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您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來大陸進行時隔56年的「破冰之旅」、「緬懷之旅」。在南京中山陵拜謁時,您說:「這只是一種開始,我現在來的時候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希望海峽兩岸也會春暖花開。」
2008年5月26日,您在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第一天,就寫了一封信給海協會:「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恢復兩岸的協商」。從此,海基會和海協會重啟了中斷9年之久的兩岸制度化協商。
2008年6月10日,您在率海基會代表團來大陸參加第一次「陳江會談」之前的特別記者會上說:「明天,我們開始進行的是一項舉世矚目的活動,大家都在寫歷史。」
2008年6月12日,您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陳江會談」上說:「1993年的『辜汪會談』和1998年的『辜汪會晤』,都是對兩岸關係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場景。今天,辜、汪兩位先生已先後作古,哲人其萎,典型猶在。」
2008年11月4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談」上說:「兩會領導人會談第一次在臺舉行,因此『真的是歷史的一刻』」。
2009年4月25日,您在南京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上說:「南京是歷史名城、文化古都,歷朝歷代很多文人、詩人都在這裡留下經典名作。相信兩會此次在南京籤署的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基礎,也會成為子孫後代認可的經典名作。自兩會恢復協商以來,兩會互動在謀求民眾利益、滿足民眾需求中順利地推展,不斷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活力。兩會同仁肩負兩會同胞的期待和厚望,讓我們以辛勤實踐證明,兩岸和衷方能致遠,共同努力才能扭轉乾坤,共度時艱,譜寫新篇。」
2009年12月21日,您在歡迎赴臺中參加第四次「陳江會談」的海協會代表團的宴會上吟誦詩詞:「風雨靜,山色青,守得雲開見月明,江山萬裡情。甲子恩怨,豈有輸贏,心繫萬民安居樂,協商再創天下平。」
2010年6月29日,您在重慶舉行的第五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希望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後,視協議執行情況和兩岸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雙方及時展開後續協商,逐步加以推動和落實。」
2010年12月22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六次「陳江會談」上表示:「過去兩年半以來,兩會所籤署的14項協議,都是兩岸互動的基礎工程,更是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指標,以及臺海和平的保證。兩會籤署ECFA協議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裡程碑,這也象徵兩岸朝向經濟合作發展互惠邁進。」
2011年10月20日,您在天津舉行的第七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兩岸共同的願望就是讓兩岸同胞安居樂業,『安居』就是兩岸和平,『樂業』就是經濟繁榮,和平與繁榮密不可分。我們希望繼續秉持信念,在兩岸同胞的支持下完成使命,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2012年8月9日,您在臺北舉行的第八次「陳江會談」上表示:「兩岸籤署協議的核心價值是在於為民謀利,只要堅持從維護民眾權益的基本認知出發,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就一定可以縮小分歧、化解爭議,進而發展出一套建立共識的穩定機制。」
2012年9月19日,您在金門碼頭歡送陳雲林率領的書畫藝術交流團時,飽含深情地說,「過去金門、廈門這兩個地方,是兩岸對峙、對抗的一個前沿,還發生過激烈的炮戰,今天我們能夠站在金門碼頭歡送陳會長坐船回廈門,與大家互道珍重,兩岸和平是多麼可貴!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並努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當天中午,您在臺北出席記者會宣布,基於年齡、體力及生涯規劃等原因,將於近日正式卸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您說,自己於2008年5月26日履任海基會董事長時提出兩個夢想:其一是以「新思維」「大智慧」「真誠意」來開創兩岸和平繁榮的新局;其二是為海基會找個「永久的家」。如今,兩岸以協商代替對抗,以和解消弭衝突,開啟兩岸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局,同時海基會新大樓也已正式啟用。夢想實現,此正功成身退之時。
從2008年5月26日就任海基會董事長到2012年9月27日辭職的四年時間內,您往返兩岸76次、拜訪大陸248個城市,接待650個大陸參訪團,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了8次會談,達成18項協議,實現了兩岸三通和全面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目標。
2016年以來,面對兩岸關係面臨的困境,您說:「『九二共識』對兩岸很重要,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平臺為橫跨臺灣海峽的一座鐵橋,『九二共識』是鐵橋的橋墩,橋墩沒了,平臺沒了,就是今天的困境」。您也曾對臺商直言:「不管時局如何,臺商在大陸要正派經營。有成時,一定要回饋當地社會。更重要的是,必須堅持『九二共識』,維持兩岸和平,共同為中國夢而努力。」
2017年6月12日,您在昆明出席第六屆雲臺會活動時表示:「此次是我第156次來大陸。回望過去17年,大陸取得的成績,令人敬佩;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令人感慨。」
2018年12月4日,您在廈門參加完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之後,又於6日飛到重慶出席重慶臺灣周活動並參訪臺資企業……
2018年12月10日晚,中國國民黨發布消息證實,「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江丙坤當晚在臺北病逝。」再過幾天(12月15日),就是兩岸「大三通」十周年紀念日。再過幾天(12月16日),就是您86歲生日。
您從春暖花開的時節走來,用往返兩岸179次的紀錄,詮釋什麼叫胸懷民族大義、情系民生福祉,什麼叫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什麼叫將生命燃燒到最後一刻。
您在白雪皚皚的時節離開,留下了兩岸經濟融合、政治解凍的豐碩成果和歷史佳話,留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也留給我們無限追思,無限感懷。
媒體評論說:「那個為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奔波忙碌的老人,終於可以休息了。」今天,我們用您曾經說過的話和您道別:「哲人其萎,典型猶在」。
您的嘉言懿行,與日月齊輝。
您的高風亮節,與海峽同在。(中國臺灣網網友:李章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