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解厄日,消災降福,一年豐收

2021-01-18 燚燚玄學工作室

道家起源於中國,很多修齋祈福的節日,

自古和中華民俗融為一體。

道家重要的日子,三元五臘。

其中的「三元」,是指天地水三官,

天官賜福正月十五,為傳統元宵佳節。

地官赦罪七月十五:為傳統中元節祭祖普渡。

其中「三元」中的水官解厄日,

則在每年的十月十五,下元節。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為下元節。

在傳統中認為,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經過了千百年的古俗傳承,

下元節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禳災邪、祈求豐收的節日。

古代朝廷,在這一天會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

今年庚子年的下元節,就在這周周日。

下元節的傳統主題,是祈福禳災,拔苦懺解,求福免災,

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人們會到宮觀廟宇中參與活動,祈禱順利;

有的地方,準備豐盛的菜餚,祭祀祖先,

也就將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祭祖,安排在此時。

《中華風俗志》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下元節臨近年底,正值豐收季。

在古時,人們尊稱百匠之首是鐵匠,宴會時要讓鐵匠坐上座。

過去的下元節,作為「百匠之首」,一些礦山、煉鐵煉銅工場和磚窯瓷窯會祭祀他們的行業神

相關焦點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祝水官大帝誕辰、大禹生日,消災祈福
    今年西曆十一月十一日,是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即消災日。下元節是道教節日——水官的誕辰。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分別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是水官誕辰,即大禹的生日。相傳這一天,水官會下凡,考察凡間民情,奏錄天庭,為人民解厄。因此,下元節又被稱為消災日。
  • 農曆中國 | 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在古代中國,正月十五稱 「上元節」,俗稱元宵佳節。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之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下元節,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之辰。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在古代中國,正月十五稱 「上元節」,俗稱元宵佳節。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之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下元節,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之辰。
  • 良露初冬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被遺忘的節日下元節
    #十月十五日下元節#《下元節》良露初冬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天地水府風調順,消災降福國民安。《詩寄下元節》餡是秋風皮是詩,情濡香糯意猶痴。桿頭旗颭紅塵夢,應是三官眷顧時。孟冬十月。天寒物藏,落雪覆野。我們通常都知道上元節,中元節,但不知道在寒冬還有個下元節。
  • 過下元節的三大禁忌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下元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分別有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而且在民間各自都有其獨特的習俗和禁忌,那麼下元節又會有什麼樣的習俗和禁忌呢?
  • 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也是「水官」生日,這天有什麼特色習俗?
    那麼什麼是下元節呢?這天有什麼講究?第一、什麼是下元節?「下元」顧名思義就是處於下半年,或者一個月的下半旬,而「元」則是指第一、開始的意思。被很多人忽視的下元節,又稱為「下元日」、「下元」,被定於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這個民間傳統節日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祀祖先。
  • 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原標題:道教神話: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 天官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天神。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統領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舊時中國民間用作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 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節日?有哪些民俗禁忌?
    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也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的日子,他掌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載眾生的功業。所以元宵節又稱元誕、元水節等。下元節的起源下元節源於道教。道家有上、中、下三元之說,到了魏晉南北朝,道家又把三元與三官聯繫起來,認為三官是天、地、水三官的別稱,即天、地、水三官。
  • 走近道教: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說一說道教的神仙三官大帝
    農曆十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下元節,又叫下元誕、下元水官節等,是道教神祇水官大帝的聖誕日,它與農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道教有三官大帝信仰,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大帝分別有不同的神職,道教《太上三官經》有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你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關於下元節的風俗、詩詞你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上元節賞燈同遊作詩是為情趣;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祭奠親人作詩是為紀念;而農曆的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所以也有相應的習俗特徵,那麼大家都具體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下元節習俗又有哪些呢?下元節古代文人墨客作詩又是為了什麼呢?留下了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詩作呢?
  • 農曆十月十五話下元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這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一、節日由來:下元節的來歷和道教有關。道教認為,構成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分別是天、地、水。共同維護著天、地、水三界的祥和安寧。為了表達對三位神祗的敬重和崇拜,人們便分別用天官,地官和水官來稱呼他們。也因為他們出生和下凡那天分別是春季、秋季和冬季的第一個月望日。所以這一天又稱為上元、中元和下元。合稱三元。於是便產生了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之日,也是中華民俗中的「下元節」。三官大帝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職。常持誦三官寶誥必可獲福無量!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 你聽說過下元節嗎?
    2020年11月29日,農曆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有始有終,上下對應,有下元節就有上元節,那麼大家還想得起來上元節是什麼節日嗎?是不是突然這麼一問,還有點懵?那麼下元節為什麼不被人熟知呢?它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節日,有什麼風俗習慣呢?下元節不被人熟知,追根溯源,是因為道教文化的衰落。其實,不論是上元、中元還是下元,都是道家的說法。元宵節之所以興盛,是因為背後有諸多文化的支持。而且元宵節被稱為大年的最後一天,過完元宵才算是真正過完了年。就算單位不放假,很多打工人還是會在家過完元宵才開始一年辛苦的打工之路。
  • 2018年是失去的一年|戊戌是非多,下元宜減厄
    明日正值下元節,正是祈福謝罪、消災解厄,以趨吉避兇的最佳時候!道家有三官(又稱三元),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水官每逢十月十五日,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水官大帝,全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稱之為「下元節」,亦稱「下元日」,是我國民間極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既然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便是中國元宵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