「永久的家」。如今,兩岸以協商代替對抗,以和解消弭衝突,開啟兩岸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局,同時海基會新大樓也已正式啟用。夢想實現,此正功成身退之時。

  從2008年5月26日就任海基會董事長到2012年9月27日辭職的四年時間內,您往返兩岸76次、拜訪大陸248個城市,接待650個大陸參訪團,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了8次會談,達成18項協議,實現了兩岸三通和全面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目標。

  2016年以來,面對兩岸關係面臨的困境,您說:「『九二共識』對兩岸很重要,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平臺為橫跨臺灣海峽的一座鐵橋,『九二共識』是鐵橋的橋墩,橋墩沒了,平臺沒了,就是今天的困境」。您也曾對臺商直言:「不管時局如何,臺商在大陸要正派經營。有成時,一定要回饋當地社會。更重要的是,必須堅持『九二共識』,維持兩岸和平,共同為中國夢而努力。」

  2017年6月12日,您在昆明出席第六屆雲臺會活動時表示:「此次是我第156次來大陸。回望過去17年,大陸取得的成績,令人敬佩;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令人感慨。」

  2018年12月4日,您在廈門參加完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之後,又於6日飛到重慶出席重慶臺灣周活動並參訪臺資企業……

  2018年12月10日晚,中國國民黨發布消息證實,「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江丙坤當晚在臺北病逝。」再過幾天(12月15日),就是兩岸「大三通」十周年紀念日。再過幾天(12月16日),就是您86歲生日。

  您從春暖花開的時節走來,用往返兩岸179次的紀錄,詮釋什麼叫胸懷民族大義、情系民生福祉,什麼叫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什麼叫將生命燃燒到最後一刻。

  您在白雪皚皚的時節離開,留下了兩岸經濟融合、政治解凍的豐碩成果和歷史佳話,留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也留給我們無限追思,無限感懷。

  媒體評論說:「那個為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奔波忙碌的老人,終於可以休息了。」今天,我們用您曾經說過的話和您道別:「哲人其萎,典型猶在」。

  您的嘉言懿行,與日月齊輝。

  您的高風亮節,與海峽同在。(中國臺灣網網友:李章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吳敦義現身江丙坤追思會眼眶泛紅:永遠懷念他對兩岸貢獻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的追思會堂於14日開放,各界人士赴現場弔唁。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現身時,被媒體拍到臉色沉重、眼眶泛紅,談到江丙坤,他說:「他的貢獻我們永遠懷念」。綜合東森新聞雲、《聯合報》等臺媒消息,14日,吳敦義與妻子蔡令怡赴追思會堂弔唁。
  • 快訊 |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病逝
    據臺媒12月10日報導,現年86歲的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8日晚在臺北市中山區晶華酒店餐廳與友人聚會時,突然昏迷,意識不清,被送往臺北馬偕醫院急救。報導稱,今天晚間,江丙坤加護病房門口聚集多人,江太太在旁人攙扶下抵達醫院。晚間6時18分有人出來告知中油前董事長林聖忠,江丙坤病況不佳,正在拔管。同時院方也證實江丙坤正在拔管中,但細節待院方宣布。
  • 田曉剛:《嘉言懿行》被湖南工業大學收藏
    田曉剛師從著名書畫家沈鵬(正舉)先生,為國畫大師婁師白先生、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先生藝術再傳人。書法諸體兼工,尤擅隸書、行草,善寫榜書,亦習金石,能左手反書且力透紙背。湖南工業大學個展開幕式致答謝詞【創作背景】:《嘉言懿行》為田曉剛2019年湖南個人書畫展作品,紙本,長68cm,高136 cm。作品完成時間:2019年5月。
  • 《三國殺》裡的嘉言懿行,兩大世紀之才的奇妙交匯
    榴槤因為酷愛三國文化,在初中時,第一次看到嘉言懿行這個成語時,最先想到的就是郭嘉和司馬懿啦!他倆在三國裡都是叱詫風雲的大謀士,郭嘉的良言~司馬懿的行略~真是一個超讚的成語鴨!但當我查《新華字典》的時候,卻發現嘉言懿行這個成語並不是說郭嘉和司馬懿的。他的意思是: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常指有益的言論和高尚的行為。《朱子全書。
  • 懷念蘇夏先生
    夏天的記憶——懷念恩師蘇夏先生夏天剛要來臨,恩師蘇夏先生卻靜靜的走了。多麼希望他在這幾個月醫院的久住後,能帶著康復的微笑回來!那怕是緩緩的,步履蹣跚的 。夏天是萬物競生的季節,生命之火最為熱烈激情的時刻。先生一生奉獻中國音樂事業,1938年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
  • 懷念吳家麟先生
    楊積堂 (一) 吳家麟先生走了。因為對吳家麟先生的真誠敬仰和頗多的交集,懷念吳先生,成了我深深的回憶與思考。
  • 張光直先生懷念目錄(至2020年)
    55.劉莉.憶張光直先生[J].文物天地,2001.56.臧振華.張光直生平事略[J].古今論衡,2001(6):106-110.57.陳光祖.桃李不言-懷念張光直先生[J].古今論衡,2001(6):119-122.58.葉芸芸.洗滌的靈魂:悼念張光直與載國輝先生[J].傳記文學,2001,(第4期).
  • 懷念王衛民先生
    文\馮寶哲今早(11月10日)意外地收到一封來自深圳的快遞,拆開一看原是寄來的韓城亡友王衛民先生的大作
  • 懷念辭書界的老朋友——在楊德炎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
    懷念我們的老朋友2020年是中國辭書學會原副會長、商務印書館原總經理楊德炎先生逝世十周年。12月12日,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辭書學會、商務印書館主辦的「懷念我們的老朋友——楊德炎先生追思會」在京舉行。中國辭書學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李宇明懷念辭書界的老朋友——在楊德炎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今天,中國出版協會、中國辭書學會和商務印書館聯合舉辦楊德炎先生追思會
  • 懷念傑出校友吳家麟先生
    (一) 吳家麟先生走了。因為對吳家麟先生的真誠敬仰和頗多的交集,懷念吳先生,成了我深深的回憶與思考。
  • 我懷念的黃耀明先生 之 歌詞集錦
    《我懷念的黃耀明先生》黃耀明先生淡出公眾視野多年了。 在此,還是說黃耀明黃先生。我總在不經意間,就想起黃先生的很多歌。 很多喜歡的歌詞,於某段時間都可以當成唐詩宋詞來背。提起黃先生的歌,不得不提他和劉以達先生的組合「達明一派」——當時在港島轟動一時的組合。
  • 俞大維:懷念陳寅恪先生
    我與寅恪先生情屬至親,誼兼師友,緬懷此一代大儒,不禁涕泗滂沱!」——俞大維懷念陳寅恪先生俞大維我與陳寅恪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連續同學七年。寅恪先生的母親是我唯一嫡親的姑母;寅恪先生的胞妹是我的內人。他的父親陳三立(散原)先生是晚清有名的詩人;他的祖父陳寶箴(右銘)先生是戊戌湖南維新時期的巡撫。右銘先生有才氣,有文名,在江西修水佐其父辦團練時,即為曾國藩先生所器重,數次邀請加入他的幕府,並送右銘先生一付對聯,以表仰慕。上聯寅恪先生不復記憶,下聯為:「半杯旨酒待君溫」,其推重右銘先生如此。
  • 懷念受人景仰的傅治同先生
    懷念受人景仰的傅治同先生武岡人網:堂 棠當代詩壇泰鬥臧克家先生在詩中說:「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享年85歲的傅治同先生於本月15日走了,人走了,但「他還活著」,他的音容笑貌總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我雖然不是受傅教授面教過的正宗學生,但他的教誨,他的為人讓我終生難忘!
  • 屈小玲:懷念陳師毓羆先生
    5月16日我的父親以91歲高齡遽然仙逝,7月31日我的婆母以90歲高齡於夢中離去,9月15日我的博士導師陳毓羆先生於80華誕之年突然故去,陰曆12月初我的89歲的么叔因身體衰弱而離世。親人和老師的逝去都令我悲傷,相比之下,猶痛悼陳師毓羆先生走得太早了。幾近半年,心中仍然時時回憶著當初如何上京城成為老師的學生,如何聽老師傳道授業,如何在與老師的接觸中不斷地發現老師令人景仰的學問人品。
  • 「漏非撿漏」第一期|上海嘉禾201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嘉言懿行、禾風盡起!
    畫心:146×79cm   約10.4平尺詩堂:43.5×79cm  約3.1平尺RMB: 1,500,000-2,500,000作為「揚州八怪」的重要成員之一,李鱓 此幅《蓮花頌》,復堂所繪蓮花蓮葉蓮池塘均以沒骨法寫成,樸質天真中寓萬千嫵媚皎潔之趣,又長題荷花詩於其上,書法參差錯落,別具生拙蒼辣之氣。
  • 懷念平潭第一代攝影陳菊生先生!致敬記錄時代的平凡人!
    「懷念那灰白的頭髮」,是寫給當過我兩年老師的雷開應先生,那年他在平潭有線電視臺當編輯部主任,我是一名『年』歲已高的新記者。後來得知,這座辦公大樓(伯岑樓)是1990年由旅臺鄉親顏伯岑先生捐資興建的。那樓後面有一個小樹林,還有亭子,想想少年時的王強懷念是夕陽下與陳菊生先生下棋的雅事吧,愛屋及烏,有了這樣的溫暖的舉措,為老師出書,而不是千金一擲請老師去卡拉OK,中是喝酒『拱叭』,這就是儒商與土商之別吧。扯遠了,後來與陳菊生老師接觸,是因為成為綜合實驗區的平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 深切懷念我敬重的恩師劉述先先生
    輓聯是:有恩於我便是恩師先生道德垂千古無緣乎君即充私淑後學文章在方寸                         ——痛悼述先良師,後學吳光敬輓是的,劉先生確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良師益友。今日陰陽兩隔,我除了內心深切懷念、感恩之外,不能不寫點紀念他的文字。我與劉述先先生的結識主要是源於研究「黃宗羲」的共同學術愛好。
  • 左鵬軍:老師沒有走遠——懷念陳永標先生
    三年來,每次去看望師母劉蒞寧老師,也總是感覺到好象陳師的身影仍然在我的眼前浮現,仍然在書房裡潛心地讀書和研究,只是沒有閒暇出來見我一面;客廳牆壁上先生的大幅彩色照片,先生的目光依舊那麼誠摯溫和地投向我,先生的神情仍然那麼親切敦厚,一如先生健在時候的慣常表情。陳永標先生,福建上杭人,1937年生。
  • 懷念恩師張貽暄先生
    遠仰若高山 近謁古薛水              --懷念恩師張貽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